地点
人物库
吴从周明 1538 — ?
维基
吴从周(1538年—?
),字崇文号三泉陕西西安府韩城县人,匠籍。
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陕西乡试第二十五名举人隆庆五年(1571年)中式辛未科会试第三百六十六名,三甲第三百一十六名进士
工部营缮司郎中出为大同府知府
祝世昌明末清初 ? — 165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0 【介绍】: 明末清初辽阳人
本为辽东镇江城游击
天启元年,辽阳陷落后,率众降后金(清),仍授游击,隶汉军镶红旗
入关后,授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
次年,与尼堪会师击灭大同姜镶
卒谥僖靖
郭卫宸
维基
郭卫宸字葵一(一作葵旭),号麓侠山西平阳府太平县(今属襄汾县定兴里人。
天启七年(1627年)丁卯山西乡试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科二甲进士
四川嘉定州知州,有政绩,百姓为他建立生祠十余所。
崇祯八年(1635年)仕至户部四川司员外郎,以父母年老需要奉养,未能赴任。
明朝灭亡后,不再出仕,年七十一去世。
程豫清 ? — 1882
维基
程豫(?
—1882年),陕西省商周直隶山阳县(今陕西省山阳县)人,同进士出身
咸丰六年(1856年)丙辰进士,即用知县
同治年间,任山西徐沟县知县,后升任山西大同府知府山西雁平道
光绪元年,任山西按察使
光绪二年,改四川布政使
王民质明 1477 — ?
维基
王民质(1477年—?
),字□实山西大同府应州人,民籍。
山西乡试第四十名举人
弘治十八年(1505年)中式乙丑科会试第二百三十五名,三甲第八十五名进士
行人司行人
张抑之
维基
张抑之字元白直隶大名府开州人
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顺天乡试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联捷乙丑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升郎中,出守大同府,廉介自持,多善政,即迁大同兵备副使,告归。
清顺治元年三月,流贼兵入开州城,置伪官,时乡宦张抑之、王懩、董钵、刘庆长皆被勒索饷银。
后以荐起山东东昌兵备副使,加意与民休息,淡素醇谨,一如寒士,谢病归,行李萧然。
咸怀良明 1539 — ?
维基
咸怀良(1539年—?
),字廷遂山东登州府莱阳县人,军籍。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山东乡试第五十五名举人隆庆二年(1568年)戊辰进士
直隶霍丘县知县,历陕西平凉府同知直隶凤阳府知府山西大同兵备陕西按察司佥事
因病回籍。
万历十年(1582年)参纂《莱阳县志》。
病愈赴京任职,卒于途中。
王元宾明 1539 — ?
维基
王元宾(1539年—?
),字国贤号对峰山东兖州府滕县人,军籍。
参加山东乡试并考中第五十八名举人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考中乙丑科会试第三百二十一名,三甲第一百二十九名进士
出任都察院观政,本年八月出任蠡县知县隆庆二年(1568年)六月出任大理寺评事三年二月出任寺副四年五月出任寺正十二月出任广西道御史六年七月出任承天知府,后来丁忧
万历六年(1578年)六月出任凤翔府知府十年五月因为驾乘驿马速度过快而降职为大同府推官
杨鏓明 1477 — 1544
维基
杨鏓(1477年—1544年)字充平,初号毅斋,更号次严,北直隶顺天府涿州房山县(今北京市房山区)人,锦衣卫籍,同进士出身
弘治十四年(1501年)辛酉顺天府乡试第一百十九名举人
弘治十八年(1505年)中式乙丑科三甲第四十五名进士,授青城县知县,调长清县知县,因有政绩,升任户部主事户部郎中,官至大同府知府
何自学明 1397 — 145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97—1452 【介绍】: 江西金溪人字思学
宣德二年进士
刑部主事,尽心狱事,时称明允
被派往闽浙清滞狱,虽山郡海邑,必亲至其地,得昭雪者甚众。
正统间,升广西按察使
丁忧后除山西按察佥事,兴学教人,劝守将协和共事。
官至陕西按察使
维基
何自学(14世纪—15世纪),字思学江西抚州府金溪县后车人。
何自学永乐十八年(1420年)举人宣德二年(1427年)进士,获授刑部主事理刑明允,曾平反白能冤案、清理浙闽滞狱,正统三年(1438年)升为广西按察司佥事,以威信慑服瑶族、壮族人,惩罚没有实据而兴讼的人,改变好讼风俗,因父亲逝世回乡。
服阕后他补任山西大同道佥事,曾因审问强盗罪状不实,遭清军御史毕鸾弹劾,被停俸两个月;大同位于边境,驻扎重兵控制荒外,但当地守将因为意气不合,他就好言相劝调和其中,不久母亲逝世,山西巡抚朱鉴上请让他夺情留任,他坚持推辞,服阕后在景泰二年(1451年)陕西按察使,他为人刚正,历任都有政绩,曾推荐吴与弼,又表彰黄冔监治女儿一事,作《忠孝录》流传,五十六岁去世。
石瑁明 1399 — 1462
维基
石瑁(1399年—1462年)字信之山西大同府应州人,官至礼部尚书
宣德四年(1429年),乡试中举。
宣德八年(1433年)癸丑进士,授礼科给事中
正统间,升浙江金华府知府
在任期间开仓赈灾,多有德政。
后因举荐,任福建右布政使南京礼部左侍郎,调本部任礼部尚书
天顺六年(1462年)卒。
石彪明 ? — 146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0 【介绍】: 陕西渭南人石亨侄。
骁勇敢战,以舍人从军正统末积功至指挥同知
土木之变,有战功,升都督佥事,为大同右参将
天顺二年以边功封定远侯
恃势骄横,谋内外握兵权,为帝所疑,四年戮于市。
李桢明 1540 — 1614
人物简介
李桢字维卿号克庵安化(今甘肃省庆城县)人。
明穆宗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初任高平县知县,后调回朝廷任御史
明神宗万历初年,傅应桢因向神宗皇帝直言上书,招致神宗皇帝震怒,下诏书将傅关进监狱。
李桢会同御史乔岩给事中徐贞明,相联拥人监狱看护傅,又引起神宗皇帝的不快,按同罪论处,被贬为长芦盐运司知事
后相继调迁为归德推官礼部主事顺天府府丞
维基
李桢(1540年—1614年),一作祯,字维卿号克庵陕西庆阳卫官籍山西大同卫人。
陕西乡试第六名举人
隆庆五年(1571年)中式辛未科会试第七十三名,三甲第五十四名进士
初任高平知县,后调回朝廷任御史
万历初年傅应祯因向皇帝直言上书,招致皇帝震怒,下诏书将傅关进监狱。
李桢会同御史乔岩给事中徐贞明,相联拥入监狱看护傅,又引起皇帝的不快,按同罪论处,被贬为长芦盐运司知事
后相继调迁为顺德府推官礼部主事尚宝司少卿十五年三月升本司卿十七年十二月顺天府府丞
万历十八年,洮河有警,极言贡市绝非良策,要求对以往设立互市的官员进行追责,这个意见遭万历皇帝否决。
十九年湖广巡抚万历二十年六月,召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协理院事,进左副都御史二十一年七月再迁户部右侍郎,因与户部郎中郑材不和,改调兵部
万历二十二年五月十六日,改任兵部右侍郎,同年九月十一日,又调迁为兵部左侍郎
万历二十五年九月兵部尚书石星壬辰战事不利下狱,由李祯临时主持兵部事务。
赵志皋认为李祯不懂军事,明确反对万历皇帝将兵部大权托付给李祯
广东道御史况上进认为李祯庸鄙。
朝廷升邢玠都察院右都御史兵部左侍郎
万历二十七年二月李桢致仕。
万历三十七年十二月李桢起用为南京刑部尚书
三十九年因病擅自离职,令冠带闲住,以后不得推用。
万历四十二年三月卒,赐祭葬。
王达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常州府无锡人字达善
少孤贫力学,洪武中明经,任本县训导,荐升国子助教
永乐中翰林编修,迁侍读学士
性简淡,博通经史,与解缙王称王璲等号东南五才子,他四人先后得罪死,独以寿考终。
有《耐轩集》、《天游稿》。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达善无锡人
洪武中明经累官国子助教永乐初翰林编修侍读学士有耐轩天游二槁
字达善无锡人
洪武中明经,为大同训导,以荐迁国子助教
永乐初,擢翰林编修,迁侍读学士
有《问津》、《南归》、《天游》、《梅花百咏》等集。
田按:学士七绝。
风骨戌削,殊堪矜赏。
许仁明 1478 — ?
维基
许仁(1478年—?
),字子居号安庵直隶河间府交河县人,民籍。
正德五年(1510年)庚午顺天府乡试第三名举人
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式丁丑科会试第四十名,登第二甲第五十二名进士
礼部观政,授户部主事,升员外郎中,出为山西大同府知府,改江西南康府,革职闲住。
刘顺徵
维基
刘顺徵字懋承山西大同府大同县人云南云南右卫军籍。
云南乡试第三十三名,万历八年(1580年)庚辰科会试第一百五十三名,登三甲第一百五十九名进士
许贵明 ? — 146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1 【介绍】: 扬州府江都人字用和
袭职为羽林左卫指挥使
擢署都指挥同知,守备大同西路
英宗土木堡被俘后,激励战士,击败来敌,进都指挥使
景泰中,累有战功,迁都督同知
天顺五年,率军镇压松潘苗民,感岚气而卒。
石敬瑭后晋 892 — 942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石敬瑭 高祖 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 936年—942年
天福 936年十一月—947年十二月 七年六月石重贵即位沿用。后汉刘知远、吴越文穆王钱元瓘、吴越忠献王钱弘佐、楚文昭王马希范、南平文献王高从诲也用此年号。947年吴越忠逊王钱弘倧、南平文献王高从诲、楚废王马希广(四月)再用此年号,147—149,156。高丽自938年用后晋年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2—942 【介绍】: 即五代后晋高祖
后晋王朝创建者。
沙陀部人
太原
李克用部将臬捩鸡子,后改姓石
李嗣源器之,择为婿,助嗣源夺得帝位,以功累迁中书令河东节度使,镇太原
后唐末帝清泰三年,徙镇天平,不受命。
末帝遂夺其官爵,命将讨之。
敬瑭求救于契丹,与耶律德光约为父子。
契丹助其灭后唐,册封为,建国号晋,建都于汴,史称后晋
乃割让幽、云等十六州于契丹,每年献帛三十万匹,称“儿皇帝”。
在位七年。
帝姓石氏。
讳敬瑭
太原人
唐景福元年生。
后唐庄宗明宗
累官侍中太原尹北京留守大同振武彰国威塞等军蕃汉马步军总管
清泰三年五月封赵国公
是年叛后唐。
十一月契丹主册即皇帝位
在位七年。
年五十一。
谥曰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
庙号高祖
龙大有明 1479 — ?
维基
龙大有(1479年—?
),字道亨号云东湖广承宣布政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省茶陵县)人,军籍。
湖广乡试第五十五名举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丁丑科会试三百四十四名,二甲九十九名进士工部观政,任祁州知州
正德十六年(1521年)开州知州
嘉靖二年(1523年)丁忧
嘉靖五年(1526年)担任广德州知州
嘉靖六年(1527年)担任南京刑部员外郎
嘉靖七年(1528年)担任广西平乐知府
嘉靖十二年(1533年)广西按察司副使
嘉靖十六年(1537年)担任浙江布政使司右参政嘉靖十八年(1539年)河南按察使
嘉靖十九年(1540年)河南右布政使
嘉靖二十年(1541年)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地方赞理军务
次年,担任兵部右侍郎
明嘉靖二十一年大同巡抚龙大有,将蒙古俺答汗派遣的贸易谈判使者石天爵扣押,谎报朝廷称自己“用计谋擒获间谍”,明世宗下令凌迟俺答汗使者天爵、肯切,传首九边,奖赏龙大有,升官为兵部右侍郎右副都御史文武将吏,千户郭江佥事赵瀛而下,升职加俸,赏银币者数十人,而巡按御史侯度亦升一级。
随后俺答汗为了报复明朝即以六月发动大规模入侵,大掠山西南及平阳东及路沁,每攻克村堡,屠戮极惨,辄以执杀天爵等为辞,史称庚戌之变。
巡抚大同史道总兵王升若不闻。
宣府总兵调赴应援,亦观望不战。
巡抚山西都御史陈讲告急,事下兵部尚书张瓒说“寇且退矣”,
吴开清 1693 — 174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93—1746 【介绍】: 安徽歙县人字来儒
雍正七年拔贡,知山西阳高,改临晋
尝摄大同府通判
善治狱。
有《读黄合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