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
【介绍】:
西汉渤海高城人,字子都。好学明经。哀帝初,两度为谏大夫。时外戚丁、傅多贵宠,董贤得幸,遂上书切谏,并抨击时政,指出“水旱为灾”,“县官重责更赋租税”,“民有七亡而无一得”,“民有七死而无一生”。后任司隶。因得罪丞相孔光,乃减死一等,髡钳,徙上党。平帝时,王莽秉政,宣被陷下狱自杀。
全汉文·卷五十
宣字子都,勃海高城人。为县乡啬夫,守束州丞。后为都尉太守功曹,举孝廉为郎,病去官,复为州从事,入为议郎,又以病去。哀帝初为谏大夫,迁豫州牧,免。复征为谏大夫,拜司隶,以罪髡钳,徙上党。平帝初系狱,自杀。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三 弘法科(三)
沧州渤海人。居无常处。学无常师。宗兰若法。栖息深林。乞食聚落。坐而不卧。道俗或从咨访。则略示其纲猷而已。然经筵论席。虽遍游历。偏以成实知名幽冀。有隶公贯者。挽正住寺。而正终不屑也。因隐遁岩谷。综述宪章。名之曰六行。盖凡圣脩法也。包举一化。融摄万衢。其一曰凡夫罪行。次二曰凡夫福行。次三曰小乘人行。次四曰小菩萨行。次五曰大菩萨行。次六曰佛果證行。合六部。略则一卷。广则二十一卷。其前一半为叙分。其后一半为行体。意以东夏释种。多滞名相。罕附正因。兹欲舍筌检理。壹宗禅观。以济神爽尔。开皇七年具状奏闻。左仆射高颖。为集名德于禅林寺论议。时座中有斥以海隅之士。凌跨帝京者。正闻而叹曰。法亦岂拘方所哉。然秪将以简定邪正而已。地之中边。非所问也。众遂散。其说竟寝。正知浇季之弊。固未易化。乃委其书于方禅师所而归。世莫详其所终焉。
释道正。沧州渤海人。禀质高亮言志清远。居无常处学非师授。乐习禅行宗兰若法。无问冬夏栖息深林。乞食于村。馀惟常坐。系想绳床下帐独静。道俗参讯略示纲猷。令其住心缘向所授。故使四远造者各务静缘。众聚虽多而外无嚣挠。正任性行藏都无名贯。经论讲会莫不登践。皆听其深隐略其繁长。周流两河言议超邈。偏以成实知名幽冀。时有隶公贯者。引正住寺为上簿书而志骇风云曾无顾眄。还返林薄。嗣业相寻。综述宪法流之于世。名为六行。凡圣修法也。包举一化融接万衢。初曰。凡夫罪行。二曰。凡夫福行。三小乘人行。四小菩萨行。五大菩萨行。六佛果證行。都合六部极略一卷。广二十卷。前半序分后半行体。言非文质字爽词费。开皇七年赍来谒帝。意以东夏释种多沈名教。归宗罕附流滞忘返。普欲舍筌检理抱一知宗守道行禅通济神爽。具状奏闻。左仆射高颖。素承道训。乃于禅林寺大集名德述上所奏。时座中有僧曰。帝京无人。岂使海隅传法。正闻对曰。本意伸明邪正。不欲简定中边。夫道在通方。固须略于祖述。众无以抗也。而其著词言行。众又不愿遵之。于是僧徒无为而散。正知浇季之难化也。遂以行法并留京辇方禅师处。即返东川不悉终所。今骊山诸众。多承厥绪系业传云。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1
【介绍】:
隋会稽人。有清才。隋末官景城县丞。窦建德称王,署德绍为中书令,专典书檄。建德败,被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64
【介绍】:
唐蒲州虞乡人。仕隋,为景城县户曹。唐太宗时擢拜侍御史,迁给事中。贞观四年,欲修洛阳行宫,玄素上书极谏,乃罢役。贞观十八年,授潮州刺史,转邓州刺史。高宗时,以老致仕。
元素。蒲州虞乡人。为窦建德黄门侍郎。建德平。授景城都督府录事参军。太宗即位。累迁右庶子银青光禄大夫。授潮州刺史。徙邓州。麟德元年卒。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沧州景城人。弱冠明经擢第。历迁殿中侍御史。开元初击吐蕃,大败之,寻除并州大都督府长史。讨突厥有功,授兵部尚书,复充朔方军大总管,封清源县公。累拜户部尚书,复为朔方军节度使。卒年七十余。赠尚书左丞相,谥忠烈。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62?—732
沧州景城(今河北沧州西)人,后徙家洛阳(今河南洛阳)。长安尉王行果子。弱冠明经及第,调清苑尉。历永昌令、殿中侍御史,出为渭南令。景龙末授桂州都督,转鸿胪大卿,充朔方军副大总管,兼安北大都护。以击吐蕃功进并州大都督长史。迁左散骑常侍、朔方道行军大总管、御史大夫。开元八年(720)授兵部尚书,复充朔方军大总管,次年贬梓州刺史,后拜太子詹事,封中山郡公。迁吏部尚书。十一年代张说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坐王乔谋反,贬蕲州刺史,转定州。入迁户部尚书,官终朔方军节度使。二十年卒,赠尚书左丞相,谥曰忠烈。生平见《旧唐书》、《新唐书》本传、《唐会要》卷七〇。晙好学能文,《全唐诗》存诗1首。又《全唐诗》有王俊,乃王晙之误。
晙。沧州景城人。徙家洛阳。弱冠明经擢第。景龙末充朔方军副大总管兼安北大都护陇右偫牧使。开元十年拜太子詹事。累封中山郡公。十一年同中书门下三品。充朔方军节度大使。二十年卒。年七十馀。赠尚书左丞相。谥曰忠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30—805
【介绍】:
唐沧州南皮人,字敦诗。玄宗天宝十载,举明经第。精通地理学。累擢汾州刺史,治凡七年,政有异绩。历迁山南西道节度使,徙东道,召为工部尚书,旋为东都留守、义成军节度使。德宗贞元九年,以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魏国公。每逢四方使者及自远方归者,必详问其山川土地终始,画陇右、山南图,及黄河经界远近,成书十卷。顺宗立,进左仆射。时王叔文等预政,耽屡移疾乞去,不许。卒谥元靖。有《海内华夷图》、《备急单方》等。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30—805
字敦诗,沧州清池(今河北沧州)人。玄宗天宝十载(751)登明经第。肃宗乾元元年(758)任临清尉,后迁河东节度副使。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征拜鸿胪卿,十一月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德宗建中三年(782)徙镇山南东道,兴元元年(784)召为工部尚书。贞元元年(785)出为东都留守,二年改义成军节度使。九年拜相,十七年封魏国公。顺宗永贞元年(805)十月卒,谥元靖。生平见郑馀庆《左仆射贾耽神道碑》,权德舆《魏国公贾公墓志铭》,新、旧《唐书》本传。日人内藤虎次郎有《贾魏公年谱》。耽工诗尚书,擅长地理学。郑馀庆称其“文章之制,博达而清约”(《左仆射贾耽神道碑》)。《全唐诗》存诗1首。
耽字敦诗。沧州南皮人。天宝中举明经。累授汾州刺史。入为鸿胪卿。大历十四年领山南西道节度使。兴元中召为工部尚书。贞元九年拜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魏国公。顺宗立。进检校司空。守左仆射。永贞十年卒。年七十六。赠太傅。谥元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94
【介绍】:
唐时渤海国王。大武艺子。武艺卒,钦茂嗣位。次年改元大兴。唐册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大兴十八年,徙都上京龙泉府。二十五年,进为渤海国王。三十八年,改元宝历。后又改用大兴年号。四十八年,徙都东京龙原府。在位五十七年,谨事唐,朝贡不阙。卒谥文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09
【介绍】:
唐时渤海国王。大钦茂少子。大华屿卒,嵩璘嗣立。次年改元正历,唐册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四年,进册渤海国王。在位十五年,向唐朝贡不阙。卒谥康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14
【介绍】:
唐沧州清池人。吴少诚与之友善,养以为弟,表为申州刺史。宪宗元和四年,少诚病亟,少阳杀其子,自称留后,朝廷不能制,遂以为节度使。严赋敛,劫商贾,招亡命,不肯朝,然屡献牧马以自解,帝亦因而善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沧州清池人。贾耽子。顺宗永贞元年,官太子议郎。宪宗元和末,累官至少府少监,袭爵魏国公。穆宗长庆元年,册回纥天亲可汗,以疄兼御史中丞,为册礼副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3—817
【介绍】:
唐沧州清池人。吴少阳子。宪宗元和九年因袭位不遂,自领军务,纵兵屠舞阳,焚叶县,掠鲁山、襄城,威胁洛阳。后为裴度讨伐,将士多叛离。其割据地蔡州为唐将李愬袭破,被俘,斩于长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9—985
【介绍】:
宋沧州清池人。少魁梧有力,隶后周太祖帐下。入宋,以功累迁洮州观察使。从征江南,会诸路兵破吴兵于皖口,以功领大同军节度。征范阳,坐所部失律,责授宿州观察使。寻复保静军节度,徙镇滑州。性淳谨,待士有礼,尤善射,太宗待之甚厚。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沧州清池人。初给事太宗晋邸。太宗即位,补供奉官,迁酒坊使。诬告枢密使曹彬,得授宣徽北院使兼枢密副使。以王显、柴禹锡等官同而班在其上,出言诟骂,语侵太宗,夺官发配琼州禁锢,旋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