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魏晋
刘曜前赵 ? — 329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刘曜 318年—328年
光初 318年十月—329年八月 或作佐初
太和 ?—? 见于《魏书》,一般认为是石勒的太和年号之误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29 【介绍】: 十六国时前赵国君匈奴族,字永明
刘渊族子。
刘渊刘聪二世,位至相国,镇长安
靳准刘粲夺帝位,平阳称帝,率军诛灭靳氏。
徙都长安,改国号汉为赵,史称前赵
西击张骏,南服仇池,穷兵不已。
后与石勒交战,被擒杀。
在位十三年。
全晋文
字永明,渊从兄子,历仕至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以晋太兴元年即伪位,改元光初其明年改国号曰赵,在位十三年,为石勒所灭。
杨难敌东晋 ? — 33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34 【介绍】: 东晋略阳清水氐王。
杨茂搜子。
征南将军
元帝建武元年袭位。
与弟杨坚头分部曲,号左贤王,屯下辨。
太兴四年刘曜来攻,与坚头俱奔晋寿,臣于李雄
退,复还仇池
田崧前赵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前赵人。
镇南大将军益州刺史,镇仇池
氐族酋长杨难敌袭破仇池,被杀。
苻雅前秦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前秦略阳临渭人,氐族。
苻坚疏族。
雄毅厚重,权智无方。
苻生时右卫将军
即位,封西县侯,出为秦州刺史
都督雍州诸军事秦州
建元三年(东晋废帝海西公太和二年),前秦宗室苻等各据地起兵叛,奉命与王猛等讨平之。
建元七年(太和六年)仇池公杨纂受晋爵命而绝于,纂叔父杨统亦陈兵武都,与纂分争。
杨安王统等率军进讨,纂、皆降。
桓豁东晋 320 — 37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20—377 【介绍】: 东晋谯国龙亢人字郎子
桓温弟。
初征辟皆不就。
谢万败于梁濮,西藩骚动,桓温命督沔中七郡军事,新野义成郡太守,击破慕容屈尘,进号右将军
内镇,以监荆扬雍州军事、领护南校尉,迁荆州刺史
讨平司马勋、赵弘等反叛。
孝武帝宁康初桓温死,迁征西将军
太元初,迁征西大将军
前秦苻坚仇池涪城败。
上疏固辞。
寻卒。
全晋文
字朗子,彝第三子,简文辅政,以为抚军从事中郎,除吏部郎,以疾辞,迁黄门郎,未拜,桓温以为都督沔中七郡军事,建威将军新野义城郡太守,进右将军,寻监荆扬雍州军事,领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假节,又监宁益军事,卒,迁征西将军,进督交广并前五州军事,太元初,迁征西大将军开府,卒赠司空谥曰敬
姚苌后秦 330 — 39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30—394 【介绍】: 十六国时后秦建立者,字景茂
姚弋仲子,姚襄弟。
羌族首领
死,与诸弟降前秦
苻坚以为扬武将军,至肥水之战前累迁至龙骧将军,督益梁二州诸军事
肥水之战后一年,率羌族独立,称万年秦王,建年号白雀,进据北地。
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苻坚西燕慕容冲所逼,从长安出奔,为所围,杀之。
次年,称帝于长安改元建初,国号大秦
在位八年。
全晋文
字景茂,弋仲第二十四子。
苻坚以为扬武将军,历左卫将军、陇东汲郡河东武都武威巴西扶风太守、宁幽兖三州刺史,复为阳武将军步兵校尉封益都侯
寇晋,以为龙骧将军,督益梁州诸军事
败,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万年秦王建元白雀
晋太元十一年僭即皇帝位长安改元建初,国号大秦
在位八年,谥曰武昭皇帝庙号大祖
王统前秦 ? — 39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92 【介绍】: 十六国时前秦人。
苻生大将军
建元九年(东晋孝武帝宁康元年),从苻坚杨安,取晋、益二州,为南秦州刺史,镇仇池
十二年(太元元年),以凉州刺史从攻前凉前凉张天锡降。
太初元年(太元十一年)姚苌长安称帝,攻秦州降。
建初七年(太元十七年)有疾,其子姚兴等为害,杀
毛氏前秦 ? — 38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89 【介绍】: 十六国时前秦武都人
一说籍贯不详。
美而勇,善骑射
太初二年(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苻登立为皇后
四年安定,留毛氏于大界营。
姚苌袭之,营垒既陷,毛氏率壮士数百人与战,众寡不敌,被执。
欲纳之,毛氏大骂,被害。
窦冲十六国 ? — 394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窦冲 元光 393年六月—394年七月
简介
窦冲(?-?),前秦武都人380年前秦征北将军幽州刺史行唐公苻洛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秦王,派遣使者鲜卑乌桓、高句丽、百济新罗、休忍各国徵召军队,在蓟城(今北京)、和龙(今辽宁省)谋反。
自称秦王,年号元光。
吕弘后凉 ? — 40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00 【介绍】: 十六国时后凉略阳人,氐族。
吕光庶子吕纂弟。
病亟,以司徒
初欲立世子,后以嫡子吕绍仇池,乃立由是有憾于
嗣位,共图之。
恐不为所容,遂起兵发难,兵溃,被杀。
杨茂搜西晋 ? — 31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17 【介绍】: 西晋时略阳清水氐王,本姓令狐
杨飞龙甥,收为养子。
惠帝元康六年,避齐万年乱,率部落还保仇池自号辅国将军右贤王,群氐推以为主。
关中人士避乱者多依之。
悯帝以为骠骑将军左贤王
李琀十六国 ? — 32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23 【介绍】: 十六国时巴西宕渠人
成汉国主李雄侄。
玉衡十三年(东晋明帝太宁元年),氐王杨难敌兄弟据武都,恃险反成汉
与弟稚率军攻武都,深入无继,被杀。
杨飞龙西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晋时略阳清水氐王。
世为豪族,居仇池
其祖杨千万魏拜为百顷氐王。
飞龙时,渐强盛。
晋武帝征西将军,还居略阳
释帛远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七 摄念科
字法祖
姓万氏
河内人
父威达。
以文章知名。
州县辟皆不就。
才俊绝人。
既出家。
日诵几万言。
方等经论。
世间坟典。
研味贯穿。
皆知其要。
尝译唯达弟子本五部僧等三经。
造精舍于长安讲解。
禀受其义者。
常千人。
河间王颙关中
敬仰以为师友。
每宿西府讲道时。
俊乂毕集。
能言之士。
多下之。
以方事争战。
欲遁去。
张辅秦州刺史
镇陇上。
载与俱。
有盛名。
欲缝掖之。
以为己僚佐
不答。
由是怨之。
有管蕃者。
论议尝屈于
以是谗毁。
无所不至。
至洴。
谓弟子曰。
更数日。
我对当至。
便分长物作别。
翌日诣
语忤其意。
收付史。
一众惊问。
曰此宿负。
非今事也。
乃呼佛发愿。
尽此报已。
当为善知识。
无使其受杀人之罪。
遂遭鞭而死。
旋悔。
道化关陇。
羌晋奉之如神。
闻者为流涕。
羌以精骑五千。
欲迎西归。
中途闻遭横逆。
咸愤。
欲为报雠。
遣军禦陇上。
羌逆击之。
帐下督富整斩
羌遂解去。
骨石。
各建塔焉。
弟法祚。
少有令誉。
博士徵不就。
年二十五出家。
化被关陇。
梁州刺史张光
尤敬事之。
每说令返服。
以祚将惩其兄之见杀于也。
必从己言。
然祚终无意。
曰有死而已。
竟害之。
时春秋五十有七。
字景武
江夏人
后为武都王杨难敌所围。
发愤死。
帛远字法祖
本姓万氏
河内人
父威达。
以儒雅知名。
州府辟命皆不赴。
祖少发道心。
启父出家。
辞理切至。
父不能夺。
遂改服从道。
祖才思俊彻敏朗绝伦。
诵经日八九千言。
研味方等妙入幽微。
世俗坟素多所该贯。
乃于长安造筑精舍。
以讲习为业白黑宗禀几且千人。
晋惠之末。
太宰河间王颙关中
虚心敬重。
待以师友之敬。
每至闲辰靖夜。
辄谈讲道德于时西府初建后又甚盛。
能言之士。
咸服其远达。
祖见群雄交争干戈方始。
志欲潜遁陇右以保雅操。
张辅秦州刺史镇陇上祖与之俱行。
以祖名德显著众望所归。
欲令反服为己僚佐
祖固志不移。
由是结憾。
先有州人管蕃与祖论议屡屈于祖。
蕃深衔耻恨每加谗构。
祖行至汧县
忽语道人及弟子云。
我数日对当至。
便辞别。
作素书分布经像及资财都讫。
明晨诣共语。
忽忤意。
使收之行罚。
众咸怪惋。
祖曰。
我来此毕对。
此宿命久结非今事也。
乃呼十方佛。
祖前身罪缘欢喜毕对。
愿从此以后与为善知识。
无令受杀人之罪。
遂便鞭之五十。
奄然命终。
后具闻其事方大惋恨。
初祖道化之声被于关陇。
崤函之右奉之若神。
戎晋嗟恸行路流涕。
陇上羌胡率精骑五千。
将欲迎祖西归。
中路闻其遇害。
悲恨不及。
众咸愤激。
欲复祖之雠。
遣军上陇。
羌胡率轻骑逆战。
天水故涨下督富整。
遂因忿斩
群胡既雪怨耻。
称善而还。
共分祖尸各起塔庙。
字世伟
南阳人
张衡之后。
虽有才解而酷不以理。
横杀天水太守封尚。
百姓疑骇因乱而斩焉。
管蕃亦卒以倾险致败。
后少时有一人。
姓李名通
死而更苏云。
祖法师在阎罗王处为王讲首楞严经云。
讲竟应往忉利天。
又见祭酒王浮。
一云道士基公次被锁械。
忏悔。
昔祖平素之日与浮每争邪正。
浮屡屈既瞋不自忍。
乃作老子化胡经以诬谤佛法。
殃有所归故死方思悔。
孙绰道贤论以法祖嵇康
论云。
衅起于管蕃。
中散祸作于钟会
二贤并以俊迈之气。
昧其图身之虑。
栖心事外经世招患。
殆不异也。
其见称如此。
既博涉多闲。
善通梵汉之语。
尝译惟逮弟子本五部僧等三部经。
又注首楞严经。
又有别译数部小经。
值乱零失不知其名。
弟法祚。
亦少有令誉。
博士徵不就。
年二十五出家。
深洞佛理。
关陇知名。
梁州刺史张光
以祚兄不肯反服辅之所杀。
又逼祚令罢道。
祚执志坚贞以死为誓。
遂为所害。
春秋五十有七。
注放光般若经。
及著显宗论等。
字景武
江夏人
后为武都杨难敌所围。
发愤而死。
晋惠之世。
又有优婆塞卫士度。
译出道行般若经二卷。
士度司州汲郡人
陆沈寒门安贫乐道。
常以佛法为心。
当其亡日清净澡漱。
诵经千馀言。
然后引衣尸卧奄然而卒。
文恩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晋人
武都太守时,镇压十姓獠。
后治益州事,又率兵镇压堂郎羌民。
并进击资中武康隆山生獠及东山獠,大破之。
姚嵩
全晋文
,兴弟,为镇西将军秦州刺史封安成侯,进司空,镇上邦,泓嗣位,以讨仇池杨盛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