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隋朝
岑道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陵人
文帝开皇初避难,沿江溯三峡,至万州江南山岩下修炼。
以黄精为食。
年百余岁,不知所终。
释慧海南北朝末隋初 550 — 606年5月27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二 义解科(二)
张氏。
河东虞乡人
年十四落发。
为大昭玄统昙延法师弟子。
年十八。
即讲涅槃。
既受具戒。
专崇禅业。
隐于弘农之伏犊山。
周武悉毁仁祠。
乃入陈避之。
以故戒品无亏。
法衣不舍。
又采听摄论。
研穷其旨。
逮大隋御宇。
始践京邑
皇姊成安长公主
为建静法寺使居之。
门徒济济。
传美至今。
然性嗜燕嘿。
不事讲说。
直心道场于斯见矣。
仁寿初
诏送舍利于定林恒岳寺。
置塔。
顷之又送于熊州十善寺。
其瑞应皆具别传。
大业二年五月二十七日
卒于寺。
春秋五十七。
遗言薄葬。
弟子不敢违。
释慧海
姓张氏
河东虞乡人
久积闻熏早成慧力。
年在童龀德类老成。
所以涉猎儒门历览玄肆。
虽未穷其章句。
略以得其指归。
乃曰。
可以栖心养志者。
其惟佛法乎。
年至十四。
遂落发染衣。
沙门大昭玄统昙延法师弟子也。
流心宗匠观化群师。
十八便讲涅槃。
至于五行十德二净三点。
文旨洞晓词采丰赡。
既受具戒转厌嚣烦。
屏迹山林专崇禅业。
居于弘农之伏读山。
周武肆勃仁祠废毁。
乃窜身避难奔齐入陈。
戒品无亏法衣不舍。
又采听摄论研穷至趣。
大隋御宇方践京邑
帝姊城安长公主
有知人之鉴。
钦其德望为立伽蓝。
遂受以居之。
今之静法寺是也。
课业四部三学兼弘。
门徒济济于今传美。
末爱重定行不好讲说。
缄默自修唯道是务。
而无恃声望不言加饰。
直心道场于斯人矣。
仁寿已前。
文帝频颁玺书分布舍利每感异祥。
恒有延誉之美。
故感应传云。
造塔于定州恒岳寺。
塔基之左有滢。
名曰龙渊。
其水不流深湛悬岸。
及将安置即扬涛。
沸涌激注通于川陆。
父老传云。
此水流竭不定。
但有善事相投。
必即泄流奔注。
其徵感如此类也。
后又送舍利于熊州十善寺。
有人𨇼躄及痼疾者积数十年。
闻舍利初到。
舆来礼忏心既殷至。
忽便差损轻健而归久值亢旱飞尘天塞。
又感甘泽地如油涂。
日朗空清来苏数万。
大业二年五月二十七日卒于本寺。
春秋五十有七。
初病极命诸徒曰。
吾闻上栋下宇生民之偓龊。
外椁棺内世界之萦羁。
既累形骸于桎梏亦碍生世于大患。
岂揖礼义于嚣尘。
卜宅葬于烦饰者也。
宜宗薄葬用嗣先尘贻诸有类矣。
弟子钦崇德范。
收骨而建塔于终南之峰。
即至相之前岭也。
刻石立铭树于塔所。
之立寺。
情务护持勤摄僧伦宾客
凶年拯及振名京邑云尔释辩义
姓马氏
贝州清河人也。
少出家。
沈静寡世事。
志怀恢厚善与人交久而笃敬。
言无勃怒滔然远量。
初归猷论师。
学杂心贯通文义。
年始登冠便就讲说。
据法传道疑难纵横。
随问分析曾无遗绪。
沙门昙散者。
解超遂古名重当时。
闻义开论即来雠拟。
往返十番更无后嗣。
曰。
理势未穷何不尽论。
散曰。
余之难人问不过十。
卿今答势不尽。
知复何陈。
当即惊誉两河甫为称首。
属齐历云季周丧道津。
乃南达建业
传弘小论屡移声价。
更隆中土。
隋炀搜选名德令住日严。
学功显著遂之关辅
决疑日不虚席。
京师俊德昙恭道抚及赜净等。
皆执文咨议穷其深隐。
并未尽其怀也。
后以世会明时寺多高达。
一处五讲常系法轮。
皆周历观详折中弘理
而晦景消声不咎前失。
必应机坠绪者并从容辞让无何而退。
不欲显黜于前故。
英雄敬其卑牧。
传芳又甚于昔。
仁寿二年。
汉王谅
远迎志念法师
来华京室。
王欲衒其智术也。
乃于禅林寺创建法集。
致使三辅高哲咸废讲而同师焉。
厕其筵肆聆其雅致。
乃以情之所滞。
封而问之。
后三日
皆杜词莫对。
处座命曰。
向所问者乃同疑焉。
请在下座返询其志。
潜隐容德世罕共宗。
及见慧发不思。
合京竦神传听。
其为显晦皆此类也。
炀帝昔位春宫。
献后云背。
召日严大德四十馀人。
皆四海宗师一时翘楚。
对扬玄理。
允塞天心。
沙门道岳命宗俱舍。
既无师受投解莫从。
凡有疑议皆赍而取决。
每叹曰。
余之广扬对法。
非义孰振其纲哉。
故洽闻之美见称英达。
时有沙门智矩吉藏慧乘等三十馀人。
炀帝所钦。
日严同止。
开演杂心。
顾惟不竞。
即就元席。
既对前达不事附文。
提举纲纽标会幽体。
谈述玄极不觉时
其为时贤所重如此。
大业二年遘疾卒于住寺。
春秋六十有六。
葬京郊之南。
宫舍人郑颋
为之碑颂。
仁寿二年
奉敕送舍利于本州宝融寺既达州治忽放光明。
寺僧智耀先有舍利九分。
将入道场。
数之加得十二分。
又放光明。
随人缘念色相不同。
青红紫白同时异见。
或佛像僧形重沓而出。
前后放光日流数度。
将入塔夕。
复于基上气发黄紫。
去地四尺。
填平后夜又放大光。
上属星汉下遍城邑。
合境顶戴欣其嘉瑞。
四年春末
又奉敕于庐州独山梁静寺起塔。
初与官人案行置地行至此山。
忽有大鹿从山走下。
来迎于
腾踊往还都无所畏。
处既高敞而恨水少僧众汲难。
本有一泉。
乃是僧粲禅师烧香求水。
因即奔注。
亡后泉涸积年。
及将拟置。
一夜之间枯泉还涌。
道俗欣庆。
乃至打刹起基。
数放大光如火如电。
旋绕道场。
遍照城郭。
官民同见共嗟希有。
释圆超
释圆超
观州阜城人
十地涅槃是其经略
言行所表必询猷焉。
晚住京寺策名台省
仁寿末岁。
下敕造塔于廉州化城寺
达州西四十馀里。
道俗导引竞列长幡。
南风劲利树林北靡。
惟有幡脚南北相分。
虽为风吹都不移乱。
及初行道设二佛盘。
忽有蜻蛉二枚各在盘上。
相当而住。
形极粗大长五寸许。
色丽青绿大如人指。
七日相续如前停住。
行道既散欻然飞去。
比后下塔还复飞来。
填埋都了绝而不见。
当下正中。
塔基上空。
五色庆云状如伞盖。
方直齐正如人所为。
云下见一白鹄翔飞旋转。
事了俱散还京室不测其终。
释法朗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二 义解科(二)
蒲产也。
学涉三藏。
然于毗尼。
尤所研究。
篇疑聚惑。
问之则冰泮雪消。
无所隐伏。
仁寿二年
诏送舍利于陕之大兴国寺置塔焉。
寺即皇考武元皇帝生地也。
故仪礼差盛。
瑞应尤殷。
岂诚天人之际与。
释法朗
蒲州人
学涉三藏偏镜毗尼。
开割篇聚不阻名问。
加复器用平直无受轻陵。
决断刚正未私强禦。
后住胜光披究律典。
经其房户莫不懔然。
仁寿二年
敕召送舍利于陕州大兴国寺
寺即皇考武元本生处也。
故置寺建塔。
仰谢昔缘。
达州境。
大通善法演业三寺。
夜各放光。
不知何来。
而通照寺内彻无障。
善法寺中见三花树形色分明四月二日灵胜寺中夜忽放光。
五色彩云合成一盖。
通变为紫。
比灵舆入城。
云盖方散。
又有五色彩云。
从乾巽二处缠糺而来。
至于塔上相合而住。
及掘塔基下深五尺。
获一异鸟状如鸲鹆。
色甚青黄。
巡行基趾。
人捉无畏。
唯食黄花。
三日而死。
又青石为函。
忽生光影。
表里洞彻现诸灵异。
东西两面俱现双树。
树下悉有水文生焉。
函内西面现二菩萨。
南边金色北边银色。
相对而立。
又二菩萨坐花台上。
各长一尺并放红紫光明。
函内南面现神尼像。
合掌向西。
函唇西面又见卧佛。
右胁而偃。
首北面西。
函外东面双树间。
现前死鸟倾卧。
须臾起立。
鸟上有三金花。
其鸟西南而行。
至卧佛下住立不动。
凡此光相从已至未形状俨然。
命人图写。
上纸素讫。
方渐歇灭。
及将下日。
忽然云起。
如烟如雾团圆翳日。
又如车轮。
云色条别。
又如车辐轮辐。
云色皆如红紫。
人皆仰视其相叹怪希遇。
藏瘗既了。
天还明净失云所在。
当斯时也寺院墙外咸见幡盖围绕。
谓言他处助来供养。
事了追问一无踪绪。
庆斯神瑞。
登即奏闻。
晚还京师以疾而卒。
公孙景茂南北朝末隋初 519 — 60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9—605 【介绍】: 河间阜城人字元蔚
少好学,博涉经史。
北魏时孝廉,射策甲科入仕。
累迁太常博士,于礼仪多所损益,时人称为书库
文帝开皇初征入朝,拜汝南太守,迁息州刺史
法令清明德化大治。
平陈之役,征人在途有疾病者,以俸禄为饘粥汤药分赈之。
上闻而嘉之,宣诏告天下。
开皇十五年帝于洛阳召见,进位上仪同三司,迁伊州刺史
通州刺史
好单骑巡视人民生理,有过恶者随即训导,由是人行义让,有无均通。
仁寿中淄州刺史,卒于官,诸州吏民赴丧者数千人。
郭荣南北朝末隋初 547 — 61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7—614 【介绍】: 太原人字长荣
初仕北周,与杨坚亲狎。
受禅,进爵蒲城郡公,累迁通州刺史
奉诏讨平西南少数各族扰乱。
炀帝即位,入为武侯骠骑将军
辽东之役,进位左光禄大夫
大业十年从帝至柳城病卒。
谥恭
任瑰隋末唐初 ? — 62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9或630 【介绍】: 隋唐时庐州合肥人字玮
早孤。
南朝陈时,年十九,试守灵溪,迁衡州司马
陈亡,弃官。
隋文帝仁寿中,为韩城,未几罢去。
李渊起兵,讨捕于汾、,镶上谒献策,下韩城县,破饮马泉,拜左光禄大夫留守永丰仓。
及建唐,改授毂州刺史
王世充,以功累封管国公
后以讨平徐圆朗辅公祏,拜邗州都督,迁陕州
弟任璨得罪,镶坐左迁通州都督,卒。
李谔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赵郡人字士恢
性公正,明达世务。
北周,见兵革屡动,国用虚耗,上《重谷论》为杨坚所纳。
,迁治书侍御史
见礼教凋敝,文体浮薄,俱上书论议。
帝以其所奏颁示天下,四海向风,深革其弊。
在职数年务存大体,虽不尚严猛而匡正实多。
以年老出拜通州刺史
全隋文·卷二十
字士恢赵郡人
,为中书舍人
入周,拜天官都上士。
隋初,历比部考功曹侍郎封南和伯,迁治书侍御史,出为通州刺史
僧敬脱南北朝末隋初 555 — 61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55—617 【介绍】: 僧。
汲郡人
不详姓氏。
年少出家,以孝行清直知名乡里。
好学,通诸经论,善文章,精音韵,兼工书。
容仪魁伟修整,时人因目之为僧杰。
炀帝大业时诏居慧日道场。
尝召见,与论佛理,甚得宠幸。
抱高屟,令著之,于宫中而出。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二 义解科(二)
史不详姓氏。
汲郡人
小年出家。
究明成实。
又善声韵字书之学。
体貌颀硕。
时谓之僧杰。
语闻。
诏住慧日道场。
帝欲悉试京师诸德。
孰为刚亮。
一日并诏入元武殿监门段文操拔刀逐之。
诸德皆走。
独安然。
无所顾。
徐语操曰。
卿何事相迫乃尔。
竟上殿坐论佛法。
帝顾操诡曰。
众僧固不知朝廷法。
监门以俗礼相加。
至如脱法师然后可尔。
其他能无怖乎。
盖阴异之云。
诏赐大竹扇面抱高屧。
即使手持足著以出。
帝目送之曰。
诚僧杰也。
大业十三年
卒于东都鸿胪寺
寿六十三。
尤孝。
虽游历。
置大檐。
处母与经卷笔墨各一头。
至食时坐母树阴。
入村行乞。
作大字遒逸可爱。
得者辄藏去 沙门法楞专弘地论。
齐名。
亦同所居寺。
释敬脱
不详姓氏。
汲郡人也。
童少出家。
以孝行清直知名。
虽该覈小大偏明成实。
讲解周镜不亏声问。
开张衢术章疏惟新。
为后学宗仰。
又善声韵兼通字体。
苍雅林统识其科踪。
文章篇什颇豫伦伍。
同住房院罕见馀谈。
手不辍卷专师广赡。
威仪修整未曾反顾。
身极长大充满圆成。
时共目之以为僧杰。
人有达于帝者。
乃追住慧日
四海齐架又无与竞。
志节坚正最为称首。
帝欲试诸大德谁为刚亮。
通命引入允武殿。
监门郎将段文操
拔刀逐之令走。
诸大德并趋步速往。
缓步如常。
语操曰卿何事以此相逼。
及上殿坐语论佛理。
帝徐顾操曰。
众僧素不知俗法。
监门何得催耶。
私异大志也。
敕赐大竹扇。
面阔三尺。
即令执用。
并赐抱高屧。
令著于宫中而出。
帝自送之曰。
诚僧杰矣。
尔后常弘成实无替时序。
大业十三年卒于东都鸿胪寺
春秋六十三。
自脱之听学也。
常施荷担母置一头。
经书及笔又置一头。
若至食时留母树下。
入村乞食用以充继。
其笔绝大粗管如臂可长三尺。
方丈一字莫不高推
人有乞书者。
纸但一字耳
风力遒逸睹之不厌。
皆施诸壁上来往观省。
东都门额。
所题。
随一赋笔更不修饰。
时慧日有沙门法楞者。
偏弘地论著述疏记。
声名相副见重道场。
及于终世。
以事闻奏。
帝哀之。
殡殓所资皆从天府
独孤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人字修则
居里不详。
独孤屯子。
少谨厚,数从征伐,以功赐爵。
封汝阳郡公
文帝仁寿初出为原州总管
蜀王杨秀益州,帝徵召,虑中变,乃拜益州总管以代之。
益州有惠政。
炀帝即位并州总管,遇疾丧明,上表辞职,不允,遣其长子监省郡事。
数年转长平太守,未视事卒。
谥恭
释洪林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九 持志科
太原人
氏族则未详也。
少入道。
并州大兴国寺
一室独处。
积五十年。
除饮食便利外。
其馀将迎足未尝踰阈。
然气貌都雅。
操履静退。
见者严惮之。
故其寺僧虽多。
莫不仰以为模楷焉。
武德间卒。
寿八十。
释洪林
未详氏族。
太原人也。
少履释门禀受清化
率志都雅言晤精穆。
并州大兴国寺
履操栖静退屏人物。
而住房连匝与众比居。
整畟贞严希言寡涉。
高众盛德皆敬而奉之。
游至房。
莫不捻履潜步啬然趣越也。
其为世重如此。
独居一室积五十年。
宾客送迎足不踰阈。
至于僧法制度道俗二食。
身先座首励力行奉。
不以道德用亏时众。
馀则端坐房中俨然卓立。
瓶衣什物周正方所。
故登其门者不觉毛竖。
有问其故则从容谈论。
词义审当。
而不测其心造也。
兴国大寺百有馀僧。
敬异崇仰有如天岸。
武德年中终于所住。
春秋八十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