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隋朝
江总陈朝 519 — 59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9—594 【介绍】: 南朝陈济阳考城(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人,字总持
江紑子。
起家梁武陵王府法曹参军
尚书殿中郎
笃学有辞采,深受梁武帝嗟赏。
侯景之乱,流寓岭南
陈文帝天嘉四年,以中书侍郎征还。
陈后主立,历尚书令
当权任宰,而不理政务,日与后主游宴后庭,多为艳诗,号为狎客
陈亡入,为上开府
卒于江都世称江令
今存《江令君集》辑本。
全隋文·卷十
字总持济阳考城人散骑常侍统十世孙。
梁大同中,为宣惠武陵王法曹参军
何敬容丹阳尹佐史,除主簿,迁尚书殿中郎,转侍郎,进太子洗马
出为临安,还为中军宣城王录事参军,转太子中舍人
太清中,兼太常卿
台城陷,避难会稽
寻依萧勃于广州
承圣中,徵为明威将军始兴内史,未行而江陵陷。
陈天嘉中,徵还为中书侍郎,直侍中省
太建中,迁司徒右长史,掌东宫管记给事黄门侍郎,领南徐州大中正,授太子中庶子通直散骑常侍,迁左民尚书,转太子詹事,免。
寻为侍中,领左骁骑将军,免。
寻为散骑常侍、明烈将军司徒左长史,迁太常卿
后主即位,除祠部尚书,转吏部尚书,迁尚书仆射
寻加宣惠将军,授尚书令
祯明中,进号中权将军
陈亡入,为上开府
开皇十四年卒于江都,年七十六。
有《集》三十卷、《后集》二卷。
僧慧旷陈朝末隋初 534 — 61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4—613 【介绍】: 南朝陈末至隋初时僧。
襄州襄阳人俗姓曹
年十二,出家于江陵宝光寺
通习经论,发明幽旨。
后住金陵,居律行寺,习大乘唯识等论。
归于郢二州宏法。
陈后主至德元年,归江陵,住遍觉道场,掌僧纲八载。
敕移居兴国寺,复改住丹阳栖霞寺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二 义解科(二)
其先谯国曹氏。
今为襄阳人
祖亮宗梁给事黄门侍郎卫尉卿
父蔼直阁将军
年十二。
江陵宝光寺澄法师出家。
俄而辞。
明帝渚宫
京师
居律行寺。
西竺真谛三藏。
既译摄大乘唯识等论。
金鼓光明等经。
方将弘演
未得其人。
乃与宗恺准韵诸师。
北面受焉。
三藏云亡俦侣斯逝。
复偕同学僧宗俱栖匡岫敷化。
州宰鄱阳长沙二王。
师敬之。
后游湘郢间。
罔怠旧志。
陈至德初
言旋乡井。
居遍觉道场。
开皇三年也。
顷之诏徙兴国寺
屡赐香苏等物。
秦孝王建麾襄沔。
亲奉归戒。
炀帝即位
诏入京师次江阳
辞疾不行。
诏寓丹阳栖霞寺医养。
松筠泉石寔惬情素。
遂有终焉之志。
大业九年五月十六日终。
春秋八十。
顶煖指屈。
斯又上生得道之徵也。
其月二十日
窆于寺之西山
释慧旷
俗姓曹氏
谯国人也。
其后别派。
今为襄阳人焉。
祖亮宗梁给事黄门侍郎卫尉卿
父蔼直阁将军
秀气标于弱岁。
天然孝敬率性高廉。
十二出家。
江陵宝光寺澄法师
祗勤仪训肃奉帷筵。
发明幽旨颇超群辈。
后辞朋帝渚问道王圻。
居律行寺听彭城讲。
玄关斯辟大义已通。
将事随方转相弘教。
乃与宗恺准韵诸师。
俱值真谛
受摄大乘唯识等论金鼓光明等经。
俄而真谛涅槃法朋彫徙。
乃共同学僧宗俱栖匡岫。
分时敷说法化弥隆。
州宰鄱阳长沙二王。
俱敦师资之敬。
后于湘二州累载弘道。
虽亲觉久忘而地恩待报。
陈至德元年言旋旧邑。
隋开皇之三年也。
于遍学道场传经引化。
既律行严精义门综博。
道俗具瞻。
纲维是奇。
统掌八载摄是乌回。
后又奉敕移居兴国
寺任攸委。
丝纶再降。
香苏屡锡。
秦孝王帝子之尊。
建麾襄沔。
闻风伫德亲奉归戒。
炀帝纂历当符尊贤味道。
爰降王人近居辇毂。
道次江阳辞疾不见。
蒙敕丹阳栖霞山寺。
以事治养。
又素协性松筠辅神泉石。
赏狎既并缠痾用弭。
于栖霞法堂更敷大论。
新闻旧学各谈胜解。
归善禅。
房本栖玄精舍。
竟陵文宣之馀迹。
禅师慧晓之遗风。
镜潭月树之奇。
云阁山堂之妙。
曾事游处。
遂有终焉之志。
后携子弟徙而憩之。
崖谷泯人世之心。
烟霞赏高蹈之域。
其有怀真慕义者。
复萃于斯矣。
大业九年五月十六日终于寺房。
春秋八十。
顶煖淹时。
手屈二指。
斯又上生得道之符也。
其月二十日
窆于寺之西山
弟子等树碑纪德。
常州沙门法宣为文。
释慧超隋末唐初 546 — 622年12月6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八 證悟科(二)
丹阳沈氏子。
出家。
以诵法华经为专务。
光州苏山慧思禅师
悟一乘之理。
明三观之。
江陵顗公。
仙城命公
笃志相亲。
积年请业。
行优一众。
德冠诸贤。
思谓其徒曰。
得忍人也。
复获偕览衡岳之胜。
隋受禅。
乃北入嵩高
饵药坐禅。
太子勇既召集天下名德。
而遣还之。
尤诣道。
独留供养。
及勇废。
徙居定水。
蓝法师
以蓝谷之悟真寺迎之。
共隐八年
倍勤三慧
大业初
京师创建大禅定寺
诏超之。
后以疾辞。
允其归。
皇家肇运。
望重畴昔。
高僧慧因保恭等。
咸就栖止。
未几卧疾。
弟子跪问其所以自任者。
曰生不忻。
死不戚。
吾之素也。
面西坐曰。
第一义空。
遂长往。
俨如入定。
武德五年十二月六日也。
春秋七十有七。
弟子法成等。
以遗训。
露骸月馀日。
色不变。
太宗开天策府。
闻而叹异。
仍建白塔于寺之北峰
释慧超
姓汎氏
丹阳建元人。
禀怀温裕立性怀仁
弱龄厌俗。
自出家后。
诵法华经闻光州苏山慧思禅师独悟一乘善明三观。
天台智者仙城命公
笃志幽寻积年请业。
行优智远德冠时贤。
思对众曰。
超之神府。
得忍人也。
及游衡岭
复与同途留诵经。
停亟移岁序。
自隋初廓定。
北入嵩高
饵药坐禅冀言终老。
太子勇。
召集名德总会帝城。
业行不群。
特留供养。
而恭慎凝摄不顾世华
及勇废免一无所涉。
晚移定水高振德音。
道俗归宗仰其戒范。
净业法师卜居蓝田谷之悟真寺
有道躬事邀迎。
共隐八年倍勤三惠。
及大业承运。
禅定初基。
爰发诏书延入行道。
屡辞砭疾。
后许还山。
德感物情颇存汲引。
四川贵望一县官民。
莫不委质投诚请传香德。
并为经始伽蓝。
继综羞粒。
大唐伊始荣重于前。
京邑僧慧因保恭等。
情慕隐沦咸就栖止。
荫松偃石论详道义。
皆曰。
斯诚出要乐也。
后卧疾少时。
弟子跪问。
答曰。
吾之常也。
长生不欣夕死不戚。
乃面西正坐云。
第一义空清净智观。
言如入定奄遂长往。
春秋七十有七。
武德五年十二月六日也。
露骸石一月馀日。
颜色不变。
天策上将闻称希有。
遣人就视。
端拱如生。
九岁入道。
即诵法华五十馀年万有馀遍。
灵获瑞不可胜言。
弟子法成等。
为建白塔于寺之北峰焉。
僧法侃隋末唐初 551 — 62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51—623 【介绍】: 隋唐间僧。
郑州荥阳人俗姓郑
弱冠出家,登戒后,从渊法师习《十地经》。
北周灭佛时,南渡至建业
南朝陈亡后,住江都安乐寺曹毗从之习《摄论》。
杨广镇扬越时,荐住长安严寺。
隋文帝仁寿间,往宣州送舍利,有异迹。
唐初,为十大德之一。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三 义解科(三)
荣阳郑氏子也。
幼隶泰山灵岩寺出家。
登具之后。
渊法师
研究十地地持之旨。
齐历告终。
周废大教。
乃南度建业
隋既平陈北止江都安乐寺
曹毗信士为解摄论。
覆叙。
自听之。
每于隐义。
必合掌称善。
隋炀居晋邸出镇杨越
召住日严寺俄而退归。
栖心止视匠物弘多。
隋仁寿初
宣州安置舍利。
未几。
又往黎州皆获瑞徵。
具如别录。
国初诏选十大德。
充统摄僧尼之任。
以仪矩恬肃预其数。
晚徙居兴善寺
武德六年十一月卒于寺。
寿七十三。
葬京之东郊。
少服紫石。
至是遂发疾。
医者教以益啖猪肉压之。
曰。
人生必死。
宁得尔耶。
其坚护戒足如此。
释法侃
姓郑氏
荥阳人也。
弱年从道。
志力坚明体理方广。
常流心府。
泰山灵岩行徒清肃瑞迹屡陈远扬荥泽
年未登冠遂往从焉。
会彼众心自欣嘉运。
及进具后励节弘规。
预在清训务机登践。
后周流讲席博览群宗。
随闻戢戴有伦前达。
渊法师
道播当时雄杰推指。
妙通十地尤明地持。
又从焉。
听其开释。
皆周涉正理遵修章采。
属齐历不绪周湮法教。
南度江阴栖迟建业
听采新异蓥饰心神。
摄虑缘求拟诸漆木。
陈平之后北止江都安乐寺
曹毗者。
清信士也。
明解摄论。
真谛亲承。
乃三业归从玄义请决。
即开融胜相覆叙所闻。
自听之恐有遗逸。
每于隐义发明铺示既允惬当。
皆合掌称善。
隋炀晋蕃昔镇扬越。
搜举名器入住日严。
道洽江溽。
将欲英华京部。
乃召而隆遣。
既达本寺厚供礼之。
盛业弘被栖心止观。
时复开道唯识味德礼忏。
匠益惰学亟动物心。
仁寿二年
文帝感瑞。
广召名僧用增像化。
宣州安置舍利。
既奉往至统叙国风陶引道俗。
革化归法者数亦殷矣。
孟春下诏之日。
宣州城内官仓之地。
夜放光明红赤洞发。
举焰五丈广一丈许。
官人军防千有馀人一时奔赴。
谓是火起。
及至仓所乃是光相。
古老传云。
此仓本是永安旧寺也。
至于明日永安寺拟置塔处。
又放光明。
如前无异。
众并不委其然也。
季春三月宣州权止公馆。
案行置所通皆下湿。
一州之上不过永安。
既预光待因搆塔焉。
又令掘仓光之处。
果得石函。
恰同棺样。
不须缮造。
因藏舍利。
又降甘露凝于树枝香甘过世。
又感紫芝一枚生于舍利堂壁。
九枚盘曲光色殊异。
遂令以表闻奏。
又造塔黎州
还令往。
初至馆停。
闻空中天乐。
繁会聒耳。
道俗庆之。
又感异香互来充鼻。
掘地四尺获一古瓦。
铭云。
千秋万岁乐未央。
奉福弘业亟发徵祥。
抑是冥通。
岂唯人事。
旋还京邑讲授相寻。
大唐受禅情存护法。
置十大德用清朝寄。
时大集僧众标名序位。
仪止肃然挺超莫拟。
既德充僧望遂之斯任。
恂恂善诱弘悟繁焉。
晚移兴善讲导无替。
武德六年十一月卒于所住。
春秋七十三矣。
殡于东郊马头穴内。
学专摄论。
蹑足亲依
披析幽旨涣然标诣。
解义释名见称清澈。
诸赴听者欣其指况。
有道抚法师者。
俊颖标首京城所贵。
本住总持
宗师异解用通摄论。
及临席数扣重关。
束心展礼餐承音训。
遂舍其本习从归真谛
形相英伟庠序端隆。
折旋俯仰皆符古圣。
所以隋朝盛德行业乃殊。
至于容服可观引命徵召。
必以为言首。
其威仪之选为如此也。
及其少服紫石。
老遂苦之。
医诊云。
须以猪肉用厌药势。
曰。
终须一谢。
岂得啖他。
因纵疾取终。
其翘诚重物又若于此。
初立名。
立人安品。
后值内惠日道场沙门智骞曰。
之为字。
人口为信。
从川字。
言信的也。
因从之。
耿询隋 ? — 61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18 【介绍】: 丹阳人字敦信
口才敏捷,技巧绝人。
初坐事配为官奴。
文帝时从故人高智宝受天文算术。
思虑精巧,创意造浑天仪,以水转之,不假人力,施于暗室,外候天时,如合符契。
又作马上漏刻,世称其妙。
炀帝时进欹器,善之,放为良民。
后累官守太史丞
宇文化及为乱,欲投李渊,为化及所杀。
著《鸟情占》一卷。
全隋文·卷二十八
字敦信丹阳人大业初右尚方署监事,守太史丞
僧定隋至初唐 ? — 62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4 【介绍】: 隋至唐初僧。
润州丹阳人
本学《成实》,博综有功,后弃而归依禅宗。
初栖钟山林阜,独处修禅,数年不涉村邑。
隋文帝召住长安庄严寺,欲待以师礼,拒之。
炀帝大业末,迁居终南山太和寺。
卒年八十余。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七 摄念科
丹阳人
始学成实。
讨索劳剧。
遂感风疠。
因叹以为形既癈于世矣。
盍亦归心禅寂乎。
钟山
日啜粳米白粥一杯。
常坐不卧。
以待殂殒。
阅数年。
所苦悉瘥。
支体面目。
一时光洁。
须发并生。
而眉特秀异。
长可寸许。
室中虎迹成蹊。
略无詟忤。
或想虑乍浮。
则通夕游步。
不间榛莽。
犷兽鸷禽。
见等同类。
隋初诏住京师新道场。
不赴。
既而又诏。
授上归戒。
亦辞不赴。
尝伤寒剧甚。
而悉屏饮食。
危坐如故。
至三日。
弟子保恭恐其殆。
请稍以饮食自持。
亟挥去。
徐曰。
以法为药。
顾不可欤。
满七日所苦顿痊。
大业之季。
徙居终南太和寺。
盗夜入其室。
定坐不为动。
盗曰。
岂闻世有奴贼乎。
定曰。
吾郎贼且不惧。
况奴贼哉。
盗剥其衣。
即脱予。
无吝色。
将挽取其所坐毡。
定辄不肯。
曰吾一冬惟赖此尔。
乡欲持去。
宁杀我。
盗相视而止。
武德七年六月
以微疾坐逝。
寿八十馀。
僧定
丹阳人
本学成实。
博综有功。
讨击既繁便感风疠。
乃惟曰。
形异同伦学当徙辙。
遂屏绝还顾归宗禅府。
初栖钟山林阜独静空斋。
侍者道游供给左右。
唯以粳米白粥日进一杯。
馀则系念相续不愧空景。
经于数年不涉村邑。
游仞定心更增幽绩。
故使门牖重隐吐纳自新。
墙宇崇峻违顺斯薄。
微诚获应故所苦忽销。
致令身首面目一时圆净。
鬓眉并生有逾恒日。
虽福感所及仪貌倍常。
而双眉最浓可长数寸。
苍赤通颜乃成奇异。
定既属斯灵瑞翘厉晨夕。
山中多虎踪迹成蹊。
本性仁慈来入于室。
床前庭下惟繁虎迹。
或禅想乍浮未能安静。
便通夜山行无问榛梗猛兽鸷鸟见等同群。
而定安之若游城市。
其含育之感不可类也。
隋文于西京造寺。
远召处之。
业定之心无庸世务。
至于受戒师礼毕志岠违。
预在尊严闻便避隐。
尝遇伤寒通身蒸热。
遂如常跏坐断食三日。
沙门保恭道场上首。
定之徒也。
亲喻令食。
答曰。
疾势将陵
命非可保。
应以法援。
何用食为。
便闭口静坐。
七日既满所苦顿痊。
其立操要心为此类也。
大业末岁。
南山大和寺。
群盗来劫。
定初不怖。
盗曰。
岂不闻世间有奴贼耶。
定曰。
纵有郎贼。
吾尚不怖。
况奴贼耶。
因剥其衣服曾无吝色。
至于坐毡将欲挽掣。
定捉之曰。
吾仰此度
卿今将去。
命必不济。
乍断吾命于此。
毡不可离吾命也。
群贼相看便止之。
武德七年六月因有少疾。
跏坐如常。
不觉已逝。
春秋八十馀矣。
陈叔达隋末唐初 572 — 635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陈叔达 582年—589年 陈宣帝第十七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35 【介绍】: 唐人字子聪
南朝陈宣帝第十六子。
封义阳王,历侍中丹阳尹、都官尚书
入隋久不得官。
炀帝大业中内史舍人,出为绛郡通守
李渊起兵,叔达以郡降,授丞相府主簿,掌机秘。
入唐,授黄门侍郎、拜侍中封江国公
太宗贞观初,累擢礼部尚书
卒谥忠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35 字子聪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人。
陈宣帝陈顼第十六子。
在陈封义阳王
十余岁侍宴,赋诗十韵,援笔便就,徐陵甚奇之。
都官尚书
隋大业中,授内史舍人,出为绛郡通守
归唐,授丞相府主簿
高祖武德中,进黄门侍郎,判纳言,拜侍中封江国公
太宗贞观中,拜礼部尚书
九年(635)卒,谥曰缪
后赠户部尚书改谥曰忠
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叔达太宗朝宫廷诗人,与王绩有交往。
新唐书·艺文志四》载文集15卷(《旧唐书·经籍志下》作5卷,疑误),已佚。
全唐诗》存其诗10首,《全唐诗续拾》补收诗1首。
唐诗汇评
陈叔达(约573—635〕,字子聪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人。
陈宣帝第十七子,封义阳王,官丹阳尹。
年十馀岁,尝侍宴赋十韵诗,援笔而成,徐陵奇之。
,为内史舍人绛郡通守
唐高祖起兵,叔达以郡降,授丞相府主簿,掌机密
武德初,授黄门侍郎,判纳言封江国公
贞观中,官至礼部尚书,卒。
有《陈叔达集》十五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九首。
叔达字子聪
陈宣帝第十六子。
封义阳王
都官尚书
入隋授绛州通守
高祖义师至绛。
以郡归款。
累官侍中
封江国公
贞观中礼部尚书
九年卒。
谥曰缪
后赠户部尚书
改谥忠
汪华隋末至初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末唐初歙州绩溪人
少以勇侠闻。
隋末,起兵于新安,并有、饶五州,自号吴王,郡内赖以平安者十余年。
唐高祖武德四年,为唐将王雄诞所败,遂降。
总管、饶、婺六州军事,歙州刺史封越国公
卒于长安
容华夫人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丹阳人
姓蔡
文帝灭陈后,选入宫为世妇。
献皇后崩,与宣华夫人同拜为贵人,参断宫掖之务,渐见宠遇。
后为炀帝留幸。
陈岘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庐江襄安人
少骁勇,事章大宝为帐内部曲。
后告大宝反,授谯州刺史
,废于家。
高智慧、汪文进起事,庐江豪杰推其为主举兵应。
不欲,子棱劝伪从,使棱至李彻处告之,请为内应。
上其事,拜上大将军宣州刺史封谯郡公
后以谋泄,为其党所杀。
左匡政隋末唐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宣州泾县人名匡政,以字行。
隋炀帝大业末,起兵乡里,众推为总管
唐高祖武德四年,拜猷州总管,领徽三州
七年辅公祏猷州,乃婴城自守。
事平,拜宣州都督封戴国公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又名匡政宣州泾县(今安徽泾县)人。
隋炀帝大业末年,起兵于乡里,众推为总管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猷州总管,领徽三州
七年辅公祏猷州,乃婴城自守。
事平后,拜宣州都督封戴国公
事迹散见《元和姓纂》卷七、《旧唐书·李大亮》、《新唐书·高祖》、《册府元龟》卷三七三。
嘉庆《泾县志》卷三二存诗1首。
《全唐诗外编》据之收入。
全唐诗续补遗
原名难当泾县人,有智力。
隋末率众保乡里,众推为总管
武德中以守城功授宣城大都督,封戴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