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江苏省扬州市” 相关资源
诗文库17767
人物库4697
活动1756
人物库 金朝
完颜宗翰金 1079 — 113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9—1136 【介绍】: 宗室,本名粘没喝,亦作粘罕
撒改子。
年十七,即有勇名。
太祖起兵抗辽,从克燕京
太宗天会三年,率西路军,自西京太原,与完颜宗望所率东路军相呼应。
次年九月,破城。
十一月,进抵汴京城下。
五年,俘宋徽、钦二帝。
既而占领洛阳,遣完颜娄室等入
七年,追宋高宗扬州
北还后,任国论勃极烈,兼都元帅
熙宗即位,以太保尚书令,领三省事封晋国王
然渐为熙宗所忌,所亲尚书左丞高庆裔为帝所杀。
旋卒,谥桓忠
乌延蒲卢浑金 1090 — 116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0—1162 【介绍】: 金曷懒路女真人。
以勇健隶阇母军。
尝袭宋高宗扬州
后从宗弼渡江,追宋高宗,焚毁明州而归。
官终东京留守封豳国公
完颜拔离速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宗室。
完颜银术可弟。
太祖天辅间,从灭辽。
太宗天会间,从破太原
完颜宗翰围汴,与银术可略地襄、邓,入均州,克颍昌府,追宋高宗扬州
熙宗天眷间,从撒离喝陕西,累迁元帅左监军
谥敏定
王渥金 ? — 123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2 【介绍】: 太原人字仲泽
博学,字画清美,长于词赋。
宣宗兴定二年进士,辟宁陵令,入为尚书省令史
正大七年,使宋议和,应对敏给,宋人重之。
后以左右司员外郎完颜思烈军,殁于阵。
仲泽以字行兴定二年进士管州司候不赴寿州防禦使邦献商州防禦使国器武胜节度庭玉爱其才连辟三府经历官在军中凡十年举宁陵令未赴丁太夫人忧庐墓三年服除复授宁陵正大七年朝廷与宋人议和择可为行人者仲泽以才选凡再至扬州制司宋人爱其才有中州豪士之目使还以宁陵课最迁一官入为尚书省掾三月即授太学助教枢密院经历八年院废权右司郎中中牟失利不知所终仲泽博通经史有文采善谈论工书法妙于琴事诗其专门之学人物楚楚若素宦于朝吏事则与冀京父相上下其辨博屏山所许天下谈士三人之一也尝与予行内乡山中马上赋诗云霜风十月馀千山锦峥嵘又九日登颍亭见寄云茫茫襄城野岁晏多风埃野田半巳荒草虫鸣更哀西风吹白云大隗安在哉七圣之所迷而我胡为来我本林野人初无经世材失身鞍马间坐令双鬓摧安得元紫芝共举重阳杯诗成西北望九山郁崔嵬此诗脱遗处不复能记忆读之尚可以见斯人胸怀之髣髴(仲泽颍上诗不才被弃翻为福拙计无营却似高是处青山可埋骨谁家白酒不消忧夕阳转屋挂林影急雨坏桥喧水声人喜传之)
英上人
元好问木庵诗集》序:东坡参寥子诗,爱其无蔬笋气。
参寥用是得名。
宣政以来,无复异议。
予独谓此特坡一时语,非定论也。
诗僧之诗,所以自别于诗人者,正以蔬笋气在耳。
假使参寥子能作,柳州超师院,晨起读禅经五言,深入理窟,高出言外,坡又当以蔬笋气少之耶?
木庵英上人,弱冠作举子,从外家辽东,与高博州仲常游,得其论议为多。
且因仲常得僧服。
贞祐初,南渡河,居洛西者久之。
时人固以诗僧目之矣。
三乡有辛敬之赵宜之刘景玄,予亦在焉。
三君子皆诗人。
上人与相往还,故诗道益进。
出世住宝应,有山堂夜岑寂及梅花等篇传之。
京师閒閒赵公内相杨公,屏山李公及雷李刘王诸公,相与推激,至以不见颜色为恨。
予尝以诗寄之云:“爱君山堂句,深静如幽兰。
爱君梅花咏,入手如弹丸。
诗僧第一代,无愧百年间。
”曾说向閒閒公,公亦不以予言为过也。
近年七夕感兴诗,余为之击节称叹,恨杨赵诸公不及见之。
乙酉冬十月,将归太原侍者出《木庵集》求予为序引,试为商略之。
上人才品高真,积力久住龙门崧少二十年,仰山又五六年,境用人胜,思与神遇,故能游戏翰墨道场而透脱丛林科臼,于蔬笋中别为无味之味。
皎然所谓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者,盖有望焉。
正大中,閒閒公侍祠太室,会上人少林,久倦于应接,思欲退席。
閒閒公作疏留之云:“书如东晋名流,诗有晚唐风骨。
”予谓閒閒虽不序木庵集,以如上语观之,知閒閒作序已竟。
然则向所许百年以来,为诗僧家第一代者,良未尽欤。
纥石烈执中金 ? — 121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13 【介绍】: 真定人,女真族,一名九斤本名胡沙虎
初充太子护卫,授世袭谋克章宗泰和间,为河南统军使,从仆散揆宋至真州
卫绍王大安三年,以西京留守行枢密院事,领兵防御蒙古,败于野狐岭。
又弃西京,还中都
仍为右副元帅
至宁元年八月率兵入大兴府,使宦者李思忠卫绍王
迎立宣宗
太师尚书令都元帅封泽王
后为术虎高琪所杀。
赵秉文金 1159 — 123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9—1232 【介绍】: 磁州滏阳人字周臣晚号闲闲老人
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
安塞主簿
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
累拜礼部尚书
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
工诗书画。
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
性好学,自幼至老,未尝一日废书。
有《资暇录》、《滏水》等。
秉文字周臣滏阳人,閒閒其自号也。
幼颖悟,读书若夙习。
大定二十五年进士应奉翰林文字
上书论宰相胥持国当罢,宗室守贞可大用,又言狱讼征伐,国之大政,自古未有君以为可、大臣以为不可而可行者。
坐讥讪免官。
未几,起为同知岢岚军州事,转北京路转运司度支判官
承安五年冬十月,阴晦连日,宰相万公入对,上顾谓万公曰:卿昨言天日晦冥,亦犹人君用人邪正不分者,极有理。
赵秉文曩以言事降授,闻其人有才藻,工书翰,又且敢言,朕非弃不用,以北边军兴,姑试之耳。
泰和二年,改户部主事翰林修撰,出为宁边州刺史
一年,改平定州,治化清净,所去人思之。
贞祐初,中国仍岁被兵,公建言时事可行者三:一迁都,二导河,三封建。
朝廷略施行之。
四年,除翰林侍讲学士
明年,转侍读
兴定中,拜礼部尚书侍读同修国史知集贤院
开兴正月,京师戒严,时公已老,日以时事为忧,虽食息顷,不能忘。
每闻一事可便民,一士可擢用,大则拜章,小则为当路者言,殷勤郑重,不能自已,竟用是得疾薨,年七十四。
自幼至老,未尝一日废书不观。
著易丛说十卷,中庸说一卷,扬子发微一卷,太玄笺赞六卷,文中子类说一卷,南华略释一卷,列子补注一卷,删集论语孟子解各一十卷,资暇录一十五卷,所著文章号滏水集者,前后三十卷。
大概公之文出于义理之学,故长于辨折,极所欲言而止,不以绳墨自拘。
七言长诗,笔势纵放,不拘一律,律诗壮丽,小诗精绝,多以近体为之。
至五言大诗,则沈郁顿挫,学阮嗣宗,真淳简澹学陶渊明,以他文较之,或不近也。
字画则有魏晋以来风调,而草书尤警绝,殆天机所到,非学能至。
宣徽舜卿使河湟,夏人多问公及王子端内翰起居状,朝廷因以公报聘,其为四方所重如此。
论者谓公至诚乐易,与人交不立崖岸。
主盟吾道将三十年,未尝以大名自居。
仕五朝,官六卿,自奉养如寒士,不知富贵为何物,盖学道所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