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近现代
邓桐芬近现代
九州学林·第三卷
七十年代在荔湾区有两个诗人们经常雅集的地方。
其一是「月当楼」。
楼主邓桐芬号引庵顺德人,曾任粮食局干部。
以词名。
因患脚疾,行动不便,故邀请诗人往其居处聚会。
雅集的形式,大抵都是饮酒唱酬,分韵赓和,一聚即四五小时。
胡熊锷近现代
人物简介
胡熊锷字伯孝广东顺德人
叶敬常近现代
人物简介
叶敬常字梦序号镜民广东顺德人
胡嗣瑗清末至民国 1869 — 1949
简介
胡嗣瑗(1869年—1949年)字晴初别字琴初又字愔仲别号自玉贵州贵阳人
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
精通史学,擅长诗词、书法。
翰林后历任翰林院编修天津北洋法政学堂总办,又曾充当直隶总督陈夔龙幕僚
辛亥革命前后任江苏金陵道尹、江苏将军府咨议厅长。
民国初年因文名被直隶都督冯国璋聘为督军公署秘书长,继而随冯赴江苏都督任,颇受青睐。
1917年参与张勋复辟,出任内阁左丞
胡嗣瑗溥仪到东北任职终老。
维基
胡嗣瑗(1869年8月21日—1949年)字晴初亦字琴初又字愔仲别号自玉
贵州省贵阳府开州人
清朝、中华民国、满洲国政治人物。
胡嗣瑗的先祖来自广东顺德
胡嗣瑗生于清朝同治八年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胡嗣瑗进士,同年闰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
翰林院编修
此后为候补道,任天津北洋法政学堂总办,并曾任直隶总督陈夔龙幕僚
中华民国初年,冯国璋直隶都督时,胡嗣瑗都督公署秘书长
此后,冯国璋转任江苏都督,他继续在冯国璋手下任职。
民国四年(1915年),他任江苏金陵道道尹
冯国璋任江苏将军时,他曾任将军府咨议厅厅长,作为首席幕僚代行政务。
民国六年(1917年),参加张勋复辟,任内阁阁丞。
后来,被冯国璋免职,此后在杭州西湖建立了五峰草堂开始隐居。
民国十一年(1922年)11月25日溥仪传旨赏胡嗣瑗在紫禁城内骑马。
民国十四年(1925年)3月8日溥仪天津张园成立了行在办事处,郑孝胥胡嗣瑗负责管理总务处
胡嗣瑗还出任清室驻天津办事处顾问,负责行在的日常事务。
后来胡嗣瑗溥仪天津潜赴中国东北。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3月初,溥仪在板垣征四郎的压力下同意任满洲国执政
溥仪希望陈宝琛任执政府中令,但没有成功。
当时胡嗣瑗宝熙均想获得该职,宝熙最终获得执政府府中令一职。
胡嗣瑗则获任执政府秘书处长。
两年后,满洲国实行帝制,执政府改为宫内府胡嗣瑗宝熙又都想获得宫内府大臣一职。
不久二人都未能如愿,而是皆被任命为参议参议
胡嗣瑗擅长书画。
1946年,徐操、王雪涛等人合作书画扇面,内钤胡嗣瑗的印。
1949年病逝。
陈洵清末至民国 1870 — 1942
词学图录
陈洵(1870-1942) 字述叔号海绡
广东新会人
诸生
早年游历赣、豫十馀年,偃蹇不遇。
,以诗词见赏于梁鼎芬,加入南园诗社。
又得交黄节,唱酬切磋为乐。
穷困设帐为生。
晚得朱孝臧之荐,入中山大学为词学教授
抗战起,避居澳门
后复回广州任教。
词得朱孝臧激赏,以为与况周颐"并世两雄,无与抗手"。
又与张尔田齐名,有"南有海绡,北有遁庵"之誉。
善用逆笔,神骨俱静。
有《海绡词》、《海绡说词》。
海绡词
字述叔广东新会人
少有才思,游江右十馀年。
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
归安朱孝臧见其词,甚加推许,尝称新会陈述叔临桂况夔笙为《并世两雄,无与抗手》。
又为校印所著《海绡词》,并题句曰:《雕虫手,千古亦才难。
新拜海南上将,试要临桂中源,来者孰登坛。
》亦见其推许之至矣。
其后复收入《沧海遗音集》,共二卷。
生性孤峭,少与顺德黄节善。
番禺梁鼎芬每为扬誉,并称《陈词黄诗》。
同治十年(一八七一)生,民国三十一年(一九四二)五月初六日卒于广州,年七十二。
(参考黄节海绡词序》及《同声月刊》第二卷第六号予所撰《陈海绡先生之词学》)尚有遗词一卷,待刊。
海绡词·渡江云 书《海绡词》后
尊前馀短梦,漫吟花信,去国更劳商。
酒醒无有月,过眼车尘,桑海费思量。
情怀销尽,却东风、避我疏香。
空自怜、行云乌雀,寂寞对愁乡。
堪伤。
十年游历,几处江川,剩青衫何况。
终不似、透帘笳泪,一片荒凉。
沉沉图画天涯老,怕辜他、容易斜阳。
今后约、黄昏碎雨成行。
瓯南江东散人书于后,己丑年四月初九日
黄节清末至民国 1873 — 1935
词学图录
黄节(1873-1935) 原名晦闻字玉昆号纯熙
甘竹右滩人
清末在上海章太炎马叙伦等创立国学保存会,刊印《风雨楼丛书》,创办《国粹学报》。
民国后入南社,长居北京,任北京大学文学教授清华大学研究院导师。
一度出任广东教育厅厅长。
以诗名世,与梁鼎芬罗瘿公曾习经合称岭南近代四家。
作品兼见唐诗文采与宋诗骨格,人称"唐面宋骨"。
先秦汉魏六朝诗文颇多精当见解。
有《诗旨纂辞》、《变雅》、《汉魏乐府风笺》、《魏文帝魏武帝诗注》、《曹子建诗注》、《步兵诗注》、《鲍参军诗注集说》、《谢康乐诗注》、《宣城诗注》、《顾亭林诗说》、《蒹葭楼集》等。
人物简介
黄节(1873—1935)名晦闻字玉昆号纯熙,又号
广东顺德人
近代著名诗人、学者。
所著有《黄史》、《周秦诸子学》、《诗旨变雅》、《诗旨篹辞》、《诗学》、《诗律》、《蒹葭楼诗》、《汉魏乐府诗笺》、《谢康乐诗注》、《步兵咏怀诗注》、《中国文学史》、《粤东学术源流史》等。
1905年,在上海和邓实(牧)、刘师培申叔)、诸宗元(贞将)创办“国学保存会”,又办《国粹学报》,阐发吾国固有学术之传统,其云:“夫国学者,明吾国界以定吾学界者也。
痛吾国之不国,痛吾学之不学。
凡欲举东西诸国之学,以为客观,而吾为主观,以研究之,期光复吾巴克之族,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学而已。
”其诗与人相称,以节气著于一代,为世人之所共景仰。
诗格澹而奇,趣新而妙,郁勃悱恻,清壮幽俊,一洗万古凡马空。
七律比类后山,五古效法汉魏,皆辙迹莫寻,自成孤诣。
庄生藐姑射之神人,肌肤若凝雪,绰约若处子,庶可及之。
蒹葭楼诗·序
余交晦闻十年矣。
君工诗,每有所作,必就余观之。
余尝拟其体,思与之角,而卒不能胜。
然君顾独许余知诗。
戊辰春写成一厚册,命为《蒹葭楼集》。
过沪抵余曰:生平之志与业,略具于此。
子其为我序之。
余曰:君诗之必传,固不待序。
虽然,吾与君戴而游者今何世耶?
天纲沦,人纪绝,神州数千年立国精神不毁之异族,竟摧拉燔坑于服古诵数之徒,儚儚洄洄十七年。
昊天僤怨于上,黔首惵惵于下。
纤纤仄望,比屋可诛。
求一民劳板荡之音,如古之人遭苛虐,相呻吟者而不可得。
生斯时也,而有诗,庄生所谓逃空虚者,闻跫音而喜也。
又安可以无言!
金之亡也,驱缙绅如群羊、木佛编钟、括宫排市,而元遗山之诗作。
明之亡也,白骨如麻,赤地千里。
至奴仆呼家主以兄弟,擅索文书,结寨焚杀。
屈翁山顾亭林诸君子之诗作。
呜呼!
今乃得君而三矣。
产,故多诗人。
梁文忠以下,曾刚甫潘弱海罗掞东诸子,皆与余交。
其所为诗,余又皆取而遍嗜之矣。
如啖荔支,如副新橙
最后读君诗,味兼酸辣,乃知柠檬树果。
信乎!
君诗之工耶?
君既以诗鸣海内,居京师十年,穷且饿,当项城称帝时,名士趋之若坑谷焉;而君独翛然南归。
又有说之出者,亦坚卧不一应。
曩尝评君,内蕴耿介,外造隽澹。
今去之数年,覆诵君诗,犹前日也。
此集古今体诗,约三百馀篇,异日君所就或不只此。
然即三百馀篇固亦足以传君,而余独悲。
亮节慷慨如君乃仅仅以诗传耶?
则又不能不使人罪夫世已。
许村樵人张尔田序。
(电子版录入:顾青翎)
麦孟华清末民国初 1875 — 1915
人物简介
1875-1915.2.25(《麦孟华集》作1875-1916),字孺博号蜕庵,笔名曼殊、先忧子、伤心人等,广东顺德县吉佑乡名关村人
1888年广州学堂。
1891年入万木草堂,成为康有为的忠实弟子。
少时与梁启超齐名,在草堂弟子中有“梁”之称。
1893年康有为同科中举。
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一起进京应试。
同寓,时常“相与规划救国政略,并助南海先生奔走国事”。
将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后,受康有为嘱咐,鼓动在京各省举人上折拒和,参加“公车上书”。
同年康有为创办的《万国公报》任撰述和编辑。
1897年梁启超汪康年等创不缠足会于上海,任董事,并为《时务报》等撰写文章,主张“尊君权,抑民权”,意在变光绪帝为有绝对权力之皇帝。
1898年春梁启超等联合两广、云贵、川陕、浙江等省举人上书,反对租让旅大给俄国。
同年3月参康有为等创立的保国会。
戊戌政变后,逃亡日本,协助梁启超创办《清议报》。
次年代梁主持该报,撰写320余篇宣扬保皇的文章,提倡学习日本维新,增强国力以救亡。
曾代理东京高等大同学校校长
义和团运动兴起时,诬蔑起义群众为乱民,支持“东南互保”,号召南方督抚镇压义和团,起兵勤王,实行南北分治,要求各国合兵迎光绪复位。
辛丑条约》签订后,又为国权尽失、利源尽夺、无复和平、中国政府充当列强傀儡和奴隶,而感到忧愤不已。
1902年任《新民丛报》撰述,1907年任政闻社常务员。
1913年康有为创办的《不忍》杂志任编辑。
后充任冯国璋幕僚,“相与谋倒袁”。
1915年2月25日死于上海
蔡哲夫清末至民国 1879 — 1941
人物简介
蔡哲夫(1879-1941)原名守,一作有守字成城号寒琼寒翁寒道人茶丘残客折芙
斋堂为丘、寒庐、有奇堂、味雪庵、砖镜斋、二条一廛、寒琼水榭、四妙亭。
广东顺德龙江乡人
早年加入南社,襄助黄节和邓实主办《国粹学报》,刊辑《风雨楼丛书),与王秋湄、潘达微合编《天荒画报》。
陈荆鸿现当代 1903 — 1993
词学图录
陈荆鸿(1903-1993) 号蕴庐
广东顺德人
工书画,任职院校、报界。
有《蕴庐诗草》、《蕴庐诗余》、《诗学论丛》等。
梁耀明现当代 1912 — 2002
当代诗词
梁耀明号锲斋广东顺德人
一九一二年三月生,二零零二年七月卒。
受业于黄芷芗之门,抱虚守一,商馀好读书,爱远行,广交游。
当抗日战争胜利,即创立建中中学于容奇故里。
至国内鼎革初起,则先后推动顺德华侨中学建校,容山中学、南山中学扩建,兴办慈风幼儿园,致力修复保护青云塔太平塔等乡邦文化古迹。
组鸿社、锦山文社于香港
著有《听晓山房集》、《续集》、《三集》。
黄忏华清末至现当代 1890 — 1977
人物简介
黄忏华(1890-1977)字璨华号凤兮广东顺德人,我国近代著名佛学理论家。
黎心斋现当代 1901 — 1988
词学图录
黎心斋(1901-1988) 字廷棨
广东顺德人
毕业于广东省立法科大学
1949年后居香港
有《心斋诗词》。
谈月色清末至现当代 1891 — 1976
简介
号月色龛主名溶溶广东顺德人
弱龄出家为比丘尼,后还俗,嫁与名士蔡哲夫,时人比之为赵明诚李清照
有《月色印谱》、《月色诗集》等著行世。
何叔惠近现代 1919 — ?
词学图录
何叔惠(1919- ) 广东顺德人
香港大专学院主讲,创立凤山艺文院。
有《微盦存稿》、《三不亦堂诗稿》。
潘小磐近现代 1914 — ?
词学图录
潘小磐(1914—?
号馀庵
广东顺德人
任教香港
有《馀庵文存》、《馀庵诗草》、《馀庵诗续》、《馀庵词》。
尹爟清末民国初 1860 — 1925
人物简介
尹爟(1860-1925)字笛云号侠隐别署紫云岩叟
顺德龙江(今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人)人。
花卉、山水、均有法度。
子如天,女翩鸿,能承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