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近现代
词学图录
廉泉(1868-1931) 字惠卿,号南湖,又号岫云。无锡人。在杭州与上海有别墅皆号"小万柳堂",远祖廉希宪为元右丞相,曾在北京钓鱼台构别墅,周植柳数百株,名之"万柳堂",此盖袭之,以怀先德也。杭州小万柳堂在花港观鱼处,亦名廉庄,后归蒋国榜,即今之蒋庄也。27岁中进士。 曾参与"公车上书",结识孙中山、徐锡麟、苏曼殊、吴稚晖等。 辛亥后隐居北京潭柘寺(又名岫云寺,廉号本此),殁即葬此。有名句"夕阳穿树补花红"。
吴芝瑛(1868-1934) 女,字紫英,号万柳夫人。桐城县高甸人。廉泉妻。生于桐城派文学家庭,父吴康之(号鞠隐),与吴汝纶为族兄弟,历任山东恽县等地知县,为官期间结识山东齐河县知县无锡人廉仲高,订儿女婚约。光绪十一年结婚,在无锡南门水獭桥居住十二年,后随丈夫移居北京。以诗书闻,瘦金书尤佳,慈禧称赏所书《楞严经》,特予召见,受两宫赏赐。光绪三十三年(1907)盟妹秋瑾被害于绍兴古轩亭口,吴方病,即约盟妹徐自华在杭州西泠桥畔买墓地,义葬秋瑾,并手书墓碑"鉴湖女侠秋瑾之墓",旬余撰《秋女士传》、《秋女士遗事》。归上海"小万柳堂"家中,供奉秋瑾遗像,改堂名"帆影楼"为"悲秋阁"。袁世凯称帝,愤然作万言书,有云:"公朝去,而吾民早安;公夕去,而吾民晚息;公不去,而吾民永无宁日。"
人物简介
孙肇圻(1881-1953),字北萱,号颂陀,晚号蒲石居士,江苏无锡惠山区石塘湾人。光绪28年秀才,历仼山东省教育研究所所长,江苏省教育厅秘书长,无锡万安市总董等。工书善画,著有《箫心剑气楼诗存》,《甲申杂咏》。
爰居阁诗·序六
昔刘彦和有言:「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卓绝之义,檃括靡详。所谓超然直诣,妙擅终古,善发谈端,精于持论。所谓鍊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以斯为诠,庶乎近之。盖镕冶易范,而骏逸难能,自非文举,孰称高妙,世无公干,亦未知孔氏之卓卓也。梁子之诗,神锋遒上,后有千祀,宜无间言。若其渊映玉颖,爽骏融明。自缘劬攻,兼荷天纵。身世悱发,用臻愉艳。夫岂褧衣以为章,鸊膏以为利哉?君以高门,少遭孤露。倚魁之行,胥出母仪;圣善之教,厉于初服。折葼怀恩,集蓼伤遇。其所吟思,燡然已远。至如烧砚为学,抱经以求。观川晨谣,度塞夕唱。客梁园而结欢,临碣石而沾衿。词赋渐新,芬芳有烈。及夫宣室方召,天衢忽巘。毁巢同于鲁国,复壁厄于邠卿。琢璧滫兰,于焉已极。然后浮绝江海,间关干戈。情敏于多师,忧生于噍响。零雨行役,南浦将归。翔雁有万里之心,鸣蝉入繁霜之鬓。逮至斗枋载昭,垂棘效器。既领中书,行策补衮。秘省旋风之笔,温室削稿之心。群望枢机,期能缉亮。而乃横流肇于翟泉,沈猜吟乎短簿。投帻东阁,长揖军门。嵚崎数州之间,支离异国之际。日光霜叶,澈照高情;星浦松涛,若鸣奇志。既辞鲁门之飨,终作皋庑之歌。自是溯江礼岳,稠适湛冥。怫悦俱忘,钩镌靡辍。哀时之意,冲风警于曾霄;辨物之微,干将拂于秋水。盖三十年间,予所知者。砻硎弥切,智慧弥完。观于物者弥深,飞于声者弥莹。所谓跌宕昭彰,抑扬爽朗者,非欤?自唐以还,伪体滋盛。宋以涩称,犹质之代文也。涩加以理,贵出圆融。长公天人,妙如泻汞。而隐秀之用,未极其涯。君结言端直,莩甲清新。参曹洞于后山,缓咸韶于黄九。去弊救偏,浩得朗趣。心如一鉴,物呈万殊。辛未春夏之交,访予旧京,东棹方归,述所觇识,微谓积憾已甚,事将在辽,彼童实讧,不可喻察。及今案索篇章,如见毫末。斯又明诗之前用,补史之弘功,缀文照世,浅深一揆者也。予少有所作,便就商略。及视君句,瞠目绝尘。郭璞之赠温峤,尔神余契;王濛之叹刘惔,胜我自知。方嗟蓺诣,莫踰畛阈。今岁诗卷,并可杀青。鸾翮之全,吾将用懒;骥尾之附,赧于益彰。绕肠钟山,冉冉易老;戢枻湖舍,悠悠思君。承命竭才,聊当息壤。丁丑四月,哲维黄浚。
爰居阁诗·序七
韩翰林之集,多在忧危;庾开府之篇,每言身世。天宝多故,工部诗名;建安不康,中郎赋好。原本忠爱,发摅性情。登楼有怀,欲回天地;倾厦可拄,不露文章。房魏作相,贞观乃成;富文既登,嘉祐斯治。岂止汉京开业,必赖儒生;晋甸分崩,在崇军号。兹诵爰居之集,弥感鸿雁之诗。长乐梁公众异,洛都世德,煇映袁扬;冶海名宗,颉颃林叶。庾公早慧,射策建康之宫;齐君多材,摛毫长乐之省。出入琐闼,周旋戎枢。四始聿精,九骚毕永。江左鲍谢,逊其清新;盛唐高岑,无此悲壮。䌷绎编章,枨触衷曲。蓂荚既更,勋华相授。四岳之望,十洲所瞻。合肥执政,翔泳信孚,胥卢道洽。广成爰访,延喜攸归。鸾掖莫先,凤池斯领。纷争岐汴,集十镇之兵;攘夺石刘,盛五都之雾。兴元挥草,必在推诚;长庆颁书,特昭垂悯。吏部慰谕,收成德之军;中丞拊宣,完昭义之讨。使其长崇礼德,克保信忠,则豚鱼可孚,蛮貊皆感。数十州之节度,相牵来朝;卅六道之将军,无劳出伐。百年割裂,可望会同;亿姓殄屠,于斯福寿。载诵致光之咏,乃悟纥干之悲。兰陵拊床,烛铜驼之祸;缁郎误策,致石马之嘶。式著先几,愈钦雅律。琳琅启览,怛悼增伤。馀杭生日之诗,春秋冀续;天水挽词之作,剑履长悲。又若幼安避地,欲卧东陲;文冀投遐,非梗西道。时则永宁方盛,率义已强。汉苑秦陵,尚见椎理之靖;玄菟盖马,无虞熢火之侵。帷幄其参,席茵有礼。将期公孙累叶,宅梁水而启封;慕容四君,邑徒河而绥众。如钱王之保浙右,拟窦牧之福河西。有造青邱之地,大安苍野之氓。乃意表患生,隆中策阻。左贤将逝,每询景茂之冲;中辽置州,无解襄平之溃。流连嘉什,感慨生平。既招高子之疑,遂还邴君之驾。歔欷故帅,惆怅彼童。苦断白狼之书,坐吟黄龙之弃。至于彭泽陶情,本无涂饰;渭南乘兴,不事琢雕。玉溪淹雅,工绮罗之词;山谷坚卓,敌松筠之品。雍都衡盱,足薄王杨;汉塞抑扬,宜追苏李。周安东之作督,大惠吴人;韩晋公之平章,式先润部。廷燮,因依卅载,仰止九皋。少保订交,搜郑公之草;奇章念旧,斗宾客之樽。石垒金陵,多留名笔;彭蠡震泽,造福斯人。元祐之音,用昭典范;会昌之集,更见编摩。大彰卫国之华,再撰荥阳之序。抑更有进者,夫唐之张曲江,宋之韩魏公,非不工诗,而以事功著者,竟掩其诗,此则廷燮深为公望者焉。戊寅秋日,江宁吴廷燮谨识。
人物简介
林修竹1884-1948, 字茂泉,掖县(今莱州市)东南隅村人。实业教育家。1920年任山东省实业厅科长,1921年当选为省议员。1924年冬出任山东河务局局长兼山东运河工程总办。1927年秋任北京政府教育次长协同总长将北京九校合并为国立京师大学,并应聘兼任法科学长,后离职定居于天津。
简介
张云逸(1892年8月10日-1974年11月19日),广东省文昌县(今属海南省)人。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了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和北伐战争。192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9年在广西右江领导武装起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红军时期,历任红军第七军军长、中央军委副参谋长、粤赣军区司令员、红军总司令部和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兼作战部部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参谋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员、新四军副军长兼第2师师长、抗日军政大学第8分校校长。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山东军区司令员、华东军政大学校长、中共华东后方工作委员会书记,中共中央华中局委员,中共中央华东局委员。为华东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全国解放后,历任中共广西省委书记、广西省人民政府主席、广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中南局委员、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二书记、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曾任党的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词学图录
顾颉刚(1893—1980) 原名诵坤,字铭坚。苏州人。历史学家、民俗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古史辨学派代表人物,中国历史地理学、民俗学开创者之一。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部,历任厦门、中山、燕京、北京、云南、齐鲁、中央、复旦、兰州等大学教授,中山大学历史语言研究所主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等职。1949年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有《秦汉的方士和儒生》、《三皇考》、《史林杂识初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古代史)、《孟姜女故事研究集》、《吴歌甲集》等。
词学图录
钱穆(1895-1990) 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无锡人。历史学家。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四川、齐鲁、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迁香港,创办新亚书院,任院长。有专著达80种以上,代表作有《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文化学大义》、《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精神》、《中国思想史》、《宋明理学概述》、《中国学术通义》、《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中国文化丛谈》等。
简介
朱东润(1896年12月4日-1988年2月10日),原名朱世溱,字东润,后以字行。江苏泰兴人。当代著名传记文学家、文艺批评家、文学史家、教育家和书法家。民国三年留学英国伦敦西南学院。民国五年初,朱东润先生为参加反袁复辟斗争而毅然回国。1917年秋至广西省立第二中学任教。1919年任南通师范学校教师。1929年出任武汉大学特约讲师,受闻一多先生委托首次开设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 抗战后历任中央大学、江南大学、齐鲁大学、沪江大学等校教授。1952年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任教授,1957年起任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聘为博士生导师。他还历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成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国际笔会上海中心理事等职。1988年于上海逝世,享年92岁。曾著有《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中国文学论集》《史记考索》《杜甫叙论》《梅尧臣传》《陆游传》《张居正大传》《梅尧臣集编年校注》等。
黄公渚诗词选
黄公渚(1900—1964) 字孝纾,号匑厂,别号霜腴。福建闽侯人。20年代受聘于上海著名藏书楼“嘉喜堂”工作,同时在中国公学、暨南大学兼任教职。1934年到青岛山东大学任教。抗日战争期间在北京以教书为生。1946年又返青岛山东大学任教,直至去世。其绘画笔力刚健,力透纸背,诗、书、画融为一体,互为表里,相得益彰。曾与南北知名画家潘天寿、俞剑华、王雪涛、李苦禅等共同举办过画展。上世纪60年代的“四清运动”中受冲击,1964年从青岛前往济南接受批判,会后自缢身亡。著有《楚词选》、《欧阳修文集选注》、《欧阳修诗词选译》、《黄山谷诗选注》、《陈后山诗选注》《匑厂文稿》、《金石文选》和诗词集《崂山集》等。
天蚃词·郑彼岸序
南海黄子芋园《天蚃词》四卷:卷一曰《横江集》,自己巳至甲申所作;卷二曰《芋园集》,自己卯至辛卯所作;前两集诗词一百二十阕,新会朱庸斋为之选录者;卷三曰《海日集》,自己亥至丙午历年剩稿;卷四曰《怀古集》,则补录北游怀古之作。后两集得词若干阕,赣县罗雨山为之续抄,并注其怀古词焉。庸斋跋曰:“命意既远,托体尤高,每于瑰丽芳馨之间而尽幽窈沈郁之致。于赵宋诸家,取精用宏。大抵体制法度,宗尚清真,骨格神致,肖乎白石,积健行气,来自稼轩,丽泽辞华,取于梅溪,而感物兴怀,则发乎自己。至于金石史地考据亦能以词出之,尤别开蹊径。其造诣之卓异,固共睹矣”。雨山序其《怀古集》曰:“千数百年来,怀古佳什,未易多观,其难可知。芋园深于词,今又为人之所难为,得怀古词二十七首,言约而旨远,可作词史观,信乎其可传也”。朱跋、罗序所论甚允。芋园既以词集见示,并属予序,予老拙,不娴于词,更何言哉。夫诗有六义,毛诗所载,多劳人思妇发愤怨悱之辞,其义尚矣。昔人谓作诗宜以经史为根柢,上符诗义,词者诗之余也,义一而已。今天蚃之词,枕经葄史,笔意俱化。寓风雅之比兴,摘骚辩之香艳,珠辉玉振,云锩霞舒,合婉约豪放为一手,未尝规摹求肖乎古人,而自开面目,气骨秀健,体大思深,雄睨古今,建词坛之旗鼓,足以张吾军而夺帅矣。芋园守真履道,博雅好游,游必有诗、有词。芋园诗稿,兹已裒然成书十卷。顺德简竹居征君尝评其诗曰:“甚何诗义”。今其词亦何独不然乎。曩岁尝游燕赵齐鲁吴楚,咏怀古迹之词,前后合得五六十阕,予拟约雨山分别录出,庚为之注,或四集全注,刊印流布,以讯同文。此诚如朱罗论列,真实不虚,且以见芋园文行兼懿,固当信今而传后。奈何才丰遇啬,徒以诗词鸣其抑塞。而岁月不居,亦垂垂老去,未克展其抱负,大用于世,为可惜也。集中倡酬诸人多予亡友,逝者如斯。予乃得与芋园比邻閒居,白头晤对。时复长吟浩歌,抚时感事,宛闻山阳之笛,雍门之琴也。人世交游荣瘁聚散生死歌哭,如梦如幻,回顾文字相知,日以寥寂。然则芋与嘤鸣之求,与何能已于言耶。读《天蚃词》者,茹嚼工商,俯仰今昔,凡山川郡国,夷险废兴之迹,宇宙事物动静变化之情,一一呈露,使人忧生念乱,眷怀身世,哀乐无端,不觉低徊击节,唏嘘慨叹而不禁,将有倚歌而和之者。贞元绝读之交,斯文未丧,诗义犹存,此亦兴观群怨之微旨也欤。岁次己酉夏五月,中山郑云鹗彼岸。时年九十又一。
词学图录
商承祚(1902-1991) 字锡永,号驽刚、蠖公、契斋。广东省番禺人。早年从罗振玉研习甲骨文字,后入北京大学国学门研究生。毕业后曾先后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金陵大学、齐鲁大学、东吴大学、沪江大学、四川教育学院、重庆大学、重庆女子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有《殷虚文字类编》、《商承祚篆隶册》。
百度百科
夏征农(1904.01.31~2008.10.04)江西丰城市人,夏光庭(夏远)40世孙。曾求学于金陵大学(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中文系(现南京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复旦大学。中国共产党员。曾任新四军军政治部民运部部长、中共苏中四地委宣传部部长、苏中公学校长、苏中建设大学副校长、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部长。建国后,任中共济南市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宣传部部长,中共山东省委常委、副书记,济南市委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部长,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社联、文联主席,复旦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大学首席顾问,《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辞海》《大辞海》主编。
百度百科
冯仁恩(1912—2005),湖北省麻城市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生涯中,历任红军连长、连指导员、科长、副总队长、团长、纵队司令员、分区司令员、师长、军分区司令员、山东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参加了鄂豫皖历次反“围剿”、川陕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攻”斗争、长征,参加了齐水、东双河、沔阳、柳林、广应等战役战斗,指挥了昌乐、寿光、广饶等战斗,参加了“中原突围”、昌潍、济南、渡江等战役。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2005年1月22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3岁。
百度百科
石一宸 (1914年—2004年6月11日),山东省临淄县人。一九三七年参加八路军,一九三九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山东纵队第三支队连长,第四支队独立大队副营长,第九支队第一团参谋主任,山东滨海军区司令部作战科科长,教导团参谋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滨海军区第三军分区参谋主任,警备十旅参谋主任,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八师参谋处长,二十三团团长,第三野战军二十二军六十六师参谋长,副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司令部作战处处长,福州军区副参谋长兼作战处处长,参谋长,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顾问。一九六四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百度百科
罗义淮,1918年1月3日出生,四川省(今重庆市)荣昌县西北复兴场人。曾用名罗济、罗定涛、罗海滨。1935年开始在四川省立万县师范学校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外围群众组织抗日活动,1937年底与七名(罗义淮、李新、王方名、李成之、胡其谦、陈寄宇、周极明)爱国学生步行奔赴延安,1938年3月10日到达,入陕北公学学习。3月30日入党,6月30日转正,同年12月参军,分配到抗日军政大学。1939年初随抗大一分校挺进敌后,历任抗大指导员,抗大一分校三支校宣传股长、教导员,山东军区五师宣传科长,华东野战军九纵(27军)宣传部副部长、部长,27军81师政治部代主任,华东军政大学教育部长、高干团政委、纵队政治部副主任,军事 学院(院长刘伯承)文化外语教授会主任、兼训练部政治处主任、兼基本系二期副主任、军事学院秘书长、战史系政委,军事科学院政工条令编写组组长,高等军事学院政治部秘书长,昆明军区后勤部副政委等职。罗义淮被誉为军中“大秀才”,曾被授予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军事学院先进工作者一等奖,胡志明金质奖章。1955年授予上校军衔,1960年晋升大校军衔。1978年11月18日病故于北京,被授予烈士称号。
百度百科
于敬山(1919—1996),安徽省濉溪县双堆集镇东于庄人(一说安徽宿县人),一九三八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山东纵队营政治教导员,教导第五旅十四团营政治教导员,十五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滨海军区第四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
珍重阁词集·跋
先祖讳凤昌,字竹君,原籍江苏武进。幼失怙,因避洪杨乱,随先曾祖妣走粤垣。早岁游张香帅幕,深受器重。辛亥革命前移家歇浦,从南通张謇营实业,并襄助辛亥革命。一九一二年初之孙袁南北和谈,即假先祖沪寓惜阴堂举行。先祖妣周太夫人在一八九八中秋后四日得先父。先父讳尊岳,字叔雍,毕业于沪南洋公学。后因堂上不忍其随姊氏赴美游学,遂从临桂况蕙风先生学填词。弱冠即有和小山词传世,为诸词坛前辈所激赏,并入上海申报馆主笔政。先母讳季淑,字静宜,乃清末清流闽侯王仁湛先生之第五女,亦擅音律。自嫔先父,篇什唱和,而南阳路之红楼一角,因尚存南渡前济南金线巷之流风余韵也。惜频年迁徙,致先母遗稿及其早岁在沪付印之悼珍妃绝句一百首,竟无一倖存,思之痛心。先父出入新闻、政治、教育三界,与缀玉轩主人及双照楼主人最为莫逆。一九五〇年移家香港,一九五八年膺新加坡大学聘,主讲国学,故港星两地之新知旧雨及门墙桃李均甚众。生平最慕东坡居士,居恒引异自况,惜昊天不悯,夺其二子,以致借酒浇愁,竟于一九六五初夏逝于酒疾,伤哉。高梧轩诗集于一九六六在港印就后,文漪又迭遭丧变,并于一九七一年移民加拿大,于是将珍重阁词集搁置多年,而中心藏之,何日忘之。今幸蒙周国灿、周文全、高芝荣三君子慨允相助,于星洲付印,为人子者,实不知何以为报,借此以表谢忱。
辛酉春儿文漪敬书于加拿大之温哥华
和小山词·序
癸亥五月,叔雍《和小山词》成,属为审定,并缀数言卷端。夫陶写之事,言涂辙则已拘;而神明所通,必身世得其似。在昔临淄公子,天才黄绢,地望乌衣,涪皤属以人英,伊阳赏其鬼语。莲鸿蘋云而外,孰托知音;高唐洛神之流,庶几合作。其瑰磊权奇如彼,槃姗勃窣如此,虽历年垂八百,而解人无二三。岂不以神韵之间,性情之地,非针芥之有合,宁骖靳之可期。解道湖山晚翠,旧数斜川;消受藕叶香风,谁为处度。叔雍琼思内湛,玮执旁流。得惜香之缠绵,方饮水之华贵。起雏凤于丹穴,雍喈犹是元音,茁瑶草于阆风,沆瀣无非仙露。用能吹花嚼蕊,缝月裁云。步讵学于邯郸,韵或险于竞病。鬯补亡之闳旨,换羽何用新声;徵聊复之遗编,吟商尚存旧谱。绿蠃屏底,写周柳之情怀;朱雀桥边,识王谢之风度。同声相应,有自来矣。彼西麓继周,梦{弓弓攴}赓范,迂公花间之续,坐隐草堂之余,以古方今,何遽多让。此日移情海上,见触目之琳琅;当年连句城南,愧在前之珠玉(曩寓都门,与张子苾、王半塘连句和《珠玉词》,近叔雍授梓覆锲。)。
蕙风词隐况周颐书于沪渎租庑之天春楼。
词学图录
徐志摩(1897-1931)名章垿,字志摩,小字幼申。曾用笔名:南湖、云中鹤。浙江海宁县硖石镇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大雾在济南附近触山失事,因而遇难。巧合者,失事飞机名“济南号”。蔡元培为其写挽联云:“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东土;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生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
简介
李广田(1906~1968),散文家。号洗岑,笔名黎地、曦晨等。山东邹平人。1929年考入北京大学外语系,次年开始发表诗文。1935年大学毕业,回济南教中学。曾与北大学友卞之琳、何其芳合出诗集《汉园集》。云南大学副校长、主持学校日常工作(1952年),云南大学校长(1957-1959年)。1959年在党内反右倾斗争中,他被划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并由校长降为副校长。山东邹平县小杨家村人。1968年11月2日被迫害致死。
百度百科
孔石泉(1909年-2002年6月22日),男,汉族,湖南省浏阳县人。原名孔石苏。高等小学毕业后参加劳动。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增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候补委员。在中共九大、十大、十一大上均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中共第十二大、十三大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七大正式代表,十四大、十五大特邀代表。2002年6月22日,杰出的高级政治工作领导者,济南军区原顾问孔石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