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清朝
释观衡明末清初 1579 — 1646年5月6日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六
释观衡字颛愚
姓赵氏霸人也。
家世农业,母梦大士携童子入门,亟取抱之,遂生
性端凝,不好嬉戏。
七岁从乡塾读,能通字义。
质迈凡侪,顾喜近桑门,不乐章句。
年十二,即蔬食自持,常念观世音号,自在流露,若出于不自知。
渐有超尘之思,讲于父母不之许,乃潜逸。
途遇五台山圆炤寺惠仁,皈依求度,止于沙村,栖迟五载
年十八,诣五台清凉山师子窟,参空印,令居侍寮,亲授经典。
敷绎旨要,迎刃而解,如是三年,无间寒暑。
万历庚子,年二十二,随印至北京,侍楞严讲席,进菩萨戒,参达观。
后历齐鲁吴越,叩雪浪、云栖二师。
天台华顶峰,喜其孤迥,结庵独处,读《楞严经》,豁然融彻。
癸卯春,至双径访乐愚,寻过金陵,休夏长干。
秋游九华,冬上匡山卜静乾罡岭,苒荏数秋。
尝月夜经行,忽焉省悟。
遂下岭,礼育王舍利。
复渡海。
丁未再至天台
,游武夷古寺
戊申夏,自瑞金,游南华,冬进曹溪
己酉夏,见憨山端州
秋登南岳,遂卜居石廪峰,误食草乌而病。
壬子春,紫萝刘居士迎入荼陵,养疾云阳
冬讲《楞严》,释论朗彻,听者百馀人,风纪肃然。
甲寅,过邵陵,车自心居士延居无念阁。
丙辰,年三十八,邵陵诸檀那于双清矶后,首辟荆棘,创建禅林,颜曰五台,不忘厥初。
经语佛声,朗朗动听,启人信心,见闻随喜,大生欢悦。
丁巳紫阳梁五峰,施以己宅,助建室,堂阁厨库,次苐落成,郑太史为题曰耑山兰若。
地静人幽,阐志撰述,是夏著《心经小谈》。
戊午春,集《律仪常轨》及《律学知要》。
夏四月说戒,立《圆通忏法》一卷,并《戒坛规则》。
壬戌作《中庸说白》及《天主说辩》。
癸亥,年四十五,作述志诗,自道其生平甚悉,诗具集中。
又以此方教体,在音与闻,舍闻无音,舍音无教,因述《礼观音仪》一卷,率众薰脩,得真实行者十五人,是则合音闻而为教体,即音闻而归圣性也。
又著《金刚四依解》。
丁卯,作《礼佛发愿仪》。
己巳,著《首楞严经悬谈》。
辛未,著《金刚般若略谈》。
门人集所著,刻之成帙,衡名之曰《闭门语》。
壬申,著《楞严四依解》。
甲戌秋,泛舟之武陵,诣德山,礼鉴大师塔,憩于乾明寺
常德王迎衡,于梅园说戒。
冬至湘潭,居法宝庵。
乙亥秋,去攸县,历云阳,过吉州,礼青原大师塔。
丁丑春,之吉安城,理舟楫,诣匡山,扫憨山师塔。
秋下匡山,登云居,礼祖塔,主人味白请主法,不许,乃去云门。
疾作,憩甘露庵,熊给谏青屿,与山中僧众,合词坚请。
九月朔,入云居方丈。
以禅堂久废,躬亲畚插。
更建静室,筑罗汉堂
期年之间,宇一新。
是时衡年已六十馀矣。
辛巳秋七月,赴吉州刘孝则翰撰青原祖庭之请,九月至青原。
说戒结制,法席甚隆。
壬午秋复归云居,筑桥于南溪,曰“安乐桥”,下镌隐语,有“再遇游鲜主盖豆函”八字,人莫之识。
甲申,金士夫主石城清凉寺法席。
燕京已陷,明主死之。
五月,建荐思宗烈皇帝及后妃诸臣道场。
冬十月,得竹林金陵城北,欲避烦嚣,卓锡此间,号曰紫竹林
更建禅堂及殿寮静室。
丙戌,弘戒天界寺,得新学百七十七人。
五月三日疾增剧,命弟子音乘等摄林中事。
四日招众居士谢别,六日端坐而逝,年六十有八。
丁亥九月奉灵龛,诣云居建塔。
衡广颡丰颐,平顶大耳,脩髯如戟,短发覆肩,岁一剃落。
目光炯炯,学者见之不威而严。
初侍空印,宗贤首,而禅宗印可于憨山
立法不为崖岸,不分门户,田夫牧童,礼不异节,故所至香花争
于《楞严》宗旨得最上正觉,所作法语偈颂包举深宏,今所见者有《语录》三十卷,而诗颂书疏附之。
子音乘为编年谱。
李荫祖清初 ? — 166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64 【介绍】: 汉军正黄旗人字绳武
荫生。
户部员外郎累擢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总督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招降五台山原抗清农民军。
官至湖广总督
老藏丹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僧。
蒙古人,明末入卫籍改姓赵
顺治中五台山
解文义,亦能书画,康熙西巡时,曾予奖赐。
姚世铼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归安人字念慈,后名汝金字改之号贞庵
雍正十三年副贡。
乾隆初举鸿博未用。
工诗,以律绝见长。
有《孤笑集》、《五台山游草》。
甘家春
维基
甘家春(1751年8月25日—1823年)字位超号煦堂四川省邻水县县东丰禾场老君山下人,甘家斌仲兄。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甲寅四川乡试第十四名举人嘉庆元年(1796年)丙辰科会试第九十八名成贡士嘉庆七年(1802年)壬戌科补殿试,中三甲进士,选用知县,分发直隶次年元氏县知县,莅任一年,治绩卓然,颂声不绝。
嘉庆十年(1805年),县境内气候奇热,旱象严重,嘉禾荒歉,黎民饥馑,发仓廪贩济灾民, 活数千人。
时书院废驰已久,捐清俸及馀蓄修葺,又延名师主讲
一时文教振兴,士风大变。
县内又有第兄三人因争夺产业互相指控,历三十馀年未能妥善解决,以致引起弟兄间持械斗殴,几致人命,甘家春讯诘其事,首晓以大义,次以礼义和睦,立即裁定产业所属,弟兄三人交欢和睦。
嘉庆十四年六月获鹿县知县十六年 (1811年)清仁宗巡幸五台山,大吏以书札传示摊派差费,甘家春奉行节俭,丝毫不染,廉洁自持。
十八年六月代理赞皇县知县
嘉庆十九年(1814年)武清县知县
嘉庆二十年二十二年(1815年-1817年)武清县灾荒频频,甘家春全力赈济,士民感恩不止。
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二月,因年岁已高,请归养,照准。
道光二年(1822年)十二月卒于家,年七十二。
著有《煦堂文稿》行于世。
历委署栾城县井陉县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