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清朝
罗经学
维基
罗经学四川省泸州直隶州人,进士出身
光绪二年(1876年),参加丙子恩科会试,得贡士第110名。
殿试登进士2甲第57名。
同年五月6月3日),改庶吉士
李春芳
维基
李春芳四川省泸州直隶州人,同进士出身
光绪三年(1877年),参加丁丑科殿试,登进士三甲第41名。
同年五月,授内阁中书
廖正华
维基
廖正华四川省泸州直隶江安县人同进士出身
光绪三年(1877年),参加丁丑科殿试,登进士三甲第40名。
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
光绪六年四月散馆后,授翰林院检讨
黄绍谋
维基
黄绍谋四川省泸州直隶州人。
光绪二年(1876年),参加丙子恩科会试,得贡士第233名。
殿试登进士2甲第21名。
同年五月6月3日),改庶吉士
光绪六年四月散馆后,著以知县即用
浙江金华县知县
宋之韩
宋之韩字奇玉号莲仙沂州人
岁贡生,由教授历官泸州通判
有《海沂诗集》。
蒋茂璧
维基
蒋茂璧四川省泸州直隶纳溪县人同进士出身
光绪十二年(1886年),参加光绪丙戌科殿试,登进士三甲30名。
同年五月,著以内阁中书
先著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四川泸州人,迁居江宁字迁夫一字迁甫
博览多闻,工诗词,所撰《词林纪事》,搜采甚博。
曾与程洪合选《词洁》六卷。
另有《之溪老生集》、《劝影堂词》。
先著字迁甫江宁泸州人
清诗别裁集
字迁夫四川泸州人
迁于金陵
著有《之溪老生集》。
迁夫自云先世泸州,或云托言蜀地,并托言姓先,犹明代孙一元不知果秦人否也。
诗有生趣,不必以正声绳之。
高树清末至民国 1847 — 1932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高树(1847—1932)字蔚然四川泸县人
与弟同中光绪十五年己丑进士,同入翰林院
历官兵部主事郎中,充军机章京,改禦史,出知锦州奉天二府,以廉惠称。
著有《鸰原集》、《金銮琐记》、《珠岩山人诗钞》,惜皆散佚。
今仅辑得遗诗五首。
维基
高树四川省泸州直隶州人,进士出身
光绪十五年(1889年),参加光绪己丑科殿试,登进士二甲62名。
同年五月,著主事分部学习
叶荫高
简介
叶荫高字爱棠号志周无锡人
邑庠生,补博士弟子员,却屡试不售,之至泸州幕宾,著有《泸州杂咏》。
高栴晚清 1852 — 1904
维基
高栴(1852年—1904年)又名高楠字城南澄兰四川泸州直隶州(今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人,进士出身
光绪二年,中举;光绪十五年,登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
光绪十六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后改国史馆协修官。
光绪十九年任山西乡试副考官
后任掌道监察御史
沈昭兴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秀水人字砚怡
乾隆诸生
曾游福康安幕。
嘉庆间,历任三台知县泸州知州纂辑三台县志》、《直隶泸州志》。
工书,辑有《国朝书苑》。
另有《谷梁补注》。
施典章晚清 1857 — ?
维基
施典章(1857年—?
),四川泸州直隶州(今四川省泸州市)人,进士出身
光绪元年(1875年),乡试中举;光绪二年(1876年)进士,改庶吉士
光绪十二年(1886年),任户部湖广司主事,同年改户部山西司员外郎
光绪十四年,任户部山东司郎中
光绪十五年,任陕西榆林府知府
光绪二十三年,任广东琼州知府
光绪二十五年,任广东广州府知府
光绪三十一年,任川汉铁路总公司驻上海经理。
高寿
维基
高寿四川省泸州直隶州人,同进士出身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参加光绪戊戌科殿试,登进士三甲54名。
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朱青长清末至民国 1861 — 1947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朱青长(1861—1947)名策勋又字笃臣号还斋天完天顽四川江安人
幼学经史诗文,曾游历南北达十年之久。
光绪二十九年中举,遂留居成都,与其门人弟子组创“东华学社”。
辛亥革命后,其子朱山被川督胡景伊杀害,青长赴京告状。
王闿运任国史馆总裁,特聘他为国史馆总顾问。
因反对袁世凯称帝,辞职返川。
朱德任护国军旅长驻泸州时,曾师事青长
后曾任成都高等师范教授,著有《东华学派全书》及《易大义五十问》、《易经图解》、《还斋诗》、《还斋词》等多种。
词学图录
朱青长(1861-1947) 名策勋字笃臣号还斋天完天顽
江安县人
祖籍湖北
父光远,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举人
游宦长安南京等地。
光绪三十二年(1906)以后,留居成都,与其门人弟子,组成"东华学社",称为东华学派,亦称治乱学派。
辛亥革命后,其子朱山出任本县首任知事
1912年朱山被川督胡景伊所害,青长痛子情切,亲赴北京告状。
王壬秋任国史馆总裁,特邀青长为国史馆顾问。
其后,见袁氏帝制自为,愤而辞职。
1927年成都高等师范中文系讲授《宋词》。
曾任国史馆顾问、长宁县县长,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及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
朱德早年驻节泸州曾从学诗。
有东华学派全书》、《易大义五十问》、《易经图解》、《还斋诗》、《还斋杂述》《北来稿》《南行诗稿》等。
廖俨清 1655 — 1714
简介
谱名启字次仪一字次宜
学者称为“次仪先生”。
湖南省宁乡县五都廖家湾(现宁乡东湖塘镇廖家湾)人。
湖南著名教育家。
泸州知州廖廷相孙,廪贡生宗尧子,著名诗人陶汝鼐婿。
幼奇慧,七岁能属文,语多奇峭。
十岁为学官弟子。
弱冠后,友惟湘潭张璨、胡祁绪,攸县陈之駓,本县推陶氏一家。
康熙戊寅(1698)年拔贡,其学行称盛一时。
湖南巡抚赵申乔所重,荐举博学宏词,旋以“斗南文英”旌其庐。
康熙四十九年(1710)聘为岳麓书院第27任山长。
曾有督学使者考察其学行,廖俨讲授《中庸•天命》一章,词约义赅,督学使者赞叹说:“名下果无虚也!”廖俨性格仁义忠厚,聪敏豪爽,慷慨大方,乐于布施,教学严谨
其又常将薪俸分赠给家境困窘的学生,因此深受诸生爱戴。
知名学者、县人王文清张锡麒即其门下士。
其臂力材勇绝世,尝徒手搏剧盗数辈。
卒祀岳麓山长祠。
曾作诗两千多首,惜大多散佚。
关于廖俨的学行及履历,《湖南通志》、《湖南省志•人物志》《岳麓续志》《长沙府志》及《宁乡县志》等均有记载。
生平轶事甚多,县人胡泽潢、黄遇隆、陶仕契三太史赠序言之甚详。
著有《警亭文稿》二卷(黄遇隆序)\《息六轩诗稿》三卷(陶士契序)、《次仪制艺》二卷(张发浚序)。
警亭遗草·陶仕契序
次仪廖先生,于予戚谊为祖行,于先君兰谱为同社,素树帜文坛而有声,湘泽闻者也。
予成童时,即从先君子诗签酒盏后,窃聆廖先生论,议若泉涌,风发岸然,一往而酒酣耳热,慷慨啸歌,使座上如对鲁连太白一流人,不敢言猥琐事。
先生文固如其人哉!
然抱负日深,闻誉日广,而名场轗轲,卒以明经老牖下,议者乃窃谓其文迂怪不协时宜,并摇手戒子弟勿学为廖君文
噫嘻!
技虽不售,数十年来,精光犹炯炯射人也。
大约先生平昔自命不可一世,同里中诗文,自先太史公密庵、先大父憺庵及先君子叔季外,鲜所推服许可,时俗眼孔亦遂讶且怪,而谬相为疵类,真诀未语玉霖金薤不逢韩愈,乌知其文之光怪陆离,有弗可泯没者哉?
先生赍志矣。
黄子天为是少游其门者,捧遗稿千馀首,先生堂侄南炎与堂孙如川,率其裔孙付锓,间序言于余。
夫余则何能序先生文者,第以素所钦服而乐为之传诵,爰择集中深醇雅饬者若干篇,勉缀数言以归之。
盖事颇艰赀,简则易就,集非患寡,要在可传耳。
独是先生负才卓荦,抗志嶙峋,既不克致巍科上第,发抒当躬,复不获俾箧中虹草,早阐扬于身后,而徒令一二后进悲遇合之数奇,惧遗文之散佚,而存径寸于赤水也,是不能不为之掩卷三叹云。
傅增浚清末 1870 — 1909
维基
傅增浚(1870年10月23日—1909年2月27日)字仲宣一字疏仲号学渊四川省泸州直隶江安县人,原籍江西抚州府金溪县
清末官员、学者。
生于同治九年九月二十九日1870年10月23日)。
民籍、行二。
九岁往天津就学,遂久留北方。
光绪十七年(1891年)辛卯科,顺天乡试中式第240名举人
以监生为会典馆誊录、议叙知县
光绪三十年(1904年)进士,以主事分部学习丁未奏调邮传部,未补官以病告。
宣统元年己酉二月初八日1909年2月27日)卒于天津寓所,年三十八。
傅增浚兄弟五人有三人是进士(幼弟增淞、增淦),其中大哥傅增淯书法家,三弟傅增湘为藏书家。
李惺清 1787 — 186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87—1864 【介绍】: 四川垫江人字伯子号西沤
嘉庆二十二年进士
检讨,屡迁国子监司业左春坊左赞善
道光十二年丁父丧归,遂不再仕。
主讲、潼诸州及锦江书院三十余年。
工诗古文,清空高澹。
有《西沤全集》。
李惺字伯子号西沤垫江人
嘉庆丁丑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擢左赞善,加五品卿衔
有《西沤全集》。
伍辅祥清 1810 — 1883
维基
伍辅祥(1810年—1883年)字翰屏四川綦江县人
道光十五年(1835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升郎中
咸丰三年(1853年)陕西道监察御史巡视东城,擢吏科给事中
任内请革四川盐政积弊,勘定巴、黔疆界,并弹劾贪官,清理庶狱。
晚年回乡,先后主泸州綦江两地书院。
谢奉琦晚清 1884 — 191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84—1910 【介绍】: 四川富顺荣县人字能久号玮頫
留学日本成城学校及早稻田大学,在日加入同盟会。
光绪三十一年回国。
三十三年拟于叙州泸州一带起义,未成。
宣统二年因奸人告密被捕就义。
华国清
维基
华国清字鉴溪四川泸州(今泸州市)人。
道光二十年(1840年)庚子举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二甲进士
以即用知县签分云南,转授大关厅同知
咸丰三年(1853年)镇南州知州
同治六年(1867年)广南府知府
年七十余岁因病免归,主讲川南书院。
曾与田秀、施泽久合纂直隶泸州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