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清朝
林日煟
维基
林日煟(?
年—1741年),福建省福宁直隶宁德县人清朝官员。
雍正二年(1724年)甲辰进士,历任湖北武昌府崇阳县武昌县知县雍正十三年云阳县知县乾隆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741年)卒于任。
主要活动
  • 1724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刘海鳌
维基
刘海鳌(1830年1月27日—?
年),派名光绶,字仙洲号晓澜道光十年庚寅正月初三日1830年1月27日)生。
四川省夔州府云阳县水田沟人,民籍,廪膳生。
咸丰二年壬子本省乡试中式第43名,覆试一等第18名,会试中式第250名,覆第二等第22名,殿试二甲42名,朝考一等第29名,钦点翰林院庶吉士
同治十年四月散馆翰林院编修,十三年六月国史馆协修光绪元年大考二等第30名,六年二月功臣馆纂修七年四月功臣馆总纂十二月充文渊阁校理八年京察一等,奉旨交军机处记名以道府用,三月充国史馆纂修六月充日讲起居注官十月补授詹事右春坊右赞善二十九日补授云南粮储道
刘海鳌在京颇有文名。
赵尔丰家延为西宾,训诲赵尔丰赵尔巽兄弟。
宣统末年,赵氏兄弟先后赴四川总督
赵尔丰曾专门起岸,欲面谒老师。
听说刘已去世,只有师母贫居农村,生活艰难,赵立命接师母下城
面致慰问,并嘱地方官照颐其生活。
赵离奉后,夔州府县官为她购置田地五十石,怡养天年。
刘做过一任云南粮道官,奉慈禧之命,去云南巡视考察。
至某县,刘在视察中用脚踢一粮仓木质墙壁,墙壁“崆崆”发声,刘心知其中已无存粮,并未露声色。
但盗卖国库粮食的贪官心中有鬼,就在接待筵席中下毒。
奸计得逞刘中毒身亡。
遗体运回奉节甲高,葬于大旁,甲高人至今呼为“道台坟”。
主要活动
  • 1868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胡瀛涛
维基
胡瀛涛四川省夔州府云阳县人
进士出身
光绪二年(1876年),参加丙子恩科会试,得贡士第211名。
殿试登进士2甲第118名。
同年五月(6月3日),改庶吉士
光绪三年四月癸丑1877年6月9日),翰林院散馆,著以即用知县
主要活动
  • 1876年,进士,丙子恩科貢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冷天禄清 ? — 179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99 【介绍】: 四川东乡人
白莲教徒。
嘉庆元年东乡率众起事。
多谋,每战手舞蛇矛,勇悍异常。
王三槐云阳安乐坪
三槐被诱降,天禄尽有其众,为教军东乡白号首领
四年,转战至岳池,众犹万余。
石笋河,船少争渡,追兵突至,遂败,被射死。
叶庆桪
叶庆桪字诚斋仁和人
云阳知县
有《芦闻室诗稿》。
陈尔善明末清初
简介
字元之安徽六安人
生于明隆庆二年(一五六八)
崇祯九年(一六三六)贡生
初授丹徒训导,升四川云阳知县,历夔州知府,署监司
清兵定蜀,披僧服款军门,给符而还,时年已八十。
归里以诗词自娱,年九十馀卒。
有《吏隐堂稿》。
甘作赓
维基
甘作赓四川省夔州府云阳县人同进士出身
光绪十八年(1892年),参加光绪壬辰科殿试,登进士三甲94名。
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主要活动
  • 1892年,进士,貢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邹应泗
维基
邹应泗(?
年—?
年),陕西省凤翔县人
康熙九年(1670年)庚戌进士康熙十九年云阳县知县
主要活动
  • 1670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谢锡
维基
谢锡(?
年—?
年),字景宜浙江省会稽县人康熙二十四年乙丑进士康熙三十年云阳县知县
主要活动
  • 1685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释戒然清末民国初 1861 — 1920年四月一日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八
释戒然字清泉别号妙泉宛平人也,居在黄黑二寺间。
幼不识字,闻喇嘛诵经,似有所会,心窃慕之。
家素贫,为人佣。
尝赍香入西山檀柘寺,憩心幽寂,万虑俱清,有志超凡,请于父母,未之许也。
年二十一,父病,因请随僧朝普陀,许之。
还遂礼天童、天目、天台诸山,久之父没。
年二十九,得请于母,始披剃于弥陀寺,逾年受具于拈花寺
未明大事,乃诣红螺山资福寺,研教念佛。
矢志薰染,七易寒暑,及听讲唯识,不能领会,乃自叹根钝,非苦行勤祈,即静坐念佛,亦不能得力,乃发愿拜礼名山,焚香诚祷,手持口诵,三步一拜。
时光绪二十四年正月元日,发足资福,履雪峨嵋,乘云九华,遂东朝普陀、天童、天目,而息止焉。
草屣跋涉,蜀道丛蚕,昔人所艰,况循蹬叩礼,俯首屈躬于山岩峭壁之地,祁寒暑雨,略不知疲,周回万里,时逾二戴,非道心坚固,能若是乎?
顾念母老,思归觐省,一笠一钵,飘然北渡。
道出金山,跻于台顶,瞻礼文殊。
又居年馀,乃返燕山
不绝孝思,终为情感,既出世尘,安能家处。
复遵原隰,行回齐鲁泰岱之阳,沂泗之畔,兰若胜境,灵奥所宅,游方无定,忽焉敷
时宣统辛亥武汉兵起,天下骚然,乃思避地,循淮浮江,更至金山,日坐禅堂,参究念佛是谁,猛勇精进。
一日取藏经读之,声琅琅,俨如宿习,寮侣异之,因留阅藏,已过其半,尝谓:“唯识繁难,虚究心理,不如《法华》、《楞严》,词义简明,便于诵读,尤利薰修。
”故息栖五岁,专持净业。
尝居高旻,亦历寒暑,楚泉、印光皆仰其名。
丁巳圆禅师,初事参方,未有所识,与遇于江天,瞻仰道范,肃然敬止。
每谓“佛旨弘深,必痛徐 习气,乃得相应”。
静圆心折叹为名言。
戊午新春,卓锡至沪,苏抚云阳雪楼程公德全,避处海上,遁志玄妙。
偶于冬暄游览玉佛,见匑匑老宿,曝背寺檐,与众僧语,娓娓动人。
程公访之,乃知为然,遂相往还。
每发论,时含玄要,程公一与周旋,未尝不悦怿而去。
由是道契綦密微间,数日便尔寻索。
庚申二月,程公有疾,问之,程公徐曰:“其病甚苦。
曰:“要去便去,苦由他苦。
”且自言:“迩来心境开朗,觉数十年用功,今乃豁然。
”以庚申四月朔日示寂,世寿六十,僧腊三十一,先数日自制新衣,作别同侪。
午后入浴更衣,晏然坐化。
傥所谓预知时至者非耶,静园为之传,赞词有可采,亦纪实云。
李肇律
维基
李肇律(1866年11月18日—?
年),字怀庚四川省夔州府云阳县人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补行辛丑壬寅恩正并科进士,官广西安化厅同知思恩县知县
主要活动
  • 1903年,进士,癸卯補行辛丑壬寅恩正併科貢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冯善徵
维基
冯善徵字子久号达庐
江苏南通人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登癸卯科经济特科二甲第一名进士,授四川云阳县知县
著有《达庐诗录》、《云阳县乡土志》。
主要活动
  • 1903年,进士,癸卯經濟特科,第二等
秦晋清 1659 — 1724
维基
秦晋(1659年—1724年)字尔受号陶园浙江慈溪人康熙二十四年乙丑进士康熙五十九年云阳县知县
主要活动
  • 1706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释观衡明末清初 1579 — 1646年5月6日
字颛愚霸州人
有《紫竹林集》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六
释观衡字颛愚
姓赵氏霸人也。
家世农业,母梦大士携童子入门,亟取抱之,遂生
性端凝,不好嬉戏。
七岁从乡塾读,能通字义。
质迈凡侪,顾喜近桑门,不乐章句。
年十二,即蔬食自持,常念观世音号,自在流露,若出于不自知。
渐有超尘之思,讲于父母不之许,乃潜逸。
途遇五台山圆炤寺惠仁,皈依求度,止于沙村,栖迟五载
年十八,诣五台清凉山师子窟,参空印,令居侍寮,亲授经典。
敷绎旨要,迎刃而解,如是三年,无间寒暑。
万历庚子,年二十二,随印至北京,侍楞严讲席,进菩萨戒,参达观。
后历齐鲁吴越,叩雪浪、云栖二师。
天台华顶峰,喜其孤迥,结庵独处,读《楞严经》,豁然融彻。
癸卯春,至双径访乐愚,寻过金陵,休夏长干。
秋游九华,冬上匡山卜静乾罡岭,苒荏数秋。
尝月夜经行,忽焉省悟。
遂下岭,礼育王舍利。
复渡海。
丁未再至天台
,游武夷古寺
戊申夏,自瑞金,游南华,冬进曹溪
己酉夏,见憨山端州
秋登南岳,遂卜居石廪峰,误食草乌而病。
壬子春,紫萝刘居士迎入荼陵,养疾云阳
冬讲《楞严》,释论朗彻,听者百馀人,风纪肃然。
甲寅,过邵陵,车自心居士延居无念阁。
丙辰,年三十八,邵陵诸檀那于双清矶后,首辟荆棘,创建禅林,颜曰五台,不忘厥初。
经语佛声,朗朗动听,启人信心,见闻随喜,大生欢悦。
丁巳紫阳梁五峰,施以己宅,助建室,堂阁厨库,次苐落成,郑太史为题曰耑山兰若。
地静人幽,阐志撰述,是夏著《心经小谈》。
戊午春,集《律仪常轨》及《律学知要》。
夏四月说戒,立《圆通忏法》一卷,并《戒坛规则》。
壬戌作《中庸说白》及《天主说辩》。
癸亥,年四十五,作述志诗,自道其生平甚悉,诗具集中。
又以此方教体,在音与闻,舍闻无音,舍音无教,因述《礼观音仪》一卷,率众薰脩,得真实行者十五人,是则合音闻而为教体,即音闻而归圣性也。
又著《金刚四依解》。
丁卯,作《礼佛发愿仪》。
己巳,著《首楞严经悬谈》。
辛未,著《金刚般若略谈》。
门人集所著,刻之成帙,名之曰《闭门语》。
壬申,著《楞严四依解》。
甲戌秋,泛舟之武陵,诣德山,礼鉴大师塔,憩于乾明寺
常德荣王,于梅园说戒。
冬至湘潭,居法宝庵。
乙亥秋,去攸县,历云阳,过吉州,礼青原大师塔。
丁丑春,之吉安城,理舟楫,诣匡山,扫憨山师塔。
秋下匡山,登云居,礼祖塔,主人味白请主法,不许,乃去云门。
疾作,憩甘露庵,熊给谏青屿,与山中僧众,合词坚请。
九月朔,入云居方丈。
以禅堂久废,躬亲畚插。
更建室,筑罗汉堂
期年之间,宇一新。
是时年已六十馀矣。
辛巳秋七月,赴吉州刘孝则翰撰青原祖庭之请,九月至青原。
说戒结制,法席甚隆。
壬午秋复归云居,筑桥于南溪,曰“安乐桥”,下镌隐语,有“再遇游鲜主盖豆函”八字,人莫之识。
甲申,金士夫主石城清凉寺法席。
燕京已陷,明主死之。
五月,建荐思宗烈皇帝及后妃诸臣道场。
冬十月,得竹林金陵城北,欲避烦嚣,卓锡此间,号曰紫竹林
更建禅堂及殿寮室。
丙戌,弘戒天界寺,得新学百七十七人。
五月三日疾增剧,命弟子音乘等摄林中事。
四日招众居士谢别,六日端坐而逝,年六十有八。
丁亥九月奉灵龛,诣云居建塔。
广颡丰颐,平顶大耳,脩髯如戟,短发覆肩,岁一剃落。
目光炯炯,学者见之不威而严。
初侍空印,宗贤首,而禅宗印可于憨山
立法不为崖岸,不分门户,田夫牧童,礼不异节,故所至香花争
于《楞严》宗旨得最上正觉,所作法语偈颂包举深宏,今所见者有《语录》三十卷,而诗颂书疏附之。
子音乘为编年谱。
刘贞安清末至民国 1871 — 1934
维基
刘贞安(1871年—1934年)字彦恭一字问竹四川省夔州府奉节县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补行辛丑壬寅恩正并科进士,官贵州省永从县开州印江县知县知州
辛亥国变后回归故里隐居,靠卖文讲学谋生。
刘氏最喜书法,几十年苦学不辍,终于自成名家。
书法五体之,尤善汉隶,特长小篆,楷书也写得圆劲古苍,大气磅礴。
著有《耀麓类稿》若干卷、《说文解字笺》十四卷、《六书评议》五卷。
总纂民国云阳县志》,自编《云阳县图志》。
云阳县张桓侯现存有刘贞安书法作品数幅。
年六十四卒于家。
主要活动
  • 1903年,进士,癸卯補行辛丑壬寅恩正併科貢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鄢敏学
维基
鄢敏学清朝官员。
广西马平县人
鄢敏学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式戊戌进士
道光十九年(1839年)三月出任顺天府固安县知县
后调任四川云阳县咸丰二年(1852年)因违例借贷部民财物,被革职。
主要活动
  • 1838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