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清朝
朱兴隆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广东清远人,初为三合会成员。
咸丰四年参加起事。
后入太平军
七年后随石达开立行动,后又脱离石达开,抵江西李秀成会合。
同治三年,败“常胜军”于华墅
后转战江西福建
次年败退广东,降清。
后不详。
蔡梦麟
维基
蔡梦麟江西南城县人
清朝官员。
蔡梦麟清仁宗嘉庆四年(1799年)中式己未科三甲进士,曾任江西清远县广东新会县揭阳县等县知县
朱永观
维基
朱永观(?—?),字逊轩号光甫广西横州人清朝翰林、官员。
光绪十九年(1893年)癸巳恩科广西乡试第一名举人(解元)。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乙未科二甲第二十七名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
光绪二十九年四月散馆,著以部属用,改刑部主事,复改广东清远县知县
许清贵清 1790 — 1871
维基
许清贵(1790年—1871年)字云瀛号珍圃镶蓝旗满洲都统包衣汉军福佐领下人,北京顺义大东庄人
清朝官员,进士出身
嘉庆己卯科,顺天乡试中第六十七名举人道光九年己丑科会试,第一百六十一名,殿试,登三甲九十二名进士
历任顺天保定府宣化府承德府教授广东清远县甘肃昌吉县知县知府衔镇西厅同知吐鲁番同知
知州衔知县曾续捐银三千两资助镇压太平天国
同治十年,同治新疆回乱,吐鲁番同知任上阵亡。
许清贵和儿女亲家乌鲁木齐提督都统业布冲额,被甘肃提督索文之子索焕章叛变所杀,予祭葬世职加等。
世袭云骑尉三世。
十一年,入祀京师昭宗(钦定大清会典事例二百二十五) 。
道光癸未进士,刑部左侍郎雷以𫍯有诗一首《留别镇西厅许清贵司马》,证明两人生前有故交。
李文楷晚清 1887 — 191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87—1911 【介绍】: 广东清远人字国芬
商人出身。
宣统元年入《星州晨报》馆,从事印刷工作。
次年冬回国。
宣统三年参加广州起义,巷战中牺牲。
广州黄花岗,为七十二烈士之一。
李光座明末清初 1610 — 168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0—1680 【介绍】: 河南祥符人字彦升号东园
顺治六年进士
历知、均二州,改长沙府同知理刑监军,终江西按察使
为政廉平不扰,善治狱,多有平反,不肯妄杀。
边大乂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直隶任丘人字伯康号桂丛
顺治十六年进士,官太原徐沟知县,为政廉平
康熙八年,迁永康知州,旋病卒,年四十八。
余霈元清 1766 — 183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66—1831 【介绍】: 江西德化人字蔚农号鹭门
嘉庆四年进士,由刑部江苏司主事累官江苏镇江知府,调江宁府
历署江安粮储、河库、盐巡各道,升徐州兵备道
长于刑名,折狱廉平
夏修恕
维基
夏修恕(?
年—1840年),字浑初又字浑夫号森圃
江西省南昌府新建县(今属南昌市)人。
嘉庆三年(1798年)壬戌江西乡试第一百十六名举人
嘉庆七年(1802年)壬戌科第三甲第一百五十五名同进士出身
翰林院庶吉士
九年(1804年),加入消寒诗社。
十年(1805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检讨
国史馆协修官、功臣馆纂修官。
十二年(1807年),充任丁卯顺天乡试同考官
十六年(1811年),充辛未科会试同考官
十七年(1812年),考选都察院山西道监察御史
十八年(1813年),四月,奏请「釐刑狱以省拖累」,嘉庆帝上谕:「所奏深合事理。
国家明刑弼教,意本期于无刑,有罪者不容轻纵,无罪者尤不可株连。
刑部总理谳狱,然案情较重、罪名大小,办理自有等差。
近日五城及步军统领衙门于寻常讼案罪止杖笞以下者,往往不察事理,概以送部了事,以致刑部审之案日积日多,不能速为断结,迨至逐案审理,其事甚细,而到案之人久羁缧绁,隶徒中饱,赀产荡然。
又或查拿案犯,不辨真伪,辄请交部严鞫,及讯明无辜被累,而正犯转得远飏,纷纷株系,桎梏相望,皆足上干天和。
刑部详查定例并酌定条款,凡轻罪细故、可由五城及步军统领衙门审结者,俱令自行拟结;其应送部而不送部者,固当照例参处,如不应送部而率意送部者,刑部将原案駮回并将该衙门题奏请旨。
至于刑部收禁人犯,尤当审度案情,其问徒以下轻罪人犯、以及干连待质之人,例应取保候审,今往往一概收禁,以致囹圄积滞、疾病颠连,甚或遭瘐毙之惨。
据该御史奏称本年正月以来,狱犯患病及病故者已数十起,殊堪悯恻。
刑部查明现在监禁人犯,此内凡轻罪及传案待质者,立即清理省释,毋稍稽滞。
嗣后该堂官并随时查察,如司员等有滥传收禁者,均予参处;其内外问刑衙门引用律例,前曾有旨,不得用虽但字样、抑扬其词,今或以他字代用,仍复何所区别,著再行申禁。
断案总当援引正条,如本有专律,不得改引他条,意为重轻,文致人罪。
又该御史奏请饬令刑部于承审本司之外勿另行派审一条,谳狱之道,本当专其责成,即如刑部执法之官,朕于一切案件皆交该部审拟;遇有案情重大者,特派大学士九卿军机大臣会审,亦非事所恒有。
刑部于签分各司之案,多派员会审,殊非覈实之法。
嗣后除实有疑难重案,仍准遴派干员会审外,其寻常案件总责令承办之司细心推鞫,俾令各举其职,以杜诿卸。
该堂官其加意整饬,钦恤惟刑,用协咸中
八月,转京畿道监察御史
十九年(1814年),正月,针对癸酉之变善后事宜奏请「严禁妄拿无辜」,上谕:「所奏甚是,此次办理叛案,其从贼逆党必当悉数捕诛,不容一名漏网。
但岂得因此株累查拿,扰及良善?
近日审讯各处查缉送部之人,多有妄报邀功、挟仇诬陷者,虽审明后即予昭雪,而其人羁禁囹圄,室家播弃,赀产荡然,且有因以瘐毙者。
似此妄行罗织,心实不忍,良民何辜,遭此苛政,其可以消沴戾而召祥和。
现在必应查拿之犯,俱经刑部将年貌住址根究明确,开单饬交京畿及各省按名踹缉,务获究办。
此外如再有妄拿无辜诱供刑逼、以及仇扳捏控者,审明俱按律坐诬治罪,庶矜慎刑狱,除莠良,以靖人心而迓昊贶。
」后擢都察院兵科给事中
冬季充巡城给事中巡视东仓、东城,罢黜奸猾吏员,铲除盗匪。
二十二年(1817年),擢刑科掌印给事中
六月,弹劾直隶总督方受畴迟延不审理赵师氏呈控案件,奏请究查。
外授广东惠潮嘉兵备道,剿戮匪徒,抚平械斗,收缴民间鸟枪,训练州县壮丁,设置义学,整理韩山书院,改善风气。
二年(1822年),充任壬午广东乡试提调官
三年(1823年),四月,以惠潮嘉道署理肇罗道,兼摄肇庆府事务,平反罗定州冤狱。
五年(1825年),与肇庆府知府屠英、高要县知县韩际飞等重修《高要县志》。
广东督粮道,督办筑堤,亲自捐资,两次署理盐运使
随后以督粮道护理广东布政使印务
稽查严密,禁除若干积弊。
充任乙酉广东乡试提调官
两广总督阮元委托总理辑纂刊刻《皇清经解》,并作序文。
七年(1827年),俸满离任,赴吏部引见。
十年(1830年),四月二十二日,升授湖南按察使,护理布政使印务
廉平易不苛徵。
十一月二十九日,调任山西按察使
十二年(1832年),九月初一日,调任按察使
九月初四日,因山西按察使任内未能审阳曲县知县「李联蒙藉案索赃案」案情,上谕与山西巡抚阿勒清阿布政使邱鸣泰、冀宁道王志瀜太原府知府王世绂等相关官员一同发交吏部议处,遭降三级调用,以从四品候补。
闰九月,又因湖南按察使任内「失察逆猺滋事」,追加处分于补官时再降二级留任。
怡然面对,请假归乡,县志称之「德让君子之遗风」。
十九年(1839年),补授贵州思南府知府
清理积案,制造纺车,教导人民纺织,半年内街巷充斥纺织声。
主修《思南府续志》。
不久后卒于任上。
二十年(1840年),九月与充任贵州学政的次子夏廷矩相聚。
冬季卒于任上。
为人端正严谨,喜好洒脱的气节,旁人有过失就当面指摘,因此时有龃龉不合,然而心地仁慈温和,见善必为,怜悯丧家,乐于施与,死后受各处任官地的百姓追慕。
李厚望清 1679 — 174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79—1749 【介绍】: 直隶蔚县人字培园一字澹园号愚山
康熙四十八年进士
高密知县,有治声,县民为绘《十政图》。
雍正间礼部郎中乾隆间出任宁远重庆知府,以廉平称。
有《教家迩言》。
陈务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北安陆人,籍顺天字树人号植夫
曾任广东佛冈司狱
山水苍劲,气韵深厚,亦善石花卉。
楷书,篆隶铁笔尤古雅。
李平先
维基
李平先(1837年—?
年),字祖一号梅村一号声庵,行一又行二。
四川省重庆永川县邑南老乐乡人,民籍。
曾祖世辅祖泽洪、父继渊,母谢氏;本生曾祖光普,祖钦、父逢泰,母尹氏;妻彭氏,子维驹。
* 同治三年甲子科本省乡试中式第108名,会试中式第170名,殿试三甲95名,钦点主事,签分兵部武库司。
* 光绪二年同知衔,任广东省连州直隶阳山县知县
* 连州直隶州知州
* 万州知州
万光谦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秀水人字敬怀
万光泰兄。
乾隆七年进士
阳山县知县
撰有《阳山志》。
释通授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五
释通授字印中号松际姓严氏乌程人
年十二丧母,稍长,阅《盂兰盆经》,因慨曰:“先慈虽无重业,奈泉路茫茫何。
”痛念者久之。
后见云栖《一笔句词》,瞿然曰:“吾志决矣。
”是夜即投道场山慧如慈脱白。
慈修苦行久,一方敬信,然所训诲,颇不合。
偶徘徊岩石间,有老僧至自天台,藉草而坐,与语,大器之,谓曰:“子英年高志,幸勿向醋瓮中淹杀。
承激发,遂起参寻之志,望庵作礼,遥谢慈公而去。
武塘谒一关主,主令看谁字。
一日途中正疑此事,忽闻牧童相调曰:“骑牛去觅牛。
聆之,觉有入处,因念行脚,终岁尘征,徒形劳痡。
尝闻弁山黄龙洞,徐探得之,日坐其中,久之,迹渐露,远近兢观,弃去,之武林,受具于龙门秀峰见抱璞,乃往叩之。
璞曰:“汝但休得一分心,便是学得一分佛法。
云:“古人道:莫执忘形与死心,此个难医病转深。
又作么生?”璞曰:“休去。
乌程,拟寻静室。
夜梦至一山,茂林修,青嶂四围,有人招之曰阳山也,可居,盍居诸。
明日以问人,有居士曰:“此去五十馀里有阳山,然虎狼出没之地耳。
曰:“盍往观之?
居士欣肰,与之偕行。
及登山四顾,宛如梦境。
喜曰:“吾得活埋地矣。
”就树趺坐,值雨雪连绵,经旬断火,乡人以为此僧冻馁死矣。
雪霁,携糇往视,见怡然枯坐,大奇之,相与舍赀具材,构庵以居。
后得法于神鼎云外除夕上堂云:“年穷月穷日穷时穷,山穷水穷寺僧穷,穷堂头说穷法,穷学者解穷义,直得事穷理穷旨亦穷,一穷穷到无穷处,万象回春瑞气浓。
所以道穷则变,变则通,明明再向枝头看,新岁梅花旧岁同。
”著有语录若干卷。
释行泽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四
释行泽字云外姓汪氏婺源人
父南栖居士,旷达不群,有高世志。
母氏王,诞泽之夕,梦麟于庭,觉而告居士居士曰:“吾所梦亦然。
”因名应麟
八岁入乡塾,授以《千字文》语,便问:“天是何物造成,到何处止?
”塾师曰:“尔且读,将自知。
曰:“不识得,何用读?
居士闻之,曰:“儿殆道学者流,非功名中人也。
”年十一,失恃,又八载亡怙,贫苦艰辛,郁劳心病,呕血几昏,祷佛求救,若有神诏,归心三宝,病当自愈。
觉而自誓,其病渐瘳。
遍游僧舍,从读佛经,决志出家。
癸酉,投黄山云谷无易守师脱白,易久参云栖,受念佛三昧,命依行,日念佛三万句,诵《华严》一卷,礼佛百拜。
如是一年,而神观精明,志气轩朗。
甲戌冬,受具戒于姑苏茂林,遂过云栖礼莲池塔,山中耆旧留居二载。
忽闻唱僧名,僧应阿弥陀佛,有省,遂上天童叩密老人。
时有启迪,而土音难晓。
后举薰风自南来䛡,占颂曰:“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
今朝寒冷甚,向火恰相当。
”密笑而诫之曰:“须勤学,老僧不孤负汝也。
”无何,病困,为同侣僧不易邀往杭州,及赴阳山召,不易复彊之偕行。
阳山者,即通授
初见山,问:“万峰头上目视云霄,作么生?
”山一笑目之。
即呈偈云:“闻说阳山选佛场,一条拄杖绝商量。
谁知别有真消息,笑里藏刀人未防。
”自是,与山日惬。
再踰年,山主磬山,随侍。
一日,举铁牛过窗𢹝话,下语数十转,皆不契。
山曰:只是桶底未全脱。
愤而再参,沈坐终日,忽风揭门帘,扑落作声,将从前知解窠臼一齐打落,透到通身无念无依处,不胜快活。
入方丈密启其意,山手书法语并衣拂付之,且云:“子将来有超越之见,但世故未谙,早出恐鲜福耳。
曰:“愿终身岩谷。
”乃入匡山,借居五乳峰破庵,囊钵萧然,日采野蔬和米作璎珞粥食之。
偶携篮涧边,寻摘苦菜,失足跌下,惊起山禽,飞叫一声, 然休歇如云开日朗,因作颂曰:“钟残漏尽一声鸡,脱尽从前悟裹迷。
大用纵横施巨阙,汪汪洗土不成泥。
”旋迁雷光庵。
匡庐八载,严操切究,光颖渐露,大江南北颇传其机缘语句,咸思亲灾。
而禅者负米往来,苦于崎岖,悯之,且将为法求人
戊子春,舟溯浔阳而上,至大江之北,止于蕲之大泉山,蕲黄本大医故里,数百年来不闻正法,禅德过寓亦罕。
始至,创法席聚众,棒喝轰奔,州守闻而怪之,过候质直,不克尽宾主礼,州守怒。
己丑春,假他事持兵马来,竟火大泉山寺,对火说法,曳丈下山,栖于蕲北菩提寺
庚寅春,过黄梅扫医祖塔,于双峰至冯茂,返道经紫云寺,寺本千岁宝掌遗址,代有高人。
闻泽至山,众遮迎以休夏,诺之。
山最高处,其路僻绝,去人烟甚远,甚安之,幽居数载,学侣千指,语句布流,诸方赞赏,如庐山木陈、宝华朝宗与玉林国师皆岁时款密,屡通书问。
辛卯,赴高山寺说戒。
壬辰岁旱,蕲黄尤甚,禅众数百,皇皇待食,乃欲散众下山,移人就
湖南道素敦请,遂之神鼎,盖宋洪諲所开山也。
癸巳,沩山慧山修礼相迎,许之,以神鼎初兴,未即往也。
甲午季冬朔日示疾,自书属累千馀言。
三日,作偈曰:“是非海内展全机,多少时师尽皱眉。
此日一言无可付,江南江北大家知。
”又云:“神鼎龛无人封,自作偈自封之。
三十年前平贴地,三十年后大神奇。
”驱众出户,端坐而逝。
悟门既正,重自刻厉,扫除枝叶,直透未后牢关,有语录、拈颂若干卷。
符翕清末 1840 — 1902
简介
字子琴别号蔬笋居士又号朋石,晚年称蔬叟、石叟、容叟。
清末全国知名的金石书画家,湖南清泉县鸡笼街(今衡南县鸡笼镇)人。
清末光绪年间,宦粤二十馀年,先任阳山县,后调潮州
郑士超清 1755 — 180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广东阳山人字卓仁一字贯亭
少家贫,力学,携书放牛而诵弗辍,不知牛之逸去。
乾隆六十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嘉庆间监察御史
年五十四卒。
维基
郑士超(1755年—1808年)字卓仁别字贯亭进士出身
原居台湾,后随祖父迁居广东阳山县新圩乡杨梅坑
而虽然他已迁居广东,但《淡水厅》却仍将在收录在进士列表,不过只有列出名字排在黄骧云道光九年进士)与杨士芳同治七年进士)之间。。
林文龙〈「竹堑七子」成员新證──兼谈谜样的进士郑士超〉认为可能是郑士超进士的消息传回台湾淡水厅,但日后修志时撰稿者无法取得具体资料,又不愿割舍,结果只以笼统列名的方式处理。
释道宗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五
释道宗字耀冶姓胥氏宝应人也。
幼失怙恃,愮愮无告。
复多痰疾,癙忧以痒。
闻村庵梵呗,圆音遥触,心性俱清,遂思轶俗。
年十九,依宝莲庵恒鉴薙染。
泥室三载,爇香两臂,持诵《法华》,昕夕无间。
已而出侍高旻宝林,随入天台,诛茅华顶
乾隆四十九年,继席国清,十有三稔。
退居吴江横塘之东,诸方禅子叩关不已。
乃创建阳山,重敷讲筵,四众景仰,乐道不倦。
嘉庆十三年春中,归自天台,偶示微瘽,语其徒曰:“吾于甲子日子时去矣。
”因书偈曰:“三唤三应郤似渠,是文殊兮非文殊。
从今省识本来面,始觉尘埃半点无。
”有语录数卷。
陈鹤清 1757 — 181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57—1811 【介绍】: 江苏元和人字鹤龄号稽亭
嘉庆元年进士
工部主事
性廉出无车马。
学宗宋儒,又谙明史,辑《明纪》,预定六十卷,著五十二卷而卒,其孙陈克家续成之。
维基
陈鹤字鹤龄江苏元和(今属苏州市)人。
清朝官员、史学家
陈鹤嘉庆元年(1796年)丙辰科二甲进士,任工部主事出无车马。
栖霞牟昌裕阳山郑士超有“工部三君子”之称。
清史稿》称其“操行修洁,亦精史学。
”谙熟明代史事,辑《明纪》六十卷,书未成而身故。
后八卷由其孙陈克家续成。
克家道光末年举人
官至中书
后参与张国梁军事,殉难,赠知府衔
释本㒥清 1623 — 1683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四
释本㒥字远庵
姓陆氏昆山人也。
襁褓即孤,依母与兄,因感嫂亡尸动惧而告母求出尘。
世母曰:“我昔见天童僧行不凡,汝果有志,可往从之。
”即依命剪发径投天童。
时明崇祯壬午六月初七,值密云退休通玄,欲往求度。
俄阻危疾,既闻密逝,山翁道忞继席,遂从薙度,前后追随,历经八刹,服勤一纪,其间钳锤炉韛,艰苦备尝,受付嘱于昆山安禅庵。
清顺治十二年冬,就维扬宝积院请。
明年四月,始入院示众。
僧问:“春风吹大野,万物尽光新。
为复法尔如然,为复神通妙用?
云:“脱壳乌龟飞上天。
”僧云:“一声幽鸟云天外,霭霭山光翠欲流。
云:“郤被风吹别调中。
”僧云:“青帝不劳常作主,迥然不逐四时凋。
云:“如何是‘不逐四时凋’底句?
”僧礼拜,便喝。
尝至巴陵𡚓禅人统四众,就普济庵请。
小参:“不传之道,回绝雕镌,松直棘曲,鹤白乌玄。
山僧不是无玄可说,无妙可宣,不欲强生节目,诳惑闾阎,简直说一句究取父母未生前机缘。
”寻应湘阴神鼎之请,始为开法,迁主天童,凡十二载,移蛟川瑞岩,未几继席平阳山,翁示寂,应鄞白云之请,寻复归瑞岩
康熙癸亥秋入寂,世寿六十有一。
著有前后《语录》、《诗集》数卷。
其《被衲歌戏赠兀庵大师》者,词曰:“千丝织,万丝缀,通身是眼百杂碎。
秋云卷处波纹开,荷芰幅边柳线脆。
剪尽烟霞补不全,历穷天地不知岁。
粪扫衣,何森秀,凤毛麟腋俱落后。
领头袖底自玲珑,文彩纵横欺绵绣。
非全襕,真越格,千圣不传谁争得?
珍衣不换老瞿昙,护持那费迦叶力。
不入众,宁随色,非青非白非黄黑,挂时上绿苔痕。
梳风不染红尘迹。
或时蒙,或时披,世事如麻总不知。
不特御寒还御任。
数日炙,与风吹。
谁为伴,谁为邻,棕鞋竹杖与蒲轮。
竹杖他时化龙去,渠能解作弥天云。
”诗境禅心,道通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