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清朝
龙为霖清 1689 — 175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四川成都人字雨苍
贡生
累官潮州知府
有《本韵一得》。
维基
龙为霖(1689年—1756年)字雨苍号鹤轩四川重庆巴县人
清朝官员、学者。
幼聪慧,九岁能文,十一岁入县学,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十七岁中举人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联捷会试,因病归。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补殿试,授中书
历官云南太和县知县,历升石屏州知州广东肇庆府同知潮州府知府
在任所惩奸邪、均徭役,兴学设教,政绩卓著。
后为流言诽谤,去官,人追思立以祀。
乾隆元年(1736年)召见起用,坚辞,请终养返里,奉母家居二十年
主要活动
  • 1709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黄杰
维基
黄杰字辅臣贵州贵阳人进士出身
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进士,二甲九十三名,后由郎中改官广东,署肇庆府知府
主要活动
  • 1871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董谦吉明 1545 — 1604
维基
董谦吉字德受号嵩生福建福州府闽县民籍。
祖董廷钦(1545—1604)字仲恭号海门万历七年己卯举人,历任江西抚州金溪县教谕南京国子博士广东钦州知州韶州府同知肇庆府知府思明府同知浔州府知府湖南岳州府通判靖江王长史等职。
董养河字叔会崇祯末年兵科给事中
崇祯三年庚午举人四年(1631年)联捷辛未进士刑部观政,历建宁府儒学教授国子博士户部员外郎
奉命督铸湖广,为猾胥所中,事白还职。
陕西副使归。
国亡,为僧浙江山寺,纵酒卒。
维基
董谦吉字德受号嵩生福建福州府闽县民籍。
祖董廷钦(1545—1604)字仲恭号海门万历七年己卯举人,历任江西抚州金溪县教谕南京国子博士广东钦州知州韶州府同知肇庆府知府思明府同知浔州府知府湖南岳州府通判靖江王长史等职。
董养河字叔会崇祯末年兵科给事中
崇祯三年庚午举人四年(1631年)联捷辛未进士刑部观政,历建宁府儒学教授国子博士户部员外郎
奉命督铸湖广,为猾胥所中,事白还职。
陕西副使归。
国亡,为僧浙江山寺,纵酒卒。
主要活动
  • 1631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 1659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谢家政
维基
谢家政广东省肇庆府高要县人进士出身
光绪二年,会试第101名,殿试登二甲第三十六名,授进士出身
后担任琼州教授
主要活动
  • 1876年,进士,丙子恩科貢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宋锦
维基
宋锦(1706年—1772年)字在中号东郊河南武陟县人
生于康熙四十五年四月二十二日子时雍正乙酉拔贡,壬子癸丑联捷进士乾隆三年戊午四川嘉定府犍为县知县辛酉四川乡试同考官九年大计卓开,十一年题升合州知州十六年广东德庆州十八年崖州二十六年惠州通判二十九年琼州府同知三十二年知州,署广州海防军民府,三十三年戊子广署澳门军民府,是年秋告归,三十七年十一月十六日辰时寿终,享寿六十有七。
主要活动
  • 1733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麦锡良
维基
麦锡良广东省肇庆府高明县人同进士出身
光绪三年(1877年),参加丁丑科殿试,登进士三甲第55名。
同年五月,经吏部掣签,授即用知县
主要活动
  • 1877年,进士,貢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袁树清 1730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30—? 【介绍】: 浙江钱塘人字豆村号香亭
袁枚从弟。
乾隆二十八年进士,官肇庆知府
工诗画,精鉴别。
有《红豆村人诗稿》。
袁树字豆村号香亭仁和人
乾隆癸未进士历官肇庆知府
有《红豆村人诗稿》。
词学图录
袁树(1730-?
字豆村号香亭钱塘人,居江宁
袁枚弟。
乾隆二十八年(一七六三)进士,为广东肇庆知府
精鉴别,工诗,善山水。
有《墨香居画识》、《墨林今话》、〈桐阴论画》、〈画传编韵》、《红豆村人诗稿》。
维基
袁树字豆村号香亭钱塘(今杭州)人,居江宁(今南京)
袁枚的堂弟。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癸未进士,同榜还有好友邵一联
曾任广东肇庆知府
袁树精鉴别,工诗,善山水,得扰凡民)传,用笔用墨之间,饶有自然之趣。
沈厚虽不逮师,而毫端简净浑脱,有士气而无习气。
著有《墨香居画识》、《墨林今话》、《桐阴论画》、〈画传编韵》等。
主要活动
  • 1763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沈光文明末清初 1612 — 168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73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鄞县人字文开一字斯庵
贡生南明永历时,官太仆寺卿。
后隐居台湾,与韩文琦等结诗社,所作诗称《福台新咏》。
有《花木杂记》、《古今体诗》及集。
全台诗
沈光文(1612~1688)字文开号斯庵浙江省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县)人。
明故相文恭公世孙,少以明经贡太学
明亡,桂王朱由榔称帝于广东肇庆号永历
沈光文前往依附,授太仆少卿
永历五年(1651)广东潮州渡海到福建金门
后自金门搭船赴泉州,至海口围头洋遇飓风,遂飘流至台。
永历十五年(1661)郑成功来台,以客礼见,不署其官;郑成功去世,郑经嗣位,「颇改父之臣与父之政,军亦日削」。
沈光文为赋以讽,几致不测,遂变服为僧。
后移居目加溜湾(今善化一带),设帐教学,并以医药活人。
康熙二十二年(1683)郑克塽具表归降。
旧识闽浙总督姚启圣允接返故籍,未几启圣「疽发背死」,事不果。
康熙二十四年(1685)季麒光等清廷在台官员,及部份明末遗老共结「东吟社」。
康熙二十七年(1688)卒,葬善化东保里。
文著作丰富,世称「海东文献初祖」。
沈光文流寓台湾三十馀年,历荷兰以迄郑氏三代之盛衰,极旅人之困,深刻反映传统文人飘流于末世与边陲的悲哀。
  沈光文台湾文学、文献史上著名之诗人,其诗文散见于方志,台湾诗文总集,以及笔记杂纂,如连横台湾诗荟》、陈汉光《台湾诗录》。
至于别集之辑录,则有宁波同乡月刊社刊行之《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以及龚显宗主编之《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资料汇编》。
兹以目前所见,最早收录沈光文诗作的清代方志艺文志为底本,并参校下列诸本:《台湾诗荟》、《台湾诗乘》、《台湾诗录》、《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资料汇编》。
〖参考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台北宁波同乡会,1977;龚显宗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资料汇编》,新营:台南县文化中心,1998。
〗(江宝钗撰)
陈子升明末清初 1614 — 169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4—1673以后 【介绍】: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
陈子壮弟。
诸生
南明永历时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
工诗善琴。
有《中洲草堂遗集》。
清诗别裁集
乔生诗丽而有骨,原本义山,近代中可俪杨升庵
全粤诗·卷六七九
陈子升(一六一四—一六九二)字乔生号中洲
南海人
子壮弟。
年十五应童子试,补诸生
黎遂球陈邦彦等以文章声气遥应江南社。
福王弘光帝立,以明经举第一。
明唐王隆武改元,赴闽,授中书舍人
使粤而闽陷,遂归里。
桂王永历帝立,复往奔之,拜吏科给事中,迁兵科给事中
清兵攻袭肇庆永历帝西奔,子升追之不及,久之乃归。
晚入庐山归宗寺,受戒于函是
归后杜门不出,未几而卒。
著有《中洲草堂遗集》。
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一有传。
劳肇光
维基
劳肇光广东省肇庆府鹤山县人同进士出身
光绪十五年(1889年),参加光绪己丑科殿试,登进士三甲89名。
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
光绪十六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检讨
主要活动
  • 1889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李瀚鋆
维基
李瀚鋆广东省肇庆府高明县人同进士出身
光绪十六年(1890年),参加光绪庚寅科殿试,登进士三甲18名。
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主要活动
  • 1890年,进士,庚寅恩科貢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王邦畿明末清初 1618 — 166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
王隼父。
明末副贡。
隐居罗浮
以诗名。
有《耳鸣集》。
全粤诗·卷六六二
王邦畿(一六一八—一六六八)字诚籥
番禺人
明思宗崇祯时副贡生
明唐王绍武中,以荐官御史
永历帝都于肇庆邦畿陈恭尹同往从之。
桂林陷,永历帝西奔不返,邦畿乃遁归终隐。
永历帝及从亡诸臣蒙难,邦畿自着禅衣于雷峰,号今吼字说作
清嘉庆间顺德罗学鹏所编《广东文献》,以邦畿为清初岭南七子之一。
著有《耳鸣集》十四卷。
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一有传。
王夫之明末清初 1619 — 169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9—1692 【介绍】: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
明崇祯十五年举人
南明永历时行人司行人
旋归居衡阳石船山
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
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
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
终其身不剃发。
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
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衡阳人学者称船山先生
明崇祯壬午举人永历时行人司行人
入国朝,隐居不出。
从祀孔庙
有《姜斋诗集》。
词学图录
王夫之(1619-1692) 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另有双髻外史一瓢道人等别号,中年一度更名壶
衡阳人
崇祯举人
初在衡山举义军抗清,败走肇庆南明永历帝,授行人司行人
从军瞿式耜部。
后见复明无望,决意隐遁,居衡阳石船山,著述终老,学者称船山先生
为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学者,后人将其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为"清初三大儒"。
曾撰《夕堂永日绪论》、《诗绎》传其诗论。
有《姜斋文集》、《姜斋诗集》。
今人辑有《王船山诗文集》。
词集名《鼓棹初集》、《二集》及《潇湘怨词》,亦合称《姜斋词》。
王夫之(1619~1692) 明末清初思想家、学者。
字而农号姜斋
湖南衡阳人
明崇祯十五年(1642)举人
清初曾参与抗清活动,官南明权行人司行人,后隐居衡阳石船山,人称“船山先生”。
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清初三大儒”,有各类著述近百种。
王夫之曾四次到武昌参加乡试,所作诗文涉及黄鹤楼处多有。
崇祯十五年壬午科乡试时,王夫之黄冈王源曾、熊寔(字渭公)等百馀人会于黄鹤楼,“拈韵赋诗”。
有诗《黄鹤须盟大集用熊渭公韵》;所作《广哀诗》有“黄鹤高楼,酹酒邀江月”之句。
姜斋诗集·本传
王夫之湖南衡阳人
明举人
张献忠衡州,设伪官夫之夫之走匿南岳
贼执其父为质,夫之引刀自刺肢体,舁往易父,贼见其创也,免之。
父子俱得脱归。
石船山,杜门著书,神契张载正蒙之说,演为思问录内外二篇。
所著书有周易稗疏、书经稗疏、诗经稗疏。
其言易,不信陈抟之学,亦不信京房之术,于先天诸图及纬书杂说,排之甚力,而亦不空谈元妙,附会老庄之旨,故言必徵实,义必切理。
其说尚书,诠释经文,多出新义,然词有根据,不同游谈。
其说诗,辨正名物训诂,以补传笺诸说之遗,皆确有依据,不为臆断。
又辨叶韵一篇,持论名通,足解诸家之轇轕。
又著尚书引义、春秋稗疏、春秋家说。
康熙閒,吴逆在衡湘,夫之又逃入深山。
吴逆平,巡抚嘉之馈粟帛请见,夫之辞帛受粟,未几卒。
姜斋诗集·自叙
境识生则患不得,熟则患失之。
与其失之也宁不得。
此予所知而自惧者也。
五十以前不得者多矣。
五十以后未敢谓得。
一往每几于失中閒不无力为檠括。
而檠括之难予自知之,抑自提之。
诗言志,又曰诗以道性情。
赋亦诗之一也。
人苟有志,死生以之,性亦自定,情不能不因时尔。
楚人之谓叶公子高,一曰君胡胄,一曰君胡不胄。
云胄云不胄,皆情之至者也。
叶公子高处此,殆有难言者。
甲寅以还,不期身遇之。
或谓予胡胄,或谓予胡不胄,皆爱我者。
谁知予情,予且不能自言,况望知者哉。
此十年中,别有岸吟。
欲遇一峰白沙定,山于流连骀宕中。
学诗几四十年,自应舍旃以求适于风桐月,则与马、班、颜、谢了不相应,固其所巳。
彼体自张子寿感遇开之先,朱文公遂大振金玉。
窃谓使彭泽能早知此,当不仅为彭泽矣。
步兵髣髴此意,而自然别为酒人,故和阮和陶,各如其量,止于阮、陶之边际,不能欺也。
庚申上已湘西草堂记。
赵进美明末清初 1619 — 169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9—? 【介绍】: 明末清初山东益都人字嶷叔一字韫退号清止
明崇祯十三年进士
清康熙间官至福建按察使
诗清真绝俗。
有《清止阁集》。
赵进美字嶷叔一字韫退号清止益都人
明崇祯庚辰进士
入国朝,授太常寺博士历官福建按察使
有《清止阁集》。
清诗别裁集
字韫退山东益都人
崇祯庚辰进士,国朝官福建按察使
韫退长于论诗,王渔洋赠之以诗云:“风尘憔悴赵黄门,岭表迁移役梦魂。
昨见端州书一纸,说诗真欲到河源。”
韫退益都人
维基
赵进美(1620年—1692年)字嶷叔山东益都人
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崇祯年间同进士出身
崇祯九年(1636年)丙子科解元。
崇祯十三年(1640年)进士
明亡降清,授太常寺博士历官福建按察使,有《清止阁集》。
另有《瑶台梦》、《立地成佛》诸传奇行世。
主要活动
  • 1640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朱一新晚清 1852 — 190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52—1900 【介绍】: 浙江义乌人字蓉生号鼎甫
光绪二年进士
官至监察御史
法越事起,屡次上书主战。
因劾李莲英,降职,乞归。
主讲广雅书院。
学通宋汉,以致用为归。
有《无邪堂答问》、《汉书管见》、《佩弦斋诗文杂著》。
维基
朱一新(1846年—1894年)字蓉生号鼎甫
浙江义乌毛店镇朱店人。
清朝官员、学者,进士出身
朱一新生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十一月初五
同治七年(1868年)朱一新就读于金华丽正书院。
同治八年,他在杭州西湖孤山诂经精舍肄业,在该精舍曾师从俞樾
同治九年(1870年)参加乡试,中举人,到北京捐资任职内阁中书舍人,著《汉书管见》,编纂京师坊巷志》。
光绪二年(1876年)恩科,朱一新进士,殿试二甲,朝考一等,授翰林院庶吉士
光绪三年散馆,改列一等,升翰林院编修
光绪十一年(1885年)秋朱一新被简放湖北乡试副考官,回京后受慈禧太后破例召见。
光绪十一年冬,任陕西道监察御史
光绪十二年因上《豫防宦寺流弊疏》而遭贬为六部主事候补,遂以母病为由请准回乡。
回乡后,受两广总督张之洞邀请,任广东肇庆端溪书院主讲,遂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到达广东次年到达肇庆
光绪十五年(1889年)朱一新移任广州广雅书院山长
光绪十六年(1890年)康有为移居广州后,朱一新与其有过学术讨论。
朱一新在学术上主张汉、宋兼并。
光绪二十年朱一新去世。
其遗著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秋由其胞弟朱怀新主持编纂刻印,成分订16册之《拙盦丛稿》。
光绪二十三年十二月广东学政恽彦彬奏请将朱一新宣付史馆立传,并赏卿衔
光绪二十四年十二月,礼部议奏照定章加五品衔,获得批准。
宣统元年六月两广总督张人骏奏请恢复朱一新原职原衔,取消之前的降调处分。
主要活动
  • 1876年,进士,丙子恩科貢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李默
李默字湖翁泉州人
康熙丁未武进士,官至肇庆总兵
有《吹剑集》。
主要活动
  • 1667年,武进士
屈大均明末清初 1630 — 169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0—1696 【介绍】: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
明末诸生
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
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
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
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
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
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
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清诗别裁集
缪天自云:“诗有俚语,经顾宁人笔辄典;诗有庸语,入屈翁山手便超。
”洵为定论。
翁山天分绝人,而又奔走塞垣,交结宇内奇士,故发而为诗,随所感触,自有不可一世之概,欲觅一磊落伟之人对之,艺林诸公竟罕其匹。
○《诗外》中七言古以古律句互用,无浩气健笔举之,少一片清锵金石声也。
七言律高浑兀奡,不事雕镂,五言律如天半朱霞,云中白鹤,人望而难即。
大家逸品,兼擅厥长。
屈大均号翁山番禺人
有《道援堂集》。
词学图录
屈大均(1630-1696) 字介子一字翁山号泠君华夫骚馀等。
番禺人
诸生
少随师抗清,败走肇庆南明永历帝将授官,以父病归。
削发为僧,法名今种字一灵
仍秘事抗清。
事泄返初服,避走塞上。
遗民终身。
工诗,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在清初遗民中与顾炎武吴嘉纪分鼎三足。
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道援堂集》,今人辑有《屈大均全集》。
词集名《骚屑》,一名《道援堂词》。
全粤诗·卷七二八
屈大均(一六三○ — 一六九六)初名绍龙字翁山又字介子自号泠君华夫等。
番禺人
少从陈邦彦学。
明亡,邦彦起兵,大均从军,独当一队。
邦彦殉节死,大均遂弃诸生
永历初,赴肇庆行在,上《中兴六大典书》,将官中秘,会父疾遽归。
顺治七年(一六五○)冬削发为僧,事函是番禺雷峰,名今种字一灵
顺治十四年秋,逾岭北游,至康熙元年(一六六二)始南归番禺
四年,复北上。
十二年吴三桂叛清,大均往来楚、粤军中,后知其无成,谢事归。
十八年,奉母避地江南,又欲留居于赣,入翠微山中,与易堂诸子相讲习。
十九年秋归
晚年居广州,潜心著述。
康熙三十五年病卒,年六十七,葬于番禺沙亭。
著有《翁山文钞》、《翁山诗外》、《翁山文外》、《广东新语》、《翁山易外》等。
清史稿》卷四八四、民国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一有传。
陈王猷
陈王猷字良可号砚村又号息斋广东海阳人
康熙辛酉举人,官肇庆教授
有《蓬亭偶存诗草》。
清诗别裁集
字良可广东海阳人
康熙辛酉举人,官连州学正
林飞鹤
维基
叶洁齐广东惠州府海丰县坊廓都(今陆丰博美下寮)人,同进士出身
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登进士,授授翰林院庶吉士,后任广东肇庆府儒学教授文林郎
主要活动
  • 1817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夏修恕
维基
夏修恕(?
年—1840年),字浑初又字浑夫号森圃
江西省南昌府新建县(今属南昌市)人。
嘉庆三年(1798年)壬戌江西乡试第一百十六名举人
嘉庆七年(1802年)壬戌科第三甲第一百五十五名同进士出身
翰林院庶吉士
九年(1804年),加入消寒诗社。
十年(1805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检讨
国史馆协修官、功臣馆纂修官。
十二年(1807年),充任丁卯顺天乡试同考官
十六年(1811年),充辛未科会试同考官
十七年(1812年),考选都察院山西道监察御史
十八年(1813年),四月,奏请「釐刑狱以省拖累」,嘉庆帝上谕:「所奏深合事理。
国家明刑弼教,意本期于无刑,有罪者不容轻纵,无罪者尤不可株连。
刑部总理谳狱,然案情较重、罪名大小,办理自有等差。
近日五城及步军统领衙门于寻常讼案罪止杖笞以下者,往往不察事理,概以送部了事,以致刑部审之案日积日多,不能速为断结,迨至逐案审理,其事甚细,而到案之人久羁缧绁,隶徒中饱,赀产荡然。
又或查拿案犯,不辨真伪,辄请交部严鞫,及讯明无辜被累,而正犯转得远飏,纷纷株系,桎梏相望,皆足上干天和。
刑部详查定例并酌定条款,凡轻罪细故、可由五城及步军统领衙门审结者,俱令自行拟结;其应送部而不送部者,固当照例参处,如不应送部而率意送部者,刑部将原案駮回并将该衙门题奏请旨。
至于刑部收禁人犯,尤当审度案情,其问徒以下轻罪人犯、以及干连待质之人,例应取保候审,今往往一概收禁,以致囹圄积滞、疾病颠连,甚或遭瘐毙之惨。
据该御史奏称本年正月以来,狱犯患病及病故者已数十起,殊堪悯恻。
刑部查明现在监禁人犯,此内凡轻罪及传案待质者,立即清理省释,毋稍稽滞。
嗣后该堂官并随时查察,如司员等有滥传收禁者,均予参处;其内外问刑衙门引用律例,前曾有旨,不得用虽但字样、抑扬其词,今或以他字代用,仍复何所区别,著再行申禁。
断案总当援引正条,如本有专律,不得改引他条,意为重轻,文致人罪。
又该御史奏请饬令刑部于承审本司之外勿另行派审一条,谳狱之道,本当专其责成,即如刑部执法之官,朕于一切案件皆交该部审拟;遇有案情重大者,特派大学士九卿军机大臣会审,亦非事所恒有。
刑部于签分各司之案,多派员会审,殊非覈实之法。
嗣后除实有疑难重案,仍准遴派干员会审外,其寻常案件总责令承办之司细心推鞫,俾令各举其职,以杜诿卸。
该堂官其加意整饬,钦恤惟刑,用协咸中
八月,转京畿道监察御史
十九年(1814年),正月,针对癸酉之变善后事宜奏请「严禁妄拿无辜」,上谕:「所奏甚是,此次办理叛案,其从贼逆党必当悉数捕诛,不容一名漏网。
但岂得因此株累查拿,扰及良善?
近日审讯各处查缉送部之人,多有妄报邀功、挟仇诬陷者,虽审明后即予昭雪,而其人羁禁囹圄,室家播弃,赀产荡然,且有因以瘐毙者。
似此妄行罗织,心实不忍,良民何辜,遭此苛政,其可以消沴戾而召祥和。
现在必应查拿之犯,俱经刑部将年貌住址根究明确,开单饬交京畿及各省按名踹缉,务获究办。
此外如再有妄拿无辜诱供刑逼、以及仇扳捏控者,审明俱按律坐诬治罪,庶矜慎刑狱,除莠良,以靖人心而迓昊贶。
」后擢都察院兵科给事中
冬季充巡城给事中巡视东仓、东城,罢黜奸猾吏员,铲除盗匪。
二十二年(1817年),擢刑科掌印给事中
六月,弹劾直隶总督方受畴迟延不审理赵师氏呈控案件,奏请究查。
外授广东惠潮嘉兵备道,剿戮匪徒,抚平械斗,收缴民间鸟枪,训练州县壮丁,设置义学,整理韩山书院,改善风气。
二年(1822年),充任壬午广东乡试提调官
三年(1823年),四月,以惠潮嘉道署理肇罗道,兼摄肇庆府事务,平反罗定州冤狱。
五年(1825年),与肇庆府知府屠英、高要县知县韩际飞等重修《高要县志》。
广东督粮道,督办筑堤,亲自捐资,两次署理盐运使
随后以督粮道护理广东布政使印务
稽查严密,禁除若干积弊。
充任乙酉广东乡试提调官
两广总督阮元委托总理辑纂刊刻《皇清经解》,并作序文。
七年(1827年),俸满离任,赴吏部引见。
十年(1830年),四月二十二日,升授湖南按察使,护理布政使印务
廉平易不苛徵。
十一月二十九日,调任山西按察使
十二年(1832年),九月初一日,调任按察使
九月初四日,因山西按察使任内未能审阳曲县知县「李联蒙藉案索赃案」案情,上谕与山西巡抚阿勒清阿布政使邱鸣泰、冀宁道王志瀜太原府知府王世绂等相关官员一同发交吏部议处,遭降三级调用,以从四品候补。
闰九月,又因湖南按察使任内「失察逆猺滋事」,追加处分于补官时再降二级留任。
怡然面对,请假归乡,县志称之「德让君子之遗风」。
十九年(1839年),补授贵州思南府知府
清理积案,制造纺车,教导人民纺织,半年内街巷充斥纺织声。
主修《思南府续志》。
不久后卒于任上。
二十年(1840年),九月与充任贵州学政的次子夏廷矩相聚。
冬季卒于任上。
为人端正严谨,喜好洒脱的气节,旁人有过失就当面指摘,因此时有龃龉不合,然而心地仁慈温和,见善必为,怜悯丧家,乐于施与,死后受各处任官地的百姓追慕。
主要活动
  • 1802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