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清朝
倪钊
人物简介
倪钊字勋旃号幼迂咸丰辛酉科拔贡生,历任襄阳府学教谕,世居锡之秦巷镇(今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秦巷),曾祖凤来随大培公庐州经历,因家无为(今隶属安徽芜湖市十字街
有《幼迂诗集》八卷。
刘应霖
黄鹄山志
字小峰襄阳人
尹会一清 1691 — 174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91—1748 【介绍】: 直隶博野人字元孚,学者据所居堂名,称健馀先生
雍正二年进士,授主事,官至吏部侍郎
家居设义仓、义田、义学。
推崇颜元之学,而仍宗主程朱。
有《君鉴》、《臣鉴》、《士鉴》、《健馀先生文集》等。
尹会一字元孚号健余博野人
雍正甲辰进士,官至吏部侍郎
有《健余诗草》。
清诗别裁集
字元孚直隶博陵人
雍正癸卯进士,官至吏部侍郎
著有《健馀诗草》。
维基
尹会一(1691年—1748年)字元孚号健馀直隶博野人进士出身
雍正二年(1724年)进士
工部学习,授主事,迁员外郎
雍正五年(1727年)出知湖广襄阳府
雍正九年(1731年)江南扬州府知府
雍正十一年(1733年)两淮盐运使
乾隆二年(1737年)广东巡抚,调署河南巡抚,开仓平籴,救恤赈灾。
提倡理学,增订《洛学编》,命州县建立社学。
官至吏部侍郎督江苏学政
有《健馀先生文集》《抚豫条教》等著作。
有子尹嘉铨
释大定晚清 1824 — 1906年8月4日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六
释大定字密源姓邓氏黄陂人也。
父学浩,母蔡氏,雷雨中见宝塔涌见其前,感而有身。
故生有自来,幼而素食,有志遗尘,及严慈见背,诣随州仁圣寺礼本分剃度,同参大千知为道器,时善诱之。
沙弥,即精进猛勇,胁不沾席。
咸丰五年年三十二,从襄阳净信寺映川圆具。
遭逢寇乱,三为贼虏,皆因缘得脱。
避兵年馀,居徙无常。
入蜀至宝光寺,参妙香不契。
乃遍历终南五台、九华、普陀,维扬之高旻,毗陵之天宁,皆问道处。
最后至金山见观心慧,令参念佛是谁有省。
本名大顶,观问名时,聆音未悉,误为大定,乃曰:“一定多少时?
”对曰:“不堕诸数。
”观笑曰:“可谓大定矣。
”自是始更名大定,久之命为领釉。
同治甲戌,观示寂。
时定已还鄂,居归元寺,迎之还山。
初不言住持事,既至丈室,首座惟请继席,竖辞不允。
惟偕众僧环跪不起,定不得已,许之。
然性枯淡,居二年即退。
仍禅诵不倦,虽老不假给侍,躬自缝浣,或略失威仪,即跪佛前痛自责励,学者为之感泣。
室中惟一禅床,常坐一日如弹指顷,尚言恐有走漏,愧古人多矣,其真诣如此。
光绪癸卯年已八十,众讲开期弘法,登坛乞戒者五百馀人,极一时法会之盛。
丙午七月,偶患疾,延医视之。
笑曰:“我本无病,奚用药为?
”犹兀坐自若。
高居士者,本五戒弟子,辞之他往。
曰:“勿去,恐汝回时不及见。
”或以为戏言。
至八月三日,有请益者,初不之答,哀恳再三,乃厉声曰: “汝真欲参禅,祗须到底毋懈,若中道而返,前功尽弃。
”言词痛切,闻者堕泪。
明日五鼓,呼侍者扶起,端坐至日午,头稍低侧。
或呼曰:“老宿平时脊梁如铁,今何乃尔?
闻,即举头,泊然而寂。
清光绪三十二年八月四日也。
寿八十三,腊五十有五,坐五十二夏。
茶毗火灭,远见其面目如常,俨然入定。
近视则薪尽无馀,获舍利无数,塔于五峰山之阳。
生平教人真参实悟,不贵口头利滑,偶拈古人论说,皆得其要。
尝游普陀,与一座主论“二六时中,安身立命”之处。
喟然叹曰:“真妄相待,纵饶證真,亦是对待边事,岂究竟耶?
”闻者感服。
弟子慈本,状其行事,乞释敬安为之铭。
林铭几明末清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福建莆田人字祖册
崇祯元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擢湖广道监察御史巡按江西,风节自持,深得民望
山东按察司副使,到任数日,即请疾勇退。
北村别墅,购书数万卷,名画法书参差其间。
有《南窗遗稿》。
维基
林铭几(?
年—1648年),字祖册福建莆田县人
年十五失恃,与兄经魁林铭盘相师友。
天启四年甲子举壁经(尚书)第一,兄弟后先合辙,时称双壁
崇祯元年(1628年)戊辰科成进士,授中书舍人
五年壬申(1632年)湖广道监察御史,疏论流寇蔓延,防入楚则郧抚宜扬兵襄樊,防走吴则淮抚当羁旅颍寿,防掠齐鲁则东抚亟须简练清济,控制濮曹,皆切中机宜。
又疏参总兵张应昌观望,守道李春旺退缩,识者韪之。
八年乙亥(1635年)督鹾两浙,剔蠹弊,苏商困,疏捐羡余银六千三百余两,解助兵饷,有「实切灭此后食」之语。
九年巡按江西,风节自持,吏畏若神明。
立朝素著风采,忌者用邻里族人事出之,时论甚为不平。
臬副山东,视篆数日即请疾勇退归。
北村别墅,初衣自适,未尝片字干有司。
购书数万卷,名书、法书参错其间,著述甚富,如自记家园十六景,及九漈纪游绝类、柳州西山宴游诸记,与二三素友社集觞咏,有《南窗遗稿》二卷。
暇日驱染烟墨,太仓王时敏称「谓深精画理,引陈无已诗。
偃屈盖代气,万里入咫尺。
」二句以赠。
王时敏素为董其昌所推重,以深精归铭几,自比小巫,其画功可见一斑。
林居数年,奉嫂如母,抚侄如子。
岁歉,赈济施木,为德于乡里。
生平与维扬李清(号映碧)交最善。
明亡后,南明立,知大厦将倾,独木难支,遂坚卧不出,自是殷忧积疴,遂以顺治五年戊子(1648年)六月长叹而逝。
吴凤章
维基
吴凤章(?—?),号声和,广东省潮州府潮阳县山都人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生。
乾隆十三年(1748年)戊辰进士
出任松阳县(今浙江丽水市)知县
其时离县城六十里处有蛇出没作祟,乡民膜拜,凤章挺身而出:「除害安民乃是知县职责。
」遂用县印打击偶像,然后烧毁,其害遂止。
该县西部田园常患乾旱,凤章因势利导,改水向西流,使田园获得水源灌溉,瘠地变成良田,百姓交口称颂。
方大湜清 ? — 188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86 【介绍】: 湖南巴陵人字菊人
咸丰间诸生从军,荐任广济知县,筑盘塘石堤,下游数县皆免水患。
襄阳,擢宜昌知府,调武昌,所至有绩。
光绪间累迁山西布政使,被劾归。
有《平平书》、《蚕桑提要》、《堤工摘要》等。
马文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北襄阳人字庶村
文学,兼通医道。
进士及第历官峨眉盐亭知事
晚年迁居四川阆中县,与当地文士编修县志。
暇则讲论诗文,潜心于佛学,遇患病者则为治之。
一生清廉,殁后囊无余资,阆中人助葬于当地。
杜鼒
杜鼒字羹臣号毅臣
山东滨州人乾隆二年(1737)进士,历江苏娄县湖北襄阳知县,官至广西上思知州
著有《听松轩诗》。
维基
杜,字羹臣号毅亭山东滨州人进士出身
乾隆二年(1737年)进士
曾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接替王继祖娄县知县一职,乾隆十二年(1747年)王绩接任。
邵熉
梁溪诗钞
邵熉字振蜚初名之鹭无锡人
诸生,事亲孝有才名,诗近襄阳,病酒卒。
郑之侨清 1707 — 1784
维基
郑之侨(1707年—1784年)字茂云号东里广东潮阳县举练都金浦(今潮阳区金浦街道)人。
清乾隆二年(1737年)进士,授江西铅山县,建鹅湖书院
继而弋阳县
饶州府同知任上建濂溪书院
之后历任广西柳州府知府湖南宝庆(今邵阳市)知府山东济东泰武道,湖广安襄郧兵备道(今湖北之安陆襄阳郧阳三地区,当时各为府)。
致仕后家居近20年,其府第今存。
周材芳
维基
周材芳云南省楚雄府楚雄县人
进士出身
光绪二年(1876年)丙子恩科会试47名。
殿试登进士二甲第31名。
同年五月(6月3日),改翰林院庶吉士
光绪三年四月癸丑1877年6月9日),翰林院散馆,著以即用知县
改选广西思恩县知县
父周汝骧,官至襄阳府知府
马虎清 ? — 177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73 【介绍】: 甘肃武威人
行伍出身。
雍正四年从征准格尔,有功,迁西宁镇标中军守备
后从攻大小金川十余年,以军功累迁为湖北襄阳总兵
乾隆三十八年又奉命赴金川营效力,进攻达尔图山梁时中枪死。
言如泗清 1716 — 180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16—1806 【介绍】: 江苏昭文人字素园
言偃七十五世孙。
乾隆间赐恩贡生,充正黄旗官学教习
山西垣曲知县,累擢湖北襄阳知府,有政声。
以失察属员罢职。
王裕曾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仁和人字芝泉
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襄阳知县
善画,兼精篆刻。
王翼孙
王翼孙字以燕号听夫长洲人
襄阳吕堰司巡检
殉难,予云骑尉世职。
有《波余遗稿》。
邓嘉缜清末民国初 1845 — 1915
晴花暖玉词
1845-1915字季垂江宁(今江苏南京)人。
邓廷桢孙,邓尔咸子。
少孤,奉母辗转、滇、黔,最后兄履吉湖南,又迎养至
及江南平,奉母归。
贫苦励行。
同治九年(1870)优贡,用知县
光绪元年(1875)举人
四年,母卒,终丧,始出就官贵州,权贵筑
改知贞丰州,又权知正安州,皆有惠爱。
长于断狱,死囚往往得更生。
奏调至台湾,补嘉义
甲午内渡,调至,主赋事。
于荫霖湖北,复招入幕。
擢守襄阳,调武昌黄州郧阳
光绪三十一年(1905),简授徽州府知府,改知锦州府,调奉天
东三省改定官制,署奉天巡警道。
未几,裁缺,遂引疾自免,寄居北京天津
老更世变,时时为小词以自遣。
著《暖玉晴花馆词》二卷。
晴花暖玉词·跋
右裒录先大夫晴花暖玉词,凡二卷,共一百九十五首。
先大夫生平所谓诗文多不存稿,四十以后之官黔中,始为小词。
在官二十五年,所历五行省,虽久速简剧不一,然治事有暇,不废倚声,中间惟在诸罗簿书填委,遭时多故,吟咏偶稀,自余未尝辍也。
宣统纪元,先大夫年六十有五,乞身𢾅门,益依度曲自遣。
七年之中,积稿盈寸。
比诸在官,正复相埒
今之所录,以在官时为上卷,去官后为下卷。
茧纸蚓书,杂厕丛束,不敢谓移写必无失次,粗举先后,以告子孙。
嗟乎,使先大夫得假贞寿,则不肖所述宁止此耶,宁止此耶。
己未十一月长至,不肖男邦述录竟,谨识。
王荣先
维基
王荣先湖北省襄阳府襄阳县人同进士出身
光绪十二年(1886年),参加光绪丙戌科殿试,登进士三甲80名。
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
光绪十五年四月散馆,著以主事部属用。
朴趾源清 1737 — 1805
简介
朴趾源(박지원,1737年—1805年),朝鲜王朝后期思想家、文学家
字仲美美仲号燕岩烟湘洌上外史,本贯潘南,生于汉城
他出身老论派的没落两班,长年酬唱诗文,无心仕宦。
1780年随三从兄锦城朴明源出使清朝,目睹乾隆盛世之状,回国后写成《热河日记》,倡导“北学”思想。
五十岁以后才经好友推荐入仕,官至襄阳府使,后辞官隐居而卒。
其孙朴圭寿朝鲜高宗时官至右议政,他因孙子之恩荫而追赠左赞成。
1910年获赐谥号“文度”。
诗文被后人整理为《燕岩》。
舒才博
黄鹄山志
字逊文号约斋溆浦人
乾隆丁酉选拔,朝考第一,授湘乡县教谕,两任襄阳府教授
著有《信手拈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