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清朝
章鋆晚清 1820 — 187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75 【介绍】: 浙江鄞县人字酡芝号采南
咸丰二年状元,授修撰,累官国子监祭酒
同治间提督福建学政,辑《闽儒学则》。
另有《望云山馆诗文稿》、《治平宝鉴》等。
章鋆字酡芝号采南鄞县人
咸丰壬子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历官祭酒
有《望云馆诗稿》。
维基
章鋆(1820年—1875年)字酡芝号采南
浙江宁波市鄞县(今属宁波市)人。
清朝状元历官翰林院修撰
四川安徽江西福建等地学政 ,仕至国子监祭酒,诰授资政大夫(正二品)。
为人勤勉醇厚,颇著时誉。
咸丰壬子章鋆大魁天下后,直至清末废科举,再也没有宁波士子在廷试中独占鳌头
所以章鋆宁波历史上的最后一名状元
生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道光二十四年甲辰举人咸丰二年(1852年)考中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时年仅29岁。
翰林院修撰
后累官至国子监祭酒
工诗文。
光绪元年(1875年)卒。
主要活动
  • 1852年,状元,第一甲,賜進士及第
王梦弼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南商丘人字代言号惕若
雍正七年副贡,发浙江试用,历任江山、镇海知县,所至以清干称。
其赈荒、修塘二事绩尤著,载浙人所撰《生祠碑记》中。
知州衔致仕。
李清明末清初 1591 — 167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1—1673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兴化人字心水号映碧晚号天一居士
明崇祯四年进士,授宁波府推官,累迁大理寺左寺丞
归隐。
晚著书自娱,尤潜心史学
有《南渡录》、《三垣笔记》等。
维基
李清(1602年—1683年)字心水号映碧直隶扬州府兴化县(今属江苏省泰州)人。
明末政治人物。
李春芳之五世孙,李思诚之孙。
父李长祺早亡,由伯父李长敷养成。
天启元年(1621年)中式辛酉应天乡试,崇祯元年(1628年)戊辰科会试副榜,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进士都察院观政,授宁波府推官六年福建乡试同考官七年举卓异,八年拔贡同考,九年江本省同考十一年考选,授官刑科给事中十二年巡视十库,以忤旨降为浙江布政司照磨
崇祯十七年(1644年)甲申之变前夕,奉旨出封淮府。
后任弘光帝工科都给事中,迁大理寺左寺丞
不久受命祀南镇,刚到杭州桥山,弘光朝灭亡,“踽凉孤踪,飘泊江之南北”。
明亡,隐居枣园,杜门不出凡三十八年,以著述为乐。
主要活动
  • 1631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陆浩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定海人字大瀛
冯李骅同撰《左绣》。
释隆琦明末清初 1592 — 1673年4月3日
字隐元
福建东林林氏子也。
父在田。
母龚氏。
生六岁。
父客于湘。
家产日耗。
难以攻读。
渐以耕樵为业。
每静夜与二三友。
坐卧松下。
仰观天河运转。
星月流辉。
谁系谁主。
缠度不忒。
心甚骇焉。
遂有慕佛之念。
年二十母与长兄欲定聘。
自思身为男子。
不知父之游踪。
急于娶。
非孝也。
因告母兄。
将聘金为路用。
直往豫章
南京
宁波舟山
见族叔。
又至绍兴
经历一载。
囊已空。
随香船至南海
朝观音。
见佛地庄严。
一时凡念冰释。
遂发心持斋
潮音洞主出家。
明年二月。
航海归闽省母。
母以为自天降下。
喜不自胜。
劝母奉斋归佛。
越明年。
归寂
鉴源于印林寺。
方便接引。
遂从削发。
即发愿精修。
辛酉
绍兴显圣寺。
听涅槃经。
时闻本师费和尚之名。
因遍处参寻。
壬戌
鹦窝顶听法华。
冬在夹石碧云。
听楞严。
忽闻密老和尚
来应金
即往参见。
随问学人初入禅门。
未知做工夫。
求开示。
密云
我这里无有工夫可做。
要行便行。
要坐便坐。
要卧便卧。
师云。
蚊子多卧不得时如何。
密云
一巴掌。
师有省。
便拜云。
某甲会得和尚掌中意。
和尚云道看。
师便喝。
和尚云。
再道看。
师又喝。
和尚云。
三喝四喝后如何。
师云。
今岁盐贵如米。
自此日常活泼泼地。
忽一日窗外风吹入。
寒毛卓竖。
通身白汗。
大彻底。
便知三世诸佛历代祖师。
天下老和尚
情与无情。
尽在。
一毫头。
了了分明。
无二无别。
不可举似于人。
庚午春
黄檗本寺。
老和尚进山。
师同回寺。
辛未
众请住狮子岩
癸酉冬
马峰费和尚主席。
命师为西堂。
一日诸禅人颂百丈再参马祖
一喝三日耳聋。
黄檗闻之不觉吐舌因缘。
师亦颂云。
一声涂毒闻皆丧。
遍野髑髅没处藏。
三寸舌申安国剑。
千秋凛凛白如霜。
呈上。
费老人即圈出示众。
升座云。
吾有一枝拂子。
是从上用不尽的。
顾师云。
汝作么生奉持。
师喝便出。
到方丈。
师礼拜。
老人举拂云。
汝且将去行持。
师接著。
便打一拂。
老人云。
将为报恩那。
又打一拂。
便归寮。
甲戌回狮岩隐静。
丙子夏
本山请继黄檗法席。
却之不能。
岩下有侧石如舟。
俱以不平为叹。
师一夜在石中坐。
持大悲咒三遍。
默祝龙天。
此去黄檗
吾道大行。
为山增色。
此石可平。
默坐注香。
归室次。
蚤徒良哉报云。
石已自平。
师乃名为自平石。
法通专使送大衣流至。
丁丑仲冬
至山开堂。
腊八示云。
昔日世尊升忉利天。
为母说法。
说甚么法。
蓦竖拂云。
也只是这个。
今日山僧不动本际。
为诸父老谈禅。
谈甚么禅。
也只是这个。
这个又是个什么。
正如八十翁翁入场屋。
真诚不是小儿戏。
向个里消息恰好去。
许汝入黄檗门。
黄檗人。
黄檗同条合命。
共气连枝。
不然。
尽是门外之绕汉。
要见黄檗毫毛也大难。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八
释隆琦字隐元
姓林氏黄檗人也。
生有灵徵,幼志凝重。
因父远游不归,绝意婚娶,附舟诣补陀祷祝,睹大士境界,遂欲轶尘。
乃礼黄檗鉴源为师,薙染易服。
遍造诸方,潜颖真参,心光灿发。
密云金粟,径往依之,始露头角,机锋酬酢,迥出寻常,密云甚相契重。
逮受黄檗请,乃偕还旧山,结茅于师子岩。
隐安继主檗山本同,则延之领众,因继其法。
费隐既受别请,林御史汝翥与士众请居祖席,始出世焉。
坐夏十稔,指踰三千,鞭龙策象,声光远播。
万里扶桑,梯航申礼,祈教彼土,恳请尤挚。
亦自知信于东倭,实有宿缘,当为了之。
故扬帆破浪,海若效灵,遂底长
岛主欣迎,万象云拥。
驻锡兴福,益以崇福,兼兹二刹,法雨所施,罔不沾溉。
受请普门,国王、大将军咸来致敬,宠锡优渥,珍服名香,络绎充积。
亦漠然,惟思流通正教,弘我佛旨。
但每念祖庭,时有故山之思,国王感其眷恋,乃于太和山更起梵宫,仍名黄檗,以慰其心。
移居未久,举首座性瑫自代,退隐松堂,国王为建寿塔,优游泉石,十有馀载。
预知报谢,乃示微疾,彼国王臣慰问再四,皆裁偈酬答,端居而化,康熙十二年癸丑四月三日也。
寿八十有二,腊五十有三。
得法者二十二人,有《七会语录》。
貌魁伟,秉性刚正,苦行高谊,具在年谱。
檗山大众仰其馀徽,为筑衣钵塔,释如幻弘为之记铭,见《瘦集》。
卫荣光晚清 1826 — 189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90 【介绍】: 河南新乡人字静澜
咸丰二年进士
编修
九年多隆阿镇压太平军,转战鄂、皖。
同治间在豫、鲁各地镇压捻军。
光绪初官至山西巡抚
维基
卫荣光(1826年—1892年)字静澜河南新乡人
咸丰二年壬子进士,官至山西巡抚
卫荣光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举人
咸丰二年(1852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
咸丰九年(1859年),经湖北巡抚胡林翼奏调,随荆州将军多隆阿攻剿黄州各郡的太平军,并转战入安徽克复太湖潜山
胡林翼逝世后,还京供职,途径新乡县时,恰逢捻军从山东入境,便与新乡县知县士选共同守城。
同治元年(1862年),入京师,补翰林院侍讲
次年,擢为侍讲学士,同年授予济东泰武临道,代理山东盐运使按察使
同治四年(1865年)山东巡抚阎敬铭委任其督办河防,围剿捻军赖文光、张总愚所部。
同治六年(1867年),卸盐运使职,仍兼任按察使
不久,因父忧归。
同治十二年(1873年),起用为江安粮道,署按察使
光绪元年(1875年),授安徽按察使,迁浙江布政使
又因母忧退职,守丧结束,授山西巡抚
光绪八年(1882年),调至江苏
光绪九年卫荣光参与修建宁波炮台
光绪十二年(1886年),调浙江巡抚,再调山西
因病乞休。
1892年于家乡
主要活动
  • 1852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黄呈忠晚清 1826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6—? 【介绍】: 广西人太平军将领
咸丰十年太平军封宝天义,任殿左军主将
年底,攻占宁波,宣布准许外国人通商。
进封戴王
拒绝外国侵略者拆除炮台等无理要求,坚决抵抗英法与清军进攻,同治元年击毙“常胜军”头目华尔
后转攻江西抚州建昌,战败南走入
四年占领漳浦
不久失守。
后事不详。
黄以周晚清 1828 — 189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8—1899 【介绍】: 浙江定海人字元同号儆季
黄式三子。
同治九年举人
分水训导处州府学教授
光绪间曾主南菁书院、辨志精舍讲席,弟子千余。
治学承式三之教,不拘门户,兼宗汉郑宋朱。
精于《》,著《礼书通故》,另有《儆季杂著》等。
盛植型晚清 1829 — 1887
维基
盛植型(1829年-1887年)晚清政治人物、书法家
字钧士号蓉洲浙江宁波府镇海县人
出自宁波府镇海县骆驼桥盛氏,咸丰六年(1856年)进士,任吏部主事
光绪元年(1875年),充任《穆宗实录》详校官
书成后,升任吏部员外郎,掌吏部考功司印,后补任吏部文选司员外郎
光绪九年,任湖北安襄郧荆兵备道道员,赴任后大力革除弊政,裁撤十八路差役,兴办义学、书院,创设水龙所(相当于今消防局),扩建粥厂,修复襄阳隆中祠宇。
致仕回乡后兴办教育,曾任宁波府定海县景行书院掌教(相当于今校长)。
1887年正月,卒于任上,享年59岁,身后葬于鄞县西面南乡柴家山之麓,学生晚辈陈三立作墓志铭。
擅长书,尤擅楷书,工整端丽。
行书、草书宗唐宋名家,深研古人笔法,自成一格。
二子盛炳纬,亦考中进士,是为“父子进士”。
主要活动
  • 1856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黄炳垕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馀姚人字蔚亭
同治九年举人
历算之学,曾为左宗棠测造沿海经纬舆图。
旋受聘主讲宁波辨志精舍。
有《黄忠端公年谱》、《五纬捷术》、《交食捷算》、《测地志要》、《诵芬诗略》。
黄炳垕字蔚亭余姚人
同治庚午举人
有《诵芬诗略》。
黄以恭晚清 1829 — 188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9—1882 【介绍】: 浙江定海人字质庭
光绪元年举人
有《尚书启蒙疏》、《读书管见》等。
释宝悟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六
释宝悟者,嘉兴人
出家百岁宫,具足后精进毗尼,严行头陀行,兼修定慧。
金山、天宁、高旻、崇福诸宗师,皆获印可。
咸丰时推居金山首座,演唱要妙,被所薰发者不可胜计。
同治十年,退处宜兴铜官山,专事禅观,不涉外缘,生平耿介自持,不蓄徒子。
有归依者婉辞谢之,至于远来请益,则循循善诲,至老不倦。
光绪初,元大定主金山,迎至寺,振播宗风,衲子闻而至,室不能容。
时年逾七十,不倦津梁,每对众说,必爇香为度。
一日讲筵方罢,向众礼退,偃息片刻,即惊坐化,时光绪元年二月六日也。
留偈甚多,举其略云:“春华锦绣翠玲珑,雪岭高撑映碧空。
灵山一别重相晤,归来犹住九华峰。
”“一点灵丹万物通,六根应用去无踪。
八面玲珑空皎洁,觉来何处不相逢。
”“密密无踪切要亲,识神停处冷冰冰。
孤明彻隐无分晓,才有纤毫即是尘。
”“清风明月遍恒沙,七宝山河共一家。
照见五蕴皆空相,分明却是镜中花。
”“青山叠翠只数重,绿竹黄花鸟语风。
眼前尽是西来意,点头自肯道无穷。
”“净觉精严最上乘,何须探索苦追寻。
遍满虚空真实际,个里无私彻底清。
”“殿阁清幽古树深,巧鸟常啼雪里
顿入玄机谈妙趣,寰宇长留清胜因。
”“洞里宗风古寺家,烟云老鹤散天花。
般若光中谈秘密,相邀同吃赵州茶。
”时江南有宝初、宝月、宝印,与齐名,皆以向上接人,为一时宗匠,号为“四宝”。
同时楚北有“四明”,曰朗明永明、月明、妙明,皆弘演化道,辉映南北。
咸同间,佛法衰而复振,赖此数子。
赫德晚清 1835 — 191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Robert Hart(1835—1911)英国人字鹭宾
咸丰四年来华充宁波领事翻译官
同治初李泰国为海关总税务司。
光绪间太子少保,加尚书衔
在任四十八年,制定由外人管理之海关制度,控制中国财政收入。
创办邮政。
屡参与中国不平等条约之签订及策动东南互保。
光绪三十四年请假回英。
死始卸职。
宗源瀚晚清 1834 — 189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4—1897 【介绍】: 江苏上元人字湘文
少佐幕,镇压太平军
光绪间历署浙江衢州湖州嘉兴宁波等府。
敏于吏治,兴修水利。
官至温处道
长于文学,尤精舆地。
有《浙江舆图》、《颐情馆集》等。
宗源瀚字湘文上元人
历官浙江温处道
有《颐情馆诗钞》。
全祖望清 1705 — 175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05—1755 【介绍】: 浙江鄞县人字绍衣号谢山
乾隆元年进士,选庶吉士
借读《永乐大典》,钞难得之书。
散馆后以知县用,不就。
后曾主蕺山广东端溪书院讲席
生平钦佩黄宗羲,学问长于史学,对明末忠烈初学者事迹,最为留意,所撰《鲒埼亭集》,收此类人士碑、表、传、志极多。
又续补黄宗羲宋元学案》。
另有《经史问答》、《勾馀土音》、《汉书地理志稽疑》,并校《水经注》,笺《困学纪闻》,辑《甬上耆旧诗》。
全祖望字绍衣号谢山鄞县人
乾隆丙辰博学鸿词
进士,改庶吉士,授知县
有《鲒埼亭诗集》。
词学图录
全祖望(1705-1755) 字绍衣号谢山鲒埼亭长学者称谢山先生,室名双山房。
鄞县洞桥乡沙港口村人。
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入庶常馆,授翰林院庶吉士
后绝意仕途,家境渐贫,竟至三餐难继。
1742年与同县蒋拭之等成立"真率社",赋诗唱和。
1748年应聘至绍兴主讲蕺山书院。
后因郡守失礼,拂然辞归。
贫病继迫,为学益力。
1751年广东端溪书院讲席次年因病归里。
1754年寓居扬州,病中仍校著不辍,返里。
次年,子昭德病夭,悲恸至极卒。
家人售双山房藏书万卷,获银200两始予安葬。
墓在南郊王家桥畔。
研治宋末及南明史事最精。
著《鲒埼亭文集》、《鲒埼亭文集外编》、《鲒埼亭诗集》。
以10年功夫续成黄宗羲黄百家父子仅完成约十之三四之《宋元学案》,又有《七校水经注》,《三笺困学纪闻》。
另有《经史问答》、《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尤有功于宁波地方文献,搜求、抄录宋《乾道四明图经》、《宝庆四明》、《开庆四明志》、《甬上耆旧诗》,编《句余唱和集》,撰《句余土音》等。
维基
全祖望(清末宁波话:,;当代宁波话:,,(1705年1月29日—1755年8月9日),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沙港口人(今宁波市洞桥镇沙港村),清朝史学家文学家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正月初五日亥时全祖望生于鄞县白坛里月湖之西岸先世宫詹公故宅。
其四岁能解《四书》、《五经》,七岁能读《资治通鉴》,人称神童,师从董次欧
十九岁由督学王兰生推选入,见当时侍郎方苞
雍正十年(1732年)顺天乡试,临川翰林李绂看到全祖望的考卷,叹曰:“此深宁、东发后一人也!
是年八月其妻张氏因难产而死。
雍正十三年(1735年)续娶满洲学士春台之女曹孺人为妻,家贫,典当二万卷书于仁和黄坚仓。
乾隆元年(1736年)中三甲第三十六名进士,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三十二岁。
初为庶吉士,不久受权贵排斥,散馆归班,乾隆二年九月回乡,专心著述,授徒为业。
绍兴太守杜甲之请,任蕺山书院山长,因杜甲傲慢,不久辞去,又主讲广东高要端溪书院。
谢山学派创始者,弟子有董秉纯卢镐、蒋学镛等。
其遗作由董秉纯整理。
乾隆二十年(1755年),六月底,全祖望不复能言,日夜作鼾声如睡,七月二日,声渐微,卒年五十一岁。
全祖望既逝,董秉纯、蒋学镛又请杭世骏校订《鲒埼亭集》书稿,并代为作序。
杭世骏的原稿后来不知所终,但董秉纯还保存着副本,嘉庆六年(1801年)刊印。
主要活动
  • 1736年,宏词科
  • 1736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史筠
史筠字湘霞浙江石门人
镇海余耀室。
有《萝月轩诗集》。
葛金烺晚清 1837 — 1890
葛金烺字景亮号煜珊平湖人
光绪丙戌进士,官户部郎中
有《传朴堂诗稿》。
维基
葛金烺(1837年—1890年)字景亮号煜珊清朝诗人、金石书画家、收藏家、藏书家。
浙江平湖(今属嘉兴市)人。
十岁能作诗,八次乡试落榜。
光绪十二年(1886年)丙戌科二甲进士,同年五月,俱著主事分部学习
刑部主事湖广司主稿
官至户部郎中
葛金烺劬学嗜书,金琅筑私人藏书楼名传朴堂,专注藏书,所藏卷本曾富甲一方,时与宁波天一阁、南浔嘉业堂并称浙江三大藏书楼。
朴堂以收藏地方志闻名,藏书达十万卷。
其子嗣浵在这个基础下,继续扩充,三十年内积书逾四十万卷。
著有《爱日吟庐书画录》四卷、《续录》八卷、《别录》四卷、《传朴堂诗稿》。
有子葛云威嗣浵。
主要活动
  • 1886年,进士,貢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释宗辉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十
释宗辉字净月
清乾隆戊午,重建总持寺钟楼,积精竭力,不日告成。
复修大殿,墙垣廊庑,焕然一新。
初得法于育王秋远碧公,传临济宗三十四世,后住灵芝领院事,历有年所,创立法堂,增置寺产。
是冬,开法灵芝普庆禅院,止作兼持。
未几,移锡瑞岩寺,值残荒。
一入院,百废具举,丛林为之改观。
平生愿力弘深,常怀利济,得瑜伽三昧,广兴法施,一衲之外,他无长物,衣钵之赀,悉以修葺桥梁,平治道路。
邮亭破院,尤尽心焉。
乙亥春,复住镇海普庆,于正月九日掩关自閟,三载乃出,即呈偈曰:“入此禅关一刹那,竟忘三载疾如梭。
寻空到得无空际,放下空空便出窝。
乾隆二十四年,复为育王嵩公,及鄞镇诸檀护所请,卓锡阿育王广利禅寺
晚年喜为韵语,天资敏捷,挥豪立就。
临机说法,具正知见,真足津梁。
末世所著《芝峰语录》一编,谢訚祚为之序,谓其“能于叩募之暇,闭关之馀,了明心性,悟四大皆空之理,成六尘不染之身,而其登堂说法,复能指示玄诠,令当下机锋,人人猛省,益信古人所传顽石点头,花雨诸天为不虚也。”
徐景熹
维基
徐景熹浙江省钱塘县人清朝官员。
乾隆四年(1739年)己未进士
乾隆十五年(1750年)接替王淳福州府知府乾隆二十年(1755年),由党罗四明接任。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接替宫兆麟兴化府知府一职,同年由孟琇接任。
主要活动
  • 1739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谢泰宗明末清初 1598 — 166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8—1667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定海人字时望晚号天愚山人
明崇祯十年进士
广东番禺知县,捕盗息讼,多所建树。
工部主事,为人中伤,谪为福建幕僚
南明隆武时兵科给事中
入清称病不仕。
生平手抄经史百余卷,诗文皆直抒胸臆。
卒于康熙五年十二月中
有《天愚山人集》。
谢泰宗字时望镇海人
明崇祯丁丑进士,官南安府推官
有《天愚山人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时望定海人
崇祯丁丑进士,除南安推官天愚山人
维基
谢泰宗(?
—17世纪),字默寘浙江宁波府定海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谢泰宗崇祯九年(1636年)丙子浙江乡试举人次年(1637年)联捷进士,授广东番禺知县
县境盘古十八峒流寇长期未能剿灭,渠帅苏凤宇称王,号称万人;他出任南路监军剿灭流寇,用计抓获得苏凤宇
其同党潜伏山巅计划劫回首领,苏凤宇望见后大叫令绳子断裂,士兵不敢靠近;他立刻下马手与其搏斗,终于在军前斩杀苏凤宇示众。
部下参将打算杀掉投降的数百人,拿出金盘玉带为献礼,他严词拒绝,令降兵免被杀害。
谢泰宗因功迁任工部都水主事,遭中伤而谪为福建泉州推官
流寇入侵时,巡行视察;不久调任南安,因贪污被罚八千金助饷。
隆武帝继位,黄道周推荐担任兵科给事中,受命前往浙江;福京失陷后加入柴楼军队,不接受张存仁推荐,到七十岁时去世。
主要活动
  • 1637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