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清朝
那苏图清 ? — 174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49 【介绍】: 满洲镶黄旗人,戴佳氏,字羲文
康熙间蓝翎侍卫
雍正间兵部侍郎,为黑龙江将军
乾隆时累官直隶总督,加太子太保,历任七省总督
卒之日,家无担石。
条奏六事,如抚苗一疏,对苗疆情形,深表忧虑,尤为卓见。
卒谥恪勤
张凯嵩晚清 1820 — 1886
维基
张凯嵩(1820年—1886年)字云卿粤卿月卿钺卿,室名赐閒楼、金碧小琼庐、复园湖北江夏人
张凯嵩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进士,分配至广西以知县即用,历宣化怀集临桂知县
李星沅劳崇光均推荐其才能,于咸丰五年(1855年)升任庆远知府
任内剿平土匪王得胜等,升左江道,改代理右江道
不久庆远失守,革职留任。
咸丰八年(1858年),连同按察使蒋益澧重新攻克庆远,官复原职,代理按察使,不久正式任职,又迁布政使
同治元年(1862年)巡抚刘长佑浔州筹划剿抚,张凯嵩率兵配合,克复阳朔,因功接替刘长佑巡抚
同治二年(1863年),徵召布政使刘坤一围剿大成国馀党黄鼎凤等部。
同治三年(1864年),攻克天平寨,生擒黄鼎凤。
贵县平定,朝廷赏头品顶戴。
疏陈左右江积匪未清,议三路进兵,以刘坤一统七营留防浔州,易元泰统十一营由宾州迁江思恩,李士恩统水陆八营由横州南宁,节节进剿。
八月, 失泗城与窜匪廖万福之泗城知府吴其逵被撤职,张凯嵩徵召邓云襄为泗城知府,进攻廖军。
廖部将军李老使、游标韦晚等被擒。
廖军退于富州的那良。
张凯嵩会同滇、黔两省清军围剿。
同治四年(1865年),四月廖军令公杨通潮被俘。
3日,廖万福被俘斩首。
刘坤一克大、江口、平,斩贼首梁安邦,南宁河道始通。
元泰剿上林,平之。
刘坤一江西巡抚去,以同知刘培一代领其军,将亲赴南宁督战,会伪康王汪海洋窜粤,将入广西,诏凯嵩驻防浔州
同治五年(1866年)凯嵩南宁,进攻山泽,督诸军穴地轰城,夺山入,擒伪平章苏仲熙等。
孙仁广单骑走旺陇,追斩之。
山泽为贼所踞十馀年,至此悉平。
同治六年(1867年),升任云贵总督
当时云南形势混乱,张凯嵩在赴任途中,行至巴东,即三次上疏称病,结果因规避被褫职。
光绪六年(1880年),以五品京堂重新起用,授通政使参议,迁内阁侍读学士,代理顺天府,授贵州巡抚
光绪十年(1884年),调任云南,请求在省城设立开采五金总局,发展矿业,与内阁学士周德润勘测中越边界。
光绪十二年(1886年),卒于任上。
清史稿》有传。
著《奏疏》28卷,《退庐诗存》及《退庐文牍》10卷、《抚滇奏疏(四卷)》等。
刘九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顺天人字阳升
善画人物仕女,尤工写真。
曾为康熙帝画像,赐官中书
凡公侯大像,所写颇多,无不逼真。
刘谦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直隶武强人字益侯号思庵
康熙十五年进士,官至左都御史,坐事革职。
李光地弟子,学者称碧峰先生
有《四书朱传纲目》、《周礼瀹义》、《廉平堂文集》。
刘谦字记州,新建人
乾隆庚辰进士
有《宾曰诗钞》。
谢济世清 1689 — 175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89—1756 【介绍】: 广西全州人字石霖号梅庄
康熙五十一年进士
检讨
雍正四年,任御史,劾田文镜贪虐,忤世宗,遭遣戍。
七年,又以注释《大学》不宗程朱,论死,宽免。
乾隆时得召还,授湖南粮道,复坐事解任。
旋改授驿盐道
有《梅庄遗集》等。
谢济世字石霖号梅庄全州人
康熙壬辰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历官湖南盐驿道
有《梅庄遗集》。
维基
谢济世(1689年—1755年)字石霖广西全州龙水镇桥渡村人
任道员御史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生。
康熙四十七年,举乡试解元。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散馆翰林院检讨
雍正四年(1726年),官至浙江道监察御史,参劾河南巡抚田文镜“营私负国,贪虐不法”,并“列举十罪”,雍正帝敕将奏章掷还,而谢济世还坚持要上疏。
雍正帝发现谢济世所劾与李绂所劾内容完全一致,认为谢济世是受了李绂蔡珽的指使,命令广西提督、署巡抚韩良辅调查。
刑部尚书励杜讷问谁是指使者
他答以“孔孟”。
是年被发往阿尔泰军前效力,讲学著书不辍。
雍正七年(1729年)振武将军、顺承郡王锡保搜查谢济世的居所,因为注疏《学庸》毁谤程朱获罪,且对时政“恣意谤讪”,雍正帝尤愤怒《注》中所云:“拒谏饰非必至拂人之性,骄泰甚矣”,是年十月入狱,狱中“欲自毙,绝粒五日”,但未死成,史称“谢济世大学案”。
十一月二十七日,同陆生楠绑赴刑场,陆生楠先被斩首,此时刑官问谢济世:“汝见否?
济世答道:“吾见矣!
保在刑场才宣读圣旨:“谢济世从宽免死,交与顺承王锡保,令当苦差效力赎罪。
”留军前效力。
清高宗即位,召济世燕京,拜江南御史
乾隆三年(1738年),授湖南粮道道员
乾隆八年正月,向湖南巡抚许容当面揭发李澎、樊德贻等两知县劣迹。
许容反向朝廷诬告。
朝廷以户部侍郎阿里衮孙嘉淦办理此案,补授湖南驿盐长宝道
乾隆九年(1744年)六月蒋溥密奏其谬附舆论,最后以老病致仕。
乾隆二十年(1755年)家居十二年卒。
丁静兰
闺秀词钞·卷十二
字畹芬武进人直隶知县承衍女,赵承榖聘室。
词综补
畹芬,许字赵承榖,庚申粤匪陷常州,赵氏阖门殉难。
女随父任,所随母病,刲股和药以进,殆母卒,静兰忆母痛夫,作绝命词,投缳自尽。
同治元年,持旨旌表。
钱德昌
维基
钱德昌直隶乐亭县人进士出身
咸丰九年(1859年)己未进士
河南唐县知县,加运同衔,候补直隶州,赏戴花翎,同治甲子同考官
张泰开清 1689 — 177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89—1774 【介绍】: 江苏金匮人字履安
乾隆七年进士,由编修五迁至礼部侍郎提督顺天学政
以为胡中藻《坚磨生诗集》作序,并出资刊刻,株连治罪,寻得释。
官至礼部尚书左都御史
卒谥文恪
维基
张泰开(1689年—1742年)字履安号有堂晚号乐泉居士江南常州府金匮县(今属无锡市)人。
雍正十三年(1735年)举人乾隆七年(1742年)进士,改庶吉士,命上书房行走,授编修,五迁礼部侍郎
乾隆十九年(1754年)国子监学录缺员,泰开推举同部侍郎邹一桂志伊任职,被高宗斥责为徇私,撤职,回编修
次年胡中藻案发,泰开曾经为其诗集作序,部议夺官治罪,高宗免其处分。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擢通政使,三迁左都御史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授礼部尚书
次年,回左都御史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以年老乞休获准,加太子少傅高宗作诗为其践行。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卒,年八十六,谥文恪
清史稿》有传。
王麟瑞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福建南靖人
诸生
八岁丧母。
事后母能尽孝。
父丧,庐墓三年,遇虎不避。
有人赠以重金,力辞不受。
雍正初,以孝廉方正,授陕西道监察御史,出为直隶永平知府
僧本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僧。
字于宋
文震孟孙。
生即茹斋,年二十在灵岩山出家。
后至京师,卓锡于磐山禅院,建精舍数十楹。
善画,工诗文。
雍正间,南归葬亲,卒,年八十余岁。
李朝仪清 ? — 188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81 【介绍】: 贵州贵筑人
道光二十五年进士,授直隶平谷知县,历署饶阳三河
咸丰初大兴县,署南路同知,补东路同知,皆有治声。
同治间累迁永定河道,署按察使,痛革河工积弊,民立祀之。
官终顺天府
卢日新晚清
维基
卢日新字敬修号小铭广东东莞城内宝积巷人。
晚清官员。
卢日新自幼静慧,其家赤贫却勤学不辍,与同乡张金鉴友善。
道光十五年(1835年),二人同年进学。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金鉴甲辰进士,在礼部任职。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卢日新也考中丁未科三甲第一百一十六名进士,与张之万李鸿章沈葆桢等同榜。
工部主事
卢日新性格清高,在京师做官期间,闭门读书,不巴结上司,结果两次补缺机会都旁落他人,日新却安之若命,不以此为烦恼。
后来,日新以父母年老为由告归。
回乡后,讲学育人,不少学生得以考取功名。
当时日新已年过五十,双亲仍健在,他每日问安侍候,不辞辛苦,其孝行为人所称道。
光绪初年,父母相继去世,日新悲痛欲绝,不久亦卒。
倪城
人物简介
倪城字大成号哲夫无锡人
咸丰十一年直隶知州,著有《自得斋诗集》等。
李清明末清初 1591 — 167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1—1673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兴化人字心水号映碧晚号天一居士
明崇祯四年进士,授宁波府推官,累迁大理寺左寺丞
归隐。
晚著书自娱,尤潜心史学
有《南渡录》、《三垣笔记》等。
维基
李清(1602年—1683年)字心水号映碧直隶扬州府兴化县(今属江苏省泰州)人。
明末政治人物。
李春芳之五世孙,李思诚之孙。
父李长祺早亡,由伯父李长敷养成。
天启元年(1621年)中式辛酉应天乡试,崇祯元年(1628年)戊辰科会试副榜,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进士都察院观政,授宁波府推官六年福建乡试同考官七年举卓异,八年拔贡同考,九年江本省同考十一年考选,授官刑科给事中十二年巡视十库,以忤旨降为浙江布政司照磨
崇祯十七年(1644年)甲申之变前夕,奉旨出封淮府。
后任弘光帝工科都给事中,迁大理寺左寺丞
不久受命祀南镇,刚到杭州桥山,弘光朝灭亡,“踽凉孤踪,飘泊江之南北”。
明亡,隐居枣园,杜门不出凡三十八年,以著述为乐。
李嘉端清 ? — 188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81 【介绍】: 直隶大兴人,字吉臣号铁梅
道光九年进士
官至安徽巡抚
居官正直,办事秉公,属下呼为“铁大人”。
尝主关中、莲池等书院。
程豫清 ? — 1882
维基
程豫(?
—1882年),陕西省商周直隶山阳县(今陕西省山阳县)人,同进士出身
咸丰六年(1856年)丙辰进士,即用知县
同治年间,任山西徐沟县知县,后升任山西大同府知府山西雁平道
光绪元年,任山西按察使
光绪二年,改四川布政使
释惟澄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八
同时有惟澄者,湘乡萧氏子。
早岁离尘,超然自洁,常持净念,不昧本来。
初至燕京,栖西城广济寺
庚申冬,欲从道阶肄讲论,移入法源
时方倡《续高僧传》,以习文耐劳属之采访,且主文赎,广印徵文,启以简章,分行东土,使续传者,事半功倍,澄之力也。
壬戌新春睹析寂,喟然曰:“此老不待我乎,何其速也。
”人方讶其妄,时无恙,年才三十,顾乐与析居,寝处间一木壁,声息相闻,志愿无爽。
后数日,果寂。
尝贮铜币数千枚,病时悉付主僧以施众,不昧因果可知。
宜振清 ? — 1881
维基
宜振(?
—1881年),字诜伯子诜号绳斋春宇,杨佳氏,内务府汉军镶黄旗人(属内务府镶黄旗汉姓满洲旗人)。
清朝官员,进士出身
历任江苏学政、诸部侍郎武会会试副考官
奉天辽阳
道光十九年己亥举人二十五年乙巳科二甲进士出身
后来散馆授编修
咸丰十一年十月九日内阁学士礼部左侍郎同治三年四月工部右侍郎,兼属吏部左侍郎同治三年七月五年二月(1864-1866)外放江苏学政,兼工部礼部右侍郎同治五年二月因病解学政职;十年,属仓场侍郎十一年回任工部右侍郎管钱法堂事,兼属正蓝旗护军统领
同治十二年,任恭办普祥峪定东陵工程(咸丰帝孝贞显皇后即慈安太后的陵寝)承修大臣
光绪元年,奉旨查验应行急修工程。
光绪二年,奉旨督办明孝陵大碑楼修缮工程。
光绪三年任武会试副考官,奉旨督办清西陵之慕东陵宝城修缮工程。
光绪四年,兼属刑部左侍郎
光绪五年(1879)正月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同年兼署吏部右侍郎
光绪七年四月病免。
在京创立“绚秋诗社”,诗友有正蓝旗汉军胡俊章胡俊章师从宜振,两人系亲戚,曾在工部共事)、镶白旗满洲索绰罗氏麟魁镶白旗宗室盛昱镶黄旗满洲裕瑚鲁氏奭良(祖父承龄)等。
京师的寓所名“蝶园”。
视学江苏期间,发现与提拔有学之才,包括京口驻防镶白旗蒙古同治十三年甲戌进士延清
著有《宾月轩试律》二卷(光绪十七年(1891)丹阳束氏刊刻)、《蝶喜斋试律》。
曾藏有康熙年间僧人画家上睿的设色山水大帧(据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高凤翰的《菊石》立帧(上有高凤翰左腕书题七绝一首)、《迁乔图》立帧(款署“莲”)。
家族世称内务府“钟杨家”,宅邸在北京鼓楼大街马家厂(今前马厂胡同、后马厂胡同),“户舍连云”。
汤若望明末清初 1591 — 166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1—1666 【介绍】: 日耳曼人,原名约翰亚当沙耳,字道未
明万历末澳门传天主教。
崇祯三年北京,以徐光启荐,官翰林,修正历法,铸造大炮。
清顺治元年,掌钦天监事,始用新法授时。
康熙初,为杨光先等排击下狱,旋得释。
有《历法西传》、《新法表异》。
程盛修
程盛修字风沂泰州人
雍正庚戌进士历官顺天府
有《夕阳书屋初编》、《南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