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明朝
宋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浦江人字子夷
宋璲子。
奉母谪居茂州,得蜀献王周济,专心于学,尤工书。
建文初,入为翰林侍书
王元正明 1483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陕西盩厔人字舜卿
正德六年进士
检讨
武宗出巡宣府、大同,述《五子之歌》以讽谏。
世宗时以争大礼议,忤旨,谪戍茂州
维基
王元正(1483年—?)字舜卿陕西盩厔县(今周至县)人。
正德辛未进士,官翰林院编修
正德二年(1507年)丁卯陕西乡试第二名(经魁)。
正德六年(1511年)辛未进士第三甲第一百一十八名。
庶吉士检讨
明武宗游幸宣化、大同时,元正作《五子之歌》以讽之。
嘉靖三年(1524年)爆发「大礼议」事件,王元正杨慎等二百多人死伏左顺门,撼门大哭,哭声响彻殿庭。
杖死者十六人。
谪戍茂州(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卒于任上。
隆庆初年,赠修撰。
王渊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山阴人字志默
天顺元年进士
南京吏科给事中,以气节自持。
宪宗即位,上疏劾宦官,并诋斥执政李贤,直声震天下。
逮下诏狱谪茂州判官
后归老于家。
维基
王渊浙江山阴(今属绍兴市)人。
明朝官员、同进士出身
天顺元年(1457年),登丁丑进士,授南京吏科给事中
其性情伉直,官至顺天府治中
韩璒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保定府高阳人
正德九年进士
户部主事
屡督运军饷,谨慎从事
山东佥事,分巡辽东
平“妖贼”李真有功,擢陕西按察副使
寻以避谤,罢归。
后起复为四川副使,整顿威州茂州兵备,迁湖广参政致仕。
维基
韩璒(15世纪—16世纪),字廷佩号西溪北直隶保定府安州高阳县人
韩璒弘治十一年(1498年)戊午举人正德九年(1514年)甲戌进士,获授户部主事嘉靖二年(1523年)户部员外郎山东按察司佥事分巡辽东,妖人李贞剽掠山海关,杀害守关兵部主事王冕监察御史王正宗寻获李得私册,载有通款姓名,他对王正宗曰:「一旦阅籍,就是把籍中人给与贼人。
」并焚烧簿籍,因此对方党散去,李贞被擒。
之后韩璒擢为陕西按察司副使整饬洮岷道,因避免毁谤辞官回乡,十一年(1532年)以原官调任四川按察司副使整饬威茂道,威茂在深山中,叠、溪、万、、番五寨贼人据山险作乱,前人多建议姑息招抚,费用繁重而众人日益骄纵,他到任后力主剿灭,和总兵何卿联合后连战皆捷,贼人退守险境使军队疲于奔命,他环视敌方巢穴后找到小路,率众以铁锥插在石缝攀援而上,晚上突袭其寨边斩边焚后五寨平定,赃物丝毫无取尽归朝廷,十三年(1534年)擢任湖广左参政,不久致仕回家。
他为官三十年没有多馀财产,以父亲俸禄簿不多终身不穿华丽衣服,其子韩博嘉靖十九年举人,任文登知县,有文学名声。
苏德馨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云南广通人
父宠异母弟,逐之。
尽孝益笃,父为感动。
万历间岁贡四川茂州学正
刘懋明 1442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广江陵人字勉之号不姤子
成化八年进士
刑科给事中,封驳无所避。
宦官汪直专权,首劾之。
旋因论昭德贵妃专宠,杖系诏狱。
出为浙江按察佥事,以忧归,家居数十年。
维基
刘懋(1442年—?
),字勉之湖广荆州府江陵县人,民籍。
进士出身
湖广乡试第八十五名。
成化八年(1472年)壬辰科会试第一百六十八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一百五十三名,授刑科给事中,弹劾汪直党权,后下诏狱。
之后出任浙江按察佥事,以丁忧归乡。
王在晋明末清初 1567 — 164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苏州府太仓人
字明初号岵云
万历二十年进士
中书舍人
万历末江西布政使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进督河道。
天启二年,以兵部侍郎署部事。
同年迁尚书右副都御史经略辽东、蓟镇、天津、登、莱,代熊廷弼
旋改南京兵部尚书
告归。
崇祯元年,官至兵部尚书
坐事削籍。
有《岵云集》、《三朝辽事实录》、《越镌》。
维基
王在晋(1567年7月22日—1643年)字明初明朝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人。
明朝官员。
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初授中书舍人,后历官江西布政使山东巡抚,进督河道,泰昌时(1620年)兵部左侍郎
熊廷弼王化贞丢失广宁(今辽宁北镇)后,朝廷大震,诛除熊廷弼王化贞下狱。
张鹤鸣以病为由辞职归家。
熹宗任命宣府巡抚解经邦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经略辽东,但解经邦力辞重任,结果被熹宗“著革职为民,永不叙用。
天启二年(1622年)三月十八日王在晋廷弼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经略辽东、蓟镇、天津、登、莱,帝特赐蟒玉、衣带和尚方宝剑。
王在晋分析当时关外形势:“东事离披,一坏于清、抚,再坏于开、铁,三坏于辽、沈,四坏于广宁
初坏为危局,再坏为败局,三坏为残局,至于四坏——捐弃全辽,则无局之可布矣!
逐步退缩之于山海,此后再无一步可退。
”据《明史》记载,王在晋既无远略、又无胆识。
蓟辽总督王象乾建议王在晋:“得广宁,不能守也,获罪滋大。
不如重关设险,卫山海,以卫京师”。
于是,在晋则以“抚虏(收买蒙古)、堵隘(再修一座关城)”作为守山海关方略,他在《题关门形势疏》中道:“画地筑墙,建台结寨,造营房,设公馆,分兵列燧,守望相助。
”朝廷发帑金20万两。
他的主张,遭到宁前兵备佥事袁崇焕主事沈棨、赞画孙元化等的反对,袁崇焕要求恢复国土到宁远,但王在晋不听。
袁崇焕两次直接将意见报告给首辅叶向高,但叶向高不知前线的情况,拿不定主意。
这时大学士管兵部事孙承宗自请行边,亲赴山海关
帝大喜,特加孙承宗太子太保,赐蟒玉、银币,以示隆礼。
六月十五日孙承宗前往山海关,考察了实际地理,听取了各方意见,确定王在晋策略不可行,并同王在晋“推心告语,凡七昼夜”。
在晋坚持己见,终不悔悟。
孙承宗回京后,面奏王在晋不足任,“笔舌更自迅利,然沉雄博大之未能”,改任南京兵部尚书在晋既去,承宗自请督师
天启五年在晋南京吏部尚书,不久就改兵部
崇祯元年(1628年),召为刑部尚书,不久,又迁兵部
因坐张庆臻改敕书事,削籍归乡,卒于乡。
著有《三朝辽事实录》。
曹震元末明初 ? — 139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93 【介绍】: 元末明初濠州人
元末,从朱元璋起兵,累官指挥使
洪武十二年,随沐英征西番,封景川侯
蓝玉云南
令军民修治自眉州峨眉建昌古驿道
寻复理四川军务
泸州,疏治自泸州通往永宁之河道,凿石削崖,以通漕运。
又辟陆路,架桥立栈,自茂州一道至松潘,一道至贵州以达保宁
运道既通,松潘遂为重镇。
后坐蓝玉党,被杀。
宋濂元末明初 1310 — 138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10—1381 【介绍】: 元明浙江浦江人字景濂号潜溪
幼敏明强记,从吴莱等名师学。
元顺帝至正中,隐居龙门山号玄真子
朱元璋婺州,与刘基章溢叶琛并征至应天,授江南儒学提举,授太子经书。
主修《元史》,又预修日历等。
国子司业礼部主事,官至学士承旨知制诰
官内庭久,未尝讦人过。
洪武十三年,其长孙宋慎坐胡惟庸党死,帝欲置其死,赖皇后太子力救,乃全家谪茂州卒于夔州
为明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
正德中追谥文宪
有《宋学士文集》。
词学图录
宋濂(1310-1381) 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道士玄真遁叟
浦江(现在浙江义乌)人。
元末顺帝曾召为翰林院编修,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
朱元璋时就任江南儒学提举,为太子讲经。
洪武二年(1369)奉命主修《元史》。
累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
洪武十年(1377)以年老辞官还乡。
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全家流放茂州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途中病死于夔州
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明立国,朝廷礼乐制度多为制,朱元璋称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为"太史公"。
有明一代,开私家藏书风气者,首推宋濂
有《宋学士文集》。
人物简介
宋濂(一三一零—一三八一)字景濂浙江浦江人
早年师从柳贯黄潜元时翰林院编修,隐居不赴。
明初,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制诰,任《元史总裁,以老致仕。
谥“文宪”。
有《宋学士集》。
字景濂金华人
洪武时学士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景濂浦江人
元至正末,用荐除翰林编修,以亲老辞,入仙华山道士
明初徵授皇太子经,为元史总裁官,仕至翰林学士承旨,兼太子赞善大夫
正德中追谥文宪
潜溪、翰苑、芝园、萝山诸集。
字景濂浦江人
元末,以翰林院编修徵,不就。
太祖婺州,召见,还金陵,徵为江南儒学提举,授太子经,改起居注
洪武初,充《元史总裁官,除翰林学士
编修,迁国子司业,谪安远知县
召为礼部主事,迁赞善大夫,擢侍讲学士,进学士承旨,致仕归。
以孙慎得罪,安置茂州,道卒。
正德中追谥文宪
有《潜溪》、《銮坡》、《芝园》、《萝山》、《朝天》诸集七十五卷。
王世贞《艺苑卮言》:高帝尝谓宋濂:「浙东人才,惟卿与王祎耳。
才思之雄,卿不如;学问之博,不如卿。
」又尝与刘诚意论文,诚意谓:「宋濂第一,其次臣不敢多让。
」 徐泰《诗谈》:宋景濂王子充诗亦纯雅,以文名。
沈士谦《明良录略》:尝奉制咏鹰,令七举足即成,有「自古戒禽荒」之言。
诗薮》:宋承旨不喜作六朝语,而《思春曲十韵》如「南浦沈书传素鲤,东风将恨与新莺」,「物华半老胭脂苑,春雾轻笼翡翠城」,「因弹《别鹤》心如剪,为妒文鸳绣懒成」,「阳台树密朝霞迥,巫峡潮回暮渚平」等句,特精工流丽。
田按,景濂自幼嗜学,家贫无书,每假藏书家,手自笔录。
大寒,砚冰坚,手指不能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不敢逾期约。
又尝入青萝山,不下书屋者屡年。
得郑氏所畜书数万卷,无不尽阅,阅无不尽记。
师事吴渊颖黄文献柳待制,皆元代耆宿。
学既刻苦,授受复有渊源,故所著文章,雄峙一代。
遭时遇主,司制作之柄,为开国文臣之首。
蛮夷朝贡,数问宋先生安否,日本得《潜溪集》,雕板国中。
当其恩遇优浓,醉学士之诗歌,甘露百岁衣之赏赐,论者传为盛事。
暨乎安置茂州,侘傺于荒江野寺,投缳以殁。
方希古祭文云:「公之厌斯世而不居,甘远迹于峨岷,盖将吊重华九疑,唁屈子于江滨。
吁!
可悲也!
」集中小诗,犹是元习;长篇大作,往往规模退之,时亦失之冗遝。
盖兼才为难,自唐以来如韩退之苏长公世不多见,正不必美备难具也。)
陈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平凉府华亭人
永乐中以能书征。
宣德时四川茂州知州
在官二十余年,抚□有方,民得安业,升四川右参政
同僚多忌之者,为按察使张淑所劾,罢去。
殷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常州府无锡人字序宾
永乐二年进士
黄岩知县
高唐知州
后累迁任四川布政使
宣德二年松潘卫少数族人民被千户钱弘激变。
都督同知陈怀等平之。
云南左布政使
致仕归。
晚号西郊居士
维基
殷冔(《明实录》又作殷序),字序宾江苏无锡人
进士
永乐二年,其中进士三甲第一百四十四名,升任四川布政使
宣德年间西戎进攻茂州殷序驰援防卫,并生擒对方两千余人,获得大胜。
后升任云南布政使,之后致仕归乡。
马昊明 1465 — 153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陕西宁夏人本姓邹字宗大
弘治十二年进士
骁捷善骑射,知兵。
武宗时四川佥事,屡败起义军方四曹甫、廖麻子等部,进副都御史
又镇压边民普法恶起事,再进右都御史
茂州松潘等地边民怨恨起事,作战屡败,被劾。
嘉靖初,削籍归。
维基
马昊(1465年—1534年)本名邹昊字宗大,致仕定居西安后,因自号“东溪居士”。
陕西都指挥使司宁夏卫(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人,明朝右都御史四川巡抚
墓志载其先世随宋高宗南渡,定居句容县来苏乡。
曾祖保保,洪武二十三年解马长,受军丁于宁夏,不能归,遂从马姓。
马豫,父马俊
生母杨氏。
弘治乙卯乡试举人十二年(1499年)己未进士,授行人,三年任满改江西道监察御史巡按山西
正德初年,升任山东按察司佥事,因事连坐谪真定推官,之后在因事连坐贬开州通判,因真定百姓伏阙请留,遂被免谪。
之后,复升为四川按察司佥事,任期内训练部队,并跟从巡抚林俊击退贼乱。
四川兵备副使,与总兵官杨宏击败曹甫义军。
此后代替巡抚高崇熙,升佥都御史四川巡抚,平定民变,因功进右副都御史
正德十年马昊参将张杰等修筑墙栅抵抗亦不剌进犯。
正德十二年,其督指挥曹昱等平定乌蒙、芒部府等番民暴乱,因功升右都御史
正德十四年,因民变势力扩大,南京给事中孙懋巡按御史卢雍黎龙先后弹劾马昊
正德十四年明武宗遣官逮捕,行至河南时,其上疏称疾笃,留于家中。
明世宗即位后,方才逮捕,寻削籍归还。
杨一清胡世宁等均举荐,但为桂萼所驳回。
其在家久之去世。
嘉靖七年(1528年)马昊上疏请求复姓邹氏,得到允许。
嘉靖十三年卒,享年七十。
夫人陈氏,有子三人:邹梦鹤邹梦龙、邹梦阳。
吕经明 1476 — 154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6—1544 【介绍】: 陕西宁州人字道夫号九川
正德三年进士
礼科给事中
乾清宫灾,上疏极论义子、番僧、边帅之害。
吏科都给事中,复极论马升妹入宫事,又劾方面最贪暴者四人。
群小咸恶之,谪蒲州同知
又以事忤中官黄玉,诬劾系狱。
世宗即位,擢山东参政,累官右副都御史巡抚辽东
役军筑边墙,督促过严,激起兵变。
谪戍茂州
隆庆初复官。
维基
吕经(1476年—1544年)字道夫号九川陕西承宣布政使庆阳府宁州(今甘肃省宁县)人,正德戊辰进士嘉靖时官至辽东巡抚
嘉靖十四年(1535年)因苛虐激起兵变,谪戍茂州
治《书经》,行三,由国子生中式辛酉(1501年)陕西乡试第二十名举人,年三十三岁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会试第四十八名,第三甲第九十六名进士
同年十月礼科给事中
正德七年(1512年)八月户科右给事中正德九年三月升礼科左,正德十年(1515年)五月升至吏科都给事中,反对马昂将怀孕的女子呈入宫事。
正德十一年十月被贬为蒲州同知
又以事忤中官黄玉,被诬陷弹劾下狱。
明世宗继位后,于正德十六年五月起复,升为山东右参政,分守东兖道
嘉靖三年(1524年)十二月,升任四川按察司按察使,后改右布政使,升云南布政司左布政使
嘉靖十三年九月,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辽东巡抚
十四年四月因与边疆都指挥刘尚德、袁璘发生矛盾,发生兵变,吕经被剥光衣服关入监狱虐辱,随后被逮捕入京下诏狱,谪戍四川茂州
数年释还。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卒,享年六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