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明朝
徐铎明 1395 — 1454
维基
徐铎(1395年—1454年)字文振四川成都府简县人,民籍,治《书经》。
四月二十九日生,行三,由国子生中式四川乡试第一百四十三名举人,会试中式第六十六名。
年三十六岁中式宣德五年庚戌科第三甲第三十三名进士
陈廷谟明末清初 1593 — 1638
维基
陈廷谟(1593年—1638年)字献明号沙南直隶广平府成安县人,民籍。
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进士
沂水县,调益都
属徵兵青属,索饷鼓噪,单骑往,谕以大义,发库金二千给之,乃定。
河南道御史,督鹾河东,禁参谒,督捞采,尽革夙弊。
修宏运书院。
流寇犯绛州,登城指授方略,击贼宵遁。
以艰归,服阕,巡按四川
时流寇逼汉中,捐赎金充饷,积榖赈饥,改建简州学宫,助修广元、保宁城垣,事竣,就川南候代。
寇忽至,行抚军事,调兵措饷,阅月围解,以病归,卒。
徐祯卿明 1479 — 151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9—1511 【介绍】: 吴县人字昌毅
弘治十八年进士,授大理左寺副,坐失囚,贬国子博士
少精文理,长称文雄,诗甲海内,名满士林。
跻身江东三才子、吴中四才子、前七子和十才子之列。
著有《迪功》、《谈艺录》等。
昌谷吴县人官博士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昌榖一字昌国吴县人
弘治乙丑进士,除大理寺左寺副左迁国子博士迪功集又叹叹焦桐鹦鹉花间野兴自惭等集
祯卿字昌谷一字昌国吴人
弘治乙丑进士,除大理寺左寺副,降国子博士
有《迪功》六卷,又有《叹叹》、《焦桐》、《鹦鹉》、《花间》、《野兴》、《自惭》等集。
(《四库总目》:祯卿论诗宗旨见于《谈艺录》及《与李梦阳第一书》。
如云:「古诗三百可以博其源,遗篇十九可以约其趣,乐府雄高可以励其气,《离骚》深永可以裨其思。
」又云:「绳汉之武,其流也犹至于魏;宗晋之体,其弊不可以悉。
」据其所谈,仍北地摹古之门径。
梦阳才雄而气盛,故枵张其词;祯卿虑澹而思深,故密运以意。
当时不能与梦阳争先,日久论定,亦不与梦阳俱废。
《国宝新编》:昌谷专门诗学,究订体裁,上探《骚》、《雅》,下括高、岑,取充栋之草,删存百一,成一家之言,至今海内奉如圭璧。
皇甫涍少玄集》:诗之为艺,独异众体。
昌谷韵度鲜朗,情言超莹,而原其趣,参之以神,要其构,极之以变。
考则古昔,往往冥契。
君之于诗,可以继轨二晋,标冠一代。
皇甫汸司勋集》:徐集独综菁英,莫可瑕类,非其佳秽自得,去取过严乎?
环溪诗话》:徐迪功诗如洞天仙子,偶落人间,不作风尘中语。
《艺苑卮言》:徐昌谷诗如白云自流,山泉泠然,残雪在地,掩映新月。
又如飞天仙人,偶游下界,不染尘俗。
昌谷自选《迪功》,咸自精美,无复可憾。
皇甫氏为刻《外集》,袁氏为刻五集,即少年所称「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者是已。
不知舞阳、绛、灌既贵后,为人称其屠狗吹箫,以为佳事,宁不泚颡。
王世懋艺圃撷馀》:诗有必不能废者,虽众体未备,而独擅一家之长。
孟浩然洮洮易尽,止以五言隽永,千载并称王、孟。
明其徐昌谷高子业乎?
二君诗大不同,而皆巧于用短。
徐能以高韵胜,有蝉蜕轩举之风;高能以深情胜,有秋闺怨妇之态。
更千百年,李、何尚有废兴,二君必无绝响。
《国雅》:徐昌谷豪纵英裁,格高调雅,驰骋于汉唐之间,婉而有味,浑而无迹,诸体高妙,都无累句可删。
《续吴先贤赞》;徐昌谷初与唐寅文壁游,其诗逸丽。
迨见李一何制作,遂变而益遒,研极诗之变。
逆其初,由卿云以来,至西京之盛,沿魏、晋而下,其所攻论甚严,谈艺之作,出钟嵘矣。
吴之文自昌谷始变而为六代。
王稚登晋陵集》:武宗之时文士辈出。
李君赤帜于关西,徐子白眉于东海
李资弘亮,徐学精深。
长才绝力,则徐不逮李;清声古色,则李不逮徐。
《明诗选》:陈卧子曰:「昌谷似与仲默同源,然仲默俊逸,昌谷矜贵,又自有殊。
宋辕文曰:「昌谷如秋夜银河,烂烂垂地。
何、李刻意少陵迪功独宗太白,不若嘉清时七子同境也。
王士禛居易录》:徐昌国谈艺录》:「未睹钧天之美,则《北里》为工;不咏《开雎》之乱,则《桑中》为隽。
」当是既见空同之后,深悔其吴耳!
田按:昌谷才力不及李、何富健,而清词逸格,矫矫出群,不授后人指摘。
良由存诗不多耳。
《谈艺》录,清言微旨,可俪严沧浪。)
维基
徐祯卿(1479年—1511年)字昌榖又字昌国
直隶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
明代文学家
其先常熟县人,迁居吴县
早年学文于吴宽,学书法于李应祯
年少时,与同郡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并称“吴中四才子”。
十六岁成《新倩集》,弘治十四年国子生辛酉应天乡试第七十二名举人
弘治十八年(1505年)乙丑进士
因其貌不扬,不得入翰林,授大理左寺副
李梦阳何景明交游。
因犯人逃亡牵连,降国子监博士
正德六年(1511年)卒,年仅三十三岁。
明史·文苑》有传。
何景明明 1483 — 152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3—1521 【介绍】: 河南信阳人字仲默号大复
八岁能作文,十五中举人
弘治十五年进士,授中书舍人
正德初刘瑾用事,谢病归。
败,以荐除中书
武宗多以佞幸为义子。
景明疏言“义子不当蓄,宦官不当宠”。
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以病投劾归,抵家而卒。
李梦阳齐名,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时人言天下诗文必称“何李”。
又与边贡徐祯卿并称四杰,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称七才子,即所谓“前七子”。
然何、李成名之后,论诗每相牴牾。
申何者谓何诗俊逸,李诗粗豪,盖风格实有区别。
有《大复》、《雍大记》、《四箴杂言》。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
信阳人,弘治十五(1502)年进士,授中书舍人,官至陕西提学副使
诗文与李梦阳齐名,著有《大复》《雍大记》《大复论》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仲默信阳人
弘治壬戌进士,由中书舍人吏部员外郎陕西提学副使大复山人
景明仲默信阳人
弘治壬戌进士,授中书舍人
吏部员外,出为陕西提学副使
有《大复巢》三十八卷。
(《四库总目》:正、嘉之间,景明李梦阳俱倡为复古之学,天下翕然从之,文体一变。
然二人天分各殊,取径稍异,故集中与梦阳论诗诸书,反覆诘难,龂龂然不相下。
平心而论,摹拟蹊径,二人之所短略同。
梦阳雄迈之气,与景明谐雅之音,亦各有所长。
正不坊离之双美,不必更分左右袒也。
空同集》:大复诗徒知神情会处,下笔成章为高,而不知高而不法,其势如搏巨蛇、驾风螭,步骤即奇,不足训也。
《国宝新编》:仲默弱冠入,身不胜衣,驰才长赋,便淩作者。
观其与李氏论文,直取舍筏登岸为优,斯将尽弃法程,专崇质性。
赋咏著述,互见短长,自古恒然,匪徒今日。
若乃天才腾逸,咳唾成珠,实亦人伦之隽。
《王氏家藏集》:大复欱骚俪《选》,挽视六朝,温醇典雅,丰容色泽,靡不备举。
升庵》:仲默枕藉杜诗,不观馀家,其于六朝、初唐末数数然也。
与予及薛君采言及六朝初唐,始恍然自失。
《诗谈》:何景明上追汉、魏,下薄初唐
大匠挥斤,群工敛手。
沈恺环溪诗话》:何仲默诗如玉工治玉,遇方成圭,遇圆成璧,得心应手
神授非人力也。
《艺苑卮言》:伺仲默诗如朝霞点水,芙蕖试风。
又如西施,毛嫱。
毋论才艺,却扇一顾,粉黛无色。
仲默才秀于李氏,而不能如其大,故有弱调而无累句,诗体翩翩,俱在雁行。
四友斋丛说》:顾东桥语客曰:「何大复诗虽则稍俊,然终是空同多一臂力」。
诗薮》:李以气骨胜,何以丰神胜。
学何不至,不失雕龙;学李不成,终类画虎。
赵彦复梁园风雅》:大复诗以清远为趣,俊逸为宗,务在舍筏,而自见神情。
献吉分镳异轸,各臻其极。
一以为霆惊电煜,骇日振心;一以为落日明霞,馀晖映远。
国史唯疑》:何大复父为渭源驿丞太守李纪闻丞有佳儿,召与其子同学。
丞致仕归,贫甚,具车马集街官郊送之,举酒酌丞曰:「吾老友。
」酌大复曰:「吾小友。
前辈风流可慕。
李开先中麓闲居集》:大复病危,属墓文必出空同手。
孟有涯、张昆仑并其侄某在侧,相与私议曰:「自论诗失欢后绝交久矣,状去空同文必不来。
吾辈并樊少南戴仲鹖亦可攒辏一空同。
」 《四溟诗话》:何仲默诗曰:「元日王正月,传呼殿晚班。
千官齐鹄立,万国侯龙颜。
辨色旌旗入,冲星剑佩还。
圣躬无乃倦,几欲问当关。
李献吉改为「不敢问当关」,曹仲礼曰:「吾舅所改未若仲默元句。
」 《明诗选》:陈卧子曰:「仲默姿制羸秀,神气和朗,发徽音,吐芳讯,令人有形秽之耻。
李舒章曰:「仲默才为风始,学擅雅宗。
长江泛,草木鱼龙咸怀凫藻。
古诗上睨子建,下拂土衡,清美合度,与李竞爽。
近体则初盛诸家无所常师,意之所寓,工丽即臻。
惟七言律与献吉同源而异流,婉佚胜之,高深不及,似稍有伯仲之分。
王土禛《分甘馀话》:胡元瑞论明人歌行,既尊空同,而略于大复,不知何《听琴》、《猎图》、《送徐少参》、《津市》、《打鱼》诸篇深得少陵之体,特以秀色掩之耳。
胡专举《明月》、《帝京》,陋矣!
东泉诗话》:信阳古体,佳句如《种麻篇》:「孤生易憔悴,独立多忧患。
」《捣衣》诗:「君子万里身,贱妾万里心。
」《咏怀》诗:「浮云蔽江皋,白日忽已晚。
」皆力摹六朝
田按,大复骨清神秀,龙凤之姿。
如虬髯公见太原公子人气夺。
与空同固是劲敌。)
维基
何景明(1483年—1521年8月5日)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
河南信阳人
明朝作家。
明朝文学家前七子之一,官至陕西提学副使
何景明幼时聪慧,弘治十五年(1502年),20岁即中进士,授为中书舍人,但因向朝廷上书指控宦官刘瑾,被免官。
正德六年(1511年)复职,十二年升为吏部员外郎十三年陕西提学副使正德十六年(1521年)病故,年仅三十九岁。
郑纮明 1418 — 1477
维基
郑纮(1418年—1477年)字士冕四川成都府简县人,灶籍,治《书经》,年三十四岁中式景泰二年辛未科第三甲第五十六名进士
八月初一日生,行一,曾祖郑元益;祖郑朝杰;父郑宗仁;母彭氏。
具庆下,妻丘氏,弟纲。
府学生中式四川乡试第十四名举人,会试中式第一百三十八名。
沈恺明 1495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松江府华亭人字舜臣号凤峰
嘉靖八年进士
宁波知府时,厉禁通番下海,反对用兵海岛。
当道不听,出兵失败。
官至湖广参政
忤朝廷权贵乞归,家居杜门著书。
文章颇尚古雅。
有《夜灯管测》、《环溪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舜臣松江华亭人
嘉靖己丑进士历官宁波知府湖广布政司右参政环溪漫集
维基
沈恺(1495年—?
),字舜臣号凤峰直隶松江府华亭县人,民籍。
嘉靖七年(1528年)戊子应天府乡试第一百三十五名举人
嘉靖八年(1529年)中式己丑科会试第七十八名,登第二甲第六十三名进士
初授刑部主事,升郎中,出为宁波府知府,历升湖广布政使司左参政三十一年正月以久病旷职,被勒令致仕。
高与清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贵池人
成化间四川简县
刘念
维基
刘念字克甫号松峨四川成都府简州人,民籍。
嘉靖二十五年1537年)丙午四川乡试第六名举人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三甲第二百八十四名进士
吏部观政,授都察院都事,起复补。
戢汝止
维基
汝止(1527年—?
年),字敬之号金溪四川成都府简州人
州学生中式四川乡试第三十五名举人,会试中式第一百五名。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乙丑科第三甲第三百零六名进士吏部观政隆庆元年(1567年)四月中书舍人四年五月选授户科给事中十一月升礼科右,五年正月湖广佥事万历二年(1574年)十一月福建参议三年六月终养
李棩明末清初 1641 — 1647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李棩 显宗 1659年—1674年
简介
李棩(1641年—1674年),即朝鲜显宗字景直朝鲜王朝第18任君主(1659年—1674年在位)。
李棩生于清朝盛京(今中国沈阳),是朝鲜孝宗李淏仁宣王后张氏的嫡长子。
朝鲜仁祖孝宗王世子后,李棩成为王世孙孝宗即位后,立李棩王世子
顺治十六年(1659年)继承王位。
任内党争渐起,围绕慈懿王大妃赵氏(庄烈王后)为孝宗和仁宣王后服丧的问题,先后发生了“己亥礼讼”和“甲寅礼讼”,其最终结果是南人党取代西人党执掌政权。
康熙十三年(1674年)去世,享年三十四岁。
死后庙号显宗,谥号纯文肃武敬仁彰孝大王(清朝赐谥“庄恪”),葬于崇陵。
袁华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苏州府昆山人字子英
工诗,长于乐府。
洪武初苏州府学训导
有《可传集》、《耕学斋诗集》。
臣等谨案:耕学斋诗集十二卷,明袁华撰。
字子英昆山人
生于元季,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后坐累逮系,死于京师
此集凡古体诗七卷,近体诗五卷,不知何人所编。
明史艺文志不著录。
杨维桢为作可传集序,称自二十岁后,三十年所积,无虑千馀首,吾选之得如午首云云。
疑即所谓千馀首者,后人裒辑以传也。
明之初年,作者林立。
为诸家盛名所掩,故人与诗皆不甚著。
实则衔华佩实,具有典型,非后来伪体所能及,固未可以流传未广轻之。
赠闵中孚初度诗,有同生延祐丙辰年句。
以干支推之,下至明太祖洪武元年,已五十三岁。
故集中诗句,元代所作为多。
甲午丙申己亥庚子乙巳丙午丁未诸纪年,皆在顺帝至正中
癸丑正月风雨中偶成一首作于洪武六年,颇露悲凉感慨之语。
盖欲自附于元之遗民,然已食明禄,不必作是语矣。
字子英汝阳人
洪武初学训
字子英昆山人
洪武初苏州训导
有《耕学斋集》十二卷,《可传集》一卷。
(《四库总目》:明之初年,作者林立,为诸家盛名所掩,故人与诗皆不甚著。
实则衔华佩实,具有典型,非后来伪体所能及。
西湖竹枝集》:袁子英博学有奇才,自幼以诗名缙绅间。
如「三峰月寒木客笑,丹阳湖深姑恶飞」,皆脍炙语也。
又如「银杏树阴不受暑,蔷薇花开犹早春」,可称才子矣。
姑苏》:子英少颖悟不群,读书一二过辄记诵不忘。
工诗,尤长于乐府,与顾阿瑛友善。
其家所藏书画,悉经品题。
《续吴先贤赞》:子英工为诗。
杨廉夫为乐府,有所风刺,前代别为格,惟引子英与同。
水东日记》:袁子英晚年惟一子生申为县吏,坐累并子英南京以卒。
詹孟举挽诗曰:「门山水隔陈雷,鱼雁依然得往来。
书后常思洞庭,诗中人寄陇头
但知抱道非贫病,谁料生儿是祸胎。
老泪尽从枯眼出,西风遥洒凤凰台
」 田按:子英铁门弟子,玉山游客,风华虽擅,骨气自遒。
吴人若高季迪吾不敢知,自杨孟载以下,岂容多让。
子英兼善品题书画,其题云林生著色山水云: 「门外青林生紫烟,龙泓一道落飞泉。
却如灵石山中宿,为说倪迂米颠
」跋云:「向客张贞层涧阿,言米南宫有洁癖,书画俱小幅,近代惟倪云林颇似之。
米以颠名,馀故以迂名倪。
今观遗画并及之。
」馀又检玉笥生诗有云:「艮岳恩荣雨露荒,平泉销废子孙忙。
久无人下公庭拜,赖有倪迂米狂
倪迂之见于诗者,当以二诗为最先矣。)
戴次冑
全粤诗·卷八六
戴次冑字希文
潮阳人
洪武间明经,官四川简县
事见清光绪潮阳县志》卷二二。
轲兴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人
宣德间简州卫千户
爱惜士卒,勤于政事。
李大澜明 1538 — ?
维基
李大澜(1538年—?
),字观甫号潆泉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民籍。
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福建乡试第八十一名举人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三甲第四十五名进士
刑部观政,本年六月江浦知县隆庆元年(1567年)六月太仓州知州三年五月降调闲散,丁忧
六年七月中都留守司经历,万历元年(1573年)三月常德府通判十二月简州知州三年二月常州府同知六年十月靖州知州,致仕。
沈弘度
弘度字公雅桐乡人,居清风乡
天启甲子举人
有《五愿斋集》、《容馀轩稿》、《畏吟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