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明朝
谭源
维基
谭源又名谈源广东番禺县人同进士出身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甲戌进士,授荣县知县
伍成章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四川荣县人
洪武时明经,任旧州训导,终始无倦。
永乐中与修《永乐大典》,致仕归。
于六经子史多所贯穿,尤长于诗书。
寿终九十。
胡子昭明 1361 — 140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61—1402 【介绍】: 四川荣县人初名志高字仲常
方孝儒任汉中教授时,子昭往从学。
蜀献王荐为县学训导
建文初,预修《太祖实录》,授翰林检讨,官至刑部侍郎
成祖即位,被杀。
子昭初名志高字仲常荣县人
以荐为训导
建文初,授翰林检讨,累迁至刑部侍郎
永乐初,坐方党死。
汪宗伊《表忠录》:子昭临刑诗曰:「两间正气归泉壤,一点丹心在帝乡
」时年四十一。)
钟庚阳明 1540 — ?
庚阳字长卿号西星秀水人隆庆戊辰进士刑部郎有焚馀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长卿秀水人
隆庆戊辰进士,除太平推官历官镇江知府谪知广德州刑部员外有焚馀集
维基
钟庚阳(1540年—?
),字长卿号西星浙江嘉兴府秀水县民籍,荣德县人
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浙江乡试第四十六名举人
隆庆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会试第四十九名,三甲第十四名进士
历官工部郎中万历六年(1578年)夏出任镇江府知府万历九年(1581年)五月因盗贼公行,地方屡次失事,被降三级调用。
黄纪贤明 1550 — ?
维基
黄纪贤(1550年—?
),字常甫四川省嘉定州荣县人,灶籍。
十月二十一日生,行二,治《诗经》,由国子生中式四川乡试第五十五名举人,年三十一岁中式万历八年庚辰科会试第二百九十一名,第三甲第七十九名进士
高密县知县十三年七月选授云南道试监察御史,劾罢兵部尚书王遴,复除江西道御史二十三年巡按广西二十六年巡按直隶二十七年四月太仆寺少卿三十三年十月奉命巡历东路,不久升右通政十二月右佥都御史提督军务抚治郧阳等处地方,三十八年多次告病请休,三十九年正月京察拾遗四月被准致仕回籍。
胡子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四川荣县人一名志远
胡子昭弟。
荐辟为威远训导,官至山东按察佥事
闻兄死,避居丹棱
后不知所终。
曹迈
维基
曹迈(1501年—?
年),字德仲号凤冈四川省嘉定州荣县人
嘉靖十一年壬辰科第三甲第十九名进士
观户部政,升南京给事中宁国府知府陕西副使卒。
吴于诗明 1559 — ?
维基
吴于诗(1533年—?
年),字以兴四川嘉定州荣县人四川叙州府富顺县灶籍,治《诗经》,年二十七岁中式嘉靖三十八年己未科第三甲第一百七十六名进士
十二月二十九日生,行一,曾祖吴堂祖吴可依;父谆;母江氏;继母魏氏。
慈侍下,妻赵氏,弟于礼;于乐。
由县学附学生中式四川乡试第四十四名举人,会试中式第八十四名。
伍性
维基
伍性(1448年—?
年),字宗诚四川嘉定州荣县人
四川乡试第五十六名举人成化十四年戊戌科第二甲第三十七名进士
简文瑞
维基
简文瑞四川承宣布政使荣县人
明朝解元、政治人物。
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中式丙午四川乡试第一名举人(解元)。
何显淑明 1520 — 1556
维基
何显淑(1520年—1556年)字晦仲号汉南四川嘉定州荣县人,民籍。
九月十六日生,行一,治《诗经》,由县学附学生中式壬子(1552年)四川乡试第五十八名举人,年三十七岁中式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丙辰科会试中式第四十六名,第二甲第六十名进士
工部观政,未授官,卒。
杨荣明 1371 — 144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1—1440 【介绍】: 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荣
建文二年进士
编修
成祖即位,入文渊阁,令更名荣
多次从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诏出令,及旗志符验,必得奏乃发。
累官文渊阁大学士
永乐二十二年之役,抵达纳穆尔河,不见敌,议进止,惟金幼孜言宜班师。
帝从之。
中途,帝卒。
幼孜以去京师远,秘不发丧。
仁宗即位,累进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
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反,首请帝亲征。
少傅
正统三年少师
历事四朝,谋而能断。
杨士奇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
卒谥文敏
有《后北征记》、《文敏》。
初名子荣,宇勉仁建安人
建文庚辰进士,授编修
永乐初,入直内阁,赐今名,历修撰、侍讲右谕德右庶子学士掌翰林院事,进文渊阁大学士
仁宗即位,进太常卿,寻进太子少傅谨身殿大学士,进工部尚书
宣德中、进少傅
正统初,进少师
卒赠太师谥文敏
有《默庵》、《云山小稿》、《静轩》、《退思》等集。
(《四库总目》:当明全盛之时,历事四朝,恩礼始终无间,儒生遭遇,可谓至
故发为文章,具有富贵福泽之气。
应制诸作,沨沨雅音,其他诗文,亦皆雍容平易,肖其为人。
虽无深湛幽渺之思,纵横驰骤之才,足以震耀一世,而逶迤有度,醇实无疵,台阁之文,所由与山林枯槁者异也。
与杨土奇同主一代之文柄,亦有由矣。
殿阁词林记》:永乐八年成祖北徵至野狐岭,召学士胡广等赋《平胡》诗。
杨荣曰:「圣主尊居四海安,天教戎虏自相残。
」上甚嘉之。
未几,谍知本雅失里与其下阿鲁台仇杀,东西奔遁,乃召谕曰:「此贼果自残灭,汝前日之诗,安知不为谶乎?
下马叩谢。
上喜,命赐羊酒。
翰林》:永乐八年,上亲征,次清水源,水皆苦咸,不可饮,人马俱渴,改营西北二三里许,忽有泉涌出,清彻可爱,命杨荣胡广往观,遣中官以银瓶汲取,上亲尝之,味甚甘美,赐等饮讫,士马争趋之,皆给足。
命曰「神应泉」。
又明日,应制撰《神应泉诗铭》,上嘉之,各赐上尊。
宣德二年三月驺虞见,献颂,上褒赏之。
三年扈从北征,凯旋,进《平胡》诗凡十篇,各立题命意。
上览之喜,屡沐白金钞币之赐。
闽小纪》:闽有贫生客京师,饥寒滨死,颇善丹青,不能售一钱,因以两幅献杨文敏公荣
公题其上而还之。
诗云:「谁家老屋枕溪滨?
十里青山半是云。
此处更无尘迹到,只应啼鸟隔花闻。
」明日张此画于市,价遂涌起。
田按:西杨铭东杨墓云:「北裔西垂,从狩万里。
职典著文,亦兼知武。
羌虏胸臆,帅垣弱强。
重瞳屡顾,敷奏惟明。
」参机务者,不熟塞垣形势,何以禦侮?
后来惟张江陵庶足当此。
维基
杨荣(1371年—1440年)原名子荣字勉仁福建建宁府建安县(今福建省建瓯县)人。
明朝内阁首辅、工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与杨士奇杨溥共称“三杨”,其为“东杨”,是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的缔造者之一。
谥文敏
建文永乐年间建文元年(1399年)杨子荣考中己卯福建乡试第一名举人
次年联捷庚辰科二甲第三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燕王朱棣起兵攻入应天府后,杨子荣迎谒问朱棣:“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
朱棣听后促骑马谒陵,子遂得赏识。
明成祖即位后,他直入文渊阁,并改名杨荣
当时内阁一共七人,杨荣年纪最少且警敏。
一日,宁夏急报被围,朱棣急召内阁商议,而当时只有杨荣值班,于是朱棣示其奏报。
杨荣则称:“宁夏城坚固,人人都习武,况且奏摺已经过去十日,现在围困肯定已解。
”到半夜,果然解围的奏报抵达。
明成祖因此大赞杨荣
江西发生盗乱,朝廷派遣使者招抚,之后又派都督韩观派兵随后跟上。
招抚的奏报抵达,朱棣欲赏赐韩观
杨荣则劝阻:“计发奏时,尚未至,不得论功。
朱棣日益器重他,之后升至侍讲
储君确立后,晋升为右谕德,仍然兼任翰林院职位,赐二品服
朱棣为人威严,与大臣议事未决时或会发怒。
杨荣每次赶到即解决事情。
永乐五年(1408年)杨荣奉命赶往甘肃理军务,沿途记录山川形势,考察军队百姓,并检查城堡守卫,还奏武英殿
当时正值盛暑成祖大悦,并亲自为杨荣切西瓜。
不久,杨荣右庶子,仍兼任原职。
次年,因父丧归里,下葬后随即再起。
次年杨荣因母丧乞归,成祖以北巡时间急迫而不予批准,并命其与胡广金幼孜随行。
甘肃总兵官何福脱脱不花等请降,杨荣再赴甘肃,偕同何福受降,并持节即军中封何福宁远侯
之后赶往宁,与宁阳侯懋规画边疆事务,回朝后奏请十事,均得到成祖批准采纳。
永乐八年(1411年)杨荣成祖北征,抵达胪朐河,解决兵饷问题。
次年,乞求回籍奔丧,成祖中官护行。
杨荣返回后,成祖问及建民情及当年丰歉,杨荣具对。
之后,奉旨在文华殿侍奉诸位皇孙读书。
永乐十年甘肃守臣宋琥进言,蒙古有叛乱恐为边疆后患。
朱棣于是派遣杨荣抵达陕西,与丰城侯李彬探讨进兵方略
杨荣回朝后奏报:“冬天并非出兵时候,且有罪的人不过数人,不宜出兵。
朱棣于是接受其言,叛者也投降了。
次年杨荣胡广金幼孜再次跟从成祖北巡。
再一年,北征瓦剌皇太孙朱瞻基随行。
朱棣杨荣在军中给朱瞻基讲说经史,兼领尚宝事。
之后朱棣下令,凡是宣诏出令以及旗志符验,必须经过杨荣奏报才得以发送。
永乐十四年,其与金幼孜俱进翰林学士,仍兼庶子,跟从返回京师
明年,再次跟随朱棣亲征。
永乐十六年(1419年)胡广去世,杨荣管翰林院事,朝中大臣多有嫉妒杨荣,并欲疏远,共同举荐其担任国子监祭酒
朱棣则表示不可,诸位大臣不再敢言。
两年后,他晋升为文渊阁大学士,仍然兼任翰林学士
次年,跟随朱棣迁都北京
永乐二十年,再次跟随北征出塞,还师后,朱棣劳赏将士,分四等赐宴,杨荣金幼孜列前席、受上赏。
不久,再次征讨阿鲁台,有人请调用建文时江西所集民兵,朱棣咨询杨荣,他对答到:“陛下许诺百姓复业刚二十年,一旦再征用,恐怕难以示信于天下。
朱棣遂打消此法。
次年,跟随出塞,军务均委托杨荣朱棣称其为“杨学士”而不直呼其名。
又过一年杨荣再次跟随北征,当时朱棣已经五次亲征,士兵饥冻,馈运不继,死者十有二三。
明军抵达答兰纳木儿河,仍然不见敌军。
朱棣问群臣是否继续前进,大臣纷纷唯唯诺诺,只有杨荣金幼孜进言班师回朝。
朱棣遂同意。
部队撤退到榆木川,朱棣驾崩。
中官马云等人不知所措,只能与杨荣金幼孜进入御幄商议。
两人则称,部队现在在外,离京师尚远,应该秘不发丧。
以礼入敛、熔锡为椑,载置于舆中。
而每日的进膳则如常,但日益严厉军令,使人无法预测。
此外杨荣少监海寿率先驰入南京告诉太子朱高炽讣告。
抵达后,朱高炽命其与蹇义杨士奇急议筹备事项。
另在永乐末期,江浙四川有贼乱,臣议发兵平定。
当时朱棣在塞外,奏摺抵达后朱棣拿给杨荣看。
他表示:“愚民因官员而受苦,不得已相聚自保。
如果派兵,只会使其更团结而不宜解决问题。
应当派使招抚,不应当再发兵。
朱棣听从,之后果然平定盗患。
杨荣虽然论事激烈,不能容忍他人过错。
但遇到他人触怒明成祖,其往往能够以微言导帝意,使问题得以解决。
夏原吉李时勉等人得以不死,都御史刘观得以免除戍边,都仰赖于杨荣之力。
洪熙宣德年间明仁宗即位后,杨荣晋升为太常卿
之后再进太子少傅谨身殿大学士
不久,再晋升工部尚书,食三份俸禄(太常寺大学士工部)。
当时杨士奇黄淮均辞去尚书的俸禄。
杨荣金幼孜亦固辞,不被批准。
宣德元年明宣宗即位不久,汉王朱高煦即起兵谋反。
宣宗召见杨荣商讨对策,杨荣率先请宣宗帅部亲征,称:“对方认为陛下刚立,肯定不会自己出行。
现在我们出其不意,以天威降临,事无不成。
宣宗于是同意此法,抵达乐安后,朱高煦投降。
部队还师后,以决策论功,杨荣受上赏,赐五枚银章。
宣德三年,跟从宣宗北巡边界,抵达遵化时,听闻兀良哈将骚扰边界,宣宗于是留下随从文臣,独命杨荣跟从。
于是率轻骑出击喜峰口,破敌而还。
两年后,晋升杨荣太子少傅杨荣因此辞去大学士俸禄。
宣德九年,再次跟随宣宗北巡边界,抵达洗马林后班师。
明成祖攻佔交阯(现越南)并设置交阯布政使司后,该地区屡次叛变。
明朝屡次发兵征讨均战败。
交阯黎利派人伪请立陈氏后人。
宣宗也厌恶兵战,预备答应其请求。
英国公张辅户部尚书蹇义等大臣以下数人都称,赐其无名,反而只会示弱于天下。
宣宗于是召见杨士奇杨荣商议,两人力言称:“陛下体恤百姓,不是无名之举;汉朝放弃珠崖郡,史书都以此为美谈,不是示弱。
请许其方便。
”于是宣宗下令命选择使者出使交阯
从此,明朝放弃交阯并罢兵,每年省出军费上亿两。
马刚中明末清初 ? — 164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1 【介绍】: 河南商城人字九如
崇祯七年进士
大同知县,擢翰林检讨,乞假归。
张献忠攻城,城破被杀。
维基
马刚中(16世纪—1641年),字毅伯,河南汝宁府光州商城县人
马刚中崇祯六年(1633年)癸酉举人次年(1634年)联捷进士,获授大同知县
大同位处边境,军民杂处,监军又为宦官,他能够平衡各方,得众人欢心,升任翰林院检讨
他在翰林院读得中秘藏书,学识愈加丰富。
崇祯十三年(1640年)马刚中省亲归里。
次年张献忠攻打商城,马钢中协助知县盛以恒守城,和义勇作战。
流贼势众,别人劝其逃走,他回答:「吾矢志死守,谁倡此言,义当斩之!
」人心稍定。
后来流贼袭击北城楼,城破,被敌人肢解。
杨镕
维基
杨镕(1537年—?
年),字德夫号复城四川嘉定州荣县人,民籍,九月十一日生,行二,治《诗经》,由县学附学生中式四川乡试第六十一名举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壬戌科礼部会试第一百五十二名,年二十九岁中式嘉靖四十四年乙丑科第三甲第一百四十四名进士
都察院观政,授湖广应城知县隆庆二年六月擢升刑部主事隆庆三年(1569年)闰六月户科给事中,劾奏兵部尚书霍冀工部左侍郎徐纲各贪庸不职状,四年三月升刑科右给事六年七月因考察降调外任,万历元年(1573年)三月浚县县丞,四月升本县知县
三年三月南京大理寺评事十月南京兵部主事五年十二月累官南京礼部郎中
万历九年(1581年)二月致仕,加四品服色
简仁瑞明末清初 ? — 164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3 【介绍】: 四川荣县人字季麟
崇祯间举人历官西安同知,迁平凉知府
十六年冬李自成军入潼关后,撤城外居民入城,企图死守。
自成军抵城下,居民皆愿降,乃自缢死。
史躬盛
维基
史躬盛字逢仲号存讱浙江湖州府乌程县军籍。
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浙江乡试第八名举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进士,初授广德州知州,迁刑部主事广东员外郎中,多所平反。
崇祯初疏奏魏珰欺君误国五罪,谓澌灭廉耻,剥削元气,紊乱官方,鱼肉生灵,销耗物力,词甚剀切,奉俞旨。
出任保定府知府清苑前任知县黄宗昌升任御史后,弹劾首辅周延儒延儒属托同乡史躬盛罗织罪名,诬陷黄宗昌
躬盛让继任的清苑知县崔泌之去办,被其回绝“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史躬盛恼羞成怒,诬其贪污钱粮三万七千余两,让其补清。
崇祯三年(1630年),两人在巡按御史前争辩,在争辩激烈之时,崔泌之忿愤难平,当着巡按御史甘学阔的面,以拳殴打了顶头上司史躬盛
泌之遂被逮赴刑部大牢关押。
后仕至江西瑞州知府
简敕
维基
简敕(?
年—1641年),四川荣县人
简敕简文瑞的从子,在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举人五年(1625年)乙丑进士
最初担任江西丰城县知县,升宁州知州,官至户部广西清吏司主事
谢政养亲,就食于家。
曾捐金修建当地跃龙桥,工程未告成而去世,时为崇祯十四年辛巳(164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