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明朝
陈寿明 ? — 141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11 【介绍】: 湖广随州人
洪武中国子生户部主事
永乐元年员外郎,出为山东参政
夏原吉荐,召为工部左侍郎
太子监国南京寿陈兵民困状,又乘间言左右干恩泽者多。
太子深纳之。
九年汉王高煦谮,下狱,贫不能给朝夕。
竟死狱中。
仁宗即位,追赠工部尚书谥敏肃
蓝渠明 1477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福建莆田人字志张
正德十二年进士
南京兵部郎中,初知随州,清刑狱,裁冗费,多有惠政,居七年,调钦州,当地民绘其像而祀之。
维基
蓝渠(1477年—?
),字志张号惧斋福建兴化卫军籍。
福建乡试第十七名举人
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式丁丑科会试第二百五十三名,登第二甲第二十九名进士
礼部观政,授随州知州,调钦州,升南京兵部员外郎,迁刑部郎中,致仕。
方扬明 1540 — 158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0—1583 【介绍】: 徽州府歙县人字思善号初庵
隆庆五年进士
官至杭州知府
有《方初庵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思善歙县人
隆庆辛未进士历官杭州知府初庵
维基
方扬(1540年—1583年)字思善号初庵直隶徽州府歙县(今安徽歙县)人。
隆庆五年(1571年)辛未科二甲第十七名进士,初授陕州知州,擢南京户部员外郎,历迁南京户部郎中,有怙权相势者,私据公田,假称为社田,以给贫乏,托方扬作记,不应。
遂以事相诬,万历六年(1578年)十一月谪守随州,升嘉兴府同知万历十年(1582年)浙江杭州府知府,上任半年,以病乞归,未几而卒,年四十四。
著有《山中集》、《孝经句义》、《中州藁》、《期月守考》、《南中草》、《湖中藁》、《仕学卮言》。
杜智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太平府芜湖人字仲才
性敏嗜学,洪武间由监生授随州知州,有治声。
以不忍峻征逋税,例当谪戍。
廷臣知其为民诬服,乃具其廉明政绩以闻。
诏乘传入见,升北平知府
永乐初供运馈饷劳绩颇著,升陕西布政使,改河南,官至右都御史
卒年九十七。
李中明 1479 — 154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9—1542 【介绍】: 江西吉水人字子庸
正德九年进士
工部主事,拜官三月,因抗疏主张毁佛寺,出乌斯藏僧人,忤帝,谪广东通衢驿丞
世宗即位,累官山东巡抚,有政绩,进副都御史总督南京粮储
少学于同里杨珠,后曾在五经书院讲学,所居里名谷平学者称谷平先生,有《谷平文集》等。
维基
李中(1478年—1542年)字子庸号谷平湖广德安府随州民籍,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今江西省吉水县)人。
生于成化戊戌十一月初一日弘治十二年(1499年)随父赴湖广景陵十四年(1501年)随州看望祖父,为知州李充嗣所赏识,荐入为州学增广生,正德二年(1507年)丁卯湖广乡试解元,九年(1514年)甲戌进士
吏部尚书杨一清数次召其应考言官,不赴选。
六月刑部浙江司主事,期间反对明武宗建寺于西华门内。
武宗怒,贬其为广东通衢驿丞
十三年病移长乐学宫。
当时王守仁巡抚赣州,檄其参与军事,平定朱宸濠之乱。
明世宗即位,升广东佥事
嘉靖二年(1523年)二月广西布政司左参议四月提学副使,三年丁继母忧归。
嘉靖六年起复前职,八年(1529年)五月升任浙江布政使司右参政
嘉靖十年(1531年)四月,升任广东按察使八月监乡试,九月武举十月父丧丁忧去职。
十四年起升广东右布政使
总督巡按御史戴某,以考察降四川右参政十六年至官数月,乃具疏乞休,同官力劝乃止。
十八年入觐,复升浙江按察使,未赴任,十月再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山东巡抚次年春赴任,治理当地蝗灾。
嘉靖二十年七月,升任右副都御史总督南京粮储
二十一年八月因事遭弹劾去职,十一月九日卒于南京官舍,年六十五。
明光宗时追谥庄介
田见龙
维基
田见龙湖广承宣布政使随州(今湖北省随州市)人。
崇祯元年(1628年)戊辰进士
崇祯十二年(1639年)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市市区)知县
曾任泰兴县知县,行取户部主事
朱多炡明 1541 — 158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1—1589 【介绍】: 宗室,字贞吉号瀑泉
太祖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六世孙。
封奉国将军
善诗歌,行草宗米芾,兼工山水写生。
见古人墨迹,一再临摩,如出其手。
尝轻装出游,化名来相如字不疑,踪迹遍吴楚。
既卒,门人子弟私谥清敏先生
有《五游集》、《倦游集》。
多炡字贞吉弋阳僖顺王曾孙,宁献王六世孙。
封奉国将军
卒后私谥清敏先生
有《五游》、《倦游》诸集。
姚旅露书》:豫章王贞吉负时名,慕孙太初,亦易姓名曰来相如,字不疑,浪迹吴、越。
其诗如「帆冲山果落,棹惹浪花腥」、「野竹云千顷,田桑雨一犁」,「野涧蘋花积,田家芋叶香」,「蜡屐黏香絮,单衣绣雨痕」,「山泉供水乐,秋叶逞春容」。
又七言如「林连北郭藏春色,水过东家作雨声」,皆兴到语。
《笔精》:贞吉王孙过《过馀干》诗云:「馀干城头云泊天,琵琶洲下水如弦。
推篷理咏随州句,落日平沙似往年。
谢在杭《宿》弋阳云:「群峰回合俯清溪,寂寞荒城古渡西。
惟有女墙秋月在,只今犹照夜乌啼。
」二诗皆用刘随州句,略无痕迹。
书史会要》:贞吉诗才警敏,行草宗米南宫,杂以古字,自成一体。
画史会要》:多炡精绘事,见古人墨迹,一再临之,如出其手。
山水得二米家法,写生更妙。
田按:贞吉王孙诗才清警,徐兴公称其绝句,固是玄赏。)
柴恪明 1543 — 1603
维基
柴恪(1543年—1603年)字子舒号慎庵湖广承天府潜江县人
进士出身
孝子柴浩四世孙,十岁能属文,十一而孤,就学于妇翁郭黄门嵩。
十七补邑诸生,积学累行,崭然自树。
万历七年(1579年)己卯以选贡中乡试,十七年(1589年)己丑进士,除常州府无锡
锡大徭独长赋最,素封之家贿吏免役,中人破家者十室而九。
首厘剔更,令家不千金,田不百亩者不长赋,民乃不困。
岁大旱,走群望而祷,忧勤至诚,雨随澍。
大风偃禾,禳之,风反禾尽起,吴人奇其事。
五载奏最,迁兵部职方主事,入省甫十日,上以封倭使辱命,欲更遣科臣,廷议多同异不决,上怒,罪宗伯、司马、诸郎及给事中,惰慢窜逐者十九人,与焉,得添注延州
归而杜门谢客,于城南莳花,构亭,颜曰:寤言。
灌园学圃,角巾布衣,逍遥物外,年六十一卒。
天启嗣服,覃恩议赠恤建言诖误诸臣,子一真时授随州训导,疏其事,遣弟一德诣阙陈情,报可,赠玺丞,祀乡贤
梁宝
维基
梁宝(14世纪—15世纪),广东高州府化州人
梁宝永乐元年(1403年)举人次年(1404年)联捷进士,获授宁化知县,为政不事苛察,爱民如子,政修利举获得爱戴,到九年(1411年)因父母去世回乡,人民不忍他离开,后官至随州同知,在宁化入祀名宦祠。
颜木明 1484 — 154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广应山人字惟乔自号淮汉先生
正德十二年进士
许州,以荐调亳州
武人石氏横暴,严惩之,被讦奏,下狱免官。
性嗜书,退居马坪二十年,吟诵不辍。
任诞自放,为文怪奇,晚年始为诗,质率无才情,而颇有名。
有《随州志》、《家政集》、《选诗评》、《烬馀稿》。
维基
颜木(1484年—1544年)字惟乔号浅溪,致仕后自号淮汉先生湖广德安府随州应山县人,马船籍。
湖广乡试第十八名举人
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式丁丑科会试第二百七十二名,登第二甲第十五名进士
工部观政,授许州知州,调亳州,致仕。
嘉靖甲辰卒。
曹逵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苏州府太仓人字履中号沙溪
御史
嘉靖十四年,以纠劾吏部尚书汪鋐,杖谪随州判官,摄蕲水县事。
累迁云南按察副使,治兵临安,擒土官普宪。
所至多政绩。
巡抚害其功格不上,遂归。
曹逵明 1495 — ?
维基
曹逵(1495年—?
),字履中号沙溪直隶苏州府太仓州民籍常熟县人
嘉靖八年(1529年)己丑科三甲一百名进士,授蕲水县知县,累迁监察御史,弹劾汪鋐,被杖责五十,外放随州判官
江西南城县知县,升南京工部主事
经三年,迁广州府知府,调云南府,擢按察司副使,备兵临安
吕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云南昆明人
举人成化中随州,数岁,外户不闭。
卒祀名宦。
何宗彦明 1559 — 162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4 【介绍】: 湖广随州人字君美
万历二十三年进士
累官詹事
四十二年礼部侍郎,摄尚书事六年。
屡疏陈福王之国请求无止,请东宫讲学。
“梃击”案起,请下张差廷讯,时望甚隆。
以无所附丽,受齐党排挤去位。
天启间官至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卒于官,谥文毅
有集。
维基
何宗彦(1559年—1624年)字君美一字若善号昆柱湖广随州人,籍贯江西金溪进士出身
万历乙酉湖广乡试十六名举人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进士,改庶吉士,送翰林院读书。
二十五年八月翰林院编修三十四年八月吏科给事中翁宪祥福建乡试,十二月右中允编修三十七年八月右谕德翰林院侍讲,与洗马南师仲应天府乡试,三十八年四月正使,行人桂绍龙副使,捧册封楚府武岗王朱华增所选原任河南仪封县知县梅开先嫡一女氏为妃,三十九年八月左春坊左庶子侍读四十一年五月詹事府少詹事、掌翰林院印。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八月礼部右侍郎翰林院侍读学士,署部事,摄尚书事。
四十三年七月左侍郎,照旧署掌印务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被齐党排挤,挂印辞官致仕。
次年明光宗即位,八月何宗彦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天启元年(1621年)六月何宗彦正式入阁。
九月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十月少保武英殿大学士
天启三年(1623年)正月,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
七月少傅兼太子太傅
十一月太子太师
天启四年(1624年)正月,卒于官,赠太傅谥文毅
伍希闵明 1437 — 1499
维基
伍希闵(1437年—1499年)名訚,以字行,改字仲孝号顺德江西承宣布政使吉安府安福县(今江西安福县)人。
早年出身国子生,以《春秋》中式天顺六年(1462年)壬午江西乡试第四十五名。
成化十一年(1475年)乙未进士,授湖广随州知州,官至福建按察司佥事
平寇之功。
李鸿雷明末清初 1614 — 169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4—1696 【介绍】: 明末清初山东新城人字仲默号锦秋
明崇祯十五年举人
清顺治间随州知州,累迁顺天府治中,坐事左迁,寻署嘉湖道,缘事罢归。
为官干练,所至力除积弊。
释明聪
禅师
讳明聪
字无闻
邵武光泽奚氏子也。
宗传临济
师事天奇。
天奇之盛化也。
联芳授受。
龙象数百员。
而师拔其萃。
然师不就疏请。
不藉檀脂。
卓立当阳
开创禅社。
爱以剧务绳学者。
重振百丈之规。
或不堪其劳而去。
未期月复来归之。
以故升其堂者。
皆挺特有志之士。
且函丈之室如旅泊。
中夜跏趺。
四壁凛然。
榻下咄咄之声。
常惊达旦。
是以杨歧之令。
至师又行焉。
师初受业于讲肆。
精研性相有声。
同辈惮其锋。
以英邵武嘲之。
师独阴疑大通智胜佛。
十劫坐道场。
佛法不现前。
不能成佛道。
乃与义学浩浩盘桓。
有曰。
既是佛矣。
何须更成。
或曰。
为度众生故。
所以不成佛。
师默叹曰。
审如是乎。
遂尽弃其所好。
坚扣禅宗不契。
忽闻马嘶。
廓然自惊。
趋见天奇瑞禅师
嗔目叱出(一本。
才礼拜便打)。
同行者曰。
君与和尚无缘耶。
师笑曰。
真个那是晚。
瑞公问曰。
今日我骂底僧。
在否。
有对曰。
是必在。
公即曳杖下旦过寮。
师迎作礼。
公便击之。
师进曰。
适来草草。
触忤和尚
公按杖曰。
老僧今日被上座勘破。
师又进曰。
和尚是在。
世忘世在。
念忘念岂被人勘破(一本云。
岂能勘破)。
公曰。
在世忘世是如何。
对曰。
了物非物。
曰。
在念忘念是如何。
对曰。
于心无心。
曰。
心物俱忘时如何。
对曰。
华山高突太行峨。
公休去。
未几。
以化柄属焉。
且诫师曰。
从上真宗有子。
担荷何忧哉。
但百兽虽潜踪于狮子声中。
然千花却发艳于象王影里。
子其勉之。
师既受嘱。
独入光州
山居六年
六安山又六年
复还光州旧隐。
又五年。
始出随州关子岭
建立龙泉寺
以安来学。
而学者集焉。
常谓众曰。
吾师天奇老人
每惧后学外著文义。
内生情见。
故有语云。
文义者法也。
情见者人也。
非人何以有其见。
非法何以有其文。
是以。
文义情见。
通属人法。
人之不空。
情见难绝。
法之不空。
文义难灭。
文若不尽。
见奚能尽。
义若不尽。
情何能绝。
如是奔竞。
展转无穷发之乎。
文生于见。
义生于情。
返之乎。
见生于文。
情生于义。
先乃所引生能。
后乃能追生所。
总名曰生。
文灭则见灭。
义绝则情亡。
情不自忘因乎义忘而情忘。
见不自泯。
因乎文泯而见泯。
统名曰死。
死死生生。
实可哀哉。
此吾老人防微杜渐。
切实至极。
汝辈有志于吾宗。
宁可忽诸。
然食饭不咬米。
行地不踏土。
又作么生委悉。
是时也。
师之同门诸尊宿。
或隐或现。
往来衲子
独推尊龙泉
为人剿绝枝蔓。
不涉离微。
月心宝
得入龙泉之室。
师尝召曰。
玄沙不肯灵云意作么生。
对曰。
贼入空房。
曰。
不得草草。
喝。
师诺。
乃辞去。
历载还侍师。
又召曰。
人人有个本来父母。
子之父母。
今在何处。
对曰。
佛眼觑不见。
曰。
子还见否。
对曰。
某亦不见。
师曰。
子何不见。
曰。
若见则非真父母。
师曰。
如何是真父母。
对曰。
本来真父母。
历劫不曾离。
起坐承他力。
寒温亦共知。
逢不相见。
见不相识。
为问今何在。
分明举似师。
师深肯之。
僧问。
本来面目。
师答曰。
石香亭。
曰。
便恁么去时如何。
师曰。
丧却了也。
曰。
放去较危。
收来太速。
又僧问。
今朝天下皆庆佛
未审。
佛于何处降生。
师画圆相示之。
僧无语
代僧作礼云。
尽界普瞻。
师以大法有所倚重遂隐去。
经二载还龙泉
龙泉床历益慎。
班白者半满其间。
间有二三妙龄披田服者。
皆格守律度。
参请如救眉然。
但师有辞世意矣。
一日师升座说法。
已而掷下拄杖。
俨然化去。
塔于龙泉寺右。
杨瑞
维基
杨瑞(1483年—?
年),字惟贤四川顺庆府岳池县人
庚午四川乡试第六十九名举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丁丑科会试第三百十六名,廷试三甲二百十三名进士
礼部观政,授行人,封楚藩,不受馈赠。
嘉靖二年(1523年),选云南道监察御史
嘉靖三年(1524年),大礼议爆发,杨瑞参与左顺门哭谏,被廷杖。
随州判官,卒于家。
隆庆初,诏赠少卿
范钦明 1506 — 158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宁波府鄞县人字尧卿,一作安卿号东明
嘉靖十一年进士
随州知州工部员外郎,忤武定侯郭勋,杖谪为袁州知州
三十八年,以右副都御史提督南赣,明年兵部右侍郎
归乡后建天一阁藏书楼,有书七万卷。
有《天一阁集》。
字尧卿号东明,以进士出知随州,有治行,迁工部员外郎
时大工频起,武定侯郭勋为督,其势张甚,公以事忤之,谮于上,下公狱,杖之阙下,出知袁州
相嵩,其郡人也。
嵩子世蕃欲取宣化公宇,公不可,世蕃怒,欲斥之,嵩曰:是抗郭武定者
踣之,适高其名,遂得寝。
稍迁按察副使,备兵九江,历广西福建云南、陜西诸藩臬,进副都御史巡抚南赣诸郡,擒剧贼李文彪,平其穴。
疏请筑城程乡之濠居村,设一通判,以消豫章、闽粤之奸,复攻大盗冯天爵,斩之。
兵部右侍郎,解组归。
时郡中东沙张公竹墟屠公亦以事废,与公并里居,投閒啸咏,主一时文柄,人称为东海三司马
而公筑居在两湖深处,舍径窅曲,林木翳然,不知在城市中。
性喜藏书,于舍中起天一阁,尽购海内异本,为四部。
尤善收说经诸书,及先辈诗文集未传世者。
吴门王凤洲家岁以书目取较,各钞所未见相易。
故浙东藏书家,以范氏天一阁为第一。
卒年八十三。
所著天一阁集、抚掌集。
公天一阁所藏书最有法,至今百馀年,卷帙完善。
适余选里中耆旧诗,公曾孙光燮为余扫阁,尽开四部书,使纵观,因得郑荥阳、黄南山谢廷兰、魏松云诸先生集诗,录入选中,俱前此选家所未见者,其有功吾乡献为甚大矣。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尧卿一字安卿鄞县人嘉靖壬辰进士,累官兵部右侍郎有天一阁集
维基
范钦(1506年—1585年)字尧卿一字安卿号东明浙江鄞县莫家漕(今宁波市)人,祖籍京西路邓城(今湖北襄阳)
藏书家、学者。
嘉靖年间范钦进士出身入仕,宦游各地三十馀年,官至兵部右侍郎
范钦酷爱藏书,晚年在乡里建立浙东第一的藏书楼——天一阁,至今尚存。
范钦自幼刻苦攻读,嘉靖七年(1528年)戊子浙江乡试举人嘉靖十一年(1532年)中式壬辰科二甲进士,任湖广随州知州
升任工部员外郎
当时正值朝廷在京师大兴土木,武定侯郭勋督建工程,气焰嚣张。
范钦因忤逆郭勋,被廷杖下狱。
后出任袁州府知府,升湖广按察使司副使,备兵九江
九江盗贼繁多,范钦下令卫所各率所属兵士,分别驻扎水陆两处,互相策应,盗贼溃散。
升任广西布政使司参政福建按察使,升云南右布政使陕西左布政使
丁忧归里。
守丧结束重新起用,补河南布政使,升副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诸郡,剿灭剧寇李文彪、冯天爵,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八月升任兵部右侍郎
当时严嵩当权,同年十月即被南京御史王宗徐等劾奏“黩货纵贼,贻患地方”,“回藉听勘”,范钦见国政日非,遂辞归乡里。
范钦友爱诸弟,致仕归乡后,兴建祖祠,对亲族多有照顾。
其生性爱书,每到一处,即刻意蒐集当地的各种刻本,无法购买,就雇人抄录,并兴建天一阁,将书籍分门别类收藏。
当时同乡张时彻屠大山均家居,范钦与二人多有唱和,人称“东海三司马”。
祝以豳明 1564 — 1632
维基
祝以(1564年—1632年)字孟刘号惺存浙江杭州府海宁县袁花镇人
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乡试第九名举人万历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会试一百九名,登二甲第九名。
刑部观政,任湖广随州知州,升兵部郎中
日本朝鲜大司马石星主抚,祝以豳坚决反对,奏称:“日本掠贼,朝鲜属国,今以朝鲜急而遣招抚,是弃朝鲜也。
东藩折于日本,势必及我。
”出为广东佥事,整顿粤东海防,击退荷兰侵略者,缴获大炮,研得其法。
居乡十六年,复起为江西按察使
天启七年(1627年),擢应天府府尹
工部左侍郎致仕。
崇祯五年(1632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