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明朝
田美
维基
田美(?—?
年),山东东昌府濮州人,军籍。
正德五年(1510年)庚午山东乡试举人九年(1514年)甲戌科三甲第180名进士,授抚州府推官十五年四月选授湖广道试监察御史嘉靖二年(1523年)九月山西按察司佥事,官至光禄寺少卿
主要活动
  • 1514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黎公弁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抚州府临川人字之冕
宣德中明经荐,历任蒲圻教谕
博学洽闻,课士谨严。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之冕临川人
明经正统中临颍教谕蒲圻有莼川杂咏
余懋学明 1539 — 159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徽州府婺源人字行之
隆庆二年进士,授抚州推官
万历初南京户科给事中,上疏弹劾张居正献祥瑞,既而又言事忤居正,斥为民。
居正死,复官。
后迁南京尚宝卿
十三年上朝政十蠹一疏,论事虽有过当,颇切时弊。
官至南京户部侍郎
有《说颐》。
维基
余懋学(1539年—1598年)字行之号中宇南直隶徽州府婺源理坑村(今属江西省)人。
应天府乡试第三十一名举人
隆庆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三甲进士
抚州府推官,擢南京户科给事中
万历三年张居正以考成法为依据,将未完成既定事务的凤阳巡抚王宗沐广东巡抚张守约等停俸禄三月
余懋学上书反对,认为考成法“政严则苛,法密则扰,非所以培元气存大体也”。
神宗斥其“假借惇大之说,邀买人心,阴坏朝政。
”将余懋学“革职为民,永不叙用。
居正死,起懋学故官,奏夺成国公希忠王爵,请召还光禄少卿岳相给事中魏时亮等十八人,都得到批准。
十二年(1584年)二月,擢南京尚宝司卿
万历十三年(1585年)八月入为太仆寺少卿御史李植江东之等以言事忤执政同官蔡系周孙愈贤等纷然攻讦,懋学上言,批判朋党,后来果如其言。
十五年十一月南京光禄寺卿十七年五月南京通政使十月改北通政使十八年九月累迁南京刑部右侍郎十九年十月改任南京户部右侍郎总督南京粮储二十年十月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上疏为程任卿、江时鸣冤,二人因此得释。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拾遗论罢。
卒赠工部尚书
天启初年追谥恭穆
明史》有传。
主要活动
  • 1568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林镠
维基
林镠字元美福建福州府闽县林浦乡人
永乐十九年(1421年)辛丑进士宣德年间,授上饶知县
在任期间整理学务,平定盗乱。
正统年间,升宁海知州
天顺年间,升抚州知府,有惠政。
林镠福州东林世家之祖,其子为林瀚
福州东林家族在明朝一季,共有八位进士,其中有五位官至尚书
史称「三代五尚书,七科八进士」。
主要活动
  • 1421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黎扩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西临川人字大量
正统初举贤良,授贵池训导,升苏州府教授
有《学鸣稿》。
字大量临川人
以荐授贵池训导,迁苏州教授
有《学鸣稿》。
舒化明 1540 — 158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0—? 【介绍】: 江西临川人字汝德号继峰
嘉靖三十八年进士
隆庆初,官刑科给事中,谏用中旨定罪及厂卫密察部院诸官事。
万历中,官至刑部尚书,辑嘉靖三十四年以后事例与刑名相关者为《问刑条例》。
卒谥庄僖
又有《刑书会据》。
维基
舒化(1539年—1589年)字汝德号继峰江西承宣布政使抚州府临川县(今江西省抚州市)人,嘉靖己未进士
万历间官至刑部尚书
卒谥庄僖
江西乡试第二十六名举人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中式己未科三甲第十四名进士,授职湖广衡州府推官,改任凤阳府推官,候补升户科给事中
隆庆元年(1567年),任刑科右给事中
隆庆三年,改任兵科右给事中户科左给事中刑科都给事中
隆庆四年(1570年),请求释放被囚禁的大臣郑履淳李芳,等到朝廷会审,又请求释放李巳,几人都得到宽恕。
当时高拱执政路楷杨顺因处决沈鍊而判死罪。
高拱想改变路楷处境,称杨顺是祸首,杨顺处死,路楷可以不死。
舒化将狱案文件向高拱展示说:“白莲教案中本无沈炼姓名,而由路楷加入。
路楷确是祸首。
高拱又提议宽恕方士王金等人罪过,舒化称:“这是先帝的遗诏,假如想免罪,应该怎么解释?
”与高拱意见相抵,被贬出京城,任陕西参政,他因此上疏乞归。
万历三年(1575年),出任山西按察使
万历五年,改任河南按察使
晋升为太仆少卿,又因病回乡
再由南京大理卿召至京师,任刑部左侍郎
任内,云南、缅甸反叛平定,皇帝亲临午门楼察看俘虏。
舒化宣读奏词,声音洪亮,抑扬顿挫,万历帝非常赏识。
遇上刑部尚书空缺,皇帝亲拟诏令录用舒化
舒化上奏称:“陛下的仁慈出自天性。
知府钱若赓知州方复乾因为酷刑而死于戍边。
请求申命大小臣僚,让他们各自遵守律法条例,不要滥施酷刑。
明律》一书,高皇帝在两厢房中阅览,亲手更改、审定。
现在还没有经过详细审议的案子就命令从重治罪,已经审定了的案子又下诏指令加罪而后斩杀,这就是说法不值得为根据。
去年冬天不时下雨下雪,灾异频繁出现,过错就在此处。
”皇帝下优诏答复他。
遇上续修《会典》,于是他编辑了嘉靖三十四年以后事例与刑法名称相关的案子三百八十二条,上奏皇帝。
皇帝下诏将它告示朝廷内外。
万历十四年(1586年)舒化应诏陈言。
请求皇帝「清狱讼,速讯谳,严检验,禁冤滥」,而以恪守天条、安抚百姓、回归本源的圣心,得到皇帝嘉纳。
神宗顾虑臣子欺罔,间或有人揭发,就派遣官吏去加以逮捕,搜取证据,文书累叠积压。
舒化称:“主上治政法则贵在抓住纲要,不应当侵扰有司;徒然使人将过失归咎于皇上,而下属反而借机掩饰过失。
潞王府的小校因事被兵马司吏目鞭笞,皇帝恼怒,将吏目逮捕,投入诏狱,拷打致死,又将七名捕卒治罪。
舒化为此争辩。
皇帝下诏将为首的一人治罪,其余皆得宽宥。
次年京察,南京科道抨击舒化
于是他多次上疏请求回乡,神宗不允。
遇上考察囚犯的事,他又开始办公。
宦官中的贵人传达皇帝的旨意要宽恕三十多名死囚,舒化争辩主张不宽恕。
诏令最后依从了他的建议。
不久他称病重,于是回到家乡。
万历十七年(1589年)卒,朝廷追赠太子少保赐谥庄僖
主要活动
  • 1559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聂大年明 1402 — 145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02—1456 【介绍】: 江西临川人字寿卿
宣德末荐授仁和县训导,后分教常州,迁仁和教谕
景泰六年征入翰林修实录
未几得疾卒。
博通经史,工诗,善古文,亦能书,得欧阳询法。
有《东轩集》。
词学图录
聂大年(1402-1456) 字寿卿
幼失怙,母抚育成人
天资颖悟过人,经史子集无不涉猎。
书法欧、赵,皆臻其妙,以是名动缙绅间。
诗俊逸而洒脱,词清俊有韵致。
有《冷斋集》、《东轩集》,词在集中。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寿卿中书舍人
文子用荐为仁和训导教谕景泰中徵入翰林有冷斋集
大年字寿卿临川人
宣德末用荐为仁和训导,迁常州教谕
景泰初,徵入翰林卒。
有《东轩》、《冷斋》二集。
(《水东日记》:聂大年诗,三十年来作家绝唱也。
袁主事衷爱其《醉后跃起口占》云:「老我不胜金谷罚,傍人应笑玉山颓
王翰林称其「愿得明朝又风雨,免教行跌出都门」。
而吾友张筱庵喜其送僧「十年湖海孤舟别,万里云霄一锡飞」,以为不能忘之。
但未知大年曾以此为极致否?
大年诗翰著名于时,不得预京衔。
或曰大年尝署桃符云:「文章高似翰林院,法度严如按察司
」以此见忤达官,其然岂其然乎?
晚年被徵修前史,至京而卒。
予尝比之梅圣俞,宜也。
《悬笥琐探》:王文端公直尝以诗寄钱塘戴文进索画,且自序昔与文进交时,尝戏作一联,至是十年而始成之。
临川聂大年题其后曰:「公爱文进之画,十年而不忘也。
使公以十年不忘之心,待天下之贤,则天下岂复有遗才哉!
」语亦稍闻于公,公置之不省。
大年举为史官,困于谗议,卧病逆旅,自度不可起,乃使所亲投诗于公家,中二联云:「镜中白发难饶我,湖上青山欲待谁?
千里故人分橐少,百年公论盖棺迟。
」公得诗泣下曰:「大年欲吾铭其墓耳!
明日大年卒,公为墓志,有曰:「吾以大年之才必能自振,故久不拟荐,而乃止一校官耶!
大年之言固为正论,公不以为意,至泣而铭其墓,真所谓休休有容者矣!
因树屋书影》:临川聂大年正统间仁和教谕
予得其遗诗一卷,工于七律。
如:「一饭未尝忘钜鹿,千金何必学屠龙」,「可怜弄玉归天上,谁遣崔徽在卷中」,「老去维摩长卧病,重来苏晋爱逃禅」,「故乡夜雨灯前梦,京国秋风病后容」,「白马祠前潮似雪,碧鸡坊外路如天」,「露井晓分浇药水,春锄香带种花泥」,「铁马渡河冰已合,金笳吹月夜无风」,「柏子香消春梦觉梨花门掩雨声寒」,「听经白昼来山鬼,咒食清斋起钵龙」,「绿水画船春系缆,绛纱银烛夜登楼」,「荷叶雨鸣湖水冷,稻花香散野田」,「杖龙化去秋池涸,笙鹤归来夜月寒」,皆足以传。
西湖游览志馀》:聂大年襟怀坦率,有清才。
文章流丽,诗复俊逸,而洒翰得李北海遗意。
《詹氏小辨》:大年书法赵承旨,俊爽可爱。
田按:临川甘彦初以律体见长,寿卿古诗不多见,岂挹其流风耶!
东轩集》词新调爽,议其平熟,非公论也。)
王升
维基
王升福建漳州府龙溪县人,官至抚州府知府
永乐元年(1403年)福建乡试中举。
永乐二年(1404年)甲申进士,改庶吉士
,出任安福、罗田二县知县,改平凉府推官,转大理寺评事,寻迁寺正
官至抚州府知府
主要活动
  • 1404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朱椿明 ? — 142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3 【介绍】: 宗室,太祖第十一子。
洪武十一年封蜀王十八年命驻凤阳二十三年就藩成都
博综典籍,容止都雅,帝尝呼为秀才
在蜀聘方孝孺世子师傅,表其居曰正学,以风蜀人
卒谥献
著有《献园集》。
太祖第十一子。
洪武十一年封,二十三年就藩成都
永乐二十一年薨。
有献园集。
田按:献王儒雅好学,孝陵呼为秀才
尝奉命讲武中都,辟西堂,延名士李叔荆、苏旧衡等商榷文史。
叔荆名镐,以字行,临川人
洪武戊辰与伯衡同主会试。
伯衡为叔荆作先考北庐墓志,甚致推挹。
余甄其诗录别卷。
王之国后;聘汉中教授方孝孺世子傅,倾怀下接,尝与孝孺书云:「公西州之冠冕,有识者无不心悦诚服,而新学晚生亦有所依归也。
余一日不见,有如三秋。
」又云:「懿文清节,有东汉之风;尚志立言,为当代之重。
」词旨雅令如此,借献园集不传。
陈肇英
维基
陈肇英(16世纪—1645年),原名陈瑛字灿石号止宜浙江湖州府归安县籍,乌程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陈肇英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成二甲进士通政司观政,获授应天府教授五年丁忧去职。
八年钦命改名,补武学教授,升任国子监博士九年兵部武库司主事十一年转任南京兵部职方郎中
十二年他外任抚州知府,压抑豪强、扶助弱势,升任饶南九江道副使崇祯末年压制左良玉军队作乱,十七年正月很快因养育父母乞求致仕,以务农为业,死后家人无馀钱殓葬,行李只有图书数十卷,著有《啬治堂集》,入祀江西名宦祠。
陈岩城,字宗淮崇祯十二年己卯举人
次子陈嵩垣,庠生。
主要活动
  • 1631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黎邦琰明 1542 — 1588
全粤诗·卷四○五
黎邦琰,一作邦炎
字君华号岱舆
从化人
民表长子。
明世宗嘉靖四十年(一五六一)举人明穆宗隆庆五年(一五七一)进士
临川知县,历仕江西右参政
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致仕归。
有《旅中稿》、《南秀堂稿》。
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清雍正从化县新志》卷三有传。
维基
黎邦琰(1542年—1588年)字君华广东广州府从化县水东韶洞人。
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广东乡试第二十三名举人隆庆五年(1571年)中式辛未科会试第二百三名,三甲第三十七名进士
江西临川县知县
母丧丁忧回乡,守孝期满,补定陶县
徵为吏部稽勋司主事
不久以父老为由辞官,归乡行至江西,其父已卒。
守孝期满,补验封司郎中
江西右参政,剿“黄梅贼”。
万历十六年(1588年)提调棘围,劳累致疾,辞官回乡,当年病卒。
主要活动
  • 1571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陈文沛明 1481 — ?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维德长乐人
正德丁丑进士,除工部主事霸州兵备副使迁陜西行太仆卿有世槐堂
维基
陈文沛(1481年—?
),原姓林,字维德号东槐福建福州府长乐县人,民籍。
福建乡试第七十九名举人
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式丁丑科会试第一百五十八名,登第二甲第四十八名进士
吏部观政,授南京户部主事,历工部员外郎郎中奉使三吴,开白港,筑海盐塘,又督陕西边储,皆有功,诏加俸,请复姓陈。
出为抚州府知府,调苏州,擢山东霸州兵备副使,以陕西行太仆寺卿罢归。
世宗初,杨一清胡世宁李承勋皆荐文沛才略可大任,而太宰汪鋐以私忌挤之。
家居二十馀年,不入城市。
主要活动
  • 1517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曹一元
维基
曹一元字慎夫湖广荆州府江陵县人,民籍。
湖广乡试第五十名,万历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会试第一百六十七名,登三甲第二百一十四名进士
抚州府推官
南康府,升处州府通判
主要活动
  • 1583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李贤明 1408 — 146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08—1466 【介绍】: 河南邓州人字原德
宣德八年进士
授验封主事
少师杨士奇欲一见,竟不往。
正统时文选郎中,从英宗北征,师覆脱还。
景泰初兵部侍郎,转户部,又转吏部
英宗复位,入直文渊阁,预机务。
旋进尚书
曹钦叔侄反时,几被杀害。
宪宗立,进少保华盖殿大学士
以惜人才开路为急务,名臣多所识拔。
卒谥文达
曾奉敕编《大明一统志》,有《古穰集》、《天顺日录》。
原德邓州人
宣德癸丑进士,授吏部主事
郎中,擢兵部侍郎,改户部
英宗复辟,兼翰林学士,入直文渊阁,预机务,进尚书
坐事下狱,谪福建参政,未行,留为吏部侍郎
寻复官,进太子太保
成化初,进少保华盖殿大学士
卒赠太师,谥文达
有古穰集》三十卷。
(《国史唯疑》:郭琏为兵部尚书,雅持正,试造士嘉禾》诗,谓有公辅器,兴张紞之识杨士奇事同。
《双槐岁钞》:文渊阁右植芍药,有台,相传宣庙幸阁时命工砌者。
初植一本,居中澹红者是也。
景泰初,增植二本,纯白居左、深红居右。
旧常有花,自增植后未尝一开。
天顺改元徐有贞许彬薛瑄李贤同时入为学士,居中一本遂开四花,其一久而不落。
既而三人皆去,惟独留。
人以为兆。
明年暮春,忽各萌芽,左二右三,中则甚多,而彭时吕原、林文、刘定之李绍倪谦黄谏钱溥相继同升学土,凡八人。
约开共赏,首夏四月盛开八花,遂设燕以赏之。
有玉带之赐,诸学士各赐大红织衣,且赐宴,因名纯白者曰「玉带白」,深红者曰「宫锦红」,澹红者曰「醉仙颜」,惟以足疾不赴,明日复开一花,众谓足以当之。
赋诗十章,阁院宫寮咸和,汇成曰《玉堂赏花诗集》。
兰成德《渌水亭杂识》:玉堂赏花会赋诗者四十人。
学土则南阳李贤安成彭时槜李吕原莆田林文、安成李绍永新刘定之钱塘倪谦东吴钱溥侍读金城黄谏詹事庐陵陈文长洲刘铉侍讲眉山万安渔阳李泰中允则古杞孙贤赞善范阳牛纶,修撰则吴中陈鉴博野刘吉钱塘童缘华容黎淳编修西蜀李本,昆陵王㒜馀姚戚澜宜兴徐溥琼山丘浚泰和尹直安成彭华、书川陈秉中临川徐琼四明杨守陈临江吴汇检讨严州傅宗、安成张业河东邢让翰林五经博士天台鲍相,典籍则西蜀李鉴泰和陈谷侍书浙江谢昭,其二人则礼部员外郎临淮淩耀宗、中书舍人江东曹冕。
诗成,李贤序之,彭时作后序。
田按:诸公和李文达内阁芍药黄字韵》诗,彭学士时句云「色借宫袍近柘黄」,林学士句云「玉带几名新赐白,金花应瑞旧围黄」,倪学士谦句云「托根终近省闱黄」,又云「近侍曾闻亚姚魏,品题今喜得苏黄」,黄侍读旬云「资福玉盘先逞白,广陵金带总腰黄」,永新刘学士定之则「玉带白」、「宫锦红」、「醉仙颜」各赋一诗,见本集。
此后成化中徐少傅溥内阁芍药用吟、扉二韵,本院官皆和之。
正德中,大学士梁储杨一清芍药用东、、清、青为韵,诗各别纪于后。
维基
李贤(1408年—1466年)字原德河南邓州长乐林(今邓州市孟楼镇长乐岭)人,进士出身,明朝重臣。
明英宗代宗时代曾历任吏部侍郎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官至华盖殿大学士明朝内阁首辅,进少保,一生从政三十余年,为官清廉正直,政绩卓著,是明朝历史上难得的治世良臣之一。
谥文达
宣德正统年间宣德七年(1432年)壬子河南乡试第一名举人(解元),宣德八年(1433年)联捷进士,奉命调查河津蝗灾,授验封主事少师杨士奇欲一见,李贤竟不往。
正统初年,建议减少对塞外降人的俸禄,以消除其祸患。
明英宗不听。
当时廷臣诰敕均须有九年任期,李贤建议改以三年,后准许。
之后升为考功郎中,改文选,跟从明英宗北征,土木之变时脱逃回朝。
景泰天顺年间景泰二年(1451年),上疏谏言景泰帝勤政等策,得到景泰帝赞许,命入翰林院
随后升兵部右侍郎,改户部右侍郎
也先屡次上贡马,李贤则称给金帛以强盗并非正策,于是陈述边界战备废弛,于谦请其写章批评诸将,之后转为吏部右侍郎,并呈上《鉴古录》。
夺门之变后,明英宗复辟,命其兼任翰林院学士,直入文渊阁,与徐有贞共同在内阁参赞机务
不久,进升吏部尚书
李贤为人气度端凝,所奏对皆中机宜,深得英宗眷用。
当时山东饥荒,英宗发帑币以赈灾,召徐有贞李贤商议。
徐有贞称有官员多在其中私饱己囊。
李贤则称:「虑中饱而不贷,坐视民死,是因噎废食也。
英宗于是下令增加银钱。
当时,石亨曹吉祥徐有贞争权,并忌恨李贤
诸多御史弹劾石亨曹吉祥有罪,两人怀疑此为徐有贞李贤之计,于是向英宗求诉,徐有贞李贤两人均下狱。
恰逢有风雷变,李贤得释,谪福建参政
未行之时,王翱奏请李贤可大用,遂留用为吏部左侍郎
一个月后,恢复吏部尚书,仍然在内阁参赞机务
石亨英宗向著李贤,虽怒却仍无可奈何,只能佯装与他友好。
李贤亦深居简出,非英宗召见则不入阁,而英宗却更加亲近李贤
之后,蒙古孛来进犯边界,石亨称玉玺在孛来处,可以打仗取回,英宗为之心动。
李贤则称不可再主动挑衅,而玉玺不足为宝,事情遂方休。
石亨却更加忌恨李贤
当时英宗亦厌恶石亨曹吉祥骄横,有次屏人对李贤称:「这些人干预朝政,各地奏事者均先到其门,怎么办?
李贤称:「陛下只能独断,这样的趋附方能自息。
曰:「如果不采纳他们的建议,他们的脸上就有难色。
李贤称:「希望您能以缓制之。
」当时石亨曹吉祥用事,李贤顾忌不敢尽言,然而每次都能从容应对。
曹石之变时,曹钦攻入东朝房袭击李贤,并将杀之,逼其写释己罪草奏。
幸亏王翱率军赶来救助得免。
李贤则密疏请擒贼党,英宗得疏后大喜,慰劳特加太子太保
李贤并进言,急宜诏天下停不急务,而求直言以通闭塞,得到批准。
曹石之变后,英宗再问李贤“夺门之变”事。
李贤称:「『迎驾』则可,『夺门』岂可示后?
天位乃陛下固有,『夺』即非顺。
且尔时幸而成功,万一事机先露,等不足惜,不审置陛下何地!
英宗大悟并赞同。
李贤并解释道,英宗复辟是自然之理,石亨等人才是夺门之变的真正受益者。
于是英宗下令章奏勿用「夺门」字,并议革冒功者四千余人,仅剩已袭父爵的太平侯张瑾兴济伯杨宗。
至成化初年,诸被革者诉请,李贤又进言,并夺张瑾、杨宗爵位,时论均称大快。
英宗重用李贤,其所言之事均见听,锦衣卫门达忌妒大学士李贤宠,又多次规劝自己,便曾在朱祁镇面前诬陷他,说李贤接受陆瑜的黄金,为他求取尚书一职。
朱祁镇怀疑了,半年仍不下诏书。
至此,门达拷打杨埙,教他引出李贤杨埙即谎称:「这是李学士教我干的。
门达非常高兴,立即上奏朱祁镇,请求法司午门外会审杨埙
朱祁镇宦官裴当监视
门达想抓住李贤一起审讯,裴当说:「大臣不可辱!
门达这才罢休。
到审讯时,杨埙说:「我不过是个小人物,怎能见到李学士
这都是门锦衣教我的。
门达气色沮丧,话都说不出袁彬也历数门达纳贿的情状。
法司害怕门达而不敢上报,结果仍判袁彬绞刑,以财产赎死罪。
杨埙论斩。
朱祁镇下命袁彬赎完后调到南京锦衣卫,而禁锢杨埙
天顺七年李贤英宗宽恤、罢江南织造、清锦衣卫狱、止边臣贡献、停内外采买等事情,英宗感到为难,李贤则四次进言,同列官员均感到恐惧,李贤退则称「大臣当知无不言,可卷舌偷位耶?
」截止天顺年间李贤一直担任内阁首辅,吕原彭时为辅佐。
主要活动
  • 1433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王常明 1409 — ?
字大经临川人
正统戊辰进士,除御史,谪莆田知县
维基
王常(1409年—?
),字大经江西抚州府临川县人,民籍。
进士出身
江西乡试第五名。
正统十三年(1448年)戊辰科会试第四十名,殿试登进士第二甲第十七名。
主要活动
  • 1448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王仪明 1481 — 155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顺天府文安人字克敬号肃庵
嘉靖二年进士
灵璧知县,以能,调知嘉定
御史巡按陕西河南
劾奏辅国将军朱祐椋招亡命杀人等事,夺爵禁锢。
旋任苏州知府椋潜入都城诬陷,世宗喜其“建醮祈皇嗣”语,除名。
后以荐起知抚州
苏州士民乞还,诏许返任。
在苏清丈田亩,核定赋役,治绩号称第一。
后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守边有功。
旋以故贬秩。
久之,除肃州兵备副使,复拜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
未行,诏驰援通州,御俺答,以笞仇鸾部卒,斥为民。
有《吴中田赋录》。
维基
王仪(1481年—1558年)字克敬号肃庵直隶顺天府文安县(今河北省文安县)人,嘉靖初年进士
官至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正德二年(1507年)顺天府乡试第九十八名举人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会试第一百十八名,三甲二十三名进士,授直隶灵璧县知县,调任嘉定县知县
嘉靖七年(1528年),升贵州道监察御史巡按陕西
期间悉数夺回秦府豪占民产并归还百姓,之后弹劾陕西布政使胡忠
久之,巡按河南,其与巡抚吴山上奏弹劾赵府辅国将军朱祐招亡命杀人,朱祐被夺爵禁锢。
升任苏州府知府
朱祐上奏诬陷攻击都御史毛伯温因私诋毁,并称“为臣曾建议设醮祈皇嗣,被知府王天民嘲笑”,世宗相信此言,免王仪毛伯温职位,并下王天民入狱。
朱祐不久竟然恢复爵位,王仪被除名,毛伯温吴山王天民均得罪。
王仪离开苏州府时,百姓走在阙下乞留,世宗不许。
不久因举荐,升任抚州府知府
苏州府百姓数次请求王仪还任,经巡抚侯位上报,终于获批。
王仪苏州进行土地调整、改变赋税设置,不久因治理排名知府第一,嘉靖十九年(1540年)山东副使,治饬苏、、常、镇兵备
当时巡抚欧阳铎进行均田赋税,王仪于是辅佐并推广其方法。
后因操江王学夔讨贼失败,王仪连坐被停俸戴罪。
不久,升为山西右参政,寇军抵达清源城时,王仪大开城门,敌军怀疑而逃去。
此后王仪筑城郭,积糗粮。
嘉靖二十一年(1540年),升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率总兵官郤永等击退蒙古入侵龙门,晋升右副都御史
因寇乱入万全右卫,而被夺俸二级,二十四年三月考察拾遗,降一级听调。
二十七年六月降授陕西肃州兵备副使,协巡抚杨博哈密遗种于境外。
稍迁陕西右参政二十九年六月复拜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
未行时,俺答汗入犯京师,诏王仪驰援镇守通州
仇鸾部卒掠夺民财,王仪逮捕笞打,枷于市门外。
仇鸾诉于世宗王仪被逮讯斥为民,家居九年去世,享年七十八。
隆庆初年,子王缄讼冤,复官赐恤。
著有《吴中田赋录》。
主要活动
  • 1523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刘最明 1482 — 154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8 【介绍】: 江西崇仁人字振廷
正德十二年进士,授慈利知县,擢礼科给事中
嘉靖二年,以劾太监崔文兴祷祠事,忤旨,出为广德州判官
寻逮下诏狱,充军邵武
久之赦还,家居二十余年卒。
维基
刘最(1482年—1548年)字振廷号孟斋江西承宣布政使抚州府崇仁县(今江西省崇仁县)人,正德丁丑进士
江西乡试第六十九名举人
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式丁丑科会试第一百七十八名,登第三甲第五十九名进士
慈利县知县,入为礼科给事中
嘉靖二年(1523年)中官崔文以祷祠事刺激明世宗刘最极言称其不行,并奏报崔文耗费内廷资金
明世宗听从崔文,并罢免刘最,出任广德州判官
言官论救均不被采纳。
当时东厂太监景贤奏报,其在路上仍然用旧职,乘坐巨舫,取夫役,巡盐御史黄国用还用复遣牌送他。
明世宗大怒,逮捕两人入诏狱,充军邵武黄国用被谪极边杂职法司及言官论救,均被指责为同党。
刘最在戍所,久之赦还,家居二十馀年后去世。
主要活动
  • 1517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周惠
维基
周惠(1490年—?年),字子民号星山,四川叙州府宜宾县人,民籍,治《易经》。
闰九月二十五日生,行二,由县学生中式丙子四川乡试第四十名举人,年二十八岁中式正德十二年丁丑科会试第二十四名,第三甲第一百八十二名进士
兵部观政,授大理寺评事,改南京,升寺副寺正,由大理寺正出为抚州府知府,调饶州嘉靖十三年(1534年)十月云南按察司副使,养病辞官。
主要活动
  • 1517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王廷垣
维基
王廷垣(17世纪—1647年),字潜服江西抚州府东乡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王廷垣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历任编修、直起居注纂章奏。
奉使颁布诏令时,都会探查民间的疾苦、山河的阻塞,回朝后上告明熹宗,得到赞许。
之后他转为庶子,掌管春坊事务,当时熹宗打算素服郊祀,他上表指出不合礼制,获擢任为南京国子祭酒
弘光帝继位,王廷垣迁任詹事礼部右侍郎礼部左侍郎
隆武帝继位,再次担任詹事,兼任侍读学士
他和揭重熙罗川王朱由𣐙、永宁王朱由𣚅起兵,恢复抚州建昌,同时间副总兵傅潜龙、参将黄腾、都司文而武、守备刘振威、监纪推官邹武臣、安仁参将傅鼎乾、都司徐德、守备洪士邦,贵溪管清、余高、李大魁等人进入金溪,南丰诸生李藩馀干知县杨时秀万年都司赵祖、参谋舒奇谋等人就与瑞州黄柍的军队会合。
忠诚府失陷后,各人都战死;王廷垣则在永历元年(1647年)悲愤逝世。
主要活动
  • 1625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张瑰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广东番禺人字德润
天顺元年进士
历任抚州浔州潼州知府,廉静公正,民多感之。
全粤诗·卷一二四
张瑰字德润
番禺人
张诩父。
明代宗景泰元年(一四五〇年)举人明英宗天顺元年(一四五七年)进士
历官驾部员外郎
黄佐广州人物传》卷一有传。
主要活动
  • 1457年,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