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明朝
维基
郭邻,山西潞州长子县人,进士出身。洪武三年,乡试中举。洪武四年,会试五十六名,登进士三甲,授福州府福清县县丞。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3—1499
【介绍】:
明交阯多翼人,占籍山西长子。景泰五年进士。历台州知府,有惠政。成化十六年由山东左布政使迁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筑墩台,治垣堑等,官至南京刑部侍郎。
维基
孙玺(1460年—?),字国信,山东济南府青城县人,民籍。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山东乡试第五十四名举人。弘治三年(1490年)中式庚戌科会试第一百五十一名,三甲第八十六名进士。初授长子县知县,丁内艰归。1496年接替王术任嘉定县知县一职,1500年由靳颐接任。历升平凉府知府。
维基
李崧祥(1484年—1558年),字时望,号密岩,晚号恭川,南直隶池州府贵池县人,民籍。生于成化二十年甲辰六月二十五日。正德八年(1513年)癸酉科应天府乡试举人,九年(1514年)联捷甲戌科二甲第四名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山东按察司佥事,嘉靖九年(1530年)十二月升山西按察司副使、备兵潞安,十三年三月升河南布政司右参政,赴任时,适逢上党青羊山贼作乱,抚按官员以崧祥有剿灭贼人的才能,特意将他留任,总领四道兵马,入山剿贼,剿平后设置平顺县,用以扼止山之要害。升浙江按察使,十五年闰十二月升江西右布政使,十六年七月升本司左布政使,调四川左布政使,进京入觐,劝谏停止采木之徭役,因忤执政者,致仕归乡。卒于嘉靖三十七年戊午十一月二十二日。著有《源头李氏文献存稿》、《恭川集》。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山西长子人,字道甫。嘉靖举人。屡试不第。乃隐于太行山,耕读以终。有《太行集》。
维基
王密,字君德,直隶顺德府唐山县人,民籍。顺天府乡试第一百十五名举人。正德十六年(1521年)中式辛巳科会试第三百一名,登第三甲第十五名进士。授长子县知县,嘉靖十一年(1532年)十一月,授南京广西道试御史。
维基
胡经(1500年—?),字伯常,河南彰德府磁州人,民籍。嘉靖七年(1528年)河南乡试第四名举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中式戊戌科会试第一百三十二名,登第三甲第九十六名进士。授长子县知县,擢国子监丞,历迁户部员外郎,兴利除弊,所至有声。转襄王府长史,后致仕家居。
维基
刘永宁(1516年—?),字以德,号静泉,山西潞安府长子县人,民籍。壬子科(1552年)山西乡试第十八名举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中式丙辰科会试第二百二名,三甲第一百三十一名进士。都察院观政,授陕西咸宁县知县,四十年升南京兵部主事,四十二年升员外郎、郎中,隆庆元年(1567年)复除刑部郎中,三年升河南府知府,六年(1572年)十月升陕西按察司副使,管理榆林中路兵巡事务,万历元年(1573年)三月以病致仕归。
维基
朱卿(1526年—1593年),字汝弼,一字子忠,别号忠斋,山西潞安府长子县陶唐里人,民籍。乙卯科(1555年)山西乡试第十七名。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登进士第二甲第五十三名进士。礼部观政,初授户部四川司主事,钦差通州管仓、天津督粮、河南山东监兑军粮。四十一年历升员外郎、河南佥事,四十四年升左参议,隆庆元年(1567年)八月升山东按察司副使,历陕西左参政,万历二年(1574年)正月升山东按察使,六月升本省右布政,闰十二月升左布政,丁忧归。七年(1579年)八月复除浙江左布政使,九年二月升迁顺天府府尹,八月以疾致仕。
维基
鲍希颜(1538年—1605年),字闻道,号复轩,山西潞安府长子县人。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科山西乡试第三十一名,隆庆二年(1568年)戊辰科进士。授河南洛阳县知县,六年正月考选福建道监察御史,万历元年(1573年)巡视京通二仓,巡按应天,四年巡按浙江,八年以事贬曲周县丞,升直隶广平府推官,九年(1581年)五月升湖广按察司佥事,丁忧归。十二年三月复除陕西佥事,升湖广右参议,后升至山东副使,十五年二月调任巡视辽海兵备道,历山东开原道参政,加按察使,二十年七月以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赞理军务,有惠政,丁忧归里。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十二月起升工部右侍郎,未任而卒。
维基
霍鹏(1555年—1610年),字云程,号抟南,直隶真定府井陉县人。顺天府乡试第六十四名,万历五年(1577年)丁丑科会试第八十八名,登三甲第一百一十六名进士。初任山西潞城县知县,寻调长子县,丁外艰,服阕,十二年补江南句容县,升南京大理寺评事,历湖广司主事、本部广东司郎中,十七年升卫辉府知府,开河灌田,民赖其利。及丁祖父忧,二十年复补汝宁府知府,二十二年十二月升陜西按察司副使、整饬肃州兵备道,抚治番夷,获钦赏四次,二十八年历升陕西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后丁继母忧。三十一年(1603年)七月起补河南左布政使,三十三年七月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大同地方赞理军务,恩威并著,五年间边境安靖,三十六年九月进阶右副都御史。三十八年以母病乞休,暂准回籍,抵里而卒,年五十六。
维基
姚之骐(1562年3月24日—1609年11月1日),或作姚之麒,字汝调,号渥源,南直隶安庆府桐城县人。身长八尺,清洁安民,卒于任上余财不能购买棺椁,湘潭县民为其备办之,被称为是应该崇拜奉祀的乡贤和湘潭名宦,葬在黄华小陈庄磨盘石下,称为神君。《湘潭志》、《湖广江南通志》、《桐城麻溪姚氏先德传》皆有记载。娶礼部儒士项锐女1569年7月21日(己巳年六月八日)到1653年9月21日(癸巳年七月三十日),封孺人,葬泉水塥章庄。1562年壬戌年三月二十四日(嘉靖四十一年)出生于安庆府桐城县栗子岗南(今枞阳县麒麟镇),族谱上作湘潭公姚之骐而丁未科进士上叫作姚之麒,是姚希廉(姚旭曾孙)的次孙,姚希廉长子姚承虞的次子(哥哥姚之彦,1556嘉靖丙辰年生,早卒)。桐城麻溪姚氏大约在元朝1335年到1340年间迁入皖的桐城,而姚之麒正是从始迁祖鼻祖姚胜三算起第十代耳孙。姚莹在先德传中说:四代皆有隐德,孝友力田,读书好义,施予无吝。这是典型的桐城耕读传家之风,或许是受婺源移民的影响吧。第五代姚旭是明景泰二年(1451年)进士,授刑科给事中,因上书为同僚诉讼冤情,忤逆权贵,谪迁郑州州判。后任南安知府,升云南布政使司右参政。从桐城麻溪始迁往桐城城关居住,子孙众多,年七十卒。自此后,硕宦名儒辈出、人文蔚起,麻溪姚跻身县城五大世家张姚马左方之列,成为著名的文化世家和仕宦望族。于仕宦,与显赫的桐城戴冲张氏锡类堂(宰相张)并称“张姚”,清代有“桐城张姚二姓,占却半部缙绅”之说。于文学,姚家代有传人,姚鼐更是和方苞合称“方姚”,成为桐城派的代名词,旧时有“人人桐城,家家方姚”之语。而到了曾孙姚希廉这一代家里已经落魄贫穷,搬居在桐城县栗子岗南(今枞阳县麒麟镇)。姚之麒比堂弟姚之兰早八天出生,等他们满月后,祖父姚希廉时年四十九岁,为人忠厚慈祥,用筐子把二孙放在里面从而玩耍嬉戏。此时门外有一道士乞求食物,姚希廉虽然家贫却仍然施舍给道士,并抱怨说家里贫穷的问题不能解决。道士笑着说:“一个筐子中盛放了二位进士何必忧虑贫穷呢?”,说完忽然就消失不见了。而祖父姚希廉却在半年多后的1563年十二月十六日(嘉靖四十一年壬戌年)去世,曾祖母是方圭的女儿在1565二月四日(嘉靖四十三年乙丑年)去世。1567年(隆庆元年)姚之麒六岁,因为孤独贫穷(哥哥母亲祖父曾祖母都去世)而不能有钱去购买书,用手抄写来阅读,写下来的文章华美,有文采劲道。母亲吴氏在1568年戊辰年九月二十五日(隆庆二年)去世,父亲姚承虞时年三十三岁后来终身未娶,于万历年间去世。姚之麒被困在童子试,不少次失败,他说:“等以后一定会遇到适合我的命数,我不过为了自己读书而已。”(堂弟姚之兰,姚之骐三叔姚自虞之子,同为姚希廉之孙。字汝芳,号芳麓。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登辛丑科进士,授福建海澄县知县,兴修水利,变盐碱地为良田,民称其地为姚港。起补博野县知县,迁南礼部主事,升任郎中,出任杭州府知府,迁汀州府。后擢郎中,出知杭州,后加按察司副使。尝以库羡金应朝廷加征军饷,使不累民。督饷使者以闻,将超擢,以母老请归,崇祯三年(1630年)年六十九卒,称副使公。姚文然、姚范、姚鼐、姚莹皆是其后人。)1585年(万历十三年乙酉)乡试十二名,期间娶礼部儒士桐城桂溪堂项氏项锐的女儿为妻,项氏封孺人1569年(隆庆三年己巳年六月八日)到1653年(清顺治十年南明永历七年癸巳年七月三十日),二子一女皆早于项氏去世,活到了曾孙姚士万出世。1593年(万历二十一年癸巳)举人,会试一百三十四名,长女姚氏本年出生,同年十一月五日姚之骐的祖母张氏去世;1596年(万历丙申三月二十六日)长子姚孙林出生;1599年(万历二十七年)姚之麒三十八岁才开始进入桐城的学校教书,桐城士子多以他为师。1601年(万历二十七年辛丑年五月十七日)次子姚孙森出生,他即为日后整个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文臣,也是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张廷玉的外公。1607年(万历三十五年)与同县的左光斗(“东林六君子”)同期为丁未科进士,三甲四十九名,刑部政,被授予湘潭知县的职位,妻子与两个儿子也跟随父亲前往湘潭。姚之麒为人方正,尚气节,力学积行,考进士时出自李腾芳门下,李腾芳号湘州,是湘潭本地人氏。姚之骐上任之前,特地去向老师辞行,说:“我到湘潭任县令,一定治理好地方,以报答老师的恩德,应该使老师的声名在乡里人眼中重要,要有着长者的美誉。”到了湘潭,果然碰上李家豪仆为非作歹,行不法之事。姚之骐不徇私情,说:“我为你主人的门生,就跟你弟弟一样。哪有犯法的父亲哥哥远离官宦却要子弟纵容包庇家人行不法之举的呢”。依法惩治,当众对李氏豪仆处以鞭笞之刑。在此之后湘潭境内居民都一副严肃谨慎的样子。姚之骐治理事情精准核要,举发罪行的效率如若神明一样。一位乡绅士大夫拜访他,这个士者的意图是有其他想要的,姚之麒与其交谈。过了一段时间后,士大夫徘徊迟疑而退走加入盗贼,底下的小卒却不敢告发。当时洞庭湖一带盗贼劫掠频繁,守令为之所忧患,而姚之麒请求让自己去捕捉盗贼,守令以不是湘潭的事务问您不合适推辞,姚之麒说:“潭邑离往洞庭湖不远,而且湘潭人经过时也会被盗寇用异样眼光看待(指钱财),我现在就离境前往洞庭湖出盗不意,必然成功擒获他们"。姚之麒率领健壮的军卒飞奔直入贼巢,果然一举擒获盗寇首领并诛杀了他们,于是远近范围内从此都安定宁静。姚之骐性格严肃而待人宽厚不为自己着想往往先人后己,为官刚直清廉,杜绝一切不正之风,民间有民谣称赞他:「只吃湘潭一口水,不惹长沙半点泥」,在湘推举名宦,在桐崇举乡贤,洁己惠民,尤加注意学宫教育,勤于授课教士,分校礼闱,号称得人。因为廉洁出名被朝中推荐,即将进入京师任职。1609年十一月一日(万历三十七年己酉年)姚之骐年四十八,因辛劳过度而致身体衰弱染病而卒于任上。驻湘潭兵备副使王知远素不与他相洽,闻到了其死亡的消息,驰马快跑到县署,看到姚之麒囊中仅有府给路费一百二十金,家无长物,四壁书架上放置的公文账目却井井有条、分毫不差。等到见到姚之骐停在房屋,尸身尚未入殓,衣服物品极其贫寒简陋,两名幼子姚孙林和姚孙森哀痛到难以正常行走,但应对提问待人接物却如同成人一般,询问他们丧事怎么办却回答说一点都没有准备,室内听到后一片肃然。遗物中有金钱价值的只有图书和生前著作的诗文,上面净都沾染了汗水,这些都是姚之麒徒手抄写下来的。湘潭的财政出入和想要改革的事项文书都封存在一只很坚固的木匣子里,王知远打开木匣子,里面装的却都是湘潭县本地优良人士和奸恶小人的行为记录。王知远看到后,也跟其他人一样抚摸着尸体,大声痛哭。王副使叹道:“咫尺就有名贤在而我却不能觉察,冥冥之中辜负这个良友,姚公独为君子我怎么比得上呢!”。官宦县民父老子弟听闻姚公去世的消息来奔丧,哭声响彻天际。王副使安慰他们说:“父老乡亲们再继续哭泣有什么益处呢?姚君刚刚去世方未入殓,身长八尺(约合现在184.8厘米),怎么才能得到这样的巨大棺材呢?”。某位官署官员七十多岁,扶着拐杖进入说:“老人我身长和贤侯等同,我有自备的棺材在,请姚公以此棺入殓。”。姚之骐勤勉履职,家境竟如此贫寒,于是人们感动之余,上至抚台官员,下至同僚吏属,还有普通百姓,都纷纷赠送吊唁礼金。姚夫人项孺人一律敬谢不受,只接受了老人备的棺材。王知远安抚众人整理吊唁礼金,竟有上千两银子,项孺人坚决不收。带着棺材返回家乡安葬归往桐城之日,舟车目送项孺人的队伍络绎不绝长达数百里。王副使派遣官吏护送,等到了安庆项孺人仍然坚持自己的志气不接受赙金。赙金嘱咐给了安庆府知府,于是写信给桐城人,桐城民众为姚之麒的遗孤姚孙林姚孙森出钱养置,也请求把姚之骐在名宦祀祭祀,桐城民众听闻姚之骐的事迹后也在乡贤祀祭祀怹。1611年(万历三十九年),姚之骐长女的丈夫桐城诸生吴道震早卒,姚氏当时十九岁,她的儿子姚之骐的外孙吴德坚还是婴儿。于是姚氏忍住没有徇死抚养二十六年,看到吴德坚成家立室。至1637年(崇祯丁丑年),流贼掠桐城。姚之骐长子姚氏的弟弟姚孙林奉母项孺人命自舒城回桐城,前往潜山避难,姚氏跟吴德坚都同行。贼人到了,姚孙林,让仆人护送母亲归家,与姐姐以及外甥吴德坚断后,骂贼格斗而死。吴德坚驮着姚氏逃跑。氏曰:“事急矣,汝一介书生焉能背着我远行,倘若贼人追及,那就是都死的下场,汝不能保全母亲的姓名,难道还要断绝父亲的香火祭祀吗!”姚氏呵斥让吴德坚离开,吴德坚哭泣不忍离开,姚氏推吴德坚坠落层崖之下,想着有可能保全儿子性命。过了一会贼人都追上来了,斥骂姚氏说:“出金可免你一死。”姚氏说:“我流落失散在离家遥远的地方,哪里来的钱。”贼人令手下解开姚氏衣裳检验之,姚氏骂曰:“你这贼奴是什么东西,但敢说这样的话!”贼人大怒,姚氏在刃交下死。《桐城县志·忠节》有记载姚孙林的节行;《明史·卷三百〇三列传第一百九十一·列女三》有记载姚氏的节行。姚之骐次子姚孙森,跟父亲被比作神君荀淑一般因道德才行被朝中比作东汉的关西孔子杨震。也学习兵法事项,杀了他哥哥姐姐的同伙流寇们攻桐城,被佐邑令守御城,桐城才得以不被攻陷。1651年八月二十六日(顺治八年辛卯年)姚孙森去世,湘潭公姚之骐妻子项孺人1653七月三十日(顺治十年癸巳年)去世1659年(清朝顺治十六年己亥年)姚之麒的孙子姚孙森的次子张廷玉舅舅姚文燮登进士,授福建建宁府推官,1669年(康熙八年)任直隶保定府雄县知县,之后升任至云南开化府同知,摄曲靖府阿迷州事。1673年(康熙十二年)时值,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商议撤藩,平西王吴三桂心不安,以反清复明为号召,于同年十二月处决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周王,以“大明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之名义起兵反清,以次年(1674年)为“周启元年”,平南王世子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广西将军孙延龄、陕西提督王辅臣、察哈尔亲王布尔尼、南明延平王台湾统治者郑经(郑成功嫡子)等人先后响应,史称三藩之乱。吴三桂大军初时势如破竹,贵州巡抚曹申吉、提督李本深、云南提督张国柱等人立刻响应,总督甘文焜被叛军所害,吴军兵不血刃取得云贵全境。姚文燮也陷入吴军营中。密与建义将军林兴珠有约,为吴三桂所察觉,被关联详查,姚文燮乘隙逃遁,在归家回国的道路中到了湘潭,湘潭父老乡亲询问关切他。姚文燮说:“这我乃是前朝神君的亲孙子呀!(此前朝神君之孙也 荀彧祖父荀淑亦有神君的称谓)”,此时吴三桂军势已经侵入湖南了,姚文燮因湘潭父老的庇护才得以脱身。之后拜见到安亲王爱新觉罗岳乐军中。安亲王听闻后,召姚文燮至京,召见回答问题,询问军事都甚为熟悉。三藩之乱平定后,姚文燮辞职回桐城奉养母亲(桐城桂林方氏六房方大羹女),之后醉心于诗词古文和山水画,他的次子姚士万中进士,姚士万的长子姚孔鈛中举人,姚孔鈛的玄孙姚镶,字季生,原名立隽,号石樵,诰授资政大夫二品,安徽省道台,是李鸿章和曾国藩的前辈。从桐城范岗移居现今安庆城区,宅屋足足两百多平米,一妻六侧室共生十子七女。这其间少不了神君姚之麒的庇护呀。姚之骐堂弟姚之兰的云孙姚莹按照《湘潭县志》、《湖广通志》、《 江南通志》中记载的湘潭公姚之骐的仕途功绩为怹记录,内容由姚之骐的曾孙姚孙森的孙子姚文焱的长子姚文燮的侄子姚士万的堂弟张廷玉的舅表兄:姚士黉亲自撰写,新旧二文合并记录在《麻溪姚氏族谱先德传·卷二仕绩上》当中。
维基
赵日中,河南卫辉府获嘉县军籍,明末政治人物。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进士,初授长子县知县,迁户部主事。
维基
陈可荐,字擢寰,山东青州府乐安县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进士,授临淮令,邑当江淮繁剧,以廉干称。时护陵中贵人挟中使威,不以礼遇郡邑,公弗为屈,未几镌秩归。再起长子县知县,多惠政,擢户部主事,卒于京邸,祀乡贤。
维基
周维新(1588年2月7日—?年),字显善,河南济源县人。万历三十七年己酉科乡试第89名举人,万历四十七年己未科礼一房会试中式第311名,殿试三甲225名进士,户部观政,万历四十八年庚申授山西襄垣县知县。天启三年癸亥补长子县,四年甲子科本省同考。崇祯元年戊辰授广东道御史,本年终养。
维基
吴愈,字元冲,河南汝宁府汝阳县人。进士出身。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进士,初授山西长子县知县,调安邑县,有政声,士民祠祀之。升户部主事,寻迁郎中,奉通州、大同两差,以清正自持,不取羡奇,主爵者嘉之,迁陕西关南道参政,升山东按察使、山东右布政。时邪教倡乱,调兵援剿,抚军甚不知兵,苛责将领,一军俱哗。愈从容抚慰之,遂得安。当事忌其才,寻为所中,致仕。号天慵叟,崇祯间诏遣官存问,卒年八十有三,祀乡贤。
维基
宋学道(1585年—1645年),字仲明,号悊阳,直隶广平府永年县人,民籍,明朝官员。庚子顺天府乡试第一百二十九名举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会试一百三十一名,第三甲第二百九名进士。刑部观政。授山西长子县知县,四十三年本省同考,四十四年考察。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左迁河南按察司照磨。
维基
王之相,号鹿谷,山西长子县人。进士出身。崇祯十六年,登进士,后因时局混乱,在家著述,著有《梨花坞诗》、《琅轩集》、《缥笥焚余》。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馀姚人,字紫庭,号弇山、兰渚。顺治八年副贡生。历官灵丘、乐阳知县。在金陵与林茂之、萧尺木等名士为友。文工序记,如述晋商以铁冶致富事,可补史缺。诗近晚唐之风。有《大茂山房合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