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宋朝
朱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都人
进士第
累官至秘书丞集贤校理
治《春秋》之学,苦心探赜,多所发挥。
有《春秋指归》。
胡壬北宋
全宋文·卷三一三○
胡壬字文叔汝州(治今河南临汝)人,政和间权知万州
富言北宋 969 — 1031
全宋诗
富言(九六九~一○三一)字应之洛阳(今属河南)人。
真宗咸平二年(九九九)进士
调兴陇军事推官,迁阶州军事判官
仁宗天圣八年(一○三○),知万州
九年卒,年六十三。
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九。
郑野南宋
全宋文·卷八二四一
郑野咸淳间朝议大夫,曾为夔州路提点刑狱公事。
见同治《武宁县志》卷二八。
沈严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州德清人字德宽,一作叔宽
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进士
洪州武宁茶场,兼领县事,吏畏其廉,民怀其爱。
齐居守南都,辟为留守推官
以疾卒于官。
杜衍北宋 978 — 105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8—1057 【介绍】: 越州山阴人字世昌
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进士
历仕州郡,以善辨狱闻。
治政不以威刑督吏,人惮其清整。
仁宗特召为御史中丞,兼判吏部流内铨,改知审官院,治事明敏,属吏不能为奸利。
庆历三年枢密使次年同平章事,支持范仲淹富弼所施新政
为相百日而罢,出知兖州
太子少师致仕。
封祁国公
卒谥正献
全宋诗
杜衍(九七八~一○五七)字世昌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真宗大中符祥元年(一○○八)进士清乾隆绍兴府志》卷三一)。
扬州观察推官,知平遥县通判晋州,历知、扬、天雄、永兴、并等州军。
仁宗初为御史中丞兼判吏部流内铨,宝元二年(一○三九)复知永兴军
庆历三年(一○四三)枢密使,主持新政
次年九月同平章事枢密使,因新政裁抑侥倖,为权贵嫉视,为相仅百日而罢,出知兖州
七年,以太子少师致仕,退居南都(今河南商丘)凡十年。
皇祐中封祁国公
嘉祐二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五),年八十。
谥正献
宋史》卷三一○有传。
 杜衍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所收《杜祁公摭稿》一卷为底本,参校《事文类聚》前集(简称类聚)、《苕溪渔隐丛话》(简称丛话)等书。
另从《式古堂书画汇考》等书中录诗十四首。
全宋文·卷三一八
杜衍(九七八——一○五七)字世昌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大中祥符进士
历仕州县,时称良吏
累迁工部郎中河北都转运使,还为枢密直学士,出知天雄军。
仁宗特召为御史中丞,兼判吏部流内铨,改知审官院。
工部刑部侍郎,加龙图阁学士,知永兴军开封府
康定元年,拜同知枢密院事,改枢密副使
三年,迁吏部侍郎枢密使
四年,拜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兼枢密使
后以尚书左丞出知兖州,年七十致仕,封祁国公
嘉祐二年卒,年八十,谥正献
宋史》卷三一○有传。
宋登科记考
字世昌谥号正献(一云“文献”)。
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进士第四。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陈乔五代末宋初 ? — 97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5 【介绍】: 五代末宋初庐陵人字子乔
陈浚子。
文辞清丽。
以荫入仕南唐,历屯田员外郎翰林学士承旨门下侍郎、兼枢密使
为人孝悌廉洁,家无余财。
宋师围金陵,自缢死。
字子乔
庐陵玉笥人。
南唐先主时累迁中书舍人
嗣主迁南都
太子监国
后主袭位。
门下侍郎枢密使
及贬制度。
右内史侍郎兼光政院使辅政。
宋师围金陵
欲与后主同殉国。
而口不忍言。
遂自缢。
李载北宋
全宋文·卷三七七七
李载宣和中权发遣万州
见《宋会要辑稿》刑法二之八八。
张大中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通州人
博览强记,人称为黑漆书厨
徽宗宣和间进士
南浦时称为古廉吏
累官果州通判皇城使,以边陲功绩遥领本郡刺史
傅共北宋
全宋文·卷四二九一
傅共字洪甫兴化军仙游(今福建仙游)人,移居建昌军新城(今江西黎川)
权子。
政和七年乡荐第一,登绍兴二年进士第
初授潮阳县,调增城
进《南都赋》,又上排和议疏,权臣忌之,解归。
后起任东莞广州知录
见雍正《福建通志》卷三四、乾隆《仙游县志》卷三九。
张述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遂州小溪人字绍明
进士
咸阳县主簿,迁太常博士
慷慨喜论事。
皇祐至和间仁宗未有嗣,前后七上疏,论继嗣为宗庙社稷之本。
通判延州,知泗州,皆有政绩。
嘉祐末尚书职方员外郎为江浙荆湖福建广南路提点坑冶铸钱事,行至万州,道病卒。
全宋诗
张述徽宗宣和间钤辖,知吉州
事见《山右石刻丛编》卷一八。
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六三七
张述字绍明遂州小溪(今四川遂宁)人。
景皊元年进士,调咸阳县主簿,改大理寺丞,迁太常博士
皇祐、嘉皊中,七上疏劝仁宗立宗亲为嗣,最后语尤激切。
通判延州,知泗州,后以尚书职方员外郎为江、浙、荆湖福建广南路提点坑冶铁钱事,行至万州,道病卒。
宋史》卷三○三有传。
曲端宋 1091 — 113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1—1131 【介绍】: 镇戎军人字正甫
以荫入仕。
长于兵略。
泾原路将,与西夏战有功,擢知镇戎军
高宗建炎初,率军拒犯泾原之金兵。
累官泾原路经略安抚使
张浚宣抚川陕,拜川陕宣抚处置使司都统制
金兵又犯泾原,坐不出兵策应,贬官。
恃才自用,树敌甚多,终为张浚所杀。
追谥壮悯
全宋诗
曲端(?
~一一三一),字正甫一字师尹镇戎军(今宁夏固原)人。
高宗建炎初渭州经略使席贡用为统制,屯泾州
多次击败金兵。
二年(一一二八),知延安府
三年,迁康州防禦使泾原路经略安抚使,并由川陕京西诸略安抚使张浚拜为威武大将军宣抚处置使司都统制、知渭州
后为张浚所忌,诬以谋反,绍兴元年死于恭州狱中。
事见《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四七引《林泉野记》,《宋史》卷三六九有传。
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四○○九
曲端(一○九一——一一三一)字正甫镇戎军(今甘肃固原)人。
以父任为武官,历边任。
建炎二年,知延安府
王庶节制陕西六路军马,召充节制司都统制,统泾原兵。
不协,金人攻延安,坐视不救。
三年九月康州防禦使泾原路经略安抚使
朝廷疑其有叛意,张浚保明之,拜为川陕宣抚处置使司都统制、知渭州
又与张浚吴玠等有隙,罢兵柄,再责海州团练副使万州安置。
王庶尝作诗指斥乘舆,送恭州狱,为雠人提点夔州路刑狱康随害死,年四十一,时绍兴元年四月
见《宋史》卷三六九本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三。
冯康国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遂宁府人字元通
本名轓
太学生
高宗建炎中苗傅刘正彦作乱,奉张浚命往谕利害,言辞不屈,诏补奉议郎,守兵部员外郎
宣抚川、陕,辟为主管机宜文字
坐事罢,复起知万州湖北转运判官
拜相,入为都官员外郎
去位,迁直显谟阁、知夔州
后除都大主管川陕茶马,卒。
全宋文·卷三八二八
冯康国(?
——一一四二),字元通本名轓遂宁(今四川遂宁)人。
太学生,负气节。
建炎中苗傅刘正彦作乱,往说调停,威武不屈,终至弥缝。
以功补奉议郎、守兵部员外郎更名康国
绍兴初主管川陕宣抚司机宜文字,迁荆湖宣谕使
三年,为言者所论,罢官。
寻起知万州湖北转运判官,入为都官员外郎
乞补外,迁右司员外郎,除直显谟阁、知夔州
丁母忧绍兴八年五月起复,迁都大主管川陕马监牧公事。
绍兴十二年卒。
见《宋史》卷三七五本传,《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一九,《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四。
赵师作南宋
全宋文·卷六七六六
赵师作,宗室,嘉泰间权知万州
见《宋史》卷二二○《宗室世系表》六,《宋会要辑稿》刑法二之一三三。
程怀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都人
善画人物,尝为苏轼写真,作《传神记》谓“传吾神,大得其全”;又称其举止如诸生,萧然有意于笔墨之外。
刘公仪北宋
全宋文·卷一○四三
刘公仪合州(今四川合川)人。
嘉祐中进士
治平中万州南浦
见雍正《四川通志》卷三三及所撰《万州西亭记》。
王宗望北宋 1023 — 109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3—1099 【介绍】: 光州固始人字磻叟
以荫入仕。
累擢夔州路转运副使
哲宗即位,行赦赏军,时万州军士旬余未获赏而谋乱,宗望急赴其地,先命给赏,后斩乱首。
后为江淮发运使,开支氏渠,公私便利。
官终集贤殿修撰、知郓州
全宋文·卷二六七三
王宗望字磻叟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
以荫累擢夔州路转运副使
哲宗即位,历仓部郎中司农少卿江淮荆浙等路发运使
吴安持都水使者,导河东流,加直龙图阁河北都转运使,擢工部侍郎
后以集贤殿修撰郓州,卒,年七十七。
宋史》卷三三○有传,又见《宋会要辑稿》礼二之一、食货四七之三、方域一五之一八、方域一五之二一,《史新》卷一○八。
陈朴北宋
先生名朴字冲用,唐末五代初人也。
五代离乱,避世入,隐居青城大面山,受道于钟离先生
吕洞宾同师也。
先生才质奇伟,德行高妙,积年累功,今不知其几百岁。
或出世间,为性不常,以歌酒为乐。
元丰戊午年间,游南都宋城张方平官保以其年高,传接气之术,延寿一纪。
盘桓南都,不啻半载。
携一无底土罐,游于市。
人少有识之者。
淮南野叟敬信尊崇,或师事之。
先生怜其至诚,授以内丹诀,因以记之。
先生内丹之诀,直指玄关,九转成道。
每一转,先述短歌,又托意于望江南,欲后来学方外之道者易晓也。
上官夔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
万州守将
兵围其城,守御甚力。
元遣使招降,不从。
后城破巷战死。
鲁有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亳州谯县人字元翰
鲁宗道从子。
仁宗皇祐五年进士
好礼学,通《左氏春秋》。
确山县,有治绩,富弼荐其有古循吏风。
神宗熙宁变法,因不合王安石意,出通判杭州
历知冀二州,皆有惠政。
哲宗元祐中信阳军滑州,复知冀州
官至中大夫
卒年七十五。
全宋诗
鲁有开字元翰一字周翰(《郧溪集》卷二二《李夫人墓志铭》),谯县(今安徽亳县)人。
以荫知韦城县
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进士(同上书)。
确山万县明正德夔州府志》卷八),知南康军
神宗熙宁十年(一○七七),知卫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八四)。
元丰元年(一○七八),知冀州(《山谷集》卷一七《冀州养正堂记》)。
哲宗元祐间,历知信阳军滑州,复守冀。
卒,年七十五(《东都事略》卷一一二)。
宋史》卷四二六有传。
今录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