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宋朝
舒邦佐南宋 1137 — 121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7—1214 【介绍】: 宋隆兴靖安人初字辅国更字平叔
学者称双峰先生
孝宗淳熙八年进士
蒲圻主簿,改善化主簿,迁衡州录事参军
治事廉明,去官之日,民为流涕。
有《双峰猥稿》。
全宋诗
舒邦佐(一一三七~一二一四)字辅国更字平叔隆兴府靖安(今属江西)人。
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
初授鄂州蒲圻簿,改潭州善化簿,迁衡州录事参军
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致仕。
嘉定七年卒,年七十八。
有《双峰猥稿》九卷传世。
事见本集卷首《谱系》及《舒公墓志铭》。
 舒邦佐诗,以清道光二十九年刻《双峰猥稿》(其中卷八为诗)为底本。
校以明崇祯六年舒氏家刻《双峰先生存稿》(简称崇祯本,共六卷,卷六为诗)及清初抄本《双峰先生文集》(简称清抄本,共九卷,卷八为诗,藏北京图书馆)。
编为一卷。
全宋文·卷六○七五
舒邦佐(一一三七——一二一四)字辅国,后更字平叔隆兴府靖安(今江西靖安)人。
淳熙八年进士,初调鄂州蒲圻簿,改潭州善化簿,迁衡州录事参军
所至以廉称,甚得民心。
绍熙五年,以疾告归。
嘉定七年卒,年七十八。
有《双峰猥稿》九卷。
事迹见李大异《故致政通直舒公墓志铭》(抄本《双峰猥稿》卷末)。
任献夫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鄂州蒲圻人字安世
徽宗政和间进士
荆门刑曹,有政绩。
傅崧卿南宋 ? — 113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越州山阴人字子骏号樵风
傅墨卿从弟。
徽宗政和五年进士
考功员外郎太子舍人,因不从方士林灵素授符箓被谮,出为蒲圻县
高宗初,除直龙图阁、知越州,徙知婺州
召拜秘书少监,寻权户部侍郎
官至中书舍人给事中
有《樵风溪堂集》、《小正戴氏传》。
全宋诗
傅崧卿(?
~一一三八),字子骏号樵风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南宋馆阁》卷七)。
辟雍正,改婺州州学教授,迁国子正
丁忧服除,召为考功员外郎、兼太子舍人
被谮,出为鄂州蒲圻县
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为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四)。
四年,除直龙图阁、知越州,寻移婺州(同上书卷三一、三四)。
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试秘书少监权尚书吏部侍郎、充淮东宣谕使(同上书卷四八、五○)。
二年,充徽猷阁待制,为都督府参谋兼权知建康府(同上书卷五三、五八)。
六年,试中书舍人权户部侍郎(同上书卷一二二)。
事见宋《嘉泰会稽志》卷一五。
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三八二○
傅崧卿(?
——一一三八),字子骏号樵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政和五年进士甲科宣和中累迁考功员外郎,兼太子舍人
建炎中,召为中书门下检正官,充浙东防遏使
直龙图阁、知越州,改婺州
秘书少监权户部侍郎,充淮东宣谕使,加徽猷阁待制,知建康府
绍兴二年,落提举洪州玉隆观。
六年,充都督府参谋官,复集英殿修撰,进中书舍人
七年,加给事中,兼史馆修撰
八年,充徽猷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观,卒。
著有《樵风集》六十卷、《奏议》十五卷、《西掖制诰》三卷、《夏小正戴氏传注》四卷(存)。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二之七○、职官三九之一、职官四○之八、职官七○之一○、选举二○之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四、二九、三一、五八、五九、一○○、一○二、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八、一二二,《嘉泰会稽志》卷一五。
宋登科记考
字子骏号樵风
越州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
政和五年(1115年)进士
政和五年省元,终给事中史馆修撰
费师古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鄂州蒲圻人
仁宗天圣间进士
仕至谏议大夫
英敏有才,长于诗。
尝抗疏留范镇,不报。
陈求道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鄂州咸宁人字得之
进士
钦宗靖康间判都水监
朝议二帝出郊请和,求道力争,不听。
金人立张邦昌,令京官不朝者死,求道称疾不往,召之不能屈。
高宗建炎四年,命为襄阳府、随、郢州镇抚使兼知襄阳府,以兵食不给,待命未行。
张浚用便责求道单州团练副使,安置忠州
蒲圻僧寺。
招抚刘忠叛,欲奉求道为主,骂贼被杀。
汪泳南宋
全宋文·卷六四三四
汪泳字伯游徽州休宁(今安徽休宁)人。
乾道五年进士
湖口主簿,知蒲圻县
庆元元年提辖榷货务三年将作监主簿,迁大理丞,后知泰州嘉泰间湖州嘉定二年处州
中奉大夫致仕。
晚居吴中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五,《中兴行在杂买务杂卖场提辖官题名》,《新安文献志·先贤事略》上。
赵方南宋 ? — 122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2 【介绍】: 潭州衡山人字彦直
张栻学。
孝宗淳熙八年进士
历知随州,时宋金议和,诸郡弛备,独招兵择将。
累迁京湖制置使兼知襄阳府,力主抗金,数解枣阳之围。
又败金驸马阿海淮西
太中大夫权刑部尚书
帅边十年,以战为守,使京西一境屡免金人蹂躏。
能拔识人才,知名士陈赅游九功及名将扈再兴孟宗政,皆为擢任。
得疾归,犹贻书宰相,论疆埸大计。
全宋诗
赵方字彦直衡山(今属湖南)人。
少从张栻学。
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调蒲圻
大宁监教授,改知青阳县
京湖李大性辟知随州
提举京西常平转运判官提点刑狱
改京湖北转运判官兼知鄂州
宁宗嘉定八年(一二一五)江陵府
十年,改京湖制置使兼知襄阳府
数败金人。
十四年,以端明殿学士致仕。
宋史》卷四○三有传。
今录诗十首。
全宋文·卷六四三八
赵方字彦直衡州衡山(今湖南衡山)人。
少从张栻学。
淳熙八年进士,调蒲圻,历提举京西常平转运判官提点刑狱,寻加直秘阁,改湖北转运判官兼知鄂州,知江陵府,又权工部侍郎宝谟阁待制京湖制置使兼知襄阳府
数败金人,进显谟阁直学士权刑部尚书
徽猷阁直学士京湖制置大使
卒谥忠肃
宋史》卷四○三有传。
郑獬北宋 1022 — 107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2—1072 【介绍】: 安州安陆人字毅夫,一作义夫
仁宗皇祐五年进士第一
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
英宗治平朝,判三班院
神宗初,拜翰林学士权发遣开封府
不以新法治狱,忤王安石,出知杭州,未几徙青州
时方散青苗钱,以不忍使民无罪而陷法网,引疾提举鸿庆宫。
有《郧溪集》。
全宋诗
郑獬(一○二二~一○七二)字毅夫,一作义夫,纾子。
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
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进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四)。
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
英宗治平中出知荆南,还判三班院
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拜翰林学士(《宋会要辑稿》仪制三之三四),权知开封府
二年,出知杭州三年,徙青州(《乾道临安》卷三)。
因反对青苗法,乞宫祠提举鸿庆宫。
五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三八),年五十一。
有《郧溪集》五十卷。
原本久佚,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及《宋文鉴》、《两宋名贤小集》中辑为二十八卷,其中诗六卷。
东都事略》卷七六、《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郑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
校以民国卢靖辑《湖北先正遗书》所收《郧溪集》(蒲圻张国淦据京师图书馆所钞库本刊刻,简称张本,张本所附校勘记称张本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三三《幻云居诗稿》等。
又自《舆地纪胜》、《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集外诗,编为第七卷。
全宋文·卷一四五七
郑獬(一○二二——一○七二)字毅夫,一作义夫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北)人。
皇祐五年进士第一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
英宗朝出知荆南,还判三班院
神宗即位,拜翰林学士权发遣开封府
因不肯以新法按狱,为王安石所恶,出知杭州,徙青州
时方散青苗钱,以「但见其害,不忍民无罪而陷宪网」,引疾乞闲,提举鸿庆宫。
熙宁五年卒,年五十一。
著有《郧溪集》五十卷、《觥记注》一卷(存)。
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简世杰南宋 1127 — 119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7—1192 【介绍】: 宋隆兴进贤人字伯俊
孝宗隆兴元年进士
为清江司理参军范成大辟入幕府,改知蒲圻县,所至有善政。
后迁知贺州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