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宋朝
姜虎臣南宋
简介
宝祐六年(1258)高邮军知军
景定三年(1262)泰州知州
侯益宋初 886 — 96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6—965 【介绍】: 宋初汾州平遥人
唐昭宗光化中,以拳勇隶李克用麾下。
仕后唐、后晋,累迁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少帝时授河中尹、护国军节度
契丹入汴,授凤翔节度
后汉高祖即位自以尝受命契丹,颇忧之,谋归蜀。
后授开封尹
广顺间,封齐国公致仕。
宋太祖即位,以耆旧厚待之。
汾州平遥人
唐光化中李克用麾下。
天成中累授费州刺史
应顺初加西面行营都巡检使
晋初领光州防禦使
河阳三城节度
邺都行营都虞候
移镇潞州
天福四年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五年徙镇泰州
充西面都部署
河中护国军节度
契丹入汴。
凤翔节度
汉祖即位。
加兼侍中
乾祐中开封尹
中书令
封鲁国公
周广顺初封楚国公
太子太师
又改封齐国公
显德元年致仕。
乾德三年卒。
赵善佐南宋 1134 — 118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4—1185 【介绍】: 宗室,居邵武字佐卿,一作左卿
受学张栻朱熹
高宗绍兴三十年进士
累官知泰州常德赣州,卒官。
有《易疑问答》。
沈锡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真州扬子人字子昭
沈铢弟。
徽宗崇宁初,为讲义司检讨
反对蔡京定元符上书人之罪,不果。
累迁兵部侍郎,以徽猷阁待制应天府,徙江宁
怀素诛,江淮间多以诬告兴狱,为之辩析,受诬者皆得释。
历知宣四州,以通议大夫致仕卒。
有《崇宁改修法度》。
全宋文·卷二四○八
沈锡字子昭真州扬子(今江苏仪徵)人,铢弟。
王安礼任,为鄂州司户参军
崇宁初,为讲议司检讨
卫尉丞,迁祠部员外郎提点江东刑狱,知婺州
入为左司员外郎,兼定、嘉二王侍讲,进太常少卿,拜兵部侍郎
徽猷阁待制应天府,徙江宁
历知宣四州,以通议大夫致仕。
著有《崇宁改修法度》十卷。
见《宋史》卷三五四《沈铢传》附传。
王炳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泉州南安人字景文
哲宗绍圣间进士
吕惠卿侄女,避吕氏权十年不调。
沭阳,秩满入都,时蔡京当国,以惠卿连姻,嘱往见,不往,左授海陵丞。
吕、蔡败,得全。
徽宗宣和中朝散郎通判潮州
改知汀州,未上,提举洞霄宫卒。
曹辅北宋 1069 — 112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69—1127 【介绍】: 南剑州沙县人字载德
哲宗元符三年进士
秘书省正字
徽宗多微行,上疏切谏,编管郴州
在郴六年,怡然不介意。
钦宗靖康间,累迁签书枢密院事
未几,免职。
金人围汴京冯澥出使金营,又从徽宗钦宗留金军中,寻得归。
高宗立,仍旧职。
全宋诗
曹辅字子方号静常海陵(今江苏泰州)人(《东坡诗集注》卷一六《送曹辅赴闽漕》题注)。
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
英宗治平间杭州司法参军
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为鄜延路经略司勾当公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八)。
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迁职方员外郎(同上书卷四六一)。
尝知虢州(《淮海集》卷三九《曹虢州诗序》)。
提点广西刑狱。
官至朝奉郎、守司勋郎中
事见《龙学文集》卷一一《曹司勋诗呈恩府龙学》题注,《宋元学案补遗》卷九九有传。
今录诗二十七首。
全宋文·卷一八二三
曹辅字子方泰州海陵(今江苏泰州)人。
嘉祐八年进士乙科
元丰中勾当鄜延路经略司公事,元祐三年太仆丞福建转运判官七年尚书职方员外郎
曾以尚书郎虢州,又尝知衢州
绍圣中提点广西刑狱。
苏轼及苏门四学士多有交往。
苏轼《送曹辅赴闽漕》诗施注、黄庭坚《送曹子方福建路运判》诗史容注、秦观《曹虢州诗序》及本书所收诸文。
王浚明北宋 1069 — 1153
全宋文·卷二九七一
王浚明(一○六九——一一五三)字子家应天虞城(今河南虞城)人。
熙宁八年以荫补太庙斋郎
元祐五年宿州司法,调阳
建中靖国间历知六合新泰县事。
通判婺州,更提举福建茶事。
建炎初除知泰州,以捍禦功改建州
召拜尚书兵部郎中,迁司勋,领福建漕计
直敷文阁,致仕,绍兴二十三年卒,年八十五。
苏籀《故中奉敷文阁王公墓志铭》(《双溪》卷一五)。
张子正南宋
简介
淳熙元年(1174)泰州知州
李询北宋
简介
政和元年(1111)泰州知州
石悈北宋
简介
大观元年(1107)泰州知州
政和元年(1111)台州知州
政和四年(1114)淮南路转运副使
陈傅良南宋 1137 — 120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7—1203 【介绍】: 温州瑞安人字君举号止斋
以文擅当世,师事郑伯熊薛季宣,与张栻吕祖谦友善。
孝宗乾道八年进士
累官通判福州累官至吏部员外郎
轮对极言以爱惜民力为本。
光宗绍熙四年起居舍人权中书舍人
宁宗即位,召为中书舍人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
宝谟阁待制
卒谥文节
为学自三代、秦汉以下靡不研究。
有《诗解诂》、《周礼说》、《春秋后传》、《建隆编》、《止斋》等。
全宋诗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
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为永嘉学派巨擘。
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
通判福州、知桂阳军
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为吏部员外郎
绍熙三年(一一九二)秘书少监实录院检讨官嘉王赞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
宁宗即位,召为中书舍人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
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为止斋。
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谥文节
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
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为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六○一七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号止斋温州瑞安(今浙江瑞安)人。
薛季宣郑伯熊,传永嘉之学。
乾道八年进士甲科,授泰州教授,特除太学录
添差通判福州,以言者罢。
后五年,起知桂阳军
光宗立提举湖南常平茶盐,授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
过阙,留为吏部员外郎
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赞读
绍熙三年,擢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
光宗以疾不朝重华宫傅良抗疏不听,申省自免而归。
宁宗即位,召为中书舍人,兼侍讲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
以言者论罢。
嘉泰二年复官,起知泉州,以疾辞,授集英殿修撰、进宝谟阁待制致仕。
明年卒于家,年六十七,谥文节
著有《诗训义》、《周礼进说》、《春秋后传》(存)、《左氏章指》、《历代兵制》(存)、《皇朝大事记》、《永嘉先生八面锋》(存)、《止斋论祖》(存)、《止斋文集》(存)等。
蔡幼学《宋故宝谟阁待制通议大夫陈公行状》,楼钥《宋故宝谟阁待制通议大夫陈公神道碑》、叶适《宋故通议大夫宝谟阁待制陈公墓志铭》(并见《止斋先生文集》卷五二附录),《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柳瑊北宋 1071 — 1136
全宋文·卷三○三四
柳瑊(一○七一——一一三六)字伯玉(一作伯和),世为魏郡人,祖上徙合肥(今安徽合肥)
崇宁五年进士,调淄川县主簿,授苏州观察推官,移泰州司仪曹事。
奉议郎,除陕西路转运判官,移利州路提点刑狱
宣和四年除知浚州,移泰州
靖康元年告老,以朝奉大夫致仕。
建炎三年召赴行在,以疾辞,差主管台州太平观,除福建路提点刑狱,改两浙东路
建炎六年五月卒,年六十六。
孙觌《宋故左中奉大夫致仕柳公墓志铭》(《鸿庆居士文集》卷三三)。
赵汝能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宗室。
寓居海盐字公举号云谷道人
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
海陵县,岁饥赈民,治讼平允,兴增学校,多有政绩。
迁守郁林州,改守全州,为浙西沿海议幕,终朝请大夫
诗文清纯有体。
卒年八十。
全宋诗
赵汝能字公举自号云谷道人海盐(今属浙江)人。
太宗八世孙。
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
历知海陵县,知郁林州,知全州
卒年八十。
事见《宋诗纪事补遗》卷九二)。
尧允恭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泰州海陵人,徙居镇江字克逊
理宗景定度宗咸淳中两领乡荐。
宋亡,专意经传,精于《》。
安贫乐善自号观物老人
江浙行省檄充濂溪书院东川书院山长,皆不赴。
卒年八十二。
有诗文集。
崔惟翰北宋
简介
咸平四年(1001)泰州知州
谢涛北宋 961 — 103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1—1034 【介绍】: 杭州富阳人字济之
太宗淳化三年进士
梓州榷盐判官
以计抵御李顺,迁观察推官,权知华阳县
改知兴国军,以治行召对,命试学士院
曹州,时契丹入寇,曹地多盗,属县赋税多输睢阳助兵食,百姓苦于转送,悉留不遣。
真宗天禧五年,以户部郎中侍御史知杂事同判吏部流内铨
进直昭文馆,累官至太子宾客
全宋诗
谢涛(九六一~一○三四)字济之,其先阳夏人,徙家富阳(今属浙江)
绛父。
太宗淳化三年(九九二)进士,为梓州榷盐院判官
真宗时历知、越诸州。
仁宗天圣中太常少卿权西京留守司御史台,改秘书监
明道元年(一○三二)太子宾客
景祐元年卒,年七十四。
一说年七十五(《范文正》卷一一《谢公神道碑铭》)。
事见《河南》卷一二《谢公行状》、《宋史》卷二九五《谢绛传》。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一八二
谢涛(九六一——一○三四)字济之富阳(今浙江富阳)人。
淳化三年进士第,为梓州榷盐判官,迁观察推官,权知华阳县通判寿州筠州,知兴国军曹州泰州歙州
冯拯荐,召试,以兵部员外郎直史馆
判三司理欠司
天禧五年户部郎中侍御史知杂事
进直昭文馆,知越州,还判太常寺登闻检院
明道元年太子宾客
景祐元年卒,年七十四。
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卷六二《谢公墓志铭》,《宋史》卷二九五《谢绛传》。
张宏北宋
简介
大观二年(1108)膳部郎中
大观四年(1110)任礼部郎中
政和二年(1112)建昌军知军
政和六年(1116)泰州知州
张纶北宋 962 — 103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2—1036 【介绍】: 颍州汝阴人字公信一字昌言
太宗淳化中主榷酤于大名属邑。
雷有终镇压王均于蜀,以功擢閤门祗候,益、、简等州都巡检使
后历任知州监司,所至兴利除害,有循政。
累迁东上閤门使乾州刺史,移知颍州卒。
有材略,尚宽恕,喜施予,人称其政绩曰:“发身如班定远,事边如马伏波,水利如邵南阳,食货如耿大农。”
全宋文·卷一九五
张纶(九六二——一○三六)字昌言(《宋史》本传作「公信」),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人。
三班奉职,迁右班殿直
以击王均功迁右侍禁庆州兵马监押,擢閤门祗候,益、、简等州都巡检使,徙荆湖提点刑狱,迁东头供奉官提点开封府县镇公事。
历知辰州渭州镇戎军
江淮制置发运副使,兼权知泰州
又历知沧州,真拜乾州刺史,徙知颍州
景祐三年卒,年七十五。
范仲淹张公神道碑》(《范文正公文集》卷一二),又《宋史》卷四二六有传。
赵光嗣北宋
简介
咸平五年(1002)泰州知州
韩同卿南宋 ? — 119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9 【介绍】: 相州安阳人
宁宗韩皇后父。
泰州,迁扬州观察使,累官庆远军节度使,加太尉
卒谥恭靖
季父韩侂胄,自以有定策功,声势熏灼,同卿每惧满盈,不敢干政,人皆服其善远权势。
全宋文·卷六四四四
韩同卿(?
——一一九九),安阳(今河南安阳)人,肖胄孙,宁宗后父。
孝宗时真州通判、历知濠州泰州,授扬州观察使
累迁庆远军节度使,加太尉开府仪同三司
庆元五年卒,赠太师谥恭靖追封崇国公
见《宋会要辑稿》帝系二之三三、后妃一之八、礼五八之九三、仪制一二之一一,《宋史》卷二四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