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唐朝
魏元忠初唐 ? — 70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7 【介绍】: 宋州宋城人本名真宰
少为太学生,不以举荐为意,累年不调。
高宗仪凤中吐蕃犯边,元忠上封事,言命将用兵之要,高宗善之,令直中书省,累迁殿中侍御史
武则天光宅元年,监李孝逸军击徐敬业,转洛阳
周兴所诬,远贬。
后又为来俊臣陷害,前后流放三次。
武周圣历二年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中宗东宫,二张势倾朝廷,元忠上奏小人在君侧,贬高要
中宗复位,迁兵部尚书,进侍中,拜中书令,封齐国公,当朝用事,不再直言,随波逐流,誉望大减。
后坐节悯太子起兵反韦后及杀武三思事,贬思州务川,行至涪陵,卒,年七十余。
玄宗时追谥贞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南)人。
本名真宰,以避武后母讳改。
初为太学生
高宗仪凤中,上书论驭吐蕃,授秘书省正字,令直中书省内供奉
累迁殿中侍御史
武后时,以平徐敬业功擢司刑正,累迁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中宗朝,拜侍中,迁中书令,封齐国公,又进尚书右仆射,知兵部尚书
景龙元年(707)罢,贬为渠州司马,又左迁思州务川,行至涪陵卒,年七十余。
景龙四年(710)追赠尚书左仆射齐国公玄宗开元六年(718)谥曰贞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书史会要》卷五。
元忠善草书。
预撰《则天皇后实录》。
全唐诗》存诗2首,《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
元忠
宋州宋城人
本名真宰
以避则天母讳改。
高宗时太学生
上封事。
秘书省正字
直中书省内供奉
再迁殿中侍御史
李孝逸军事。
以讨平徐敬业功擢司刑正
稍迁洛阳
再陷罪流岭表。
还授御史
圣历二年擢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迁左肃政台御史大夫
长安中副相王并州元帅
突厥吐蕃犯塞。
加为大总管
张易之昌宗谮下狱。
高要
中宗即位
驿召授卫尉卿同中书门下三品
兵部尚书
进拜侍中中书令
齐国公
神龙四年左仆射
武三思之党宗楚客纪处讷元忠及子升与节悯太子同谋构逆。
请夷三族。
中宗不许。
元忠惧。
上表固请致仕。
手制听解左仆射
特进齐国公致仕。
仍朝朔望。
又以姚庭筠劾贬渠州员外司马
又左迁思州务川
行至涪陵卒。
年七十馀。
景龙四年追赠尚书左仆射齐国公本州刺史
开元六年谥曰贞
王昱盛唐 ? — 73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38 【介绍】: 唐人
中宗时拾遗
玄宗开元间,累官户部郎中
二十二年,为剑南节度使
入为给事中
旋出为河东节度使,加太仆卿
二十六年,再为剑南节度使
率兵攻吐蕃安戎城吐蕃悉锐以救,唐军大败,逃归。
括州刺史
旋因在军谬赏事发,再贬高要而死。
僧希迁唐 700 — 79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91 【介绍】: 唐僧。
端州高要人俗姓陈号石头和尚
曹溪薙染,得法于青原。
衡山有石状如台,乃结庵其上。
穆宗长庆中敕谥无际大师
有《参同契》。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00—790 俗姓陈端州高要(今广东高要)人。
年十余岁至韶州曹溪,参六祖慧能,受度为沙弥
后上下罗浮,往来三峡间。
玄宗开元十六年(728)罗浮受戒,复往吉州青原山,嗣慧能高足行思
天宝初,结庵于衡山南寺东巨石上,世称石头和尚
代宗广德二年(764),应门人之请,下山住端梁。
代宗德宗间,与在江西传法之马祖道一并称为南宗二大士,从学者甚众。
卒谥无际大师
祖堂集》卷四、《景德传灯录》卷一四、《宋高僧》卷九有传。
《全唐诗外编》存诗1首。
又《祖堂集》、《景德传灯录》中存其歌偈3首,《全唐诗续拾》据之补入。
全粤诗·卷一一
释希迁(七○○ — 七九○)俗姓陈
端州高要人
初诣曹溪,得度未具戒。
六祖圆寂,秉遗命谒青原,为青原行思禅师法嗣。
唐玄宗天宝初,被荐往湖南衡山南寺
寺之东有石,状如台,乃结庵其上,时号石头和尚
著《参同契》,为世所称。
唐德宗贞元六年卒,年九十一。
唐德宗赐谥无际大师
南唐释静释筠撰高丽海印寺(一二四五年)刊《祖堂集》卷四、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三〇、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有传。
诗歌偈语五首。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五 传宗科(三)
姓陈氏
端州高要人
在孕母即厌恶荤血。
及生岐嶷。
异群童。
既冠重然诺。
色气和易。
性刚悍。
为人所畏伏。
乡俗多淫祀。
顺时率椎牛酾酒。
歌舞丛祠中。
以祈福。
往往毁丛祠。
夺牛纵之。
父兄不能禁。
然亦未尝有灾祸。
近远由是稍信。
寻趋曹溪
大鉴
鉴器之。
因曰。
苟欲为我弟子者。
必能肖我可也。
笑曰诺。
自尔上下罗浮三峡间。
开元十六年
受具戒于罗浮而归。
夜梦己与大鉴乘钜龟。
游池水中。
觉而自喜。
曰。
龟灵智。
池性海。
兹吾与师。
乘灵智以游性海久矣。
梦之其殆将以施化乎。
未几庐陵清凉山思禅师补处曹溪
复往承之。
当是时。
思公之门。
学者莫之计。
思公语人曰。
众角虽多。
一麟足矣。
天宝初
衡山南寺
寺东有石如台。
绝出物表。
就结庵。
以居其上。
因号石头和尚
岳中宿德固瓒让三师
曹溪之徒也。
犹曰。
石头真师子吼。
师子儿闻能无勇猛。
由是门人日进。
问如何是解脱。
答谁缚汝。
问如何是净土。
答谁垢汝。
机敏而当。
皆此类。
广德二年
门人请下居梁端。
时天下佛法。
江西大寂
湖南主石头云。
贞元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顺化
寿九十一。
腊六十三。
门人慧朗波利道悟道铣智舟。
共建塔于东岭。
塔成之三十年。
长庆中
国子博士刘轲。
素明玄理。
元尚祖风。
偶会道铣盛述先师之道。
轲追迎前烈。
为文其碑。
谥无际
塔号见相。
释希迁
姓陈氏
端州高安人也。
母方怀孕不喜荤血。
及生岐嶷。
虽在孩提不烦保母。
既冠然诺自许未尝以气色忤人。
其乡洞䝤民畏鬼神多淫祀。
率以牛酒祚作圣望。
辄往毁丛祠夺牛而归。
岁盈数十。
乡老不能禁其理焉。
大鉴禅师南来学心相踵。
乃直往大鉴
衎然持其手且戏之曰苟。
为我弟子当肖
[这-言+(占@口)]尔而笑曰。
诺既而灵机一发廓若初霁。
自是上下罗浮往来三峡间。
开元十六年罗浮受具戒。
是年归就山。
梦与大鉴同乘一龟泳于深池。
觉而占曰。
龟是灵智也。
池是性海也。
吾与师乘灵智游性海久矣。
又何梦邪。
后闻庐陵清凉山思禅师曹溪补处。
又摄衣从之。
当时思公之门学者麇至。
及迁之来乃曰。
角虽多一麟足矣。
天宝初始造衡山南寺
寺之东有石状如台。
乃结庵其上杼载绝岳。
众仰之号曰石头和尚焉。
初岳中有固瓒让三禅师
曹溪门下。
佥谓其徒曰。
彼石头真师子吼。
必能使汝眼清凉。
由是门人归慕焉。
或问解脱。
曰谁能缚汝。
问净土。
曰谁能垢汝。
其答对简速皆此类也。
广德二年门人请下于梁端。
江西大寂
湖南主石头。
往来憧憧不见二大士为无知矣。
贞元六年庚午岁十二月二十五日顺化
春秋九十一。
僧腊六十三。
门人慧朗波利道悟道铣智舟。
相与建塔于东岭。
塔成三十载。
国子博士刘轲。
素明玄理钦尚祖风。
与道铣相遇盛述先师之道。
轲追仰前烈为碑纪德。
长庆中也。
敕谥无际大师
塔曰见相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