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唐朝
廖凝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衡山人字熙绩
少隐居南岳,时登祝融峰顶,触思成诗,冠绝一时。
南唐李璟习其名,数聘之,初不赴诏,后出为彭泽,慕陶渊明为人,旋弃官归衡山
久之,复起为连州刺史,未几,复归山。
有诗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熙绩虔州虔化(今江西宁都)人。
一说为廖匡图弟。
家为虔州豪族,后梁太祖时,钟章为虔州刺史,打击豪强,遂举族奔湖南,隐于衡岳
楚马希范时,尝任从事
楚亡,遂至金陵,任南唐水部员外郎
建昌,迁江州团练副使
曾为彭泽,后归衡山,复起为连州刺史,唯不知事在何时。
生平散见《五代史补》卷四、《诗话总龟》前集卷一〇、《十国春秋》本传。
善吟讽,10岁即赋《咏棋》诗,为人所称。
又尝登祝融峰顶,触思成诗,一时诗人尽推服。
宋史·艺文志七》著录《廖凝诗集》7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3首及断句6。
《全唐诗续拾》补断句7。
廖匡图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虔州虔化人字赞禹
廖爽子。
仕楚。
善文辞,授江南观察判官
马希范时选为天策府学士
居数年,卒官。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其名又有作正图光图者,皆宋人避太祖赵匡胤讳改
字赞禹虔州虔化(今江西宁都)人。
本为虔州豪族,后梁太祖时,钟章为虔州刺史,打击豪强,匡图等遂举族奔湖南
楚王马殷辟为江南观察判官
后楚开天策府,与李宏皋徐仲雅刘昭禹等人并为天策府十八学士
生平散见《五代史补》卷四、马令南唐书》卷二九、《诗话总龟》前集卷四、《唐才子传》卷一〇、《十国春秋》本传。
匡图文学博赡,与李宏皋诸人俱以文藻知名。
辛文房称其诗“警策极多,必见高致”(《唐才子传》)。
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其《廖氏家集》1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录《廖匡图集》1卷,皆佚。
全唐诗》存诗4首及断句1联,《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
马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岐州扶风人
初为湖南判官,发属令赃罪千万,令之子因权幸诬奏监察御史窦参白彝无罪。
后佐曹王皋,以正直强干闻。
落魄仙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
姓张
传售鼠药于梓州
狱吏王昌寓买其药归,鼠食之,皆生翼飞去。
昌寓入泸,又遇仙。
仙乃易药饵之,授以道术,取马令乘以归。
至家,马化龙昌寓后遂仙去。
王元五代至宋初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文元桂州(今广西桂林)人。
隐居不仕,与翁宏廖融李韶等友善。
后入宋。
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著录《拟皎然十九字》一卷,其中称此书为“正字王元撰”,盖为二人。
王元工诗,所作《登祝融峰》、《赠廖融》二诗,俱为人所称。
后终于长沙
事迹见《十国春秋》卷七五、《诗话总龟》前集卷一〇。
全唐诗》存诗5首、断句1联。
《全唐诗外编》补句2联,其中一联又作廖凝诗。
全宋诗
王元字文元桂林(今属广西)人。
隐居不仕,与廖融为诗友。
后终于长沙(《诗话总龟》前集卷一一引《雅言系述》)。
今录诗五首。
萧师唐末宋初
又有萧禅和者。
长沙莱阳人
生后唐。
为弓手催税。
夜宿逋负之家。
明日逋家欲烹鹅以待。
鹅觉焉。
遂作人语。
语雌曰。
我明日当烹。
汝善视诸子。
弓手闻之。
天未明。
谓逋家曰。
何以相待。
逋家曰。
烹鹅矣。
曰。
何不生与我。
遂携鹅而去。
因感此出家。
遍参知识。
修鍊精苦。
所至挈鹅以自随。
亦著灵异。
一日游乡小岗。
见老妪肩水。
向求饮。
妪进水逊词曰。
水非泉。
恐未洁。
禅和悯之曰。
汝愿富贵乎。
妪曰。
地无泉。
岁不熟。
食且少。
安望富贵。
但得水旸时。
岁有年足矣。
禅和即于近山岩下。
以锡杖凿石孔七。
以碗覆之。
俾七日后去碗。
当有泉。
后果然荫注千顷。
后人赖之。
入宋。
江西庆云寺立化。
鹅亦长号而死。
二师同姓。
其脱然不可思议处又同。
故合传。
卢承丘五代至宋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至宋初潭州长沙人
披褐居吴芙蓉山
喜作落韵诗,多讽骂之意。
年八十卒于所居。
著有《芙蓉集》,不传。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一作卢承立
长沙(今属湖南)人。
五代至宋初间在世。
披褐居吴芙蓉山
喜作落韵诗,多讽骂之意。
80岁卒于所居。
著有《芙蓉集》,已佚。
诗话总龟》前集卷一引《雅言系述》载其事迹,并录诗2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邓洵美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连州人
后汉乾祐元年进士第
后周时南归,上笺湖南节度使周行逢,辟为馆驿巡官
性迂僻,行逢薄之。
宋开国,李昉奉使湖南,与谈终日。
行逢疑其泄己阴事,遂贬之为易俗场官,又使人诈为山贼而杀之。
洵美才思敏捷,工诗善赋,惟多亡佚。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洵,一作恂。
连州(今属广东)人,一云郴郡(今湖南郴州)人。
又有作奉化(今属浙江)人者,恐误。
后汉乾祐元年(948)进士第
上笺湖南节度使周行逢,辟为馆驿巡官
性迂僻,周行逢待之甚薄。
同年李昉出使湖南,两人谈论终日,行逢疑其泄己阴事,遂贬为易俗场官
寻阴使人诈为山贼杀之。
生平见《江南野史》卷七及《十国春秋》本传、《诗话总龟》前集卷一四。
其才思敏捷,工诗善赋,然所作多佚。
全唐诗》存诗1首。
全粤诗·卷一九
邓恂美连州人
有敏才,工诗赋。
湖南朱昂博学,号朱万卷,士类无当意者,独推逊恂美
唐哀帝天祐中,与孟宾于并为李若虚荐,入洛阳
后汉高祖乾祐元年(九四八)进士,登第后还家,湖南节度使周行逢留为馆驿巡官,置幕下
恂美背伛,时谓之邓驮子,性颇迂僻,如其形,众多不悦之者。
行逢恂美泄其阴事,黜为易俗场官,又使人诈为山贼,突入官署杀之。
明嘉靖戴璟《广东通志初稿》卷一四、明黄佐广州人物传》卷四有传。
诗一首。
全宋诗
邓(《宋诗纪事续补》卷一作邵)洵美连山(今属广东)人。
后汉乾祐二年(九四九)进士
湖南节度使周行逢馆驿巡官
宋初,翰林学士李昉使湖南,与会传舍。
后为周行逢所疑,黜为易俗场官而遇害。
事见《宋史》卷四八三《周行逢传》、《诗话总龟》前集卷一四。
马希广五代 ? — 950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马希广 947年—950年
乾祐 948年—950年十一月 用后汉高祖刘知远年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0 【介绍】: 五代时楚国国君字德丕
马殷第三十五子。
马希范卒,嗣为楚王
拓拔常数劝以位奉其兄希萼,不从。
希萼来奔丧,周廷诲等日:“王能与之则已,不然宜早除之。
希广不忍杀兄,欲分国而治。
后希萼起兵争位,俘希广,缢死之。
在位三年,史称废王。
希广字德丕
楚文昭王希范母弟。
武穆王殷第三十五子。
文昭薨时。
诸弟中名希萼者。
最长。
宜袭位。
长直都指挥使刘彦瑫等称遗命。
希广权军府事。
汉天福十二年
希广天策上将军武安军节度使江南诸道都统中书令
封楚王
乾祐二年太尉
三年十一月
希萼入寇。
长沙
遂自立。
赐王死。
何仲举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道州营道人
后唐明宗天成间,与江文蔚等同游秦王李从荣门下。
明宗长兴二年从荣荐登进士第
旋归湖南,事楚王马希范,为管观察推官,擢天策府学士
久之,出为全州衡州刺史
能诗,颇负时名。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营道(今湖南道县)人。
后唐明宗天成时,入洛与当时文士张抗、江文蔚游秦王李从荣门。
长兴二年(931)从荣荐登进士第
旋归事楚文昭王马希范,为管观察推官
后为马希范天策府学士
久之,出为全州衡州刺史
生平事迹见《五代史补》卷二及《十国春秋》本传。
仲举能诗,李宏皋颇推重之,常对众吟其“树迎高鸟归深野,云傍斜阳过远山”之句,且称为“诗家之高逸者”(《十国春秋》本传)。
其诗名与当时湖南著名诗人沈彬廖凝齐己诸人相伯仲。
全唐诗》存诗1首、断句2联。
《全唐诗续拾》补断句2联。
僧若虚五代 ? — 949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五代时诗僧
隐于庐山,数年持经,不出石室。
南唐国主累次徵召,皆不赴。
曾北游多年。
后汉隐帝乾祐中卒。
宋高僧》卷二五有传。
全唐诗》存诗3首。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隐居庐山
以诵经。
不出户室者。
累数年。
江南李氏慕仰之。
数徵聘。
终不起。
每曰。
老僧无德。
宁敢勤上命如此哉。
苟复频数不已。
则吾有遁之深山穷谷。
永与世辞而已尔。
自是朝庭不敢强。
或时以香茗衣物赐。
犹引却者不一。
则其清慎可知。
乾祐中。
盛夏坐亡。
身虽停久。
略无摧败之色。
秽恶之气。
噫异矣。
释若虚
隐于庐山
数年持经不出石室。
江南国主李氏钦尚其道。
累徵终不降就。
言老僧无能。
宁销王者归心。
若更相呼窜入深山矣。
或衣物则避让。
香则受之。
乾祐中盛夏坐终。
身不沮坏。
湓城人供养影相焉。
潭州释亡名
恒诵法华经口无他语。
长沙文昭王马氏。
特加礼重。
召入天策府湘西院供养。
然其语事诡异堪惊。
一旦召知佛殿僧。
令急襞掠佛像。
各就两厢。
僧皆谓为狂发。
相目而笑。
举止极甚忽切。
须臾自入正殿内。
据佛座而坐奄然而化。
举州道俗争礼焚香。
汉乾祐中也。
张篯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海州人字慕彭
张筠弟。
少嗜酒无节,为乡里所鄙。
唐末为兖州裨校。
性狡黠,善事人,累迁饶州刺史西京管内三白渠营田制置使
后唐庄宗同光末,为西京留守
庄宗卒,咸阳浮桥,阻李继岌东归。
继岌卒,取其金宝,又得王衍行装,骤至巨富。
明宗时,入为西卫将军
后晋高祖时,出使湖南
少帝时,又出使西蕃。
刘言五代 ? — 95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3 【介绍】: 五代时吉州庐陵人
初事楚马希范辰州刺史
王进逵武陵留后马光惠,迎言为帅。
后言败南唐边镐军,奉表于后周
后周太祖以言为武平军节度使,因以武安进逵
进逵自以言为己所迎立,不为之下,遂举兵袭之。
兵败被杀。
庐陵人
楚文昭王马希范辰州刺史
恭孝王希𦹛立。
武平留后。
徐威之乱。
遂尽取湖南故地。
奉表于周。
武平节度使同平章事
后为静江指挥使王逵所杀。
何敬真五代 ? — 95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3 【介绍】: 五代时朗州武陵人
仕楚。
初为马希萼朗州步军指挥使
希萼攻取长沙敬真以功迁牙内都指挥使,将兵戍武陵
后与王逵共迎刘言湖南事,为其亲校。
王逵据潭州后,以敬真行军司马
南唐边镐,进静江节度副使
广顺三年,为南面行营招讨使,往拒南汉兵。
长沙,为王逵设计捕杀。
释祖师
金山则本龙湫
深不测。
在母岳山南。
新罗时。
祖师以盐累万填实之。
龙徙。
仍筑基建大殿
殿四角阶。
细涧环围。
至今楼阁㟴焕洞省深邃。
湖南大名蓝(择里)。
释元晓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八 證悟科(二)
新罗国湘州薛氏子也。
丱年入道。
随师游学无常处。
三藏玄奘公
化王中原。
偕友将造之。
事见湘法师传。
因缘既忤。
踪迹遂乖。
任性逍遥。
一无定止。
会王置百座。
召名德讲仁王经本州。
以宿硕闻。
或以其行污𧮂不纳。
居无何。
夫人病脑痈。
医祷皆莫效。
卜曰。
宜致神剂赤县地。
于是遣使西度。
海冥涨中。
忽见人邀至龙君所。
宫殿严丽。
徒从庄萧。
盖非世间耳目所及。
自称钤海
谓使曰。
汝夫人青帝第三女也。
其于佛法尤有愿力。
金刚三昧者。
乃二觉圆通。
示菩萨行也。
我尝得之。
而未易流通。
今以夫人之病。
而发机焉。
则岂惟夫人利益而已。
因持刀裂其腨肠。
入散经三十许纸。
其内外用蜡纸缠滕。
而傅以他药。
且曰。
恐所历有魔事。
故为此耳。
又曰。
可请大安圣者诠次缀缉。
元晓法师造疏讲释。
如是则虽雪山阿伽陀药不过也。
大安者。
形服素诡异。
每击铜钵井市中。
大安大安。
王至是亟召安。
安曰。
但将来。
即以义理。
釐为八品而去。
然终不肯见王。
即疏之牛车上。
成五卷。
且设几案笔砚于牛两角间曰。
本始二觉。
指也。
姑以表之耳。
寻尅日于黄龙寺开阐。
浮薄者忌其能。
窃之以逃。
王命限三日。
更出略疏三卷。
以急疗治。
宣吐雍容。
辩抗敏锐。
称扬弹指声沸于空。
其曰。
昔日采百椽时。
虽不预会。
今朝横一栋处。
惟我独能。
所以讥曩者之𧮂焉。
众有惭色。
后不知所终。
释元晓
姓薛氏
东海湘州人也。
丱䰂之年惠然入法。
随师禀业游处无恒。
勇击义围雄横文阵。
仡仡然桓桓然。
进无前却。
三学之淹通。
彼土谓为万人之敌。
精义入神为若此也。
尝与湘法师入唐。
慕奘三藏慈恩之门。
厥缘既差息心游往。
无何发言狂悖示迹乖疏。
居士入酒肆倡家。
若志公持金刀铁锡。
或制疏以讲杂华。
或抚琴以乐祠宇。
或闾阎寓宿。
或山水坐禅。
任意随机都无定检。
时国王置百座仁王经大会遍搜硕德。
本州以名望举进之。
诸德恶其为人。
谮王不纳。
居无何。
王之夫人脑婴痈肿。
医工绝验。
王及王子臣属祷请山川灵祠无所不至。
有巫觋言曰。
苟遣人往他国求药。
是疾方瘳。
王乃发使泛海入唐募其医术。
溟涨之中忽见一翁。
由波涛跃出登舟。
邀使人入海睹宫殿严丽。
见龙王王名钤海
使者曰。
国夫人是青帝第三女也。
我宫中先有金刚三昧
乃二觉圆通示菩萨行也。
今托仗夫人之病为增上缘。
欲附此出彼国流布耳。
于是将三十来纸。
重沓散付授使人。
复曰。
渡海中恐罹魔事。
王令持刀裂使人腨肠而内于中。
用蜡纸缠縢以药傅之。
其腨如故。
龙王言。
可令大安圣者铨次缀缝请元晓法师造疏讲释之。
夫人疾愈无疑。
假使雪山阿伽陀药力亦不过是。
龙王送出海面。
遂登舟归国。
时王闻而欢喜。
乃先召大安圣者黏次焉。
大安者不测之人也。
形服特异恒在市廛。
击铜钵唱言大安大安之声。
故号之也。
王命安。
安云。
但将来不愿入王宫阈。
安得排来成八品。
皆合佛意。
安曰。
速将付元晓讲。
馀人则否。
受斯经正在本生湘州也。
谓使人曰。
以本始二觉为宗。
为我备角乘将案几。
在两角之间。
置其笔砚。
始终于牛车造疏成五卷。
王请剋日于黄龙寺敷演。
时有薄徒窃盗新疏。
以事白王。
延于三日。
重录成三卷。
号为略疏
洎乎王臣道俗云拥法堂。
乃宣吐有仪解纷可则。
称扬弹指声沸于空。
复昌言曰。
昔日采百椽时虽不预会。
今朝横一栋处唯我独能。
时诸名德俯颜惭色伏膺忏悔焉。
初晓示迹无恒化人不定。
或掷盘而救众。
或噀水而扑焚。
或数处现形。
或六方告灭。
亦杯渡志公之伦欤。
其于解性览无不明矣。
疏有广略二本。
行本土。
流入中华。
后有翻经三藏
改之为论焉。
系曰。
海龙之宫自何而有耶。
通曰。
云。
龙王宫殿中有七宝塔。
佛所说
诸深义别有七宝箧满中盛之。
谓十二因缘总持三昧等。
良以此合行世间。
复显大安晓公神异。
乃使夫人之疾为起教之大端者也。
姓薛
东海湘州人
三学淹通。
彼土谓为万人之敌。
时国王置百座仁王经大会。
遍搜硕德。
本州以名望举进之。
王不纳。
居无何。
王之夫人。
脑婴痈肿。
医工绝验。
王及王子臣属。
祷请山川灵祠。
无所不至。
有巫觋言曰。
苟遣人往他国求药。
是疾方瘳。
王乃发使泛海入唐。
募其医术。
溟涨之中。
忽见一翁。
由波涛跃出登舟。
邀使人入海。
睹宫殿严丽。
见龙王。
王名钤海
使者曰。
国夫人
是青帝第三女也。
我宫中先有金刚三昧
乃二觉圆通。
示菩萨行也。
今托仗夫人之病。
为增上缘。
欲附此
出彼国流布耳。
于是将三十来纸。
重沓散
付授使人。
复曰。
渡海中。
恐罹魔事。
王令持刀裂使人腨肠。
而内于中。
用蜡纸缠縢。
以药傅之。
其腨如故。
龙王言。
可令元晓法师造疏讲释之。
夫人疾愈无疑。
龙王送出海面。
遂登舟归国。
时王闻而欢喜。
乃召元晓
造疏成五卷。
王请剋日于黄龙寺敷演。
号为略疏
乃宣吐有仪。
解纷可则。
称扬弹指。
声沸于空。
疏有广略二本。
行本土。
流中华。
后有翻经三藏
改之为论焉。
司马头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
习堪舆家言,历览洪都诸山。
一日,至奉新百丈禅师,告湖南见一山,乃一千五百善知识所居之地。
百丈问可住否,答以和尚骨相非彼山主。
时华林觉为首座,询之亦不许。
一见典坐灵祐(沩山),谓为山主人。
后果如其言。
何景山唐末至五代 ? — 95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6 【介绍】: 五代时人
唐末进士,有文名。
湖南,为武安节度使王逵掌书记
素轻周行逢之为人。
后周世宗显德三年,逵死,行逢继其任,署景山益阳
寻借故缚之投于江。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56? 籍贯不详。
唐末进士,有文名。
五代时湖南,为武安节度使王逵掌书记
素轻周行逢之为人。
后周世宗显德三年(956),王逵死,周行逢潭州,署其为益阳
寻因事缚之投于江。
事迹见《十国春秋》本传。
《吟窗杂录》卷一四引《诗中旨格》存诗2句,《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王熊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
潭州都督
工诗善画。
画山水似李思训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
官至潭州都督,政绩不佳。
曾与张说唱和。
善画湘中山水,似李思训
事迹散见《朝野佥载》卷二、《历代名画记》卷一〇、《唐诗纪事》卷一三。
全唐诗》存诗2首。
彭师皓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溪州人
世为诸蛮酋长。
楚马希范时奉父命率诸蛮来降。
留事马希广,为强弩指挥使,领辰州刺史
马希萼攻破长沙后,师皓投槊请死,希萼嘉其忠,释而为民。
希萼被执,师皓护视甚谨,奉为衡山王
后归南唐,授殿直都指挥使,卒于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