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唐朝
方为五代至宋初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五代至宋初时处士
曾献诗于武昌节度掌书记周彬
清异录》卷下载其事迹,并录诗2句。
《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欧阳熙五代吴
吴天祚二年武昌县
陈九郎后周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武昌人
后周时尝总土兵,守本里。
尖山王大夫战,不胜,走泉洞死之。
相传尸流出洞,沉于山溪港,渔人举网得而置之。
明日复得,如是数次,因祷雨有验,渔人遂裹尸塑像祀之,奉为陈九郎仙。
谭峭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泉州人字景升
酷好黄老书,师嵩山道士十余年,得辟谷养气之术,夏则服乌裘,冬则绿布衫。
久之,炼丹于南岳,丹成,后入青城山
有《化书》。
宋齐丘攘为己作,亦谓之《齐丘子》。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字景升泉州(今属福建)人。
世称紫霄真人,故诸书或称为谭紫霄
唐国子司业谭洙子。
少为道士,后遍游名山。
闽王王昶尊事之,赐号正一先生
闽亡后,隐居庐山栖隐洞,诗人孟贯李中与其游。
南唐中主保大间,召至金陵赐号金门羽客,又赐官阶金紫,皆辞而不受。
后主建隆初,为武昌节度使何敬洙治疾。
马令南唐书》卷二四、陆游南唐书》卷一四、《十国春秋》卷三四与卷九九有传,参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證》卷一四。
著有《化书》6卷,主黄老道德之说,有《道藏》本。
全唐诗》存诗1首,断句1联。
字景升
少好道,游名山二十馀年,得辟谷养气之术。
日饮酒醉,辄扶杖独游。
夏则服乌裘,冬则衣丝布衫,或卧风雪中,人谓已毙,视之,气蒸然也,遂谓之风狂。
尝著化书,授宋齐丘序之,齐丘欲窃为已有,醉缝革囊中,投之江。
金山渔者得而剖之,见方醒,张目曰:齐丘夺我化书,今盛行矣。
后住庐山栖隐洞,其徒百人,邻僧于溪浒创亭,为顽石所阻,曰:此易耳。
含水噀之,命槌其石,应手如粉。
李后主累辟至建康赐号紫霄真人
又居南岳炼丹,丹成,入青城山化去。
泉州人国子司业洙之子。
海盐有谭仙岭,相传是其采药得道处。
仙鉴载一诗,尤其寄迹海峤之證。
林仁肇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建阳人
刚毅多力。
仕闽,为裨将,军中谓之林虎子。
后归南唐南都留守南昌尹。
与士卒同甘苦,甚得士心。
宋太祖忌之,窃仁肇像具别室,时李煜李从善质于汴,引观之,曰仁肇将降,先以此为信。
闻之,鸩杀仁肇
仁肇
建阳人
闽臣仁翰弟。
少事闽为裨将
闽亡入南唐
淮南屯营应援使。
进授镇海军节度使
移镇武昌
开宝时后主酖死。
崔颢盛唐 ? — 75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4 【介绍】: 汴州人
玄宗开元进士
天宝时太仆寺丞司勋员外郎
曾漫游各地,足迹甚广。
工诗。
早期诗流于浮艳,后历边塞,诗风变为雄浑。
所作《黄鹤楼》诗,李白激赏之。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04?—754 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十一年(723)进士及第
旧唐书·文苑传》云“开元天宝间文士知名者,汴州崔颢京兆王昌龄高适襄阳孟浩然
”诗名颇大。
其《黄鹤楼》诗,严羽誉为唐人七言律诗第一,传说曾使李白折服。
旧唐书》本传称其“有俊才,无士行,好蒱搏、饮酒。
及游京师,娶妻择有貌者,稍不惬意,即去之,前后数四”。
新唐书》本传记其与李邕相见之事:“初,李邕闻其名,虚舍邀之,至献诗,首章曰:‘十五嫁王昌
叱曰:‘小儿无礼!
’不与接而去。
”可见其性格放浪不羁。
曾为太仆寺丞天宝中司勋员外郎天宝十三载(754)卒。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一。
今人傅璇琮有《崔颢考》,谭优学有《崔颢年表》。
漫游四方,生活经历颇丰富,诗风亦有所变化。
唐才子传》云“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
一窥塞垣,状极戎旅,奇造往往并驱江、鲍”。
其边塞诗慷慨豪迈,《长干行》等小诗,淳朴生动,颇近民歌。
今人万竞君有《崔颢诗注》。
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续拾》补5首(其中一首互见)。
唐诗汇评
崔颢(704?
—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
开元十一年(723)进士第
曾南游吴越武昌等地。
开元后期入河东军幕
天宝初,为太仆寺丞
司勋员外郎
长于诗,开元天宝间王昌龄孟浩然同以位不显而文知名。
有《崔颢诗》一卷。
全唐诗》编诗一卷。
今人万竞君有《崔颢诗注》。
崔颢(约704?
—754) 唐代诗人。
汴州(今河南开封)人。
开元十一年(723)进士,初任太仆寺丞,官终司勋员外郎,故称“崔司勋”。
性格浪漫,虽有才气,但仕途坎坷。
曾在东北边地从军
归来后宦游武昌时作七律《黄鹤楼》一首,因情调优美,被后人推为唐诗题咏黄鹤楼第一名篇,亦被誉为“唐人七律第一”。
唐代芮挺章国秀集》以来的一千二百馀年间,凡唐诗总集或选本几乎没有不收录这首千古佳作的。
亦因此诗,黄鹤楼有了“崔氏楼”的别称,武汉也因之被称为“白云黄鹤的故乡”。
为纪念崔颢黄鹤楼公园内建有《崔颢题诗图》浮雕。
开元中进士
累官司勋员外郎
天宝十三载卒。
作品评论
年少为诗,名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
一窥塞垣,说尽戎旅。
至如“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
锴落金锁甲,蒙茸貂鼠衣”,又“春风吹浅草,猎骑何翩翩。
插羽两相顾,鸣弓上新弦”,可与鲍昭并驱也。
《批点唐音》
崔诗在闺情较胜。
《批点唐音》
汴州善从军诗,亦学鲍体。
《唐诗品》
诗气格奇俊,声调倩美,其说塞垣景象,可与明远抗庭。
然性本靡薄,慕尚闺帏,集中此类殊复不少,竟以《少妇》之作取弃,高贤疏亮之士,直取为心流之戒可尔。
李白极推《黄鹤楼》之作,然多大篇,实旷世高手,《黄鹤》虽佳,未足上列。
崔颢《邯郸宫人怨》叙事几四百言,李、杜外,盛唐歌行无赡于此,而情致委婉,真切如见。
后来《连昌》、《长恨》,皆此兆端。
《诗源辨体》
崔颢五言古,平韵者间杂律体,仄韵者亦多忌“鹤膝”;七言古语多靡丽,而调有不纯,当在摩洁之下。
《诗源辨体》
崔颢七言律虽皆匠心,然体制、声调靡不合于天成,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也。
《唐诗韵汇》
唐诗七律,……崔司勋李青莲间出古意,品外独绝。
)五律精能,七律尤胜。
《诗学渊源》
)善为乐府歌行,辞旨俊逸,不减明远
黄鹤楼》诗尤脍炙人口,为唐人拗律半格之始,实则晋宋七言歌行之变体也。
常建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
玄宗开元十五年擢进士第
代宗大历中盱眙
后隐居鄂州武昌
工诗。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玄宗开元十五年(727)王昌龄同榜登进士第,仕途颇不如意,遂放浪琴酒,往来太白、紫阁诸峰,有肥遁之志,后寓鄂渚(今湖北武昌西山),召王昌龄、张偾同隐。
生平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三一、《唐才子传》卷二。
新唐书·艺文志四》云是“肃(宗)代(宗)时人”,《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称“盱眙(今属江苏)常建”。
河岳英灵集》首录常建诗十四首,而称“今常建亦沦于一尉”,按此书收诗止于天宝十二载(753),则常建县尉,当在此前。
盛唐人对常建诗评价颇高,如殷璠云:“其旨远,其兴僻。
佳句辄来,唯论意表。
”即指其诗以兴象取胜。
全唐诗》存诗1卷。
唐诗汇评
常建,生卒年里贯均未详。
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任盱眙
天宝中,曾寓居鄠渚,以诗招王昌龄、张偾同隐。
约卒于天宝末、至德初
建长于五言。
殷璠编《河岳英灵集》,以为首。
有《常建集》一卷。
全唐诗》编诗一卷。
开元中进士
大历中盱眙
作品评论
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
所以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
至如“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又“山光悦乌性,潭影空人心”,此例十数句。
并可称警策。
然一篇尽善者:“战馀落日黄,军败鼓声死……今与山鬼邻,残兵哭辽水”,属思既苦,词亦警绝。
潘岳虽云能叙悲怨,未见如此章。
刘须溪云:常建诗情景沉冥,不类著色。
《唐诗品》
诗颇事雅道,不善近体。
殷璠评其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
魏晋作者,直趋音调,而饰以藻节,亦本末之致也。
诗颇亦擅此,而间出近语,此其所短。
若《梦游太白西峰》、《闲斋卧疾》、《鄂渚》、《仙谷》等作,亦可公干彦伯之流矣。
殷璠诗选,以常建为第一。
张为句图,以孟云卿为高古奥逸。
盖二子皆盛唐名家。
常幽深无际,孟古雅有馀。
常“战馀落日黄,军败鼓声死。
今与山鬼邻,残兵哭辽水”、绝是长吉之祖;孟“朝日上高堂,离人怨秋卓。
少壮无会期,水深风浩浩”,剧为东野所宗,
常建语极幽玄,读之使人泠然如出尘表。
然过此则鬼语矣。
钟云:初盛唐之妙,未有不山于厚者。
常建清微灵洞,似“厚”之一字,不必为此公设,非不厚也,灵慧之极,有所不觉耳。
灵慧而气不厚,则肤且佻矣。
谭云:常建诸诗,令不知诗者读之,满腹是诗,急起拈笔,即深于诗者,不得一语。
予尝谓诗家有仙有佛,此皆佛之属也。
钟云:储与王以厚掩其清,然所不足者非清;常建以清掩其厚,然所不足者非厚。
常建音韵已卑,恐非律之所贵。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常建诗灵慧雅秀,清中带厚,如“清溪深不测”、“清晨入古寺”等篇,令人诵欲忘年,故钟、谭盛唐品语,若于偏致心赏。
伯敬云:“凡清者必约,约者必少。
此公诗一入情境中,泉涌丝出,若“清”之一字,反为富有之物。
”友夏云:“妙极矣,注脚转语,一切难着,所谓见诗人身耐为说法也。
”斯论俱可为千古知己。
《诗源辨体》
常建五言古,风格既高,意趣亦远,然未尽称快,惟短篇堪入录邳。
《唐诗归折衷》
吴敬夫云:诗如金如玉,坚质内涵,神彩外映,骨韵之妙,超王越孟。
微嫌杂以幻妄语,开今日竞陵一派。
《诗辩坻》
常建七言古,格意轻隽,而下语粉绘皆别设。
虽在盛唐,隐开温、李乐府一派。
《诗辩坻》
盛唐七绝,常建最劣,高得中唐,卑入宋格,如“过在将军不在兵”是也。
钟伯敬云:“常建诗清微灵洞
似‘厚’之一字,不必为此公设。
”此语甚当。
常建诗亦自有常建之厚,古人所谓温厚者,常建之诗是也。
其清微灵洞,俱从温厚中出,所以内外俱彻,如琉璃映月耳。
《载酒园诗话又编》
“高山临大泽,正月芦花干。
阳色薰两厓,不改青松寒。
”此东野意趣也。
“井底玉冰洞地明,琥珀辘轳青丝索。
仙人骑凤披彩霞,挽上银瓶照天阁。
黄金作身双飞龙,口衔明月喷芙蓉。
一时渡海望不见,晓上青楼十二重。
”置之长吉集,奚辨乎?
二子之生,尚在数十年后,此实唐风之始变也。
吾读盛唐诸家,虽浅深浓淡,奇正疏密,各自不同、咸有昌明之象,独常盱眙如去大梁、楚而人黔、,触目举足,皆危崖深箐,其间幽泉怪石,良非中州所有,然亦阴森之气逼人。
《载酒园诗话又编》
常诗名胜处,儿于支、许清言,即刻划林泉,亦天然藻缋。
独如“汉上逢老翁,江口为僵尸”诸篇,宇宙大矣,何地不可行,必效大阮驱车耶!
《小澥堂草杂论诗》
常建诗一片空灵境界,然或根柢未深,学之恐堕魔道。
常建刘慎虚诗,于王、孟外又辟一径。
常取径幽而不诡于正,刘气象一派空明。
常较王、孟诸公,颇有急疾之意,此所以为飞仙也。又多仙气语。
常尉以玄妙得之,储侍御以浅淡得之。
储近王,常近孟,而常胜于储多矣。
其源出于嵇叔夜,长篇沉厉,思若有馀,短篇兴来情答,爽秀生姿,如谈子房、季扎之间,衮衮可听。
《诗学渊源》
吾读其诗,一字一珠,务极洗炼,高雅缜密。
词不害意,而意在言外。
源出齐梁,而遗齐梁之迹,可谓出蓝之胜是矣。
赵璜唐 804 — 86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04—862 【介绍】: 南阳穰县人,郡望天水字祥牙
赵璘弟。
文宗开成三年进士
宣宗大中初,官鄂县,屡迁吏部员外郎
懿宗咸通初,出为处州刺史,卒于任。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04—862 字祥牙
其先世居宛县(今河南南阳),后徙居平原(今山东平原西南)
文宗开成三年(838)进士第,曾任吏部员外郎
懿宗咸通二年(861)前后,为处州刺史
三年,卒于任。
生平散见赵璘《唐故处州刺史赵府君墓志》、《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三下》、《唐诗纪事》卷五二、《郎官石柱题名考》卷四。
全唐诗》存诗5首。
其中《七夕诗》一首,又作李郢诗。
僧栖一唐末五代初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唐末至五代初年武昌(今湖北鄂州)僧。
能诗,与贯休为友。
曾游黄梅双峰寺
事迹见《禅月》卷九、卷一〇、卷一三。
全唐诗》存诗2首。
唐诗汇评
栖一,生卒年不详,武昌(今属湖北)人,唐末五代诗僧,与贯休同时。
全唐诗》存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