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唐朝
瞿夫人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豫章人
隋末,兄为辰州刺史,见黄元仙,高其行,嫁之,后荐其才德以自代。
隋亡,元仙弃官隐居,贫甚。
夫人为人佣织以养姑者十年。
僧隐微五代 885 — 96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5—961 【介绍】: 五代时僧。
豫章新淦人
俗姓杨
七岁出家。
二十岁于开元寺受戒。
后至福州,嗣罗山道闲
归住龙泉十善道场。
保大九年南唐李璟召住金陵龙光禅苑,署觉寂禅师
建隆二年移住洪州大宁院,旋卒。
谥玄寂禅师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85—961 俗姓杨豫章新淦(今江西新干)人。
7岁出家,20岁于开元寺受戒。
后至福州,嗣罗山道闲
归住龙泉十善道场。
保大九年(951)南唐元宗召住金陵龙光禅苑,署觉寂禅师
建隆二年(961)移住洪州大宁院,旋卒。
谥玄寂禅师
景德传灯录》卷二三有传,存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僧道虔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僧。
福州侯官人俗姓刘
石霜印记,化徒于筠州九峰
后住泐潭而终。
吴杨溥时示寂,谥大觉禅师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俗姓刘福州侯官(今福建闽侯)人。
唐末禅僧
石霜庆诸
筠州九峰世称九峰和尚
后住氻潭宝峰禅院
卒谥大觉禅师
祖堂集》卷九、《景德传灯录》卷一六有传,并存其诗偈2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禅师名道虔
刘氏。
福州侯官人也。
容姿开豁明济。
气压丛林。
至霜华。
诸禅师见之。
谓人曰。
此道人从上宗门爪牙也。
殁时。
侍者
众请堂中第一座。
住持。
方议次。
犯众曰。
未可。
须明先师意旨。
乃可耳。
众曰。
先师何意。
曰。
只如道。
古庙香炉。
一条白鍊如何会。
第一座曰。
是明一色边事。
曰。
果不会先师意。
于是第一座者。
起炷香誓曰。
我若会先师意。
香烟灭则我脱去。
不然烟灭不能脱。
言卒而脱去。
拊其背曰。
坐脱立亡不无。
首座会先师意。
即未也。
庐于普会塔之旁。
三年而去。
经行于末山之下。
崇福寺
僧问无间中人。
行什么行。
曰。
畜生行。
曰。
畜生复行什么行。
曰。
无间行。
曰。
此犹是长生路上人。
曰。
汝须知有不共命者。
曰不共什么命。
曰长生气不常。
复曰。
大众还得命么。
欲知命。
流泉是命。
湛寂是身。
千波竞起。
是文殊境界。
一亘晴空。
是普贤床榻。
其次借一句子。
是指月。
于中事是话月。
从上宗门中事。
节度使符信
且如先德。
未建许多名目。
指陈已前。
人约什么体格商量。
这里不假三寸。
试话会看。
不假耳根试采听看。
不假两眼试辨白看。
所以道。
声前抛不出。
句后不藏形。
尽乾坤都来。
是汝当人个自体。
向什么处。
安眼耳鼻舌。
莫向意根下。
图度作解。
尽未来际。
亦未有休歇分。
所以古人道。
拟将心意学玄宗
大似西行却向东。
先是马大师
殁于豫章开元寺
门弟子怀海智藏辈。
葬舍利于石门
亦庐塔十馀年。
乃沿冯川上车轮峰。
司马头陀留止。
因不复还石门
九峰往游焉。
遂成法席。
为泐潭第一世。
遗踪也。
吴顺义初
告众安坐而化。
塔于寺之西。
号圆寂
谥大觉禅师
得法上首殷禅师
石霜庆诸禅师归寂
众请首座继席。
九峰曰。
须明先师意始可。
座曰。
先师有甚意。
峰曰。
先师道。
休去歇去。
冷湫湫地去。
一念万年去。
寒灰枯木去。
古庙香炉去。
一条白练去。
其馀即不问。
如何是一条白练去。
座曰。
这个祇是明一色边事。
峰曰。
元来未会先师意在。
座曰。
你不肯我那。
但装香来。
香烟断处。
若去不得。
即不会先师意。
遂焚香。
香烟未断。
座已脱去。
峰拊座背曰。
坐脱立亡。
即不无先师意。
未梦见在。
僧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
永嘉人俗姓吴字登封
多作古调诗,长于草隶。
陆希声谪宦豫章,往谒之,授五指拔镫诀,书体遒健。
昭宗召对,于御榻前作书,赐紫方袍。
后谒韩建,荐号曰广利
归故乡,谒钱镠,以客礼延之。
宋齐丘五代吴 887 — 95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7—959 【介绍】: 五代时庐陵人,居洪州
初字昭回改字子嵩
好学工文,善术数,喜纵横之说。
李昪,助建南唐,任左丞相,以不得实权,心怀不平。
出为镇南节度使
穷治第宅,民不堪命。
李璟立,拜太保中书令,坐植党罢。
再起为中书令封楚国公
因好权利,矜功忌能,有言其谋篡者,乃放归九华山,自经死,谥丑缪
有文集《增补玉管照神经》。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87—959 初字超回,后改子嵩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少时居南昌(今属江西)
吴天祐九年(912),依李昪推官,后擢右司员外郎,累迁右谏议大夫兵部侍郎
大和三年(931),归葬父,隐九华山
寻为吴宰相
李昪出镇金陵,召为都统判官
南唐建国,以丞相同平章事
后出为镇南军节度使
中主保大时,复入相,寻坐陷周宗,出为镇海军节度使
旋乞归九华,赐号九华先生
封卫国公,迁太傅
交泰元年(958),以结党危国,放于青阳。
次年,自缢死。
生平见《江南野史》卷四、马令陆游南唐书》本传。
齐丘工诗能文。
所著颇多,有《化书》6卷、《祀玄集》3卷、《文传》13卷等,皆佚。
全唐诗》存诗3首、断句1联,卷八七九又录存酒令2句。
《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断句3。
齐邱字子嵩
庐陵淦阳人。
累迁右谏议兵部侍郎
告归九华山
寻起。
中书侍郎
右仆射平章事
南唐
司徒同平章事
出为镇南军节度使
镇海军
复归九华山
赐号九华先生
封青阳公
起拜太传中书令
封魏国公
赐号国老
奉朝请
出镇洪州
周侵淮北
起为太师
剑南东川节度使
进封楚国公
周显德五年
嗣主李璟诏放于青阳。
自缢死。
释慧云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 利物科
姓王氏
太原人
其先有避地于九江者。
孙因家焉。
以幼岁。
庐山大林寺沙门智锴
出家亦有声当世。
尤慷慨精厉。
独异恒伦。
法门之务未尝不以大者远者介意。
而所居寺。
曾莫脩治。
达禅师方以道行。
为檀信所归向。
年二十有五矣。
誓往邀之。
以来赀币。
弗许。
以死请。
委身叩头。
颧颊破肿。
涕泗漫地五尺。
计且欲自溺。
以著见其志。
感动为起。
遽奔走险隘。
前告道俗。
使之迎候。
路逢群虎。
目不暇驻。
既抵山中。
有所施设。
必奉行。
无小忤。
尝驭舟溪谷间。
严冬冻冱。
砂石崩颓。
则脱衣挽缆腰胯而下。
凌凘砭骨。
流血凝结。
行三百馀里。
罔所辞惮。
隋季天下大乱。
士弘林氏。
起兵豫章
号楚。
秀才胡氏。
尚书
今寇鄱阳九江据之。
发心模写庐山东林文殊瑞像。
有干材。
委监护。
顷之像脱炉韛。
而颈胁穿漏。
议将复铸。
会胡以谮见逮。
不果。
而有像色黄金馀百二十两在焉。
患𣀮劫。
以竹筒贮金。
并金诵铜珠一环为信。
寄胡所。
胡至宫亭覆舟。
失二物。
后复浮而至。
得于三十里外之远
胡且死。
又托金于其叔父晓禅师使遁。
俄唐兵破豫章
用币缊裹金负之。
以避难。
遇盗焉。
然盗亦不知其为金也。
委之而去。
于是得以成就其业。
当镕冶日。
五戒李氏先发愿然一臂。
以致祈铸。
及事之辨。
乃前于所卜之期。
李氏不知也。
像见梦曰。
汝愿然臂。
可诬邪。
李氏寤遽如所愿。
寺备经论。
而律部独未全。
时首律师
方阐化京师
重趼造诣。
诏住弘福寺
悉获采掇以归。
释慧云
姓王
太原人也。
远祖避地止于九江
弱年乐道。
匡山大林寺沙门智锴而出家焉。
亦标领当时。
有声出世。
慷慨时俗。
精厉归从。
故得独异恒伦不拘物累。
致有大节大务偏所留心。
时年二十有五。
达禅师者。
江淮内外所在兴造。
事力不遂咸来祈请。
为寺庙毁坏故致邀延。
不许之。
以来告不申便陈死请。
委身在地涕泗滂沱。
流迸涂漫满五尺许。
又以头叩地。
青肿覆眼。
加诸誓愿曰。
若不蒙赴。
亦投江。
见其意盛。
歘然回意。
即前告道俗。
所在迎候。
披草望山。
行不由径。
路值群虎。
不暇驻目。
至山。
须有经始。
溯流诸处检校功德。
时属严冬冰拥船路。
崩砂颓结屡阻舟人。
乃急系衣裳。
破冰挽缆腰胯以下凌澌截肉。
流血凝住不觉疲苦。
自此船行二百馀里。
方登所在。
其恳诚难继。
并例此也。
隋季末龄。
中表贼乱。
林士弘者。
结众豫章伪称楚帝
尚书令鄱阳胡秀才
亲领士众临据九江
因感发心。
欣写庐山东林文殊瑞像。
尽所镇境访监护者。
道俗佥议。
有出众之奇。
雅当此选。
炉锤既办便就镕范。
光仪乃具。
惟颈及胁两处有孔。
时众未之悟也。
其年秀才伪敕。
所追有像色金百二十两盛以竹筒。
以贼徒蜂起无方守护。
并用付才。
又以念诵铜珠一环。
遗才为信。
行至宫亭。
军士乞福。
才得便风举帆前引。
于江中路遭浪船没。
财物荡尽惟人岸。
才诸无所恨。
但失像色金。
烦冤江畔呼嗟不绝。
誓愿不成深为业也。
须臾金筒随浪逆流。
并遗铜珠。
前后相继。
汎隐向岸就才。
既获色金。
举众同叫欢欣无量。
计被没处至所出岸三十馀里。
重而能浮。
逆波相授。
军民通怪惊异灵感。
及才之遇害也刃开颈胁。
恰符像焉。
初才之欲击贼。
以金用委叔父晓禅师
及楚都既覆群寇交侵。
晓用弊布裹金。
担以避难。
不免为贼所夺。
既失像金取求无计。
寻有贼中来者。
盗金投晓。
俱不知是金担也。
晓得本金。
委云成就。
光相超挺今在山阁。
初铸像时。
有李五戒者。
私发愿曰。
若镕金日誓然一臂。
为模样早成遂前期日。
李氏不知已铸。
乃梦像曰。
汝先愿然臂。
如何违信耶。
李氏梦寤。
因始知之。
即于像前以刀解臂。
蜡布缠骨而烧焉。
又感徵应。
略其事也。
以江介威纡。
累逢草窃。
经论乃积。
而戒律未弘。
远趣京躬参学府
值首律师当阳开化
大适本志悲喜交并。
采掇行务有闻朝省。
下敕令住弘福
而形貌长伟。
骨面多髯。
言晤成章。
众所知识。
偏能读诵。
颇盛威容。
故斋福大集。
恒居坐首。
群公卿士侧席虚心。
一举五卷须臾寻了。
未闻𠲿噎莫不嘉尚
然其程器。
即目故略叙之。
史虚白五代 895 — 96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人字畏名
世居齐鲁
中原乱,与韩熙载南渡。
宋齐丘召与宴,使制书檄诗赋碑颂,虚白方半醉,命数人执纸,口占笔写,俄而众篇悉就,词采磊落,坐客惊服。
引见李昪喜其言而不能用,擢为校书郎,稍迁州从事
乃谢病去,往来庐山,绝意世事。
卒年六十八。
有《钓矶立谈》。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95?—961? 字畏名北海(今山东潍坊)人。
初隐嵩山后唐清泰中,至金陵见李昪,与论进取之略,不为所采。
遂家于九江落星湾,常往来庐山间。
宋建隆二年(961)中主迁都洪州,至落星湾,复召见,赐以粟帛。
卒年67岁(一作68岁)。
宋时追号冲靖先生
生平江南野史》卷八、《南唐近事》、马令陆游南唐书》本传、《十国春秋》本传。
虚白世习儒学,文思敏捷,为书启表章诗赋碑颂,随口而成。
郑文宝称“虽不精绝,然词彩磊落,旨趣流畅”(《南唐近事》)。
有《史虚白文集》,今佚。
全唐诗》存断句1联。
释慧闻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 利物科
信安人
登戒𨽹居灵石寺
其平生常以檀施之业。
勉世俗曰。
五道流转。
欲进脩以求解脱。
舍福力。
其安资哉。
每有营治。
虽猥贱琐屑事。
犹躬亲之。
得鱼肉。
必手自持归。
以饷工匠。
一日山行遇虎。
辄杖叩其首曰。
汝毋噬人。
我兹为汝等造功德。
汝宜有所助。
明日衔一野彘至。
则其诚之所感如此。
先尝于瀔水铸丈六像。
度其金。
既足用。
而犹未模冶。
曰将以待大檀越也。
无何而清溪县女子。
以其所蓄宝鉴来施
为祝之曰。
苟发心至诚。
则此鉴当于铸日。
正著像匈。
已而果然。
又谒豫章
致黄金数镒。
道直𡨥。
弃水中曰。
使涝漉之。
而后得。
则诸君福田。
庶几其无损。
逮归视箧中。
则金具在。
岂非其慈忍之念发。
而鬼物随以加诃护欤。
宜世之尊其德也。
释慧闻
信安人也。
多劝勉檀那以福业为最。
常言未预圣位。
于五道中流转。
非福何凭。
尝于濲江铸丈八金身像。
州未听许铜何从致。
且曰。
待大施主。
无何有清溪县夫妻二人。
将嫁资鉴来舍。
为誓咒之曰。
此鉴鼓铸若当佛心前。
乃是夫妻发心之至也。
迨脱摹露像。
果然鉴当佛心胸间矣。
又尝往豫章
劝化获黄金数镒。
俄遇贼劫掠。
事急遂投金水中曰。
虑损君子福田。
请自捞摝舍
去贼徒泳水求之不得。
到州。
金冥然已在其院中。
若役人用匠不避讥嫌。
得物见多自提鱼贯彘肩饲工人焉。
又山路虎豹或逢之。
将杖叩其脑曰。
汝勿害人。
吾造功德何不入
明日虎衔野猪投前。
弭尾而去。
凡举事皆成。
归信如流。
率多奇异焉。
释慧闻
信安人也。
多劝勉檀那以福业为最。
尝于瀫江铸丈八金身像。
州未听许铜何从致。
且曰。
待大施主。
无何有清溪县夫妇二人。
将嫁资鉴来舍。
为誓祝之曰。
此鉴鼓铸若当佛心前。
乃是夫妇发心之至也。
迨脱模露像果然。
鉴当佛心胸间矣。
又尝往豫章劝化获黄金数镒。
俄遇贼劫掠事急。
遂投金水中。
曰虑损君子福田。
请自涝漉。
去贼徒入水求之不得。
到州金冥然已在其院。
时山路有虎豹。
或逢之。
将杖叩其脑曰。
汝勿害人。
吾造功德。
何不入
明日虎衔野猪投前弭尾而去。
凡举事皆成。
归信如流多奇异焉。
王季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南人
家贫卖履,其妻疾其穷丑,遣去。
季友博极群书,工诗。
代宗广德末大历初洪州观察使李勉引为副使,兼监察御史
性磊落不羁,爱好山水。
杜甫尝作《可叹》诗叹之。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排行七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家贫,自耕自刈,卖药贩履,聊以度生。
宝应中李勉爱其才,特加礼敬,历仕华阴虢州录事参军,入为太子司议郎
广德二年(764),佐江西观察使李勉幕,兼监察御史,迁副使
大历二年(767),还京归隐。
生平事迹散见于邵《送王司议季友洪州》、《唐诗纪事》卷二六、《唐才子传》卷四。
孙望《箧中集作者事辑》有王季友条。
季友少有才学,诵书万卷,工诗,与杜甫钱起于邵岑参郎士元戎昱等人友善。
杜甫称其“豪俊”(《可叹》),岑参谓“王生今才人,时辈或所仰”(《潼关使院怀王七季友》)。
元结箧中集》选其诗2首,殷璠河岳英灵集》选其诗6首,评曰:“爱奇务险,远出常情之外。
”《全唐诗》存诗13首,杂有贞元间另一王季友之作。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平不详。
开元天宝间河南王季友名同。
全唐诗》存诗1首。
一作开元天宝间河南王季友诗。
唐诗汇评
王季友,生卒年不详,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家贫,少有才学,暗诵书万卷。
曾游渭州华阳长安等地。
岑参杜甫钱起郎士元等友善,为时辈推仰。
广德初,官太子司议郎
李赵出镇洪州季友幕画,授监察御史,为副使
后不知所终。
季友工诗,乾元三年元结沈千运等七人诗为《箧中集》,季友诗入选。
有《王季友诗》一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十一首。
季友
河南人
为豫章太守李勉宾客
作品评论
季友诗,爱奇务险,远出常情之外。
然而白首短褐,良可悲夫!
至如《观于舍人西亭壁画山水诗》:“野人宿在人家少,朝见此山谓山晓。
半壁仍栖岭上云,开帘放出湖中鸟。
”甚有新意。
工诗,性磊浪不羁,爱奇务险,远出常性之外,白首短褐,崎岖士林,伤哉贫也!尝有诗云:“山中谁余密?白发日相亲。雀鼠昼夜无,知我厨廪贫。”又:“自耕自刈食为天,如鹿如麋饮野泉。亦知世上公卿贵,且养丘中草木年。”观其笃志山水,可谓远性风疏,逸情云上矣。
钟云:此公有古骨古心,复有妙舌妙笔,然在盛唐不甚有诗名,为其少耳。
又云:此君尤妙七言古,四诗骨色似岑嘉州,而笔舌妙似过之。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诗体逼古,始为真诗,然必穷而后工。
盛唐多困穷苦节之士,如王季友家贫卖履为生,致其妻恶而欲弃之。
……其为诗皆冲淡自然,淡而不厌,往往为当时名流所推重。
《师友诗传续录》
王季友诗不多,在盛唐自是别调,亦非诸大家、名家之比。
又如《箧中集》诸人,皆别调也。
马希范五代 899 — 947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马希范 文昭王 932年—947年
长兴 932年七月—933年 用后唐明宗李嗣源年号(三年—四年)
应顺 934年正月—934年四月 用后唐闵帝李从厚年号
清泰 934年四月—936年闰十一月 用后唐末帝李从珂年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9—947 【介绍】: 五代时楚国国君字宝规
殷第四子。
好学善诗。
初为镇南节度使
后唐明宗长兴三年,继兄马希声楚王
性刚愎,奢侈纵声色,诸臣屡谏,皆不听。
在位十五年。
卒谥文昭
韦虚舟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京兆万年人
韦虚心弟。
举孝廉,自御史累至户部司勋左司郎中,历荆州长史魏二州刺史采访使,多著能政。
入为刑部侍郎,官终大理卿
家有礼则,父子兄弟更践郎署,时称“郎官家”。
乔舜五代 898 — 97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8—972 【介绍】: 五代时高邮人字亚元
少能属文。
李昪辅吴,用为秘书省正字
南唐宋齐丘辟置幕中十余年,历大理评事屯田员外郎
久之,齐丘出镇洪州,始表为节度掌书记
李璟保大中,召为驾部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
李煜嗣位,为殿中监知贡举时称得人,迁刑部侍郎
谥贞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98—972 乔匡,一作乔舜,乃避宋太祖讳。
字亚元广陵高邮(今江苏高邮)人。
初为李昪所重,补秘书省正字
南唐建国,历大理评事屯田员外郎
中主保大时入为驾部员外郎,旋知制诰,迁祠部郎中中书舍人
十三年(955),因谏中主亲征周师,流抚州
后主时征为水部员外郎,改司农少卿
后任给事中刑部侍郎等职。
开宝五年(972)卒,谥贞
生平见徐铉乔公墓志》、陆游南唐书》、《十国春秋》本传。
善属文,以典赡称。
徐铉称为“词赋离骚客”(《哭刑部侍郎乔公诗》)。
宋史·艺文志七》著录其《拟谣》10卷,今已佚。
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外编》补断句2。
僧缘德五代 898 — 97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8—977 【介绍】: 五代时僧。
杭州临安人俗姓黄
少出家于临安朗瞻院,后至天台山受戒。
已而至襄州清溪修禅,嗣清溪洪进。
后住洪州上蓝精舍。
宋齐丘见而异之,历请住舍利、幽谷、双岭诸刹,所至学徒自成规矩。
南唐李煜闻其名,召入禁中,敕住庐山圆通院。
卒谥道济禅师
禅师名缘德
杭州临安黄氏。
年十七。
师事东山老宿勤公。
剃发受具。
神观靖深。
中空外夷。
以精进为佛事。
年二十四遍游诸方。
烂熳丛席。
襄州清溪。
进禅师
栖迟不去久之。
江南李氏有国日。
混迹南昌上蓝寺
楚国宋公齐丘
至于经堂。
僧众趋迎。
阅经自若。
宋公傍立睨之。
不甚顾答。
宋公问。
上座看甚经。
德举示之。
宋公异焉。
力请住舍利幽谷双岭诸刹。
无所事去留。
所至颓然默坐而已。
而学徒自成规矩。
平生著一衲裙。
以绳贯其褶处。
夜申其裙。
以当被。
后主闻其名。
致至金陵
问佛法大意。
留禁中。
又创寺以居之。
昭惠后以其子宣城公薨。
施钱建寺。
庐山之阴。
石耳峰之下。
开基日。
得金像观世音于地中。
赐名圆通焉。
本朝遣使。
问罪江南后主
纳土矣。
胡则者据守九江不降。
大将军曹翰部曲。
渡江入寺。
禅者惊走。
淡坐如平日。
至不起不揖。
怒呵曰。
长老不闻。
杀人不眨眼将军乎。
熟视曰。
汝安知有不惧生死和尚耶。
大奇增敬。
而已曰。
禅者何为而散。
曰。
击鼓自集。
遣裨校击之。
禅无至者。
曰。
不至何也。
曰。
公有杀心故尔。
自起击之。
禅者乃集。
再拜。
问决胜之策。
曰。
非禅者所知也。
太平兴国二年十月七日
升堂曰。
脱离世缘。
乃在今日。
以衲衣并所著木屐。
留付山中。
使门人累青石为塔。
曰他日塔作红色。
吾再至也。
乃化。
阅世八十。
坐六十有三夏
谥曰道济禅师
孙鲂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南昌人字伯鱼
性聪明好学,唐末郑谷避乱宜春从之游,尽得其诗歌体法。
吴时文士骈集,沈彬李建勋为诗社,有《题金山寺》诗,一时以为绝唱。
南唐李昪召见,授宗正郎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伯鱼南昌(今属江西)人。
性聪明,家贫好学。
唐末世乱,郑谷学诗,尽得其法。
吴王杨行密据有江淮遂依之,任郡从事
南唐烈祖时,累迁宗正郎,卒。
沈彬李建勋友善。
生平见《江南野录》卷七、马令南唐书》卷一三、《唐诗纪事》卷七一、《唐才子传》卷一〇、《十国春秋》本传。
善诗,以《题金山寺》为著名。
辛文房谓“骚情风韵,不减张祜”(《唐才子传》)。
吴任臣亦称其“与张祜(《金山寺》)诗前后并称,一时以为绝唱”(《十国春秋》)。
宋史·艺文志七》著录《孙鲂诗集》3卷,《孙鲂诗》5卷,均佚。
全唐诗》存诗35首、断句5联。
《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
唐诗汇评
孙鲂,生卒年不详,字伯鱼南昌(今属江西)人。
画工之子。
唐末,诗人郑谷避乱归宜春从之游,得其诗歌体法。
杨行密据有江淮,文雅之士骈集,亦东游,与沈彬李建勋结为诗社。
南唐建国。
烈祖召见,授宗正郎,卒。
有《孙鲂诗集》一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七首,残句三。
作品评论
时(孙)有《夜坐》句,美于时辈。
(李)建勋因试之。
先匿斋中,候(沈)彬至,乃问之为诗何如。
彬答曰:“人言非有国风雅颂之体,实得田舍翁火炉头之作,何足称哉。
闻之怒,突然而出,乃让彬曰:“公何诽谤之甚,而比‘田舍翁’言,无乃太过乎?
”彬答曰:“子《夜坐》句云:‘画多灰渐冷,坐久席成痕’,此非田舍翁炉上作而何!
”阖座大笑,善彬能近取譬也,
南昌人
唐末,郑谷避乱归宜春
往依之,颇为诱掖。
后有能诗声,终于南唐
李弘冀南唐 ? — 95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9 【介绍】: 五代时南唐中主李璟长子。
初封东平郡公,后徙南昌王
即位,约兄弟相传,出弘冀留守东都
又徙镇润州封燕王
为人沉厚寡言。
保大十四年后周师陷广陵吴越亦攻常州
弘冀年少,不习军事,欲召还。
弘冀乞效用以死报国,果大破吴兵。
中兴元年,复立为皇太子
参决国事。
中主欲传位弘冀,以国为后周附庸,为后周所止。
未几,病卒,谥曰宣武改谥文献
宏冀
南唐嗣主长子。
初封东平郡公
徙王南昌
嗣主袭位。
宏冀留守东都
徙镇润州
封燕王
以讨吴越功立为太子
显德六年薨。
谥宣武
改谥文献
谢小娥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洪州豫章人
段居贞妻。
夫与父出外经商,为盗申、申春所杀。
小娥扮为男子,为申家佣二年,手刃,擒春告官,复父夫之仇。
还乡,祝发为尼终身。
李徵古五代 ? — 95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9 【介绍】: 五代时袁州宜春人
南唐李昪升元中进士第
李璟保大中,事齐王李景达宫官,迁枢密副使
十年,出刺袁州
复入为枢密副使
依附宋齐丘,交结朋党,权势熏灼,道路以目。
交泰元年,出为镇南节度副使
同年末,齐丘败,徵古亦赐死洪州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58 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一作万载(今属江西)人。
南唐升元末进士第
中主保大中,事齐王景达为宫官,迁枢密副使
十年(952),出为袁州刺史
复入为枢密副使
依附宋齐丘,交结朋党挟制中主,谄害大臣,势焰熏灼,道路以目。
交泰元年(958),以枢密副使镇南节度副使
同年十二月齐丘败,徵古赐死于洪州
事迹散见马令南唐书》卷二一、陆游南唐书》卷九、《正德袁州府志》卷七。
全唐诗》存诗1首。
徵古
袁州宜春人
南唐升元末进士
齐王景达为宫官
枢密副使
后坐宋齐邱党削夺官爵。
洪州赐死。
僧常察五代 ? — 96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1 【介绍】: 五代时僧。
福州长溪人俗姓彭
九峰道虔
后住洪州凤栖同安院,世称同安和尚
作《十玄谈》、《搜玄吟》,演说禅理,一时颇传。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61 俗姓彭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人。
南唐时禅僧
九峰道虔
后住洪州凤栖同安院,世称同安和尚
祖堂集》卷一一、《景德传灯录》卷一七有传。
景德传灯录》卷二九、《禅门诸祖师偈颂》存其所作《十玄谈》10首、《搜玄吟》1首,皆为演说禅理之作,《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唐镐南唐 ? — 96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1 【介绍】: 五代时人
南唐
历官给事中
李璟时,官至枢密使
谋迁都洪州赞同其议。
后因洪州迫隘,官府营廨皆不能容,群臣日夕思归,悔怒不已,亦惭惧。
寻发疾卒。
能诗。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61 一作齐镐
南唐时人,籍贯不详。
曾任给事中
中主时,仕至枢密使
中主谋迁都洪州赞和其议。
后因洪州迫隘,宫府营廨皆不能容,群臣日夕思归,中主悔怒不已,亦惭惧。
宋建隆二年(961)发疾卒。
事迹散见《南唐近事》、《新五代史》卷六二、《靖康缃素杂记》卷一、《十国春秋》卷一八。
能诗,南唐宫嫔窅娘善舞,后主金莲,令官娘舞莲中,赋诗赞美。
全唐诗》存断句1联,《浩然斋雅谈》卷中录存其《金莲步》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董源五代 ? — 96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2 【介绍】: 名或作元
五代时钟陵人字叔达又字北苑
南唐李煜为后苑副使
工画山水,以状如麻皮皴笔画山峦,讲究以水墨表现江南云雾显晦、溪桥渔浦、汀渚掩映之景,极大丰富了山水画表现手法。
又工设色山水,山石少皴纹,景物富丽,有李思训之韵致。
释巨然并称“董巨”,为五代、北宋画坛之巨擘,对后世影响甚大。
存世作品有《潇湘图》、《夏景山口待渡图》、《夏山图》、《龙宿郊民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