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唐朝
李重俊五代 ? — 94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6 【介绍】: 五代时人
李从璋子。
后唐,历诸卫将军
石敬瑭后晋,遥领池州刺史
石重贵嗣位,授虢州刺史
性贪鄙,尝为郡人所讼,下御史台,抵赃至太后救之。
寻典商州
坐与其妹通奸及杀其仆孙汉荣而掠其妻等不法事,赐死。
陶大举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
高宗时廓州渭州池州刺史秦州都督,改始州刺史梁州都督恒州宣州刺史
有善政。
武则天垂拱四年,改相州刺史
王建封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上元人。
从军,以任侠骁勇知名。
南唐
李璟保大时建州,以功拜信州刺史
后攻福州,以争功致败。
召为都虞候,掌禁兵,遂恃恩僭侈。
后与范仲敏上书历诋魏岑等人,璟怒,诏流池州,未至杀之。
王继勋闽国 912 — 95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闽国国君王审知从孙。
侍中,领泉州刺史
后纳款于南唐,且致书南唐威武节度使李弘义修好。
弘义以泉州故隶威武军,怒其抗礼,遣兵相攻。
留从效都指挥使,蓄异志,乃胁迫继勋归第,代领州事。
遂破李弘义军,表闻于南唐
南唐继勋金陵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12—956 字绍元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
闽王审知族孙。
后晋开运元年(944),为泉州刺史
二年,归降南唐,拜侍中
中主保大五年(947),为池州刺史
十四年卒,谥敬
生平散见陈致雍左威卫大将军琅琊太尉侍中府君墓志铭并序》、马令《南唐书》卷二八、《资治通鉴》卷二八五、《十国春秋》本传。
继勋好学不倦,能诗,兼善楷书
全唐诗》存诗1首。
呙彦南唐 ? — 97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5 【介绍】: 五代时人
南唐
李煜时池州刺史
后入为将军
宋师陷金陵,百官多出迎,彦独帅数百壮士巷战,力屈而死。
皇甫继勋五代 ? — 97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5 【介绍】: 五代时魏州人
皇甫晖子。
少从父仕南唐偏将
父死,擢将军,历、饶二州刺史,以吏事称,入为神卫统军都指挥使
赀产优赡,名园甲第,冠绝金陵,多畜声伎,厚自奉养。
宋太祖开宝七年,攻南唐继勋后主降宋,军士出而奋击者,辄鞭而囚之,由是军情忿恚,百姓切齿。
终为军士所杀。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75 魏州(今河北大名)人。
南唐江州节度使皇甫晖之子。
少以父荫为军校,从役滁州
后迁、饶二州刺史,入为神卫统军都指挥使
后主末为大将军
开宝八年(975),宋师已至金陵城下,犹隐瞒军情,犹豫不战,遂为后主所诱杀。
马令南唐书》卷一九、陆游南唐书》卷一〇有传。
嘉靖《池州府志》卷九收其诗2句,《全唐诗外编》据之收入。
全唐诗续补遗
继勋江州节度使晖之子。
幼以父荫为军校,累迁池州刺史,勤于吏事,入为诸军都虞候
杨文郁南唐至宋初
全宋诗
杨文郁贵池(今属安徽)人。
南唐保大十三年(九五五)进士明万历池州府志》卷三)。
入宋(《阙里志》卷一二),仕履不详。
主要活动
  • 955年,进士
朱元五代至宋初 923 — 97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3—977 【介绍】: 五代宋间陈州沈丘人。
本姓舒
通《左氏春秋》。
南唐李璟,为驾部员外郎
北周兵入淮南,命从齐王李景达寿州,复、和、蕲三州。
监军使陈觉有隙,遂举寨降北周,为蔡州团练使
宋初,迁汀州防御使,改白皮兵马都监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晚唐时人,为池州刺史孙愿家戟门门子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
事迹见《唐诗纪事》卷八〇。
全唐诗》存诗1首。
僧文遂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僧。
杭州人俗姓陆
少徙家宣城,于池州落发。
年十六,观方禅教,习究《首楞严经》,并为注释文句。
后参法眼文益,服膺事之,尽焚旧注。
初住吉州止观。
南唐李煜乾德二年,延住金陵长庆院,迁清凉院,终住报慈道场,署雷音觉海大导师。
汤悦南唐至宋初
全宋诗
汤悦,即殷崇义陈州西华(今属河南)人。
文圭子。
南唐保大十三年(九五五)进士明万历池州府志》卷三)。
司空知左右内史事
入宋,避太祖父名讳,易姓名为汤悦
尝预修《太平御览》。
南唐书》卷二三、《十国春秋》卷二八有传。
今录诗六首。
主要活动
  • 955年,进士
  • 976年-979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翰林学士,979年9月迁光禄卿罢
僧守讷南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南唐僧。
福州闽县人俗姓林
雪峰义存,后住池州和龙山寿昌院赐号妙空禅师
后主时三召不起,时人高之。
杨文郁南唐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贵池(今安徽池州)人。
南唐时进士
宋诗纪事补遗》卷二载其事迹,并存诗1首。
《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主要活动
  • 南唐时,进士
樊知古南唐至宋初 943 — 99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3—994 【介绍】: 京兆长安人,徙家池州字仲师
初名若水,一作若冰字叔清
南唐时进士不第。
宋太祖开宝三年,诣阙上书,言江南可取,以求进用。
令送学士院试,赐本科及第,授舒州军事推官
为向导,征江表,领池州
南平,擢侍御史,改江南转运使
太宗朝,历京西北路转运使荆湖转运使河北东西路都转运使,以才干甚得时誉。
为户部使,频以职事不治,出为西川转运使
李顺军攻占成都,脱逃走东川
黜知均州而卒。
全宋文·卷一○一
樊知古(九四三——九九四)原名若水(一作若冰),字叔清太宗令改名知古字仲师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家池州(治今安徽池州)。
开宝中献取江南策,授舒州推官
南唐平,擢侍御史,改江南转运使
太宗朝,历京西北荆湖河北东西等路转运使,徵拜给事中,迁户部使
因事贬西川转运使
李顺义军破成都,离部逃东川,黜知均州而卒。
宋史》卷二七六有传。
主要活动
  • 975年,江南东路池州(池州),池州知州
  • 976年-979年,江南路昪州(待考),江南路转运使
  • 980年-981年,京西路襄阳/洛阳(湖北省襄阳市/河南省洛阳市),京西路转运使
  • 982年-983年,永兴军路邠州(彬县),邠州知州
  • 982年-983年,秦凤路凤翔府(扶风),凤翔府知府
  • 983年-984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盐铁判官
  • 984年-994年,荆湖路江陵府(荆州市),荆湖路转运使
  • 988年-991年,河北路大名府(河北省大名县),河北路转运使
  • 989年-991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户部使,991年9月罢
  • 993年,西川路益州(成都市),西川路转运使
  • 994年,京西南路均州(均县),均州知州,视事旬日,忧悸卒。
释地藏唐 705 — 80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5—803 【介绍】: 唐时新罗国王支属。
出家后游方来唐,择九华山谷中平地而居。
村民入山,见其孤然闭目,端居石室,遂相与为之构建禅宇。
德宗建中初,张严移旧额奏请置寺。
卒时年近百岁。
能诗。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05—803 俗姓金新罗(今朝鲜南部)国王支属,出家后游方来唐,择九华山谷中平地而居。
村民入山,见金地藏孤然闭目端坐石室,乃相与为之构禅宇。
德宗建中初,张严为移旧额奏请置寺。
贞元十九年(803)卒。
宋高僧》卷二〇有传。
全唐诗》存诗1首。
另嘉靖《池州府志》卷九尚存诗1首,《全唐诗外编》据之收入。
全唐诗续补遗
地藏新罗国僧。
至德间渡海,居青阳九华山
尝以岩间白土杂饭食之,人以为异。
年九十九,忽召徒众告别,但闻山鸣石陨,俄顷趺坐于函中。
洎三稔,开将入塔,颜貌如生,舁之而动,骨节若撼金锁焉。
(《全唐诗》八○八作新罗国王子。)
方清唐 ? — 76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6 【介绍】: 苏州人
代宗广德间,因岁饥,聚众反,于黟、歙间据山守险,有众数万,州郡不能制。
寻与陈庄军合,据宣州秋浦乌石山,断绝江路,劫掠行旅。
永泰元年,攻取歙州,杀刺史庞浚。
淮南节度使崔圆讨之,不能胜。
声威达七州之地,震动东南。
唐置池州,分其势,李光弼遣将击之。
二年,唐军破石埭,杀之。
高霁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秋浦人字暄之
隐居石门山桃花坞
工诗。
李白九华山,与等同游眺,作《改九子山为九华联句》。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暄之秋浦(今安徽池州)人。
天宝年间隐居于贵池石门山桃花坞
十三载(754)李白高霁相遇,并约韦权舆同至九华山麓夏侯回家,饮宴赏景,改九子山名为九华山,作《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
事迹散见《唐诗纪事》卷二〇、光绪九年重修《贵池县志》。
全唐诗》存联句诗2句。
赵陵阳
陵阳
天宝时擢书判拔萃科
崔行检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圣用代宗时池州刺史
永泰二年(766)江西观察使李勉奏置池州,见《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八,崔刺池州当在代宗时
事迹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下》。
《全唐诗逸》存诗2题及断句4。
萧复唐 732 — 78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32—788 【介绍】: 唐人,祖籍南兰陵字履初
萧嵩孙。
少秉清操,不尚侈靡。
以荫为宫门郎,历池二州刺史,迁湖南观察使、改同州刺史
有政声。
兵部侍郎,进户部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因谏宦官参政,又与卢杞不合,出为江南宣抚
后坐事废居饶州
释道坚唐 735 — 807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五 传宗科(三)
丹阳王氏。
初于牛头山慧忠禅师处。
有寤省。
大历元年隐居池州南泉山
后游襄汉。
客寄慈恩寺
元和初
相国燕公镇汉南
延致问道。
为大造伽蓝于凤林关外。
以接来学。
其施予供养繁厚。
法才二年而卒。
春秋七十三。
襄州慈恩寺释道坚
姓王氏
丹阳人也。
初发心于牛头山慧忠禅祖。
大历元年栖隐池州南泉山。
后诣襄汉泊慈恩寺
元和初载相国燕公镇于汉南
深相钦重。
问道周勤。
施供繁沓。
遂于凤林关外造寺请居。
二年示灭。
春秋七十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