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唐朝
苗龙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
失其名。
以善画闻名,人以苗龙呼之。
相传后得道仙去。
会稽龙瑞宫东南一峰崛起,上平如砥,后人传为其升天处。
齐光乂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
原姓是。
玄宗开元十五年,任郴州博士
后历秘书省正字集贤院修撰直学士,有诗送贺知章归乡。
天宝五载,任宣城郡司马,后为宣城郡长史,与李白有过从。
官终秘书少监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原姓是。
玄宗开元十五年(727)郴州博士
二十二年秘书省正字
开元末集贤院修撰
天宝初集贤院直学士
五载(746)任宣城郡司马
十四载宣城郡长史,曾与李白相识。
官终秘书少监
事迹见《元和姓纂四校记》卷六。
会稽掇英总集》卷二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光乂
乾符初集贤院学士
僧文益五代 885 — 95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5—958 【介绍】: 五代僧。
馀杭人俗姓鲁
七岁即削发于新定智通院。
南唐国君李昪迎住报恩禅院,署号净慧。
卒谥大法眼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85—958 俗姓鲁余杭(今属浙江)人。
五代时僧人
法眼宗创始人。
7岁出家,20岁于越州开元寺受戒。
先从育王寺希觉律师学律,后南游入,参长庆慧棱禅师及宣法大师,终往漳州罗汉寺学于桂琛,遂得法。
晚年在金陵清凉山报恩禅院传法,深受南唐中主礼遇。
周世宗显德五年(958)卒,谥“大法眼禅师”。
宋高僧》卷一三、《景德传灯录》卷二四有传。
有语录传世。
全唐诗》存诗1首,另《景德传灯录》、《唐诗纪事》等书中尚存其诗偈13首。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收之。
禅师讳文益
馀杭鲁氏子。
七龄秀发。
新定全伟律师落发。
越州开元希觉律师
受具足戒。
觉公盛化四明
往习毗尼。
工文章。
觉大奇之。
俄辞去。
初谒长庆棱道者
无所契悟。
与善脩洪进。
漳州抵湖外。
将发而雨。
溪壮不可济。
顾城隅有古寺
解包休于门下。
雨不止。
入堂。
老僧坐地炉。
而曰。
此行何之。
曰行脚去。
又问如何是行脚事。
对曰不知。
曰不知最亲。
疑之。
三人者附火。
举肇公语。
至天地与我同根处。
老僧又曰。
山河大地与自己。
是同是别。
曰同。
琛竖两指。
熟视曰。
两个。
即起去。
大惊。
周行廊庑。
读字额曰石山地藏
顾语脩辈曰。
此老琛禅师也。
意欲留止。
语未卒。
又至。
雨已止。
业已成行。
送之问曰。
上座寻常说。
三界唯心。
乃指庭下石曰。
此石在心内。
在心外。
曰在心内。
笑曰。
行脚人著甚来由。
安块石在心头耶。
无以对之。
乃俱求决择。
寻皆出世。
临川崇寿。
僧子方者问曰。
公久亲长庆。
乃嗣地藏
何意哉。
曰。
以不解长庆说。
万象之中独露身故。
子方举拂子示之。
曰。
拨万象。
不拨万象。
子方曰。
不拨万象。
曰。
独露身𡁠。
子方曰。
拨万象。
益云。
万象之中𠰚。
子方于是悟旨。
叹曰。
我几枉度此生。
谓门弟子曰。
赵州曰。
莫费力也。
大好言语。
何不仍旧去。
世间法尚有门。
佛法岂无门。
自是不仍旧故。
诸佛诸祖。
秖于仍旧中得。
如初夜钟。
不见有丝毫异。
得与么恰好。
闻时无一声子闹。
何以故。
为及时节。
无心曰死。
且不是死。
止于一切。
祇为不仍旧。
忽然非次闻时。
诸人尽惊愕道。
钟子怪鸣也。
且如今日道。
孟夏渐热。
则不可。
方隔一日。
能校多少。
五月一日
道便成赚。
须知校丝发不得。
于方便中。
向上座道不是时。
盖为赚。
所以不仍旧。
宝公曰。
暂时自肯不追寻。
历劫何曾异今日。
还会么。
今日只是尘劫。
但著衣吃饭。
行住坐卧。
晨参暮请。
一切仍旧。
便为无事人也。
又曰。
见道为本。
明道为功。
便能得大智慧力。
若未得如此。
三界可爱底事。
直教去尽。
才有纤毫。
还应未可。
祇如汝辈睡时。
不瞋便喜。
此是三界昏乱。
习熟境界。
不惺惺。
便昏乱。
盖缘汝辈杂乱所致。
古人谓之夹幻金。
即是真。
其如矿何。
若觑得彻骨彻髓。
是汝辈力。
脱未能如是。
观察他什么。
楼台殿阁。
诸圣未必长把却汝手。
汝未必依而行之。
古今如此也。
又曰。
出家儿。
但随时及节便得。
寒即寒。
热即热。
欲识佛性义。
当观时节因缘。
古今方便不少。
石头初看肇论。
至会万物为己者。
其唯圣人乎。
则曰。
圣人无己。
靡所不己。
乃作参同契。
首言竺土大仙心。
无过此语也。
中间亦只寻常说话。
夫欲会万物为自己去。
盖尽大地无一法可见。
已而又嘱曰。
光阴莫虚度。
所以告汝辈。
但随时及节。
便得。
若也移时失候。
即虚度光阴。
于非色中作色解。
于非色作色解。
即是移时失候。
且道色作非色解。
还当得否。
若与么会。
便是没交涉。
正是痴狂两头走。
有什么用处。
但守分过时好。
尝指问僧曰。
还见么。
曰见。
曰。
来眼里。
眼到竹边。
曰总不与么。
笑曰。
死急作么。
有偈曰。
三界唯心。
万法唯识。
唯识唯心。
眼声耳色。
色不到耳。
声何触眼。
眼色耳声。
万法成办。
万法匪缘。
岂观如幻。
大地山河。
谁坚谁变。
周显德五年戊午七月十七日示疾。
李国主驾至。
慰问甚勤。
闰月望。
剃发沐浴。
辞众讫。
跏趺而化。
颜貌久而如生。
阅世七十有四。
坐五十有四。
公卿李建勋已下。
素服奉全身。
江宁丹阳乡建塔。
谥大法眼禅师
赞曰。
玄沙论三句。
初无金银铜轮之语。
不然。
殆与教乘何异哉。
琛公精深广大。
唯以直下便见。
拟成剩法为要。
非三句所能管摄也。
以仍旧自处。
以绝渗漏句为物。
颇事边幅。
永明乃其的孙。
岂所谓深山大泽。
龙蛇所由生者耶。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姓鲁氏馀杭人
七龄即获依新定智通院全伟禅师削染。
甫弱冠。
希觉律师
登具于越之开元寺
既而师。
又以毗尼之道。
盛化于鄮峰之育王寺
仍听禀焉。
未几南游。
止长庆法会。
俄偕友出湖湘
漳浦罗汉琛公地藏寺
琛公问云。
上座何往。
答行脚去。
云行脚事作么生。
答不知。
云不知最亲切。
有省。
遂求咨决于焉。
后至临川
州收请以崇寿院出世。
筵罢。
四众围绕升座。
谓众云。
诸人既尽在此。
山僧不可无语。
聊为举古人一则现成公案去也。
珍重。
便下座。
时有僧于座下出礼拜。
益云好问著僧方欲伸问。
次。
益云。
长老未开堂。
不答话。
有子方上座。
自长庆来。
棱和尚偈。
问云。
作么生是万象之中独露身。
子方举起拂子。
益云。
恁么会又争得。
进云。
和尚尊意如何。
益云。
唤什么作万象。
进云。
古人不拨万象。
益云万象之中独露身。
说什么拨不拨。
子方悟。
述偈投诚。
江南国主
教戒。
迎住报恩禅院
署净慧号。
上堂。
古人道。
我立地待汝构去。
山僧今日坐地待汝构去。
还有道理也。
无。
那个亲那个疏。
试裁断看。
住清凉上堂。
出家人但随时及节便得。
寒即寒热即热。
欲知佛性义。
当观时节因缘。
不见石头和尚因看肇论。
便解道。
竺土大仙心。
东西密相付参同契语。
岂不是会万物为己么。
上座若能会万物为己去。
尽大地无一法可见。
后头道。
光阴莫虚度。
是古人恐尔移时失节。
苦口叮咛如此。
珍重。
显德五年戊午秋七月十七日示疾。
闰月五日
剃澡毕集众告别。
跏坐而逝。
寿七十四。
腊五十五。
谥大法眼
塔全身于江宁县丹阳乡名无相。
后主为文勒颂德。
韩熙载铭。
释文益
姓鲁氏
馀杭人也。
年甫七龄挺然出俗。
削染于新定智通院。
依全伟禅伯
弱年得形俱无作法于越州开元寺
于时谢俗累以拂衣。
出樊笼而矫翼。
属律匠希觉师盛化其徒于鄮山育王寺
甚得持犯之趣又游文雅之场。
师许命为我门之游夏也。
寻则玄机一发杂务俱损。
振锡南游止长庆禅师法会。
已决疑滞。
更约伴西出湖湘尔日暴雨不进。
暂望西院寄度信宿。
避溪涨之患耳。
遂参宣法大师
曾住漳浦罗汉。
人止呼罗汉。
罗汉素知在长庆颖脱。
锐意接之。
唱导之由玄沙与雪峰血脉殊异。
疑山顿摧正路斯得。
欣欣然挂囊栖止。
变涂回轨确乎不拔。
寻游方却抵临川
邦伯命居崇寿。
四远之僧求者不减千计。
江南国主李氏始祖知重迎住报恩禅院
署号净慧。
厥后微言欲绝大梦谁醒。
既传法而有归。
亦同凡而示灭。
周显德五年戊午岁秋七月十七日有恙。
国主纡于方丈问疾
闰月五日剃发澡身与众言别。
加趺而尽颜貌如生。
俗年七十四。
腊五十五。
私谥曰大法眼
塔号无相。
俾城下僧寺具威仪礼迎。
引奉全身于江宁县丹阳乡起塔焉。
好为文笔。
特慕支汤之体。
时作偈颂真赞。
别形纂录。
嗣弟子天台德韶慧明漳州智依钟山道润州光逸吉州文遂江南后主
为碑颂德。
韩熙载撰塔铭云。
僧无可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
长安人,一作范阳人
贾岛从弟。
青龙寺,一说居天仙寺
工诗,多五言,律调谨严,意在言外,诗名与齐。
马戴姚合厉玄多有酬唱。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俗姓贾范阳(今北京西南)人。
贾岛从弟。
少年时出家,尝与贾岛同居青龙寺
后云游越州湖湘庐山等地。
大和年间,为白阁寺僧(《金石萃编》卷六六《僧无可书幢》)。
姚合过往甚密,酬唱至多,金州无可往访之。
又与张籍马戴厉玄喻凫等人友善。
生平见《唐诗纪事》卷七四、《唐才子传》卷六。
无可工诗,多五言,与贾岛、周驾齐名,张为诗人主客》列其为“清奇雅正主”之入室。
无可善为象外句,“比物以意,而不指言一物”、“妙在言其用而不言其名耳”(《冷斋夜话》),如“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微阳下乔木,远烧人秋山”。
亦以能书名,效柳公权体。
(《关中金石记》)《全唐诗》存诗2卷,《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又2句。
唐诗汇评
无可,生卒年不详,俗姓贾范阳(今河北涿县)人,或云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贾岛从弟。
元和中,居长安青龙寺,后又居长安先天寺及终南白阁寺。
又曾游吴越岭南江西等地。
会昌中,居华山树谷,自称树谷僧
会昌末大中初卒。
善书,工五言诗,与姚合朱庆馀贾岛、殷免藩、章孝标、顿非熊、马戴段成式雍陶厉玄等为诗友,唱和甚多。
有《无可集》一卷。
全唐诗》编诗二卷。
作品评论
无可)工诗,多为五言。
初,贾岛弃俗,时同居青龙寺,呼为从兄。
马戴姚合厉玄多有酬唱,律调谨严,属兴清越,比物以意,谓之象外句。
如曰:“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
”又曰:“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凡此等新奇,当时翕然称尚,妙在言用而不失其名耳。
无可诗与兄岛同调,亦时出雄句,咄咄火攻。
唐释子以诗传者数十家,然自皎然外,应推无可清塞(按即周贺)、齐己贯休数人为最,以此数人诗无钵盂气也。
《载酒园诗话又编》
无可诗如秋涧流泉,虽波涛不兴,亦自清冷悦……但多与郎士元相杂,殊不能辨。
僧会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三十 神化科(二)
唐永徽中
会稽永欣寺。
有一僧。
立逝于山门之内。
其将逝也。
谓其人曰。
吾吴之康僧会也。
苟能奉吾遗身于尔伽蓝。
则顾为福。
且未慗。
其人因坚以胶漆而迁祠之。
其灵迹之著。
至于今不衰。
初寺尤苦军旅屯寓。
娶妇产子。
杀羊豕。
植韭
污蔑甚。
李公若初方廉问闽。
忽僧有自会稽谒者曰。
越于浙东为大藩。
君侯行将领之。
其教条之下。
愿必尽屏旧习。
而军旅之寓佛寺。
最为急务。
幸君侯之留意焉。
公诡曰。
诺。
未几果有是命。
俄而入寺睨之曰。
此非预言今日之除者乎。
应验若此。
凡所授记。
敢不听。
于是顿绝其弊。
会昌六年
永欣毁迁遗身于大善寺
昙休律师
创堂宇。
治供具。
乡里之祈福禳灾者。
举归焉。
世号超化大师
其前身行事。
史有传。
释后僧会者。
康居国人也。
吴赤乌年中谒大帝。
初吴人未识僧形。
止曰胡人入境。
乃祈舍利。
已令帝开悟末主天纪四年
尸解真身隐焉。
至唐高宗永徽中见形于越。
称是游方僧。
而神气瑰异眉高隆准。
颐峭眸碧而瘦露奇骨。
真梵容也。
见者悚然罔知阶位。
时寺纲紏诘其厥由。
骂而驱逐行及门。
乃语之曰。
康僧会也。
苟能留吾真体福尔伽蓝。
躧步之间立而息绝。
既而青目微瞑精爽不销举手如迎揖焉。
足跨似欲行焉。
众议偃其灵躯窴于窀穸。
人力殚矣略不倾移。
虽色身坚牢而彊事胶漆。
迁于胜地别立崇堂。
时越人竞以香华灯明。
缯䌽幡盖果实衣器。
请祈心愿。
多谐人意。
初越之军旅多寓永欣。
其妇女生产兵士荤血触污僧蓝。
人不堪其淹秽。
乃化形往谒闽廉使李若初
且曰。
君侯即领越之藩条。
托为迁之军旅语罢拂衣而去。
寻失踪迹。
李公喜而骇。
且记其言。
后果赴是郡。
及上事讫便谒灵迹认于时言者则斯僧也。
命撤军家勒就营幕。
又疋妇夜临蓐席。
且无脂烛。
邻无隙光。
俄有一僧秉烛自牖而入。
其夫旦入永欣。
貌即是授火救产厄之僧。
自尔民间多就求男女焉。
会昌毁永欣也。
唯今大善独留号开元矣。
遂移会身入是寺中。
大中之后有昙休律师
别创堂宇广其供具。
又尝就闾阎家求草屦。
至今越人多以芒鞋油幡上献。
感应[月*(夸-大+八)]蚃。
各赴人家不可周述
今号超化大师
永徽至今未尝阙其供施焉。
沙门虚受为碑纪述焉。
系曰。
蔡邕张衡后身。
智威徐陵前事。
验皆昭晰理且弗虚。
至于圣人功用自在此亡彼出。
利见无方。
僧会捐世既遐来化越。
立逝屹然异中之异。
苟非应物现形如水中月。
孰能预于是乎。
僧道芬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
会稽人
工画山水。
僧慧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
建州人俗姓朱
初依越州大云寺道智受业,后至江西,谒马祖道一,得识心印。
师事六载后,以受业师老,归越奉养。
撰《顿悟入道要门论》一卷,阐禅门顿悟之说。
马祖见之,谓“越州有大珠,圆明光透自在”,时号大珠禅师
有语录二卷。
元德昭吴越 890 — 96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0—967 【介绍】: 抚州临川人,后徙馀杭本姓危字明远
吴越丞相赐姓元
后从吴越王钱俶内附。
卒谥贞正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91—968 字明远一作名远抚州南城(今江西南城)人。
本姓危,其父危仔倡杭州吴越王钱镠,遂改姓。
德昭初为吴越镇东节度巡官钱塘县
累授睦州军事判官,知台州新亭监。
文穆王钱元瓘时掌文翰机密事
忠逊王钱弘佐时,拜宰相
宋开宝元年(968)卒,赠太保谥贞正
生平事迹散见《资治通鉴》卷二八七、卷二九二、《新五代史》卷六七、《十国春秋》本传。
全唐诗》存断句1联。
曹仲达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歙州人,徙临平
曹圭子。
本名弘达,以避讳改。
仁厚好施,食不兼味。
吴越
初为镇东军押牙
钱镠奇其貌,以妹许之。
累授台、处二州刺史
钱元瓘即位,拜丞相
卒年六十二,谥安成
(《咸淳临安》卷六〇《十国春秋》卷八六)
释全清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会稽人
善禁祝。
能劾鬼物。
市僧王氏妇病。
言语狂乱。
啼笑不常。
如是数岁。
间召治。
即缚草如人状。
长尺许。
衣以五䌽。
结坛置草人。
其中而作法焉。
其妇忽鞠躬曰。
乞命。
且自首。
以为顷岁春日。
偶于禹庙前相遇耳。
和尚如不见杀。
竟当远去。
不敢复留也。
于是鞭草人。
呦呦有声。
投一瓿中。
以六一泥。
窒瓿口。
封以朱书符篆。
而瘗之桑下。
戒曰无动。
后五载。
董昌以城叛。
刘汉宏攻拔之。
纵士卒掠城中。
或掘窖藏。
下出瓿。
破之独一鸦飞去。
立树抄。
人语曰。
乃今得见天日矣。
时清死已久。
释全清越人也。
得密藏禁咒之法。
能厌劾鬼神。
时有市侩王家之妇患邪气。
言语狂倒。
或啼或笑。
如是数岁。
召浦治之。
乃缚草人长尺馀。
衣以五䌽。
置之于坛。
咒禁之良久。
妇言。
乞命。
遂志之曰。
顷岁春日于禹祠前相附耳。
如师不见杀即放之远去。
乃取一瓿(步后切)以鞭驱刍。
灵入其中而呦呦有声。
缄器口以六乙泥。
朱书符印之瘗于桑林之下。
戒家人勿动之。
妇人病差。
经五载后值刘汉宏董昌隔江而相持越城陷。
人谓此为窖(音教)藏。
掘打瓿破。
见一鸦闯(音朕)然飞出。
立于桑杪。
而作人语曰。
今得见日光矣。
清公已卒也。
吴程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越州山阴人字正臣
吴越钱镠时,历授检校户部员外郎,尚女。
钱弘倧时,累迁威武军节度使
钱弘俶乾祐三年密示援闽诸军方略,获南唐查文徽,归与元德昭同为丞相
后周世宗江南,征吴越兵西击南唐
出师前,德昭有隙,致将相不和,及与唐战,大败。
弘俶怒,夺官。
柴克宏五代 ? — 95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6 【介绍】: 五代时汝阳人
柴再用子。
南唐
初以父荫为郎将,后出为抚州刺史
好施予,不事产业,性豪放,博弈纵酒。
李璟保大十四年吴越兵侵常州克宏右卫将军,率兵救之。
枢密副使李徵古素轻其为人,给戈甲皆朽钝,又遣使趣其归。
克宏使者,曰:“军容在我,李枢密来,吾亦斩之!
”及战,大破吴兵。
奉化军节度使
旋救寿春,于军旅中发病卒。
唐温如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全唐诗》收《题龙阳县青草湖》诗一首,列为世次爵里无考作者。
今人据元赖良《大雅集》、清钱谦益列朝诗集》甲前集考證,唐温如名珙字温如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元末明初间诗人。
见《中山大学学报》1987年第一期。
全唐诗》误收作唐人
万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故鄣人
性敏学富,名振当时。
乌程包融会稽贺朝万、河南荆臣名,号包万荆贺
僧行瑫后周 895 — 95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5—956 【介绍】: 五代后周时僧。
湖州长城人俗姓陈
幼敏利,父母弗能禁其出家之志。
会稽郡大善寺
性刚正,无面谀,无背憎,览群书,探经论。
有《大藏经音疏》五百余卷,今佚。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湖州长城之陈氏子也。
年十二。
习法华经。
月有五日而成诵。
其馀经部。
皆不劳而辨。
未几纳具戒于杭之龙兴寺
传澄照律钞于金华双林寺智新。
天成中
会稽
乐若耶山水之胜。
乃就大善寺
披览大藏。
又治看经道场于寺之西北隅
构楼阁。
缮堂殿。
蔚然成别院。
显德三年秋七月
示灭于院之正寝。
其著述。
有大藏音义五百许卷。
行世。
释行瑫
姓陈氏
湖州长城人也。
考曰良。
母陶氏。
钟爱之心与诸子异。
然其敏利又于郡童杰然而出。
父母多途碍其出家之志。
终弗能禁。
唐天祐二年光远师求于剃染。
年十有二诵法华经。
月奇五辰而毕轴。
次维摩经尽如道安朝请经而暮纳本焉。
寻于馀杭龙兴寺受满足戒。
遂往金华双林寺智新。
南山律钞。
弭节服膺流辈推揖。
常食时至以不𥽦之米与菜茹投小鼎中参煮而食。
此外断无重味。
义解之心理棼破木都无难色。
尝谓人曰。
所好甚者不见他物之可好。
吾之好也。
乐且无荒也。
后唐天成中寓于越乐若耶山水。
披览大藏教。
服枲麻之衣。
慕道俗置看经道场。
于寺之西北隅构楼阁堂宇。
蔚成别院。
供四方僧曾无匮乏。
显德三年壬子秋七月示疾终于此院。
报龄六十二。
法腊四十四。
性刚正无面谀无背憎。
足不趋豪贵之门。
囊不畜盈馀之物。
房无闭户口无杂言。
亦览群书旁探经论。
慨其郭移音义疏略慧琳音义不传。
遂述大藏经音疏五百许卷。
今行于江浙左右僧坊。
然其短者不宜称疏。
若言疏可以疏通一藏经。
便过慈恩百本几倍矣。
其耿介持律。
古之高迈也矣。
僧延沼五代 896 — 97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6—973 【介绍】: 五代时僧。
杭州馀杭人俗姓刘
应试不遂,乃出家。
初依本州开元寺智恭习天台止观。
曾参镜清、华严两禅师
后谒南院颙禅师,言下大彻玄旨,依止六年,得其法嗣。
四众请主汝州风穴寺世称风穴和尚
门人录其上堂法语为《风穴语录》。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96—973 一作延昭俗姓刘余杭(今属浙江)人。
五代时禅僧
初于越州镜清院出家,后至襄州华严院,嗣南院守廓。
晚住汝州风穴寺世称风穴和尚
景德传灯录》卷一三,《天圣广灯录》卷一五有传。
古尊宿语录》卷七收其语录。
天圣广灯录》存其诗偈5首,《全唐诗续拾》据之补入。
延昭俗姓刘氏
馀杭人
咸通中镇州保寿寺沙门
师讳延沼
以伪唐乾宁三年十二月
生于馀杭刘氏。
少魁礨。
有英气。
于书无所不观。
然无经世意。
父兄强之仕。
一至京师
即东归。
开元寺智恭律师
剃发受具。
游讲肆。
玩法华玄义。
修止观定慧。
宿师争下之。
弃去游名山。
越州镜清怤禅师
机语不契。
北游襄沔间。
寓止华严。
时僧守廓者。
南院颙公所来。
华严升座曰。
若是临济德山。
高亭大愚
鸟窠船子下儿孙。
不用如何若何。
便请单刀直入。
廓出众便喝。
华严亦喝。
廓又喝。
华严亦喝。
廓礼拜起。
指以顾众曰。
这老汉一场败缺。
喝一喝归
风穴心奇之。
因结为友。
遂默悟三玄旨要。
叹曰。
临济用处如是耶。
廓使更见南院
问曰。
入门须辨主。
端的请师分。
南院左拊其膝。
风穴便喝。
南院右拊其膝。
风穴亦喝。
南院曰。
左边一拍且止。
右边一拍作么生。
风穴曰。
南院反取拄杖。
风穴笑曰。
盲枷瞎棒。
倒夺打和尚去。
南院倚拄杖曰。
今日被黄面浙子钝置。
风穴曰。
大似持钵不得诈言不饥。
南院曰。
子到此间乎。
曰是何言欤。
南院曰好问汝。
曰亦不可放过。
便礼拜。
南院喜赐之坐。
问所与游者何人。
对曰。
襄州与廓侍者同夏
南院曰。
亲见作家。
风穴于是俯就弟子之列。
从容承禀。
日闻智證。
南院曰。
汝乘愿力。
大法。
非偶然也。
问曰。
汝闻临济将终时语不。
曰闻之。
临济曰。
谁知吾正法眼藏。
向这瞎驴边灭却。
渠平生如师子。
见即杀人。
及其将死。
何故屈膝妥尾如此。
对曰。
密付将终。
全主即灭。
又问。
三圣如何亦无语乎。
对曰。
亲承入室之真子。
不同门外之游人。
南院颔之。
又问。
汝道四种料简语。
料简何法。
对曰。
凡语不滞凡情。
即堕圣解。
学者大病。
先圣哀之。
为施方便。
如楔出楔。
曰。
如何是夺人不夺境。
曰新出红炉金弹子。
簉破阇梨铁面门。
又问。
如何是夺境不夺人。
曰刍草乍分头脑裂。
乱云初绽影犹存。
又问。
如何是人境俱夺。
曰蹑足进前须急急。
促鞭当鞅莫迟迟。
又问如何是人境俱不夺。
曰常忆江南三月里。
鹧鸪啼处百花香。
又问曰。
临济有三句。
当日有问。
如何是第一句。
临济曰。
三要印开朱点窄。
未容拟议主宾存。
风穴随声便喝。
又曰。
如何是第二句。
临济曰。
妙解岂容无著问。
沤和争赴截流机。
风穴曰。
未问已前错。
又问曰。
如何是第三句。
临济曰。
但看棚头弄傀儡。
抽牵全藉里头人。
风穴曰。
明破即不堪。
于是南院以为。
可以支临济
幸不辜负兴化先师。
所以付托之意。
风穴依止。
六年辞去。
后唐长兴二年
汝水
见草屋数椽依山。
如逃亡人家。
问田父。
此何所。
田父曰。
风穴寺。
世以律居。
僧物故。
又岁饥。
弃之而去。
馀佛像鼓钟耳。
风穴曰。
我居之可乎。
田父曰可。
风穴入留止。
日乞村落。
夜燃松脂。
单丁者七年。
檀信为新之。
成丛林。
晋天福二年
州牧闻其风。
尽礼致之。
上元日开法。
南院
汉乾祐二年
牧移守郢州
风穴之避寇往依之。
牧馆于郡斋。
寇平。
汝州有宋太师者。
施第为宝坊。
号新寺
迎风穴居焉。
法席冠天下。
学者自远而至。
升座曰。
先师曰。
欲得亲切。
莫将问来问。
会么。
问在答处。
答在问处。
虽然如是。
有时问不在答处。
答不在问处。
汝若拟议。
老僧在汝脚跟底。
太凡参学眼目。
直须临机
大用现前。
勿自拘于小节。
设使言前荐得。
犹为滞壳迷封。
句下精通。
未免触途狂见。
应是向来依他作解。
明昧两岐。
与汝一切扫却。
直教个个如师子儿。
吒呀地。
对众證据。
哮吼一声。
壁立千仞。
谁敢正眼觑著。
觑著即瞎却渠眼。
又曰。
若立一尘。
家国兴盛。
野老颦頞。
不立一尘。
家国丧亡。
野老安贴。
于此明得。
阇梨无分。
全是老僧
于此不明。
老僧即是阇梨
阇梨老僧
亦能悟却天下人。
亦能瞎却天下人。
欲识阇梨么。
拊其左膝曰。
这里是。
欲识老僧么。
拊其右膝曰。
这里是。
于时莫有善其机者。
周广顺元年
赐寺名广慧。
二十有二年。
宋开宝六年癸酉八月旦日。
登座说偈曰。
道在乘时须济物。
远方来慕自腾腾。
他年有叟情相似。
日日香烟夜夜灯。
至十五日
跏趺而化。
前一日手书别檀越。
阅世七十有八。
坐五十有九夏。
有得法上首。
汝州首山念禅师
风穴延沼禅师
馀杭刘氏子。
少魁礨有英气。
于书无所不窥。
然无经世意。
初祝发业教义。
久乃归禅。
发迹于镜清怤公。
针芥不投。
乃北游湘沔。
遇守廓上座。
南院侍者也。
乃密探南院宗旨。
忻然赴之。
初见不礼拜。
便问曰。
入门须辩主。
端的请师分。
院以左手拊膝。
师便喝。
院右手拊膝。
师亦喝。
院曰。
左边一拍且止。
右边一拍作么生。
师曰。
瞎。
院拟拈拄杖。
师曰。
作甚么。
夺拄杖打著老和尚
莫言不道。
院倚拄杖曰。
三十年住持。
今日被黄面浙子上门罗织。
师曰。
和尚大似持钵不得。
诈言不饥。
院曰。
子到此间乎。
师曰。
是何言与。
院曰好问汝。
师曰。
也不得放过。
便礼拜。
南院喜赐坐命
因问所与游者何人。
对曰。
襄州与廓侍者同夏
院曰。
亲见作家来。
始叙师资礼。
依止六年。
辞去至汝水
风穴废寺。
日乞村落。
夜燃松脂。
单丁者七年。
而后学徒麇至。
开法嗣南院法席。
冠天下传法者。
首山念公
与广慧真也。
一日上堂曰。
若立一尘。
家国兴盛。
野老颦蹙。
不立一尘。
家国丧亡。
野老安帖。
于此明得。
阇黎无分。
全是老僧
于此不明。
老僧即是阇黎
阇黎老僧
能悟天下人。
能瞎天下人。
欲识阇黎么。
拊左膝曰。
这里是。
欲识老僧么。
拊右膝曰。
这里是。
其辩才无碍如此。
宋开宝六年癸酉八月旦日。
登座说偈。
至十五日
加趺而化。
阅世七十有八。
坐五十九
系曰。
侍者以三喝。
觕忤老华严时。
师为维那
上方丈问讯。
严曰。
汝来适守廓不应当众扭捏。
老僧须痛与一顿趁出。
师曰。
趁他迟了也。
他是临济下儿孙。
本分如此。
师举似廓。
廓曰。
汝何必劝止。
我未问前早要棒吃得我话行。
如今搭却我话也。
穴曰。
虽然已闻天下矣。
廓公四楞塌地。
师壁立万仞。
老华严一矮人看场耳。
临济宗所以不可攀仰凑泊也。
王雄诞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曹州济阴人
初从杜伏威,用其计,屡有克获。
以战功授歙州总管封宜春郡公
后辅公袥反,夺其兵,缢杀之。
平素爱人,善抚士,卒之日,江南士庶为之流涕。
高祖嘉其节,以其子袭宜春郡封。
太宗诏赠左骁卫大将军越州都督谥忠
魏證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平不详。
《全唐诗外编》存诗1首,出《舆地纪胜》卷四《绍兴府》。
卫芊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越人
善画花鸟、松石,兼长写真。
王真
德宗朝官汉州刺史
威胜军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