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唐朝
释法通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六 护教科(二)
龙泉石楼人
地属隰州
群山险隘。
夐僻见图谍。
多幽僧介士居之。
风俗尤薄恶。
游僧或有道于其间者。
以不知所向而问。
其人则遭灰面之辱。
时虽未出家。
每厌苦之。
开皇末
举室从释。
谓人曰。
吾今乃得脱杻械。
辞钳𮡧矣。
抵州委二男二女并妻于僧尼寺。
己以弟子。
礼事通化寺明法师
自尔道风所被。
尽汾晋。
莫不推慕。
村邑聚落。
月建斋会。
且则饼饵相馈遗以解斋。
高门大第。
直造堂奥无拥滞。
主人迎笑。
如旧知识。
此其习俗至今。
尝值县令于甲野间。
何僧。
曰山客。
令命拘系以听。
即绝粒。
绕狱行道。
是夕狐鸣令听事。
尊幼寝寐不能安。
且欲纵之。
不肯曰。
我方以为乐。
虽纵我焉适哉。
且不食行道自若。
狐夕鸣益甚。
日父老相与譬解。
乃引去。
又暮投宿一村舍。
犬啮胫。
血濡踵。
犬寻震死。
传者异焉。
释法通
龙泉石楼人
初在隰乡未染正法。
众僧行往不达村闾。
如有造者以灰洒面。
虽处俗情厌恒俗。
开皇末年
独怀异概超出意表。
剃二男二女并妻之发。
被以法衣。
陟道诣州委僧尼寺。
时有问者便答曰。
我舍枷锁志欲法。
既达州寺如前付嘱。
便求通化寺明法师度出家。
于即游化稽湖。
南自龙门北至胜部。
岚石汾隰无不从化
多置邑义月别建斋。
但有沙门皆延村邑。
或有住宿旦解斋。
家别一槃。
以为供。
此仪不绝至今流行。
河右诸州闻风服义。
有僧投造直诣堂中。
承接颜色譬若亲识。
故通之率导其德难伦。
行本邑。
县令逢之。
问是何僧。
答云山客令乃禁守不许游从。
即绝粒竭诚绕狱行道。
其夜听事野狐鸣叫。
怪相既集夕不安。
放遣。
曰。
我绕狱行道正得道理。
如何见放。
经日不食。
夜又狐鸣。
宫庶以下莫不震惧。
苦劝引挽方从其请。
尔后巡行无时宁舍。
曾投人宿。
犬咋其胫。
寻被霹死。
风声逾显。
后卒于龙泉
余以贞观初年
承其素迹遂往寻之。
息名僧纲住隰州寺。
亲说往行高闻可观。
欣其馀论试后披叙。
夫以高世之量随务不伦。
统其大归莫非道。
所以九十六部。
兼邪正之津途。
一十七群。
现机缘之化迹。
故能光开佛日。
弘导尘蒙。
摄迷没之鄙夫。
接戒浊之浇首。
并得开智清悟圣革凡。
弘道利生于是乎在。
今有不达之者。
同世相轻。
睹其家业丛杂。
阅其形骸尘弊遂则雷同轻毁。
曾不大观。
由之自陷。
备于成教。
故文云。
观法师种姓形有。
但受其法开我精灵。
斯言可归。
有之矣。
释业方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 利物科
解脱禅师法孙也。
解脱有至行。
循持无所失。
然尤以利物崇福为心。
隶业太原昭果寺。
素为士女所归向。
或有以五台文殊像自远至。
溺于滹沲河水中。
驰报
临河焚香祝之。
水为退缩。
出像涂潦间。
即舁以归。
水复涨溢如初。
及终。
塔全身寺西北一里所。
西灵异至今。
李蒙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
宣宗大中末,为邕管经略使
先是,广、、容三道发兵三千戍邕州,前经略使请以三道衣粮自募土军以代,朝廷许之。
所募才得五百人。
以其缺额衣粮自入,然悉罢遣三道戍卒。
懿宗咸通二年,南诏乘虚入侵,遂陷邕州
姚合唐 777 — 854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75?—855? 陕州(今河南陕县)人,郡望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
曾任武功县(今属陕西)主簿,世称“姚武功”。
晚任秘书少监卒谥懿,后人又称“姚少监”。
姚合为开元名相姚崇曾侄孙,父闬曾任相州临河县
宪宗元和十一年(816)进士第,历任武功主簿,监察殿中御史,金、杭二州刺史,刑、户二部郎中谏议大夫给事中,陕虢观察使秘书少监等职。
事迹散见新、旧《唐书》本传,《郡斋读书志》卷四中及《唐才子传》卷六。
姚合诗与贾岛齐名,时有“姚贾”之称,且为晚唐苦吟一派诗人之宗主。
姚合诗以五律为主,朴茂工巧,圆稳清润,代表作为《武功县中作》30首,模写荒凉山色,凋弊风景,唯搜眼前景而深刻思之,以抒写其散诞放旷之情怀。
诗风近似贾岛,然较贾岛平淡浅近,晚唐诗僧齐己云:“冷淡闻姚监,精奇见浪仙
”(《还黄平素秀才卷》)姚合诗深为南宋四灵派诗人所推崇,然其诗取径太狭,器局狭小,所用料不过花、、鹤、僧、琴、药、、酒等物,而无感慨隽永味,元方回云:“大抵姚少监诗不及浪仙,有气格卑弱者。
”(《瀛奎律髓》卷二四)诗集有四部丛刊本《姚少监诗集》10卷。
姚合另编有《极玄集》2卷,选录王维祖咏等21人诗作,凡100首(今存99首)。
全唐诗》存诗7卷。
唐诗汇评
姚合(约782-846?
),吴兴(今属浙江)人,姚崇曾侄孙。
元和初,父卒相州临河任,因寄家河朔
十一年(816),登进士第,授校书郎
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幕。
调武功主簿,历万年、富平
宝历二年,授监察御史,旋分司东都
入朝为殿中侍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为金州刺史
大和八年,自刑部郎中出守杭州
开成中,历左谏议大夫给事中、陕虢观察使
会昌中,为秘书监,卒。
世称姚武功
有诗名,提挈后进,时人以为“文宗”。
曾选王维祖咏钱起等人诗百首,为《极玄集》,鉴赏甚精。
有《姚合诗集》十卷、《诗例》一卷,宋人重加编次为《姚少监集》十卷行世。
全唐诗》编诗七卷。
僧息尘五代
释息尘
姓杨氏
并州人也。
父迁贸有无营利而已。
其母氏尝梦人服装伟丽称寄宵宿。
便觉娠妊。
生而有异童稚不群。
每闻钟呗之音凝神侧耳。
年方十二因梦金人瑰奇之状。
引之入精庐。
明旦告白二亲恳求出家。
未允之前泣而不食。
父母悯其天然情何厌塞。
遂曲顺之。
即投草堂院从师诵净名经菩萨戒。
达宵不寐。
将周一祀。
舍本讽通。
年当十七便听习维摩讲席。
粗知大义。
及乎弱冠乃圆上品。
执持律范曾无缺然。
年二十三文义斡通。
崇福寺感法师胜集传授
复学因明唯识不亏敷演。
学徒颖脱者数人。
崇福寺辩才大师从式最为高足。
天祐二年
李氏奄有河东
武皇帝请居大安寺净土院
四事供养。
专览藏教修鍊上生业。
设无遮大斋前后五会。
尝以身饲狼虎入山谷中。
其兽近嗅而奔走。
又于林薄裸体以啖蚊虻。
乃游仙岩岳寺养道栖神。
复看大藏经。
匝设斋然一指伸其报庆。
彼寺有圣观音菩萨像。
长烛七灯香华供献。
后被诸生就请下山。
城内传扬大论。
四序无辍。
逐月设沐浴。
临河就沼投饲水族。
以己哒嚫旋赎羽毛。
沈潜高明以遂生性。
或施牢狱人食。
或赈惠贫乏。
或捐幡盖于净明金藏二塔。
后唐长兴二年众请于大安国寺后。
三学院一所。
供待四方听众。
时又讲华严新经。
传授崇福寺晖法师
由是三年不出院门。
一字一礼华严经。
一遍字字礼大佛名经。
共一百二十卷。
复炼一指。
前后计然五指。
晋高祖潜跃晋阳
最多钦重。
洎乎龙飞每入洛京朝觐必延内殿。
从容锡赉颇丰。
赐紫服并懿号。
固让方俞。
凤翔府法门寺有佛中指骨节真身。
乃辞帝往岐阳瞻礼。
睹其希奇。
一指。
之双手唯存二指耳。
续于天柱寺
就楚伦法师学俱舍论。
方经数日。
微有疾生。
至七月二十七日辰时枕肱而逝。
俗年六十三。
腊四十四。
平常唯衣大布不蓄盈长。
六时礼佛未曾少缺。
陇坻之间闻其示灭。
黑白二众具威仪送。
焚之得舍利数百粒弟子以灵骨归于太原
晋祖敕葬于晋水之西山
小塔至今存焉。
系曰。
师捐舍讵能愈其精进乎。
脱落浮荣岂能胜其义解乎。
若然者不可以一名名矣。
厥犹瞻卜华焉。
色黄而矣。
则真金谢其色。
香芬而远则牛头愧其香。
多名生乎一体者。
尘公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