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唐朝
丁审琪五代 ? — 94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6 【介绍】: 五代时洺州人
后晋高祖天福六年,自前邢州节度使,除延州节度使
为政残暴贪冒,蕃部苦之。
为何重进率部攻败遁去。
七年,为右羽林统军
八年,拜鄜州节度使
官至左羽林统军
管迥五代 ? — 94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9 【介绍】: 五代时人
后汉高祖刘知远时被洺州刺史武汉球辟召为判官
汉球卒于洛州不知。
忽一日告其所亲曰:“太保派人召我。
”乃无疾而终。
皇甫立五代 ? — 94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9 【介绍】: 五代时代北人。
性纯谨。
后唐李嗣源代州,署为牙校,从历藩镇,深委信之。
及嗣位为明宗,拜忻州刺史
长兴末,转洺州团练使
历镇鄜州潞州华州
后晋高祖天福中,授左神武统军
少帝时,历左金吾卫上将军,累官至检校太尉
后汉高祖即位,授太子太师,致仕。
宋侠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洺州清漳人
以医术著名。
官至朝散大夫药藏监。
有《经心方》。
司徒诩五代 894 — 95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4—959 【介绍】: 五代时清河郡人字德普
少好读书,通《五经》。
后唐明宗邢台,命试吏于邯郸,历永年项城,有能名。
累迁兵部员外郎
后晋,历刑部郎中左散骑常侍工部侍郎,历知亳三州事。
后汉初除礼部侍郎、拜太子宾客
后周世宗时太常卿,后因足疾以本官致仕卒。
汉乾祐三年礼部郎中
王及善初唐 618 — 69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18—699 【介绍】: 洺州邯郸人
王君愕子。
袭父邢国公爵。
武周垂拱中历司属卿、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后留拜内史
来俊臣系狱当死,武则天欲释不诛,及善力谏。
清正有节,时二张怙势,及善数裁抑之,武则天不悦,改文昌左相
卒谥贞
王君愕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洺州邯郸人
沈毅有谋。
隋乱,劝人观时变,待真主。
高祖入关,归之,拜大将军封新兴县公
太宗,亡于阵。
李万超后晋至宋初 904 — 97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4—975 【介绍】: 并州太原人
初仕后晋,以功累迁肃锐指挥使
后汉时为先锋马步军都指挥使,历泽州怀州刺史
后周开国,从征慕容彦超,以功授洺州团练使,预收秦、凤,从平淮南,连移莱、、登等州,所至有善政。
宋初,入为右武卫大将军,迁左骁卫大将军
程务挺初唐 ? — 68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5 【介绍】: 洺州平恩人
程名振子。
少从父征讨,以勇力闻,迁右领军卫中郎将
高宗永隆中,从裴行俭西突厥阿史那伏之叛,以功迁右武卫将军封平原郡公
永淳中,镇压绥州部落稽白铁余起事,拜左骁卫大将军
中宗嗣圣初,受武则天密旨,废中宗,立豫王为帝。
睿宗文明元年,任单于安抚大使督军突厥突厥不敢近边。
同年十二月,以密表上言裴炎不反,忤旨。
则天遣人就军斩之。
武汉球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泽州人
少有勇力,为李嗣昭亲信,事后唐为禁军裨校。
后晋累官耀州团练使
后汉高祖即位,授洺州刺史
汉球出自行伍,然长于抚理,民怀其德。
身死之日,家无余财。
刘寂初唐 635 — 70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35—706 【介绍】: 梁国睢阳人字无声
身精六艺,尤洞晓音律,恨时无知音,作《乐论》一章。
高宗永徽中明经甲科,授洺州参军
历职十四,自尚书郎出为、兴二州刺史
程行谌唐 644 — 72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44—726 【介绍】: 郑州人名则,以字行。
志大好学,以文法称
首中甲科,补潞成尉。
历迁定州长史金部郎中
中宗景龙中,拜长安
后转刑部侍郎,又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
玄宗开元中,擢拜御史大夫,上疏以为来子珣等残害良善,其子孙不许仕宦。
卒谥贞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34—726 名则,以字行。
好学,首中甲科,初补潞城
鄠县、万牟县
入为监察御史里行,进殿中侍御史
招毁议,出为幽州司马,迁定州长史,入为金部郎中
中宗景龙四年(710),征授长安
不久,除将作少匠少府少监,转刑部侍郎
玄宗开元初,出为蒲州刺史,迁扬州长史
征拜鸿胪卿,即改殿中监,官终御史大夫
卒,赠左丞相广平郡谥曰贞
生平见苏颋御史大夫赠右(左)丞相程行谋(谌)神道碑》、《唐会要》卷七九、《唐诗纪事》卷一四。
行谌以文法著称。
全唐诗》存诗1首。
贾大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洺州永年人
贾公彦子。
历迁太常博士中书舍人
武则天垂拱中博士周悰请武氏庙为七室,唐庙为五,下比诸侯。
大隐奏言不可,则天不获已,伪听之,时皆服大隐有大臣体。
官终礼部侍郎
有《老子述义》。
大隐
太学博士公彦子。
仪凤中太常博士
礼部侍郎
阳鸿初唐 ? — 69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97 【介绍】: 洺州平恩人字季翔
性倜傥,通六籍百家之书。
曾攀恒岱,浮洞庭,窥河源,践岷衡,以稽四海风俗,天下险易。
高宗仪凤中,出为汲县,改曲阿,迁龙门雩都主簿
卒,友人谥为贞节君
(《全唐文》卷二二六),
宋玄爽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元爽
洺州广平人
宋遥伯父。
武周神功初,官洛州长史
司仆少卿秋官侍郎
圣历元年,官尚书右丞,受命按察蜀州
旋以行军长史皇太子李显突厥
宋之问初唐 656 — 71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2 【介绍】: 汾州人,一说虢州弘农人字延清一名少连
宋令文子。
高宗上元二年进士
善文辞,诗与沈佺期齐名,学者号为“沈宋”。
武则天龙门,赋诗冠诸臣。
历转洺州参军左奉宸内供奉,媚附张易之兄弟。
中宗神龙时,贬泷州参军
景龙中,累迁考功员外郎修文馆学士,复媚太平公主
及典举,引拔后进,多知名者。
坐贪赃受贿,贬越州长史
睿宗立,流钦州玄宗先天中赐死。
工五律,律诗之格至沈、宋始备。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56—713 一名少连字延清排行五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疑西河为郡望,弘农为实籍。
因曾官考功员外郎世称宋考功
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第
武周天授元年(690)杨炯并以学士直习艺馆,历洛州参军,复与修《三教珠英》,迁左奉宸内供奉
神龙元年(705)中宗复辟,之问以谄事张易之,坐贬泷州参军
次年春逃归洛阳张仲之家,令兄子告发仲之谋杀武三思事,擢鸿胪主簿
景龙中户部员外郎兼修文馆直学士,再转考功员外郎三年(707)知贡举贪贿,贬越州长史
睿宗立,流于钦州,后赐死,约当玄宗先天中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一。
之问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于初唐时律体之完成颇有贡献。
尤善五律,观察入微,巧思善炼,能于精丽缜密中见自然之致。
夏日仁萼亭应制》、《扈从登封途中作》等篇,虽体沿唐初宫廷格局,却宽然有远意,颇见新进境。
流贬中所作,如《途中逢寒食》、《题大庾岭北驿》、《度大庾岭》等,更以凄情运精思,语近旨远,清通圆美,开盛唐先声。
五言排律取景宽大,故富丽整严而警秀不滞。
胡应麟评为“古今排律绝唱”(《诗薮》内编卷四)。
名篇有《初至崖口》、《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灵隐寺》等,而《奉和晦日昆明池应制》为上官婉儿评为群作之冠。
律体外,五绝如《渡汉江》,语浅情深,思致婉曲,七古如《寒食陆浑别业》、《明河篇》,整丽流荡而清气发越,均足为初盛唐中介。
原集10卷,唐武平一辑,久佚。
今存《宋之问》2卷,后人所辑,有《四部丛刊续编》本。
今人陶敏有《宋之问集校注》。
全唐诗》编其诗为3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27首,断句9。
唐诗汇评
宋之问(656?
-712),—名少连字延清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
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授洛州参军,寒转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
倾附张易之兄弟,易之败,左迁泷州参军
未几遇赦归,起为鸿胪主簿
中宗景龙中,再转考功员外郎,知景龙二年贡举。
寻抟越州长史
睿宗即位,眨钦州
玄宗先天初,赐死于核州。
之问以文词知名,工五言律诗,声律精切,与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
有《宋之问》十卷,已佚。
今《宋学士集》九卷乃明张燮所辑。
全唐诗》编诗三卷。
宋之问(约656—712) 唐代诗人。
一名少连字延清
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
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曾任湖北蕲州刺史,官至考功员外郎
沈佺期齐名,时称“沈宋”,擅长五言律诗,为近体律诗定型的代表诗人,有《宋学士集》。
早年奉使南行过江夏时曾作五律《汉江宴别》一首。
全唐诗补逸
宋之问字延清虢州弘农人
弱冠知名,尤善五言诗。
以附张易之武三思,配徙钦州先天元年赐死。
补诗五首。
之问字延清
一名少连
虢州宏农人。
武后朝与杨炯分直内教授洛州参军
累转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
坐谄附张易之兄弟左迁陇州参军
未几逃还。
洛阳张仲之家。
仲之与驸马都尉王同皎谋杀武三思
之问发其事。
起为鸿胪主簿
景龙中再转考功员外郎
中宗增置修文馆学士
之问首膺其选。
寻转越州长史
睿宗立
以旧附张武配徙钦州
先天中赐死。
作品评论
元稹《故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
唐兴学官大振,历世之久,能者互出。
而又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
由是而后,文体之变极焉。
建安后迄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
之问沈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
语曰:“苏李居前,沈宋比肩。
”谓唐诗变体,始自二公,犹汉人五言诗始自苏武李陵也。
宋之问,唐律诗之祖,诗未尝不佳……字字细密。
《艺苑卮言》
六朝之末,衰飒甚矣,然其偶俪颇切,音响稍谐。
一变而雄,遂为唐始;再加整栗,便成沈、
人知沈、宋律家正宗,不知其权舆于三谢,橐籥于陈隋也。
沈詹事七言律,高华胜于宋员外
宋虽微少,亦见一斑,歌行觉自陟健。
沈七言律,高华胜;宋五言排律,精硕过沈。
沈、宋本自并驱,然沈视宋稍偏枯,宋视沈较缜密。
沈制作亦不如宋之繁富。
沈排律工者不过三数篇,宋则遍集中无不工者,且篇篇平正典重,赡丽精严,初学入门,所当熟习。
右丞韵度过之,而典重不如;少陵闳大有加,而精严略逊。
延清排律,如《登粤王台》、《虚氏村》、《禹穴》、《韶州》、《清远峡》、《法华寺》等篇,叙状景物,皆极天下之工。
且繁而不乱,绮而不冗,可与谢灵运游览诸作并驰,占今排律绝唱也。
萧亭答:七言律诗,五言八句之变也,唐初始专此体。
沈、宋精巧相尚,然六朝馀气犹存。
《载酒园诗话又编》
宋古诗多佳,真苦收之不尽。
律诗扈从、应制诸篇,实亦不能高出于沈;山水丽情,则沈犹生云梦,宋则伶伦子吹之作凤鸣矣。
其源出于谢元晖沈休文
五言长篇蔚密,短篇明秀,高凌宣远,卑拟韩卿
七言短章,独开蹊径,玩词已尽,而寻味方永,实文坛之独帜,韵府之高言。
《明河》发咏,为西昆之体所师意焉。
应制律词,特饶风韵,后唯钱起足以方之。
《诗学渊源》
之问诗文情并茂,虽取法齐梁,而古调犹未尽泯,自杜审言下逮蒋挺辈,并入近体,唯杂曲作齐梁耳。
宋庆礼唐 ? — 71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9 【介绍】: 洺州永年人
明经第。
善骑。
历迁大理评事殿中侍御史
以习识边事,拜河东河北营田使
玄宗开元中,累除贝州刺史,复为河北支度营田使
与邵宏等筑治营州柳城,三旬而毕。
俄兼营州都督,开屯田,立邸肆,不数年,仓廪颇实,居人渐殷。
卒谥敬
寇洋唐 665 — 74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65—748 【介绍】: 上谷昌平人字若水
弱冠应材称栋梁举,策居第一。
武则天大足元年,又中拔萃出类科。
魏州昌乐,换洛州兴泰
中宗神龙初,复中县令举,授虢州卢氏
累迁泾州司马,充朔方军节度判官
以边功迁冀州长史,累历吉、舒二州刺史南阳广平郡太守,除恒王府长史,未至任,卒。
张探玄唐 667 — 74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67—742 【介绍】: 洺州临洺人字体微
睿宗文明中,度为道士,隶本州明山观。
玄宗开元初,为长安景龙观大德,入内供奉
十年,选祀洛阳玄元庙。
二十一年,诏为东都道门威仪使,兼圣真、玄元两观主。
崔泰之唐 667 — 72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67—723 【介绍】: 许州鄢陵人字泰之
十二岁游昭文馆,对策高第,补雅州参军
武周末,累迁职方郎中
预平二张,拥立中宗复位,拜太仆少卿
中宗神龙中武三思弄权,出为、德、梓、开四州刺史,复贬资州司马
玄宗初,起为济州刺史,旋入朝,累历户部侍郎尚书左丞黄门侍郎户部尚书,官至工部尚书封清河郡公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67—723 以字行。
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人,一说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
学精而博。
12岁游昭文馆,对策高第,调补雅州参军事
太子通事舍人太子司仪郎右史,以职方郎中预平二张,拥立中宗复位,拜太仆少卿,封安平县卫王长史
武三思擅权,出为洺州刺史,转德州梓州开州刺史,降为资州司马
玄宗即位,起为济州刺史,旋拜国子司业,历礼部侍郎尚书左丞黄门侍郎,拜户部尚书封清河郡公
官终工部尚书
开元十一年(723)卒,赠荆州大都督
事迹见《千唐志斋藏志·大唐银青光禄大夫工部尚书荆州大都督清河郡开国公上柱国崔公(泰之)墓志铭并序》、《旧唐书·崔知温》、《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下》。
全唐诗》存诗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