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南北朝
杨盛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时氐族首领
杨定从子。
先为监国,守仇池
死,自号秦州刺史仇池公
分诸氐羌为二十部护军,各为镇戍,不置郡县,据有汉中之地,仍称藩于晋。
魏道武帝天兴初遣使入魏朝贡,魏封其为仇池
然隔于后秦姚兴,不得岁通贡使
宋武帝永初中封盛为武都王
卒,私谥惠文王
刘真道南朝宋 ? — 44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43 【介绍】: 南朝宋彭城人
钱塘时,遇岁饥,能奉公恤民。
步兵校尉,为南秦二州刺史
宋文帝元嘉十八年击破仇池氐帅杨难当兵,迁建威将军雍州刺史
后以破仇池时私分金银宝货,藏匿杨难当善马罪,下狱死。
拓跋丕北魏 ? — 44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44 【介绍】: 北魏皇族,鲜卑族。
明元帝子。
泰常七年封乐平王
车骑大将军
督师杨难当,军令整肃,所过得民心。
难当惧,还仇池
太武帝出征,尚书令刘洁谋立,事发,夷三族,以忧卒。
全后魏文·卷十六
明元帝庶长子,泰常七年封乐平王,拜车骑大将军
太平真君八年,坐刘洁事,以忧死,谥曰戾王
薛破胡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河东汾阴人
或名作薛湖字破胡
薛初古拔弟。
少有节操,笃于学,不干时务,与物无竞。
好以德义服人。
为本州别驾,除河东太守
复受诏为仇池都将
杨甑生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武都人,氐族。
杨大眼子。
骁武有父风。
大眼死,甑生与弟杨领军、杨征南等开大眼棺,取大眼尸奔南朝梁
僧朗北魏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四 感通科
凉州人
始光七年
国兵伐
守将以众少。
悉发诸僧之居城中者乘陴。
及城破得三千人。
太武帝使立之帐前。
谓曰。
道人当坐禅行道。
乃复作贼耶。
明日必尽诛之。
明日食时。
望气者奏。
以有赤眚贯太阳。
不宜杀道人。
天师𡨥谦之。
上弟赤坚
亦以为乘陴之役。
实非道人所得已也。
杀之不祥。
诏免死。
仍以为奴隶。
分赐诸首领
僧意志湛等。
数僧别付帐下军还。
等谋遁。
然军方结阵山行。
势莫得脱。
独东西一隅抵绝壁。
不置防守。
而又峭峻。
难措手足。
顾其旁有大树偃蹇低垂。
乃系树以旗竿之索。
夜缒而下。
既曛黑。
藤蔓交加。
棘刺铦利。
微闻部伍呼觅声恐悸。
欲升降不自由。
相语曰。
今死矣。
但努力念观世音耳。
因各以首扣石默念不辍。
顷之觉大明。
虽素所隐蔽处。
皆见获就夷坦。
复曛黑如初。
乃倦而枕藉以卧。
晓睹山岭。
重复弗知所出。
望日而行。
忽一大虎在其前。
或曰。
兹幸逃虏难。
复入虎口。
柰何。
曰。
诸君亦寤向之暗而明乎。
岂非以念力所感耶。
又焉知此虎之来非为感而导路也。
菩萨之示现。
随所遇。
安可以情识测也。
于是经造虎。
虎即前行。
迟速。
逮午达大逵。
失虎所在。
七日而届仇池
遂诣汉南
荆州以终。
僧朗
凉州人
魏虏攻
城民素少。
乃逼斥道人用充军旅。
队别兼之。
及轒䡴所拟。
举城同陷。
收登城僧三千人。
军将见魏主所。
谓曰。
道人当坐禅行道。
乃复作贼。
深当显戮。
明日斩之。
至期食时赤气数丈贯日直度。
天师寇谦之
为帝所信奏曰。
上天降异正为道人实非本心。
愿不须杀。
帝弟赤竖王。
亦同谦请。
乃下敕止之。
犹虏掠散配役徒。
等数僧别付帐下。
及魏军东还。
与同学中路共叛。
阵防严设更无走处。
东西绝壁莫测浅深。
上有大树旁垂崖侧。
遂以鼓旗竿绳系树悬下。
时夜大闇。
崖底纯棘无安足处。
欲上岸头复恐军觉。
投计慞遑捉绳悬住。
势非支久。
共相谓曰。
今厄至矣。
惟念观世音耳。
便以头扣石。
一心专注。
须臾光明。
从日处出。
通照天地。
乃见棘中有得下处。
因光至地还忽暗冥。
知是神也。
相庆感遇。
便就以眠。
良久方晓。
始闻军众警觉将发。
而山谷万重不知出路。
惟望日行。
值一大虎出在其前。
相谓曰。
虽脱虏难复入虎口。
曰。
不如君言。
正以我等有感。
所以现光。
今遇此虎。
将非圣人示路也。
于是二人径诣虎即前行。
小迟虎亦暂住。
至晓遂得出路。
而失虎所在。
便随道自进。
七日达于仇池
又至梁汉出于荆州
不测其终。
司马楚之北魏 390 — 46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90—464 【介绍】: 北魏河内温人字德秀
宗室。
刘裕自立,诛司马氏戚属,楚之逃亡,聚众谋报复。
明元帝末归,假荆州刺史
太武帝初,封琅玡王
太武帝神麚中,从征南下,大败宋军于滑台。
后又从征凉州,败宋军于仇池
以军功,官至侍中、中镇大将朔州刺史
全后魏文·卷二十五
楚之字德秀晋宣帝太常馗之八世孙。
宋受禅,谋兴复不果。
泰常末,降于魏,假使持节征南将军荆州刺史
太武即位,以为安南将军封琅邪王,屯颍川
徵为散骑常侍,寻拜假节侍中镇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云中镇大将朔州刺史
和平五年卒,年七十五,谥曰贞王
韦阆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京兆杜陵人字友观
世为三辅冠族。
太武帝时,征拜咸阳太守,转武都太守
关中扰乱,尽心抚纳,所部独全。
在郡十六年卒。
皮豹子北魏 ? — 46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4 【介绍】: 北魏渔阳人
少有武略,沉勇笃实。
明元帝泰常时中散
太武帝时以功累迁至安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爵淮阳公,镇长安,加征西将军
坐事徙统万。
后复爵位,为仇池镇将
太平真君三年起至文成帝兴安初,屡破南朝宋军,所向克捷。
后征为尚书,迁内都大官
为当时名将。
卒谥襄
全后魏文·卷二十六
豹子渔阳人
泰常中,为中散,稍迁内侍左右。
太武时,进散骑常侍,赐爵新安侯,加冠军将军,又拜选部尚书
出为持节侍中都督、安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爵淮阳公,镇长安
征西将军
后坐罪徙统万。
真君中复爵,拜仇池镇将,进号征西大将军开府
文成时,徵为尚书、内都大官
和平五年卒,赠淮阳王谥曰襄
杨难当南北朝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杨难当 建义 436年三月—442年闰五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北朝时氐族首领
杨玄弟。
临终,付难当以国事。
难当固辞,立玄子杨保宗,未几废保宗自立。
初附南朝宋,为武都王
文帝元嘉十年,取汉中地
十三年自称大秦王,年号建义,置百官。
后袭,围涪城,为宋所破。
遂弃仇池而投北魏
文成帝时营州刺史,还为外都大官
皮喜北魏 ? — 48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83 【介绍】: 北魏渔阳人
皮豹子子。
初以名臣子擢为侍御中散
孝文帝时以其父镇仇池威信,假广川公,仍镇其地,申恩布惠,抚慰当地少数民族,民人归附,乃置广业、固道二郡以居。
赐爵南康侯,加左将军
累官豫州刺史
吕罗汉北魏 ? — 48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82 【介绍】: 北魏东平寿张人,徙居幽州
弱冠以武干知名,随父吕温秦州,以击氐族杨难当功,征为羽林郎
文成帝之立罗汉与有力,累迁殿中尚书,爵山阳公
献文帝时,官、益二州刺史
屡平仇池氐及羌人起事。
征拜内都大官
卒谥庄
拓跋云北魏 447 — 48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47—481 【介绍】: 北魏皇族,鲜卑族。
拓跋晃子。
文成帝和平五年封任城王
累任侍中、和龙镇大将中都大官
献文帝欲禅位于京兆王子推首谏止之。
后又攻柔然及镇压仇池氐。
出历雍州刺史,所在能留心政事,州民颂之。
卒于雍州
谥康
穆亮北魏 451 — 50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1—502 【介绍】: 北魏代人字幼辅初字老生
献文帝时起家侍御中散,尚中山长公主,拜驸马都尉封赵郡王,徙封长乐王
孝文帝时,除秦州刺史,有名声,征为殿中尚书
累除征南大将军、领护西戎校尉仇池镇将,击走吐谷浑
孝文帝南迁,以录尚书事,镇洛阳,累官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冀州刺史
宣武帝时定州刺史,寻除骠骑大将军尚书令,转司空公。
全后魏文·卷三十四
字幼辅初字老生,代人。
太尉宜都公穆崇玄孙。
献文时侍御中散,尚中山长公主,拜驸马都尉封赵郡王,加侍中征南大将军,徙封长乐王
孝文即位,除泰州刺史,徵为殿中尚书,迁征西大将军西戎校尉敦煌镇大将
征南大将军、领护西戎校尉仇池镇将
徵为侍中尚书右仆射司州大中正
司空,领太子太傅
武卫大将军,摄中军事。
征北大将军冀州刺史
封顿丘郡开国公
宣武即位,迁定州刺史
寻除骠骑大将军尚书令,转司空
景明三年卒,赠太尉谥曰匡
杨令宝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武都人
有膂力,善射
南朝宋明帝,数为小将,以战功至谯郡太守
裴叔业降魏谋,宣武帝景明初,官南兖州刺史
淮南征战,累有捷,官终京兆内史。
邢峦北魏 464 — 51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4—514 【介绍】: 北魏河间鄚人字洪宾
邢颖孙。
博览书传,有文才干略。
以州郡表贡,拜中书博士,迁员外散骑侍郎
孝文帝所知赏。
累官散骑常侍,兼尚书
宣武帝时,除安西将军、梁秦二州刺史
正始二年梁汉中太守夏侯道迁降魏,奉命赴汉中
次年,破仇池氐王杨绍先
五年,同中山王元英与梁战,夺回悬瓠。
官终殿中尚书
暴疾卒。
谥文定
全后魏文·卷四十三
字洪宾,虬从子。
孝文时中书博士,迁员外散骑侍郎,拜通直郎,转中书侍郎
秀才对策,兼黄门郎
寻正除,又兼御史中尉瀛州大中正,迁散骑常侍、兼尚书
宣武即位,正尚书,加使持节假、镇西将军,拜安西将军、梁秦二州刺史
徵为度支尚书,拜安东将军
封平舒县伯,假镇南将军
迁殿中尚书,加抚军将军
延昌三年卒,赠车骑大将军瀛州刺史谥曰文定
杨大眼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武都人,氐族。
杨难当孙。
少有胆气,跳走如飞。
孝文帝太和中,起家奉朝请
时将南征,用为军主大眼自谓如蛟龙得水,所经战阵,勇冠六军。
宣武帝初以功封安城县,出为征虏将军东荆州刺史
邢峦讨破梁将张绍惠。
正始四年,围梁钟离,为韦睿等所破,免官徙营州为兵。
永平中追其前勋,复起。
太尉长史持节、假平南将军、东征别将,遏御淮肥,威勇震世。
抚循士卒,呼为儿子。
自为将帅,身先兵士。
孝明帝时官至荆州刺史,州人畏其勇,不敢为乱。
于州
杜纂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常山九门人字荣孙
举孝廉,补豫州司士
宣武帝时武都汉阳太守,有清白名。
孝明帝初拜清河内史。
在郡问民疾苦,劝督农桑。
还,累迁平阳太守
正光末清河民颂其政,重临郡。
葛荣起义军围城,以郡降,以为常太守
败,卒于家。
释植相南梁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七 證悟科
姓郝
梓潼涪人
初为巴西郡
尝以太守郑贞命。
奉献京师
普通初
上方隆尚佛乘。
塔庙庄严侈于甲弟。
僧尼贵拟王公。
慕之。
遂出家。
及还蜀。
妻子皆薙落。
大同中
进脩加精厉。
一食常坐。
毕命不渝。
时南武都
法爱道人
以祝术。
为世所宗。
往观之。
是夕见一物。
伟衣冠前至。
不为动。
物寻举相所坐绳床。
高四五尺许。
即隐去。
斯须复来举床。
仅动一角去。
斯须复来前立。
如初。
终不动。
顷焉忽见其面于屋上梁栋。
有摧裂声甚大。
略不动。
物遽礼拜求忏悔。
明日语爱曰。
汝其舍去邪法则善。
生长边鄙。
而音吐凡陋。
后往益府讲肆听习。
而众加侮诮。
相一弗以介意。
尝因行役。
寄宿道士馆。
道士素闻其名。
恐其诱己徒属而弗礼焉。
夜既分。
虎群号相所卧处。
道士通夕不能安。
黎明从之求受戒。
又见钓弘农水侧者。
喻之使毋杀。
其人意殊慢。
即唾水中。
忽有大蛇昂首。
四顾趋钓者。
钓者忏悔。
遂师事之为弟子。
未几聚徒青城山
梁王萧撝尤致钦重。
一日谓弟子曰。
吾无胜业以生净土。
然而三涂之苦。
天堂之乐。
亦非所生也。
无已则仍生此土。
以教化汝等。
汝等其努力行道哉。
跏趺而逝。
寿三十有四。
于是獠民聚观叹异。
兴起则效。
而夷俗为变。
先是柏林寺于绵城之西。
手植梧桐一株于堂下。
极为繁茂。
至是无故衰落。
维那晨起击钟。
失响。
上座僧起谓人曰。
此必有大凶。
遽逃避。
既而讣至。
寺去青城四百馀里。
而感应如此。
岂可以常情测哉。
梁之季
道香僧朗
并神异。
兹不具录。
释植相
姓郝氏
梓橦涪人
当任巴西郡
太守郑贞。
赍献物下杨都
见梁祖王公崇敬三宝。
便愿出家。
及还上蜀。
决誓家属。
并其妻子既同志。
一时剪落。
自出家后。
梁大同中专习苦行。
一食常坐正心佛理。
以命自期。
时南武都
孝水县
法爱道人
高衒道术。
往观之。
爱于夕中。
自以咒力现一大神。
身著衣冠容瑰伟。
来举绳床离地四五尺。
便诵戒。
神即驰去。
斯须复来举床(仅动一角如前)复去。
俄尔又来在前立。
正意贞白初无微动。
寻尔复去。
于屋头现面。
舍栋破裂。
其声甚大。
亦无惧。
神见不动便来礼拜求哀忏谢。
至旦语爱曰。
汝所重者。
此是邪术非正法也。
可舍之。
后往益听讲。
以生在边鄙玄颇涉俗。
虽遭轻诮。
亡怀在道都不忤意。
又因行路寄宿道馆。
道士有素闻名。
恐化徒属。
拒不延之。
其夜群虎绕院吼。
道士等通夕不安。
及明追之。
从受菩萨戒焉。
又曾行弘农
水侧见人垂钓。
劝止之。
不从其言。
即唾水中。
忽有大蛇擎头四顾来趣。
钓者因即归命投出家。
梁道渐衰。
而涪土军动。
彖法师分飞异域。
入静林山。
青城山
聚徒集业。
梁王萧撝
素相钦重。
供给獠民以为营理。
未暇经始便感重疾。
知命不救。
谓弟子曰。
常愿生净土。
而无胜业。
虽不生三途。
亦不生天堂。
还生涪土作沙门也。
汝等努力行道。
方与吾会。
加坐俨然奄便迁化。
时年四十有四。
其山四面獠民。
见其坐亡皆来叹异。
礼拜供养改俗行善。
弟子衔命露尸松下。
置足于绵州城西柏林寺。
院成就于堂头植梧桐一株。
极为繁茂。
忽以四月十五日
无故叶落。
维那此日打钟。
初不发声。
大小疑怪不测所以。
上坐僧超谓有大变。
执锡逃避。
须臾信报。
已终卒。
树枯钟噎。
表其迁化之晨也。
此寺去青城四百馀里。
而潜运之感。
殆非人谋。
梁初又有道香僧朗
并有神异。
其迹略同。
志公之类矣。
释植相
姓郝氏
梓潼涪人
尝任巴西郡
太守郑贞令赍献物。
扬都见梁祖王公崇敬佛教。
便愿出家。
乃还蜀决誓。
家属并其妻子。
既同志一时剪落。
自出家后专习苦行一食常坐。
正心佛理以命自期。
时南武郡有法爱道人
高衒道术往观之。
爱于夕中自以咒力现一大神。
身著衣冠容瑰伟。
来举绳床离地四五尺。
便诵戒神即驰去。
斯须复来举床。
仅动一角如前复去。
俄尔又来在前立。
正意贞白初无微动。
寻尔复去于屋头现。
面舍栋破裂其声甚大。
亦无惧神见不动。
便来礼拜求哀忏悔。
至旦语爱曰。
汝所重者此是邪术。
非正法也。
可舍之因行路寄宿道馆。
道士有素。
名。
恐化徒属拒不延之。
其夜群虎绕院吼。
道士等通夕不安。
及明追之从受菩萨戒焉。
又曾行弘农水侧。
见人垂钓劝止之。
不从其言。
即唾水中。
忽有大蛇擎头四顾。
来趣钓者。
因即归命。
出家。
后因梁末军乱。
青城山聚徒集业。
未暇经始。
适便迁化。
置足于绵州城西柏林寺。
院宇成就。
于堂头植梧桐一株。
极为繁茂。
夏月忽无故叶落。
维那旦打钟初不发声。
大小疑怪不测所以。
上座僧谓有大变执锡逃避。
须臾信报。
已终。
乃知树枯钟噎表其迁化之晨也。
弟子㘅命露尸松下焉。
杨华南梁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梁武都仇池人
杨大眼北魏名将。
少有勇力,容貌雄伟,胡太后逼通之,乃降梁。
后有战功,历官太仆卿太子左卫率,封益阳县侯
侯景乱时,妻子为侯景所擒,遂降,寻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