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南北朝
丘豆伐可汗北魏 ? — 41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10 【介绍】: 北魏时柔然可汗姓郁久闾氏,名社仑
初居云中,道武帝登国间随父降魏。
未几逃奔,袭杀其伯父匹候跋,遁漠北,侵高车,兼并诸部,立庭于敦煌张掖之北,自号丘豆伐可汗,学中原战阵之法,与北魏常相攻战。
魏明元帝永兴二年击之,社仑遁走,死于途中。
刘炳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敦煌人字延明号玄处先生
少就博士郭瑀学。
后隐居酒泉,不应州郡之命,弟子受业者五百余人。
西凉李皓时,为儒林祭酒从事中郎
抚夷护军
谓与相值,为诸葛亮之会刘备
北凉沮渠蒙逊酒泉,拜为秘书郎
沮渠牧犍尊之,为国师
魏太武帝凉州,拜乐平王从事中郎
岁余返敦煌,道卒,年七十余。
有《凉书》、《敦煌实录》等。
阚骃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敦煌人字玄阴
博通经传三史群言,经目成诵,时人谓之“宿读”。
北凉沮渠蒙逊秘书考功郎中,典校经籍,迁尚书
入魏为乐平王元丕从事中郎
索敞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敦煌人字巨振
刘炳助教,尽能传炳之业。
北凉灭,入魏,以儒学为中书博士
京师贵游之子,前后位至尚书牧守者数十人,皆受业于
出补扶风太守,清贫卒官。
张湛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敦煌人字子然一字仲玄
好学能文,弱冠知名凉土。
北凉沮渠蒙逊黄门侍郎兵部尚书
入魏,封南浦男
崔浩赏识,常有诗文往来,及被杀,悉焚之。
阴孟贵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敦煌人
性至孝,每向田耘耨,早朝拜父,暮亦如之,为乡人钦重。
释僧含南朝宋
释僧含
不知何许人。
幼而好学笃志经史及天文算术。
长通佛义数论兼明。
尤善大涅槃。
常讲说不辍。
元嘉七年新兴太守仲祖立灵味寺。
风轨请以居之。
勖众清谨三业无亏。
后西游历阳弘赞正法。
江左道俗响附如林。
任城彭丞著无三世论。
乃作神不灭论以抗之。
使夫见闻之者莫不将坠而更兴矣。
又著圣智圆鉴论无生论法身论业报论及法华宗论等。
皆传于世。
顷之南游九江大阐经法。
琅琊颜峻时为南中郎记室参军
随镇浔阳。
深相器重造必终日。
尝密谓曰。
如令谶纬不虚者。
京师寻有祸乱。
真人应符属在殿下。
檀越善以缄之。
俄而元凶构逆。
世祖龙飞。
果如其言也。
平康无疾。
忽告众辞别。
至乎明晨奄然已化。
时人谓之知命。
时又有释道者。
亦学解有功。
著释异十论云。
释智猛南朝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一 弘法科
雍州京兆新丰人
端庄有美行。
出家诵经。
以夕继旦。
深慕先佛遗迹于五天。
慨然有身造目睹之志。
于是以秦弘始六年甲辰
结侣十五人。
渡河跨谷凡三十六所。
凉州
西出阳关
涉流沙。
龟兹于阗诸国。
又自于阗西南二千里。
葱岭
而同侣九人退还。
又千七百里。
至波沦国。
而竺道嵩者死矣。
方图阇维。
失尸所在。
顾四人悲叹惊异。
及踰雪山。
渡辛头河。
罽宾国
国有应真尊者五百人
喜尉间。
说四天王事。
于奇沙国。
见佛文石唾壶。
又见佛盔。
盔光色紫绀。
轻重随念。
香华供养。
跪戴发愿而去。
又千三百里。
至迦维卫国
见佛肉髻骨。
及牙发影迹具存。
谒泥洹坚固之林。
礼降魔菩提之树。
遂于降魔像。
施以大衣。
而覆之宝盖。
且设净馔以尽敬。
华氏国则阿育王旧都也。
有婆罗门。
名罗阅
举族弘法。
王所推重。
曰。
秦地有大乘学否。
曰皆大乘学。
罗阅惊叹以为希有。
于其家。
得大泥洹僧低律诸经以归。
甲子岁。
天竺凉州
昙纂而已。
译泥洹二十卷。
元嘉十四年
十六年撰西游记。
殁于成都
释智猛
雍州京兆新丰人
禀性端明励行清白。
少袭法服修业专至。
讽诵之声以夜续日。
每闻外国道人说天竺国土有释迦遗迹及方等众经。
常慨然有感驰心遐外。
以为万里咫尺千载可追也。
遂以伪秦弘始六年甲辰之岁招结同志沙门十有五人。
发迹长安
渡河跨谷三十六所。
凉州城
出自阳关西入流沙。
凌危履险有过前传。
遂历鄯鄯龟兹于阗诸国。
备瞩风化。
于阗西南行二千里。
始登葱岭
而九人退还。
与馀伴进行千七百里。
至波伦国。
同侣竺道嵩又复无常。
将欲阇毗。
忽失尸所在。
悲叹惊异。
于是自力而前。
与馀四人共度雪山渡辛头河至罽宾国
国有五百罗汉。
常往返阿耨达池。
有大德罗汉见至欢喜。
咨问方土为说四天子事。
具在传。
于奇沙国见佛文石唾壶。
又于此国见佛钵。
光色紫绀四际尽然。
香华供养顶戴发愿。
钵若有应能轻能重。
既而转重力遂不堪。
及下案时复不觉重。
其道心所应如此。
复西南行千三百里至迦维罗卫国
见佛发佛牙及肉髻骨。
佛影迹炳然具存。
又睹泥洹坚固之林降魔菩提之树。
喜心内充设供一日。
兼以宝盖大衣覆降魔像。
其所游践究观灵变。
天梯龙池之事不可胜数。
后至华氏国阿育王旧都。
有大智婆罗门名罗阅家举族弘法王所钦重。
造纯银塔高三丈。
既见至。
乃问秦地有大乘学不。
答悉大乘学。
罗阅惊叹曰。
希有希有。
将非菩萨往化耶。
于其家得大泥洹梵本一部。
又得僧祇律一部及馀经梵本。
誓愿流通。
于是便反。
以甲子岁发天竺
同行三伴于路无常。
与昙纂俱还于凉州出泥洹本。
得二十卷。
元嘉十四年
十六年七月造传记所游历。
元嘉末卒于成都
余历寻游方沙门
记列道路时或不同。
佛钵顶骨处亦乖爽。
将知游往天竺非止一路。
顶钵灵迁时届异土。
故传述见闻难以例也。
李宝北魏 407 — 45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07—459 【介绍】: 北魏陇西狄道人字怀素小字衍孙
祖为西凉李皓
北凉沮渠蒙逊西凉姑臧,臣于柔然
太武帝时,拜侍中都督西垂诸军事沙州敦煌公,镇敦煌
太平真君五年,入朝,拜外都大官,转镇南将军并州刺史
文成帝初,以镇北将军镇怀荒。
卒谥宣
尉多侯北魏 ? — 47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7 【介绍】: 北魏代人
尉眷子。
少有武略。
献文帝时领护羌戎校尉敦煌镇将。
至镇,上表求轻骑五千西入于阗,兼平诸国,不许。
孝文初又求北取伊吾,断柔然通西道。
帝善其计,以难以分兵,未果。
后为妻元氏所害。
常英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辽西人字世华
女弟常氏被选为文成帝乳母,即位后,尊常氏为保太后皇太后得自肥如令超拜散骑常侍镇军大将军辽西公,寻进爵为王。
献文帝天安中出为平州刺史
以黩货,迁敦煌
孝文帝承明元年复官。
韩秀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昌黎人字白虎
由吏稍迁尚书郎,赐爵遂昌子。
文成帝时以聪敏清辩,才任喉舌,命出纳王言,并掌机密
孝文帝延兴中,有司以敦煌僻远,防守不固,请移就凉州,众以为然,独谓非便,卒从议。
太和初,官至青州刺史
全后魏文·卷三十四
字白虎昌黎人
文成时,为尚书郎,赐爵遂昌子,拜广武将军
献文即位,转给事中,参征南军事。
太和初,迁内侍长。
后为东平将军青州刺史,假渔阳公
张通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敦煌酒泉人字彦绰
张湛侄孙。
博通经史,不预时事。
李彪慕其学行,与之游。
用事,荐于中书令李冲敬重之。
孝文帝时屡征皆不赴。
终于家。
穆亮北魏 451 — 50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1—502 【介绍】: 北魏代人字幼辅初字老生
献文帝时起家侍御中散,尚中山长公主,拜驸马都尉封赵郡王,徙封长乐王
孝文帝时,除秦州刺史,有名声,征为殿中尚书
累除征南大将军、领护西戎校尉仇池镇将,击走吐谷浑
孝文帝南迁,以录尚书事,镇洛阳,累官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冀州刺史
宣武帝时定州刺史,寻除骠骑大将军尚书令,转司空公。
全后魏文·卷三十四
字幼辅初字老生,代人。
太尉宜都公穆崇玄孙。
献文时侍御中散,尚中山长公主,拜驸马都尉封赵郡王,加侍中征南大将军,徙封长乐王
孝文即位,除泰州刺史,徵为殿中尚书,迁征西大将军西戎校尉敦煌镇大将
征南大将军、领护西戎校尉仇池镇将
徵为侍中尚书右仆射司州大中正
司空,领太子太傅
武卫大将军,摄中军事。
征北大将军冀州刺史
封顿丘郡开国公
宣武即位,迁定州刺史
寻除骠骑大将军尚书令,转司空
景明三年卒,赠太尉谥曰匡
赵修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赵郡房子人字景业
本白衣给事东宫
宣武帝即位,充禁侍得幸。
宣武帝亲政,旬月之间,升光禄卿
常出入骖乘,亦数幸其第。
葬父,财用悉出公家而嬉戏无戚容,并于路中淫乱不轨。
王显所揭,高肇甄琛构成其罪,乃徙敦煌为兵,卒于道。
张孟明南北朝 460 — 496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张孟明 建初 489年—496年
简介
张孟明(460年-496年),汉族人,生于敦煌郡
高昌国君主之一,488年496年在位。
宋稚北魏 ? — 52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2 【介绍】: 北魏敦煌人字季预
宋繇曾孙。
师事李绍伯受经传。
性清严,治家如官府。
孝文帝太和中司徒属,宣武帝景明二年,拜白水,在县十一年,颇得民和
范绍北魏 ? — 52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8 【介绍】: 北魏敦煌龙勒人字始孙
少师崔光
孝文帝太和初太学生,转算生。
选为门下通事令史
后累迁为西道六州营田大使,勤于劝课,频年丰收。
又奉诏立南兖州
并州刺史,入为太常卿
孝庄帝时尔朱荣杀于河阴
宋显东魏 ? — 53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8 【介绍】: 东魏敦煌效谷人字仲华
初事尔朱荣军主
北魏节闵帝普泰初尔朱世隆等以为晋州刺史
后归高欢,为东魏行台左丞,以功拜西兖州刺史
死于行阵。
僧惠生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僧。
洛阳
孝明帝时,奉太后命与敦煌人宋云等往西域求佛典,遂至印度,得大乘经典百七十部而还。
有《行纪》记使西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