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南北朝
释慧基南齐 414 — 496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一 义解科
钱唐吕氏。
幼俊迈。
初弃家去。
祇洹寺慧义为童子。
至年十五。
为启宋文帝落发。
立操刻苦洞晓经史。
僧伽跋摩西域来。
入室事之。
蔡州受具足戒。
曰。
汝当道王江东
不可久留京邑
于是遍历江淮讲肆。
精小品法华思益维摩金刚般若胜鬘等经。
爱其纯懿。
久留京师
与之同住。
亡。
钱塘止显明寺。
已而绝浙栖会稽山阴法华寺
学者千馀人。
宋太宗诏之。
以疾力辞。
元徽初又诏。
不得已而行。
浙江疾作。
龟山宝林寺
启普贤忏法。
高士周颙刘瓛张融
并抠衣问道。
文宣王慕仰致书。
讯法华宗旨。
乃著法华疏凡三卷。
注遗教经。
世敬仰其书为僧主
重三吴。
建武三年冬卒。
寿八十三。
释慧基
姓偶
吴国钱塘人。
幼而神情俊逸机悟过人。
初依随祇洹慧义法师
至年十五。
嘉其神彩。
为启宋文帝求度出家。
文帝引见顾问允怙。
即敕于祇洹寺为设会出家。
舆驾亲幸公卿必集。
既栖志法门厉行精苦。
学兼昏晓解洞群经。
后有西域法师僧伽跋摩
弘赞禅律来游宋境。
乃令入室供事。
年满二十度蔡州受戒。
曰。
汝当道王江东不须久留京邑
于是四五年中游历讲肆备访众师。
善小品法华思益维摩金刚波若胜鬘等经。
皆思探玄颐鉴勜幽凝。
提章比句丽溢终古。
慧义既德居物宗道王荆土。
士庶归依利养纷集。
懿德可称。
乃携共同活。
之亡后。
资生杂物近盈百万。
法应获半。
悉舍以为福。
唯取粗故衣钵协以东归。
还止钱塘显明寺。
顷之进适会稽
仍止山阴法华寺
尚学之徒追踪问道。
于是遍历三吴讲宣经教。
学徒至者千有馀人。
宋太宗遣使迎请。
称疾不行。
元徽中复被徵诏。
始行过浙水
复动疾而还。
乃于会邑龟山立宝林精舍。
手叠塼石躬自指麾。
架悬乘险制极山状。
初立三层匠人小拙。
后天震毁坏更加修饰。
遂穷其丽美。
尝梦见普贤因请为和上
及寺成之后。
造普贤并六牙白象之形。
即于宝林设三七斋忏。
士庶鳞集献奉相仍。
周颙莅剡请讲说。
既素有学功特深佛理。
及见访覈日有新异。
刘瓛张融并申以师礼崇其训。
司徒文宣王钦风慕德。
致书慇勤。
访以法华宗旨。
乃著法华疏。
凡有三卷。
及制门训义序三十三科。
并略申方便旨趣会通空有二言。
及注遗教等。
并行于世。
既德被三吴声驰海内。
乃敕为僧主掌任十城。
盖东土僧正之始也。
于是从容讲道训厉禅慧。
四远从风五众归伏。
性烈而能温。
气清而且穆。
故预在门人莫不兢战。
齐建武三年冬十一月卒于城傍寺。
春秋八十有五。
初基寝疾。
弟子薨见梵僧数人皆踞砌坐。
问所从来。
答云。
从大乘国来奉迎基和上
后数日而亡。
因窆于法华山南。
特进庐江何胤为造碑文于宝林寺
铭其遗德。
弟子德行慧旭道恢。
并学业优深。
次第敷讲。
各领门徒继轨前辙。
后有沙门慧谅接掌僧任。
谅亡次沙门慧永
风姿瑰雅德行清严。
亦游刃众经。
时当讲说。
后次沙门慧深
之弟子。
与同学法洪。
并以戒洁见重。
后次沙门昙与。
亦沈审有器局。
李志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顿丘卫国人字鸿道
李彪子。
博学有才干,父每于公私坐集必称赞之。
宣武帝时符玺郎中,后以军功转后军将军中散大夫,典作副将
元叉举其才,擢南荆州刺史
孝庄帝建义初据城投梁。
李悯东魏 ? — 53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5 【介绍】: 东魏赵郡柏人人字魔怜
李元忠族人。
年四十犹不仕,唯招侠士为徒侣。
魏孝明帝孝昌末兵起,潜居林虑山以观时变。
长孙稚召,为其帐内统军
后镇汁河,抗兵。
累功除易阳太守封襄国侯
后归高欢,累迁为南荆州刺史
在州开立陂渠,灌千余顷。
官至东荆州刺史当州大都督
李晔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赵郡平棘人字季显
初官司徒行参军,累迁中散大夫
孝明帝正光初南荆州刺史桓叔兴奔梁,破之。
尚书左丞,出为洛州刺史
辛庆之西魏 ? — 55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53 【介绍】: 西魏陇西狄道人字馀庆,一作字庆之
少以文学征至洛阳,对策第一,除秘书郎
贺拔岳为行台,以为行台吏部郎中开府掾
西魏文帝大统中,从宇文泰东讨。
河桥失利,独据盐池抗击东魏军。
度支尚书南荆州刺史
魏帝以其经明行修,令与卢诞教授诸王
官至秘书监
高湛北魏末 496 — 53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96—538 【介绍】: 北魏末渤海蓨人字子澄
孝明帝初以司空参军起家,迁扬烈将军羽林监
东魏孝静帝天平时以功除使持节都督南荆州诸军事镇军将军南荆州刺史
南朝梁陈庆之围城急攻,孤城独守,却之,城得全。
大都督,行广州事。
元象元年卒于难。
周弘直陈朝 500 — 57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0—575 【介绍】: 南朝陈汝南安成人字思方
周弘让弟。
起家梁太学博士封湘滨县侯
官至昌州刺史
陈,文帝天嘉中,历国子博士尚书左丞秘书监掌国史
位至太常卿光禄大夫
性方雅敦厚。
全陈文·卷五
弘直字幼方,弘正第四弟。
太学博士迁西中郎湘东王外兵记室参军,入为尚书仪曹郎
湘东王镇江荆二州,累除咨议参军,带柴桑当阳县令
台城陷,承制授假节、英果将军世子长史,寻除智武将军衡阳内史,迁贞毅将军、平南长史长沙内史,行湘州事,封湘滨县侯,历邵陵零陵太守云麾将军昌州刺史,从王琳举义,败,降陈。
天嘉中,历国子博士庐陵王长史尚书左丞,领羽林监中散大夫秘书监掌国史,迁太常卿金紫光禄大夫,致仕,太建七年卒,年七十六
徐嗣徽南梁 ? — 55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56 【介绍】: 南朝梁高平人
侯景之乱归荆州,事梁元帝
以为罗州刺史
从征巴丘,以功迁太子右卫率,监南荆州
王僧辩陈霸先袭杀,嗣徽等乞师北齐,击陈霸先,战败被杀。
薛端北周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周河东汾阴人字仁直本名沙陀
世为河东著姓。
少有志操,励精笃学。
年十七,司空高乾辟为参军
以天下纷乱,弃官归乡里。
后归宇文泰,为大丞相府户曹参军
西魏文帝大统三年,从宇文泰东魏大战,擒东魏窦泰,复弘农,战沙苑,以功累迁军司马,加侍中骠骑大将军,进爵为侯。
赐姓宇文氏,赐名端
北周孝闵即位,除工部中大夫,进爵为公。
晋公宇文护废帝不附从,出为蔡州刺史,有惠政,寻转基州刺史
未几卒,年四十三。
遗诫薄葬。
全后周文·卷六
字仁直河东汾阴人,魏常主守孝通从子,本名沙陁
司空高乾辟为参军,赐爵汾阴县
弃官。
大统中征为大丞相府户曹参军,加冠军将军中散大夫,进爵为伯,转丞相东阁祭酒,加本州大中正,迁兵部郎中改封文城县伯,加使持节平东将军吏部郎中,出为李弼行军长史,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转尚书左丞,进吏部尚书赐姓宇文氏
恭帝末拜军司马,加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进爵为侯。
孝闵受禅,除工部中大夫,转民部中大夫,进爵为公,出为蔡州刺史
明帝初转基州刺史,卒,谥曰质
郭贤北周 ? — 56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6 【介绍】: 北周赵兴阳州人字道因
北魏末,以军功授都督
后事宇文泰,颇有谋略。
伏波将军王思政弘农,行弘农郡事,除南荆州刺史
寻镇鲁阳,以拒东魏兵。
又从尉迟迥伐蜀,累著战功。
入周,进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勋州安州刺史,爵乐昌县
武帝时官至陕州刺史
王则北魏 502 — 54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2—549 【介绍】: 北魏太原人字元轨
少骁果,有武艺。
初以军功除给事中
元颢,与叔父俱降
败,隶尔朱仲远仲远败,归高欢。
东魏孝静帝天平初都督三荆、二南雍六州军事,荆州刺史
渭曲之役,为西魏军围逼,弃城降梁。
梁放还,高欢恕之。
元象初,为洛州刺史,后为徐州刺史
性贪,在州不法,取受狼藉。
锁送晋阳高澄恕之。
卒谥烈懿
萧泰南梁 ? — 56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8 【介绍】: 南朝梁宗室,字世怡
萧恢子。
,为谯州刺史
侯景乱,被执,逃至江陵
梁元帝承圣中郢州刺史
元帝死,陈霸先专政,征为侍中,不就,奔北齐。
永州刺史
北周武帝保定中宇文护东伐,降周,授蔡州刺史
政存简惠,深为吏民所安。
杜岸南梁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梁京兆杜陵人字公衡
少有武干,好纵横之术。
梁武帝太清中,与弟杜崱岳阳王萧督攻荆州,归湘东王萧绎(梁元帝),为北梁州刺史封江陵县侯
岳阳王察襄阳依附西魏,与有隙。
请袭襄阳,不克。
察夜率军至,遂走南阳依其兄杜巘,察遣攻陷其城,与巘并遇害。
席固北周 504 — 56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4—564 【介绍】: 北周襄阳人字子坚
梁元帝时兴州刺史
西魏文帝大统中以地附宇文泰,拜使持节骠骑大将军
丰州刺史封新丰县公
后转湖州刺史进爵静安郡公,官至昌归宪三州诸军事昌州刺史
李昶北周 516 — 56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6—565 【介绍】: 北周顿丘临黄人小名那
李彪孙。
幼能属文,谒宇文泰奇之,令入太学
后累官黄门侍郎封临黄县伯
甚为宇文泰信任,兵马处分,专以委之,诏册文笔,皆所作。
武帝时官御正中大夫,进爵为公,出为昌州刺史
全后周文·卷六
小名那保定初纳言
(《北史》有传)
袁宪陈朝 529 — 59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9—598 【介绍】: 南朝陈陈郡阳夏人字德章
袁枢弟。
幼聪敏好学,年十四,召为国子正言生。
司徒户曹
入陈,累迁御史中丞,劾奏不避权贵,朝野畏惮。
陈宣帝时,与毛喜俱受顾命。
后主时,为太子詹事,规谏废立,后主叹为骨鲠之臣。
隋军逼宫城,惟卫侍后主左右。
,授开府仪同三司昌州刺史
王府长史
卒谥简
唐瑾北周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周北海平寿人字附璘
唐永子。
宇文泰招为尚书员外郎、相府记室参军,累迁吏部郎中,参修朝章国典,迁户部尚书,转吏部尚书
于谨江陵,军中谋略,多出
江陵平,唯取书二车。
进爵临淄县公
硖州刺史,转荆州总管府长史
入为吏部中大夫,历御正、纳言中大夫
官至司宗中大夫,兼内史
全后周文·卷六
字附璘北海平寿人
文帝召拜尚书员外郎、相府记室参军,封姑臧县,迁尚书右丞吏部郎中户部尚书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赐姓宇文氏,更赐姓万纽于氏进爵临淄县伯,转吏部尚书,从平江陵,进爵为公,恭帝末授礼部中大夫,周受禅,出为蔡州刺史,历枯州、硖州,转荆州总管府长史,入为吏部中大夫,历御正纳言中大夫天和二年除司宗中大夫内史,寻卒,赠小宗伯谥曰方,有《书仪》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