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南北朝
河北人也。志局简正。师友称之。太元十四年。入庐山。时年十八矣。值造波若台。通债少僧贞石筑土。云投一石。石相击。误中一犊子死。惭恨惆怅。弥历年所。隆安元年。乃辞入西域。誓欲眼都神迹。躬行忏悔。遂游于阗。及天竺诸国。与智严法显发轸。是同游造各异。于陀历国。见金薄弥勒成佛像。整高八丈。云于像下。箅诚启忏。五十日。夜见神光照烛皎然如曙。观者盈路。彼诸宿德沙门。并云灵辉数见(云云)。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79—422
【介绍】:
北魏河东汾阴人,字允白。薛强子。后秦姚兴时,袭父职统其所部,后为姚兴尚书郎、河北太守。刘裕平姚泓,辩举营降裕,拜为宁朔将军、平阳太守。裕失长安,辩奔魏,立功于河际。明元帝时授平西将军,雍州刺史,赐爵汾阴侯。卒于位。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河东解人,字僧生。有学行。举秀才,射策高第。释褐太尉主簿、尚书右外兵郎中。时河东、河北二郡争境,公私朋竞,纷嚣台府。孝文帝令崇检断,民官息讼。又诏崇持节与州郡经略慰喻荆郢新附边民。迁太子洗马、散骑侍郎、司空司马。出为河北太守,善断狱。卒官,年五十六。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河东闻喜人,字买兴,裴延俊从弟。仪表甚伟,孝文帝见而异之。自司空主簿累转河北太守,能以忠恕接下。卒郡,年四十三。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七 證悟科
生冯翊万年魏氏。其母𡨥本邪见。而女兄特信。为母祈生无异见子。以奉大法。起门户。𡨥忽梦梵僧散华空中孕。而生高。香光连旦夕。因名灵育。里闾敬之。别名世高。年十二求出家。父母以其尚少难之。一日有书生。欲归隐中常山者。过宿高家。父母以高托之。是夕见父老之祖饯者纷然。明日皆复至其家。乃悟以为畴昔之来者。盖神所迎也。高留书生处两日。既得师。因易名玄高而薙落焉。年十五。问道要于石羊寺之浮驮跋陀禅师。顷之遽有悟入。跋陀不敢以师礼见。旋居麦积山。善邻居之高行沙门昙弘。时昙无毗。自西北至凉。妙于禅观。高又亲之旬日。毗辄反问未决之义。及毗西归。有妖比丘忌高。谗于河南王世子曼曰。今聚徒将为国害。曼信而欲杀之。其父河南王不许。摈高于河北。高既至。居林阳堂山。山盖地仙宅也。夜闻钟磬声。高门弟子百馀辈。有玄绍者。尝指地出水给众。如绍者又十一人。昙弘尤见礼于河南王弘。间谓王曰。高希世之瑞也。王何以𢷤之。贫道殊为王惜之也。王迎高。高将赴命出山。草木辄摧。偃石塞路。不得行。高曰。吾志在弘道。而自滞岩穴。于尔鬼神亦无益也。路乃可进。王郊迎以为国师。游梁土。沮渠蒙逊礼敬特甚。门弟子僧印自谓已得阿罗汉。高假以神力。使于定中。闻十方无尽世界诸佛所说之法不同。印于一夏。寻其所见不尽。愧惧忏悔。时魏拓拔焘据平城。每侵凉境。焘舅阳平王社。请高同归魏都。太子拓拔晃师事之。晃尝被谗。焘疑之。晃以语高。高为作金光明忏。焘乃梦其先祖让焘。不当以谗疑太子。焘既觉。以梦语群臣。臣下皆称太子无过。待之如初。下书将让位。且使太子典国。朝士庶民。称臣上书如表。但以白纸为别焉。崔皓𡨥谦之者。皆焘宠臣。惧晃纂承不利于己。乃谓曰。太子前实有谋。但结玄高。以道术。致先帝恐陛下耳。若不诛高。必为大害。焘大怒。敕收高杀之。才四十三岁。元嘉二十一年也。时梁土沙门慧崇同被害。弟子玄畅。时在云中。忽见一人来曰。君师可痛。以马借之。日驰六百里。至魏都未晡泣曰。和尚神力当为我起。于是高开目瞪视。谓诸弟子曰。大法应化。随缘盛衰。盛衰在迹。理恒湛然。但惜汝等行如我耳。唯玄畅南度得无他。汝等死后法当更兴。善自脩心。无令中悔。言讫即化。沙门法达号呼曰。圣人去世我何用生。应声见高云中。达顶礼乞救。高曰。不忘一切。宁独君耶。达问曰。和尚与崇公。并生何所。曰我愿生恶趣。救护众生。崇已生安养矣。达曰和尚已升何地。高曰。吾弟子中有知之者。达访弟子。皆曰得忍菩萨。
释玄高。姓魏。本名灵育。冯翊万年人也。母寇氏本信外道。始适魏氏首孕一女。即高之长姊。生便信佛。乃为母祈愿。愿门无异见得奉大法。母以伪秦弘始三年。梦见梵僧散华满室。觉便怀胎。至四年二月八日生男。家内忽有异香。及光明照壁。迄且乃息。母以儿生瑞兆。因名灵育。时人重之。复称世高。年十二辞亲入山。久之未许。异日有一书生寓高家宿。云欲入中常山隐。父母即以高凭之。是夕咸见村人共相祖送。明旦村人尽来候高。父母云。昨已相送今复觅耶。村人云。都不知行。岂容已送。父母方悟昨之迎送乃神人也。高初到山便欲出家。山僧未许。云父母不听法不得度。高于是暂还家启求入道。经涉两旬方卒先志。既背俗乖世。改名玄高。聪敏生知学不加思。至年十五已为山僧说法。受戒已后专精禅律。闻关中有浮驮跋陀禅师在石羊寺弘法。高往师之。旬日之中妙通禅法。跋陀叹曰。善哉佛子。乃能深悟如此。于是卑颜推逊不受师礼。高乃杖策西秦隐居麦𧂐山。山学百馀人。崇其义训禀其禅道。时有长安沙门释昙弘。秦地高僧隐在此山。与高相会。以同业友善。时乞佛炽槃跨有陇西西接凉土。有外国禅师昙无毗。来入其国。领徒立众训以禅道。然三昧正受既深且妙。陇右之僧禀承盖寡。高乃欲以己率众。即从毗受法。旬日之中毗乃反启其志。时河南有二僧。虽形为沙门而权侔伪相。恣情乖律颇忌学僧。昙无毗既西返舍夷。二僧乃向河南王世子曼谗构玄高。云蓄聚徒众将为国灾。曼信谗便欲加害。其父不许。乃摈高往河北林阳堂山。山古老相传云。是群仙所宅。高徒众三百。往居山舍。神情自若禅慧弥新。忠诚冥感多有灵异。磬既不击而鸣。香亦自然有气。应真仙士往往来游。猛兽驯伏蝗毒除害。高学徒之中游刃六门者百有馀人。有玄绍者。秦州陇西人。学究诸禅神力自在。手指出水供高洗漱。其水香净倍异于常。每得非世华香以献三宝。灵异如绍者又十一人。绍后入堂术山蝉蜕而逝。昔长安昙弘法师。迁流岷蜀道洽成都。河南王藉其高名遣使迎接。弘既闻高被摈。誓欲申其清白。乃不顾栈道之难。冒险从命。既达河南。宾主仪毕。便谓王曰。既深鉴远识何以信谗弃贤。贫道所以不远数千里。正欲献此一白。王及太子𧹞然愧悔。即遣使诣高。卑辞逊谢请高还邑。高既广济为怀。忘忿赴命。始欲出山。山中草木摧折崩石塞路。高咒愿曰。吾誓志弘道。岂得滞方。乃风息路开。渐还到国。王及臣民近道候迎。内外敬奉崇为国师。河南化毕进游凉土。沮渠蒙逊深相敬事集会英宾发高胜解。时西海有樊僧印。亦从高受学。志狭量褊得少为足。便谓已得罗汉顿尽禅门。高乃密以神力令印于定中备见十方无极世界诸佛所说法门不同。印于一夏寻其所见永不能尽。方知定水无底大生愧惧。时魏虏拓跋焘僣据平城。军侵凉境。焘舅阳平王社请高同还伪都。既达平城。大流禅化。伪太子拓跋晃。事高为师。晃一时被谗为父所疑。乃告高曰。空罗抂苦何由得脱。高令作金光明斋七日恳忏。焘乃梦见其祖及父。皆执剑烈威。问汝何故信谗言抂疑太子。焘惊觉大集群臣告以所梦。诸臣咸言。太子无过。实如皇灵降诰。焘于太子无复疑焉。盖高诚感之力也。焘因下书曰。朕承祖宗重光之绪。思阐洪基恢隆万代。武功虽昭而文教未畅。非所以崇太平之治也。今者域内安逸百姓富昌。宜定制度为万世之法。夫阴阳有往复四时有代序。授子任贤安全相付。所以休息疲劳式固长久。古今不易之令典也。朕诸功臣勤劳日久。当致仕归第雍容高爵颐神养寿论道陈谟而已。不须复亲有司苦剧之职。其令皇太子副理万机总统百揆。更举良贤以备列职。择人授任而黜陟之。故孔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于是朝士庶民皆称臣于太子。上书如表。以白纸为别。时崔皓寇天师先得宠于焘。恐晃纂承之日夺其威柄。乃谮云。太子前事实有谋心。但结高公道术故令先帝降梦。如此物论事迹稍形。若不诛除。必为巨害。焘遂纳之。勃然大怒。即敕收高。高先时尝密语弟子云。佛法应衰。吾与崇公首当其祸乎。于时闻者莫不慨然。时有凉州沙门释慧崇。是伪魏尚书韩万德之门师。既德次于高。亦被疑阻。至伪太平五年九月。高与崇公俱被幽絷。其月十五日就祸卒于平城之东隅。春秋四十有三。是岁宋元嘉二十一年也。当尔之夕门人莫知。是夜三更忽见光绕高先所住处塔三匝还入禅窟中。因闻光中有声云。吾已逝矣。诸弟子方知已化。哀号痛绝。既而迎尸于城南旷野。沐浴迁殡。兼营理崇公别在异处。一都道俗无不嗟骇。弟子玄畅时在云中。去魏都六百里。旦忽见一人告云以变。仍给六百里马。于是扬鞭而返。晚间至都。见师已亡。悲恸断绝。因与同学共泣曰。法今既灭颇复兴不如脱更兴。请和上起坐。和上德匪常人。必当照之矣。言毕高两眼稍开。光色还悦。体通汗出。其汗香甚。须臾起坐谓弟子曰。大法应化随缘盛衰。盛衰在迹理恒湛然。但念汝等不久复应如我耳。唯有玄畅当得南度。汝等死后法当更兴。善自修心无令中悔。言已便卧而绝也。明日迁柩欲阇维之。国制不许。于是营坟即窆。道俗悲哀号泣望断。有沙门法达。为伪国僧正。钦高日久未获受业。忽闻怛化。因而哭曰。圣人去世当复何依。累日不食。常呼高上圣人自在。何能不一现。应声见高飞空而至。达顶礼求哀愿见救护。高曰。君业重难救。当可如何。自今以后依方等苦悔当得轻受。达曰。脱得苦报愿见矜救。高曰。不忘一切宁独在君。达又曰。法师与崇公并生何处。高曰。吾愿生恶世救护众生。即已还生阎浮。崇公常祈安养。已果心矣。达又问。不审法师已阶何地。高曰。我诸弟子自有知者。言讫奄然不见。达密访高诸弟子。咸云。是得忍菩萨。至伪太平七年拓跋焘果毁灭佛法。悉如高言。时河西国沮渠茂虔。时有沙门昙曜。亦以禅业见称。伪太傅张潭伏膺师礼。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6
【介绍】:
南北朝时清河人,家于磐阳。傅融子。以兄灵庆为南朝宋孝武帝部将所杀,奔河北。北魏文成帝以为青州刺史。后以思母潜逃南归。宋孝武帝见而礼之,拜员外郎、兖州司马,迁太原太守。明帝即位初,晋安王刘子勋起兵反,灵越时为冀州刺史崔道固部将,随道固响应晋安王,子勋以为前军将军。兵败,为明帝将王广之所擒。明帝欲赦之,灵越辞气强直不改,被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北朝时清河人,家于磐阳。傅融子。兄灵庆被诛,灵根与弟灵越奔河北。为临齐副将,镇明潜垒。以思母故,遂与灵越相约南走,灵根差期不得渡,为临齐人所杀。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九 遗身科
史失其氏。河北人。游彭城。宿逆旅。主人夫妻皆八十馀。穷悴无子息。称留视养。如己父母。毕其世。葬之而去。至驾山。驾山之人。为称言。虎暴莫之止。称曰。虎饥耳。我当以身饱之。乃解衣夜坐草中。祝之曰。愿此血肉。作甘露味。充满法界。使一切众生。息贪害意。于未来际。获无上法食。明日往视之。则馀头颅而已。乡里收以为塔。虎暴自是无复作。
释昙称。河北人。少而仁爱。惠及昆虫。晋末至彭城见有老人年八十夫妻穷悴。乃舍戒为奴。累年执役。而内修道德未尝有废。乡邻嗟之。及二老卒。佣赁获直悉为二老福用。拟以自赎事毕。欲还入道。法物未备。宋初彭城驾山下虎灾。村人遇害日有一两。称乃谓村人曰。虎若食我灾必当消。村人苦谏不从即于是夜独坐草中。咒愿曰。以我此身充汝饥渴。令汝从今息怨害意。未来当得无上法食。村人知其意正各泣拜而还。至四更中闻虎取称。村人逐至南山。啖身都尽。唯有头在。因葬而起塔。尔后虎灾遂息。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宋河东解人。柳元景从祖弟。仕北魏为河北太守,封西陵男。姊夫崔浩为北魏相,有异谋被诛。光世南奔,宋文帝以为振武将军。宋明帝时位右卫将军、顺阳太守。以子谋反被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河东汾阴人。薛安都从祖弟。初从安都南奔,献文帝天安元年又从安都返魏,为上客。孝文帝太和初赐爵河北侯。历荆州、东荆州刺史。太和十七年,议迁都洛阳,尝献计劝先取樊、邓,后攻南阳,颇为孝文帝所赏识,迁豫州刺史。宣武帝景明初豫州大饥,上表施粥,以赈民人,甚副帝意。正始初,官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
全后魏文·卷三十六
真度,河东汾阴人。镇南大将军安都从祖弟。初从安都南奔,为徐州长史,后同归国。太和初,赐爵河北侯,加安远将军,迁镇远将军、平州刺史,假阳平公。后例降侯为伯,除冠军将军。假平南将军。除南蛮校尉、平南将军、荆州刺史。徙持节、冠军将军、东荆州刺史。改封临晋县公,转征虏将军、豫州刺史。景明中,迁华州刺史,转荆州刺史。入为大司农卿。正始初,除平南将军、扬州刺史。还,除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改封敷西县公。永平中卒,赠左光禄大夫,谥曰庄。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6—499
【介绍】:
北魏河东汾阴人,字宁宗。薛初古拔子。袭父爵,除悬瓠镇将。尝与穆亮共拒南朝齐军于淮上。又参与镇压北地支酉、秦州王广等起事。除河北太守。初,河北郡有韩马二姓恃强凭险为害乡里,胤至郡之日,即收其魁二十余人,戮之,一时郡中清肃。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519
【介绍】:
北魏天水人。赵超宗弟。身长有膂力。历河北、恒农二郡太守,并坐贪暴,为御史所弹,遇赦免。孝明帝神龟末,自后将军、太中大夫出为恒农太守。因宠妾弃妻,夫妻相讼,迭发阴私,丑闻彰于朝野。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0
【介绍】:
北魏京兆霸城人。仕南齐至游击将军,为军主,助戍寿春,遂与裴叔业同降魏。宣武帝景明初历南徐州刺史。后除东秦州刺史。为政尚刑,为民所怨。又以受纳为御史所弹,赦免。久之,出为河北太守。卒于中山内史任。
君主 | 庙号 | 谥号 | 年号 | 统治时间 | 注 |
---|---|---|---|---|---|
杜洛周 | 真王 | 525年八月—528年二月 |
简介
杜洛周(?-528年),高车族,胡名吐斤洛周。北魏柔玄镇(今内蒙古兴和县西北)的镇兵,河北起事领袖之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8
【介绍】:
北魏河内温人,字庆宗。司马楚之之孙。尝任立节将军,建兴、河北太守等职。宣武帝初除豫州刺史。治狱能观色察言,辩诬烛奸。后与镇南将军元英攻义阳,以功封渔阳县子,任郢州刺史。永平元年为城民白早生袭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6—534
【介绍】:
北魏天水冀人,字显略。少有志节。河南尹李平、元晖并召署功曹。历官清河内史、河北太守,并有能名。孝武帝永熙中,累官至度支尚书。奉公正己,家贫无马,时论许其清白。后为高欢所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7
【介绍】:
北魏渤海饶安人,字景智。刁雍孙。颇涉书史,解音律。轻财好施,交结名流,然贪而好色,为议者所贬。孝文帝入洛,除司空法曹参军。后屡迁郎中,拜右军将军。孝明帝正光初元叉诬整将叛,被幽囚,后得免。及胡太后再临朝,任安南将军、光禄大夫。时河北丧乱,奉母客齐州,加卫大将军。卒于邺。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81—528
【介绍】:
北魏北平无终人,字世辅。阳藻子。官本州别驾。杜洛周起事,陷城,弼率宗亲南渡至青州。值邢杲起事,青州城民疑河北人为杲内应,遂杀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