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元朝
拖雷南宋 ? — 1232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拖雷 睿宗 仁圣景襄皇帝 1227年—1229年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2 【介绍】: 蒙古成吉思汗第四子。
从父参加第一次西征。
成吉思汗二十二年七月,大汗死,任监国
后年,遵成吉思汗遗嘱,与众贵族拥兄窝阔台为大汗。
窝阔台汗二年,率军入陕西
次年,请假道于宋,被拒,即攻入宋境,屠洋州,围兴元,破饶风关,由金州东进,渡汉水攻金。
四年,在三峰山大破金完颜合达、移刺蒲阿军,进向汴京
旋渡河北还,中途病死。
宪宗立追谥英武皇帝庙号睿宗
世祖至元三年改谥景襄皇
邸浃元初 1223 — 129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3—1299 【介绍】: 元保定行唐人邸顺子。
袭职,从忽必烈鄂州
世祖中统间,从破李璮,授金州招讨副使,累升为都元帅,镇龙兴归德吉安等地。
寻改领江西各万户,戍广东
张成元初 1226 — 129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6—1294 【介绍】: 蕲州人
世祖至元十六年选侍宿卫十八年以新附军百户从侵日本,适遇暴风,大军溃败,领残卒还。
后为管军百户,屯田金州
白珽宋末元初 1248 — 132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8—1328 【介绍】: 宋元间钱塘人字廷玉号湛渊又号栖霞山人
少颖敏,博通经史。
世祖至元末太平路儒学正,摄行教授事,建天门、采石二书院。
仕至儒学副提举
诗文一主于理,刘辰翁称其诗逼陶、韦,书逼颜、
有《湛渊》。
字廷玉钱唐人
八岁能赋诗,长,习为科举业,轰然有声场屋间。
宋亡后,客授藏书之家,昼翻夜诵,灯坠花穴帽不知也。
丞相伯颜程承旨钜夫刘中丞伯宣前后交荐,辞不赴,李文简公力起之。
太平路儒学正,未几摄行教授事,寻转常州路教授,升江浙等处儒学副提举,秩满,署淮东盐仓太使,谢事,养疴海陵
再迁兰溪州判官,致仕。
结庐西湖金沙滩,有泉自天竺来,及门而汇,榜之曰湛渊,因以自号。
晚归老栖霞,又号栖霞山人
天历元年卒,年八十一。
所居多,先是一竿上岐为二,人皆异之,赋《双竹杖》诗,未几而殁。
廷玉有二子,盖先兆也。
所著曰《湛渊》。
剡源戴帅初评其诗,甚似渡江陈去非,而尝讳言去非
其赋《铜浮沤》一篇,尤清驯可念。
紫阳方万里称其冠绝古人,有英雄大丈夫气。
庐陵刘会孟谓其不为雕刻苛碎,苍然者不惟极尘外之趣,兼有云山韶濩之音。
皆确论也。
全宋诗
白珽(一二四八~一三二八)字廷玉号湛渊栖霞山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理宗景定元年(一二六○)太学
度宗咸淳中以诗著,与同邑仇远合称仇白。
宋亡,以教授生徒为业。
后以荐为太平路学正,历常州路教授、江浙等处儒学副提举,以兰溪州判官致仕。
元文宗天历元年卒,年八十一。
有《湛渊》八卷,已佚。
杭州沈崧町辑为一卷。
事见本集附录明宋濂湛渊先生白公墓志铭》。
 白珽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廷玉钱塘人
以荐授官累迁江浙儒学副提举兰溪州判官致仕自号栖霞山人湛渊
王国杰元初 1253 — 130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3—1300 【介绍】: 建康人字俊甫一字俊卿号北山
元初历官建康路学正溧水县学教谕徽州紫阳书院山长
成宗大德三年柳州教授
僧圆至元初 1256 — 129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6—1298 【介绍】: 僧。
瑞州高安人字天隐号牧潜
俗姓姚
少习举子业,后出家为僧。
元以来,遍历荆襄吴越
好读书,工古文,诗尤清婉。
有《牧潜》等。
圆至字天隐别号牧潜高安姚氏子。
少习举子业,去为浮屠,得法于仰山钦禅师,驻锡建昌之能仁。
所著有《筠溪牧潜集》,方虚谷为之序,天目洪乔祖题其后曰:天隐远权要,避名誉,遍历荆、襄、、越,积览观之富,益静定之光,二三千言,经目辄记,故其为文赡以奥。
其诗虽所存不多,而风骨自见。
如《送才上人往湖南》云:「竹枯湘泪尽,花发楚魂香。
」《富塘》云:「亦供贫者乐,独以富为名。
」《寄志胜上人》云:「瘴月人南去,花时雁北飞。
」《弘秀集》中,不多得也。
圆至
字天隐
高安姚氏子。
季父勉。
父文。
叔兄云。
皆中显科。
为宋名臣。
师按窥世相。
深有所感悟于中。
咸淳甲戌出家。
仰山慧朗禅师钦公脱发。
时年十九。
务静退寡交识。
怡然以道味自尚。
喜为文章志弘护。
非衒饰知见以自售也。
故其文日益进。
其曰吾圣人。
自称文佛
盖以存其道于无穷。
非文莫能。
曰经曰论。
皆是物也。
惟震旦诸师。
欲抚中下之质。
乃皆以天纵上智。
示为椎朴少文
与愚者同事。
乃圣人冥权。
非真然也。
愚者诱于其迹。
直谓圣人道妙。
可以鄙俚凡近躐。
薄经论为浅教。
斥文字为异端。
岂不惑哉。
其论吾宗文。
独许嵩明教一人。
其融会超了知见。
扶宗匡道之心。
居然可思矣。
至元元贞间
建昌能仁寺
说法一禀于钦
不两年弃去。
师行止不恒。
所居斯其最久耳。
大德二年戊戌
卒于庐山
年四十三。
惜无修期以究其道之所归。
化之所及。
为可哀耳。
有文集一卷。
吴门碛砂魁上人所藏。
以示紫阳方虚谷
读而醉心。
叙其首。
刻焉。
柳贯元 1270 — 134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0—1342 【介绍】: 婺州浦江人字道传号乌蜀山人
受性理之学于金履祥,自幼至老,好学不倦。
于兵刑、律历、数术、方技、异教外书,无所不通。
大德年间,以察举为江山儒学教谕
仕至翰林待制,与黄溍虞集揭傒斯齐名,称儒林四杰
既卒,门人私谥文肃
有《柳待制文集》。
字道传浦江人
大德间,用察举为江山教谕,迁昌国州学正,历国子助教太常博士,出为江西儒学提举
至正初,起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
卒年七十有三,私谥曰文肃
道传甫弱冠,受经于仁山金履祥
既而从乡先生方凤、粤谢翱、括吴思齐前辈游,历考秦汉以来文章之变化。
是时海内为一,故国遗老,尚有存者。
师友讲究,渊源不绝。
乃复裹粮出,与紫阳方回南阳仇远淮阴龚开句章戴表元永康胡之纯长孺兄弟,益咨叩其所未至。
及至京师,为吴文正公澄所器赏。
程文宪公钜夫以墨一丸授之曰:文章正印,今属子矣。
卒为一代名宿。
自号乌蜀山人,扁其斋曰「静俭」。
门人宋濂戴良类辑其诗文为四十卷,谓如老将统百万之兵,旗帜鲜明,戈甲焜煌,而不见有喑呜叱咤之声。
临川危素谓其文雄浑严整,长于议论,而无一语袭陈道故。
元史》亦曰「沈郁舂容,涵肆演迤,人多传诵之」。
与同郡黄溍吴莱声名一时相埒。
浙东之文,争奇竞爽,涵育甄陶,人材辈出,迨于明初而极盛焉。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道传浦阳人
累迁太常博士出为江山儒学教谕至正初翰林待制国史编修官自号乌蜀山人有集四十卷
杨奂金末元初 1186 — 125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86—1255 【介绍】: 金元间乾州奉天人又名知章字焕然号紫阳
金末举进士不中,教授乡里。
金亡,北渡寓冠氏
元太宗诏试诸道进士两中赋论第一,荐授河南路征收课税所长官,政事约束,一以简易为事。
在官十年,请老归。
卒谥文宪
博览强记,作文务去陈言,以蹈袭古人为耻,家贫而喜周人之急。
有《还山遗稿》。
字焕然又名知章乾州奉天人
母尝梦东南日光射其身,旁一神人以笔授之,已而生。
甫胜衣,尝信口唱歌,有紫阳阁之句,问其故,则不能答也。
未冠,梦游紫阳阁,景趣甚异,自悟以前为紫阳宫道士,后因以自号。
金末举进士不中,乃作万言策,指陈时病,未及上而归,教授乡里。
岁癸巳汴京降,微服北渡,依冠氏帅赵寿之。
戊戌太宗宣德税使刘用之试诸道进士东平,两中赋论第一,从监试官北上,谒中书耶律楚材,荐授河南路徵收课税所长官,兼廉访使
在官十年,乃请老于燕之行台。
壬子,世祖在潜邸,驿召参议京兆宣抚司事,累上书得请而归。
秦中学者称为关西夫子
乙卯疾笃,引觞大笑而卒,年七十,赐谥文宪
所著有《还山集》六十卷行世。
遗山先生元好问撰墓碑曰:「紫阳博览强记,作文刬刮尘烂,创为裁制,以盗袭剽窃为耻,其持论亦然。
秦中百年以来,号称多士。
较其声问赫奕,耸动一世,盖未有出其右者。
江汉先生赵复曰:「紫阳其志其学,粹然一出于正,其言精约粹莹,而条理肤敏,名教中南宫云台也。」
秦维正
人物简介
秦维正字国祥号起山,行名瑞五,秦观十世孙,世居武进新塘秦村,少失怙,艰阻备尝。
锡邑,鸿禧监簿王野先生见赏之,遂妻以女,公念始祖淮海先生墓在锡,因占籍无锡
锡山秦氏始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