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元朝
释净肃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二
释净肃字足庵
姓孙氏永平人也。
世居满城,以农立家,陇云耕月,遑言他务。
生而苕颖,见异常儿,颇有出麈之格。
其父携之唐县,礼香山明公落发,给侍之馀,令识梵文,目击千言,娓娓成诵。
后闻云峰亨公,走依座右,日复一日,于搥拂之下,发明大事。
虽秘传密授,不满初心,深自韬晦,遍参名宿,谒三阳广仰山通报恩资,皆蒙许可。
后雪庭掌天下僧权,而主万寿,才学博赡,道德丰盈,遐迩云臻,慨然辐辏,亦怀香径造其室,一见心许。
之缘,不差毫忽,遂以衣法付之。
诘旦捲衣去,依赵好乳峰禅伯,禀受外典,未及食新,果造幽微。
复参东山九峰信,信欲使续东山,掉臂去之。
入燕,栖万安,寄傲南窗,闭关郤扫,杜绝人迹。
当是时,嵩少阙人,就命开法于万寿之堂。
越明年,宣授河南府僧尼都提领
居九载,革故鼎新,未尝少息,创建方丈二十四楹,古未之有也。
当修营之际,辇土移石,必先其力,上下竦然,莫不服从,争先恐后。
次主灵岩八载,广阁大厦,椽梠差脱,人多忧之,为之一新,其馀僧舍增修,百有馀间,自来缔构,无出其右。
会万善虚席,命补其处。
及至,重新廊庑,翕然称善。
三居巨刹,立丛林,锐意兴建,不遗馀力。
后退居香山寿圣故刹。
年及耳顺,默焉而寂。
依制阇维,收骨起塔。
弟子智锦,以至元三十年,癸巳重阳,求林泉老衲从伦撰铭立石,以永遗芬。
僧了性元 ? — 132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21 【介绍】: 僧,号大林俗姓武
少好学,刚毅,负气节。
武宗时五台山普宁寺,为第一代师。
释讳了性号大林
武氏子也。
宋武公之后以谥为姓
少即好学聪睿天启。
初依安和尚薙发登具戒。
历诸讲席精究三藏。
后遇真觉国师启迪厥心。
既而周游关陕河洛襄汉。
访诸耆德从而学焉。
柏林潭关辅怀南阳慈诸公。
皆以贤首之学著称一时。
悉造其门领其玄旨。
及归复参真觉于垄坻乃曰。
佛法司南其在兹矣。
乃从真觉至五台
未几真觉化去。
遂北游燕蓟晦迹魏阙之下。
优游江海之上与世若将相忘。
成宗徵居万宁
声价振荡内外。
至大间太后创寺台山普宁
延居为第一代。
师之为人刚毅颇负气节。
不能俛仰媚悦于人。
故足迹不入城隍不谒权贵。
人或忌之。
闻尝曰。
予本以一介苾刍蒙天子处之以巨刹。
惟乃夙夜弘法匪懈。
图报国恩不暇。
馀复何求。
虽有臧仓毁鬲之言。
其如青蝇止棘樊耳。
顾予命之不遭道之不行则纳履而去。
何往而不可也。
时元世因尊宠西僧其徒众甚盛。
出入骑从拟若王公。
或顶赤毳峨冠岸然自倨。
天下名德诸师莫不为之致礼抠衣接足丐其按颅摩顶。
谓之摄受。
师惟长揖而已。
顾谓众曰。
吾敢慢于人耶。
吾闻君子爱人以礼。
何可屈节自取卑辱。
苟为之屈。
非谄则佞。
吾自为道。
于彼何求。
识者高尚其义。
至治改元九月三日示寂。
塔于竹林之墟。
谥曰弘教
号大林
武氏子也。
宋武公之后以谥为姓
少即。
好学聪睿天启。
初依安和尚薙发。
登具戒。
历诸讲席。
精究三藏。
后遇真觉国师
启迪厥心。
既而周游关陕河洛襄汉。
访诸耆德。
柏林潭。
关辅怀南阳慈。
诸公皆以贤首之学。
著称一时。
悉造门领旨。
及归。
复从真觉至五台
未几真觉化去。
遂北游燕蓟
晦迹魏阙之下。
优游江海之土。
与世若将相忘。
成宗徵居万宁
声价振荡内外。
至大间太后
创寺台山普宁
延居为第一代。
足迹不入城隍不谒权贵。
人或忌之。
闻尝曰。
予本以一介苾刍
蒙天子处之以巨刹。
惟乃夙夜弘法匪懈。
图报国恩不暇。
馀复何求。
虽有藏仓毁沮之言。
其如青蝇止棘樊耳。
顾予命之不遭。
道之不行。
则纳履而去。
何往而不可也。
时元世。
因尊宠西僧
其徒众甚盛。
出入骑从。
拟若王公。
天下名德诸师。
莫不为之致礼。
师惟长揖而已。
顾谓众曰。
吾闻君子。
爱人以礼。
何可屈节自取卑辱。
苟为之屈。
非謟则佞。
识者高尚其义。
至治改元九月三日示寂。
塔于竹林之墟。
谥曰弘教
了性
号大林
姓武氏
少好学聪睿之
殆天授之礼耆德安公。
为师而落发焉。
既登具。
历诸讲庠。
探颐经论。
遇真觉圆师。
启悟初心。
而周游南北几万里。
穷览幽胜。
所至必咨访其人。
询至道之要。
其所师而学者。
柏林潭公。
关辅怀公
南阳兹公。
皆以义学著称。
及归复见真觉于垄坻。
愈见墙仞之高。
堂室之奥。
乃曰。
佛法司南
其在兹乎。
真觉殁。
北游燕蓟
晦迹魏阙之下。
悠然如处江海之上。
与世若相忘焉。
然以怀璧之美。
被褐而莫掩。
名既喧于众口。
声遂闻于九重。
万宁初落。
诏师居之。
至大中
大后创寺台山
普宁
以兹擅天下之胜。
住持之寄。
非海内硕望。
莫能胜之。
故以命师。
师居十有馀年而殁。
师为人刚毅。
颇负气节。
不能俯仰随世。
虽居官寺。
未尝一至城府。
造权贵之门。
或谓师少和气。
师曰。
予以一介苾刍
天子不以人之微。
处之大寺
惟竭诚匪懈。
图以报国而已。
夫何求哉。
必有臧仓毁鬲之言。
盖亦营营青蝇。
止于棘樊耳。
顾予命之不遭。
道之不行。
纳履而去之。
何往而不得于道乎。
时国家尊宠西僧
其徒甚盛。
出入骑从。
拟迹王公。
其人赤毳峨冠。
岸然而自居。
诸名德辈。
莫不为之致礼。
或磬折而前。
抠衣接足。
丐其按顶。
谓之摄受。
师独长揖而已。
或谓师傲。
师曰。
吾敢慢于人耶。
吾闻君子爱人以礼。
何可苟屈其节。
而巽于床。
自取卑辱乎。
且吾于道。
何求于彼。
彼以其势自大而倨。
吾苟为之屈。
非谄则佞也焉。
有君子而为佞谄之行哉。
识者壮师之气。
以谓如佛印元公之遇高丽王子。
可谓识大体而得乎礼矣。
殁时至治元年九月
塔舍利于竹林之墟。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二
释了性号大林,武氏子也。
宋武公之后,以谥为姓
少即好学,聪睿天启,初依安和尚薙发,登具戒。
历诸讲席,精究三藏,后遇真觉国师,启迪厥心。
既而周游关陜河洛襄汉,访诸耆德,从而学焉。
如泊林潭、关辅怀、南阳慈诸公皆以贤首之学著称一时。
悉造其门,领厥玄旨。
及归,复参真觉于垄坻,乃曰:佛法司南,其在兹矣。
乃从真觉至五台
未几,真觉化去,遂北游燕蓟,晦迹魏阙之下,优游渤海之滨,与世若将相忘。
成宗徵居万宁,声价振荡内外。
至大间太后创寺台山,曰普宁,延性居之。
为人刚毅,颇负气节,不能俛仰媚悦于人,故足迹不入城闉,不谒权贵,人或忌之。
闻,尝曰:“予本一介苾刍,蒙天子处之以巨刹,惟乃夙夜宏法匪懈,图报国恩不暇,馀复何求。
虽有臧仓毁鬲之言,其如青蝇止棘樊耳。
顾予命之不遭,道之不行,则纳履而去,何往而不可也。
”时元世因尊宠西僧,其徒众甚盛,出入骑从,拟若王公,或项赤毳峨,岸然自倨,天下名德诸师莫不为之致礼,抠衣接足,丐其按颅摩顶,谓之摄受。
惟长揖而已,顾谓众曰:“吾敢慢于人耶?
吾闻君子爱人以礼,何可屈节自取卑辱?
茍为之屈,非謟则佞,吾自为道,于彼何求。
”识者高之。
至治改元,九月三日示寂,塔于竹林之墟,谥曰“宏教”。
僧德谦元 1267 — 131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7—1317 【介绍】: 僧。
宁州定平人号福元俗姓杨
幼嗜佛书。
凡六经四论一律,无不穷究。
游至京都,诏居万宁寺,迁崇恩。
后退隐以终。
释德谦号福元
姓杨氏
宁州定平人也。
幼为勤策嗜诵佛书。
稍长即游秦洛汴汝。
河北齐魏燕赵之邦咨访先德。
初受般若于邠州宁公。
习瑞应于原州忠公。
受幽赞于好畤仙公。
学圆觉于乾陵一公。
究唯识俱舍等论于陕州頙公。
听楞严四分律疏于阳夏闻公
凡六经四论一律皆辞宏旨奥穷三藏之蕴。
而数公并以识法解义声名远闻
皆亲熏炙之而必臻其道。
后至京都受华严于大司徒万安坛主。
初诏居万宁寺。
迁崇恩前后十纪。
德简于宸衷。
流声扬于海外未尝以荣显宠遇改其志。
尝曰。
畦衣之士抗于世表。
苟不愧于朝闻夕死。
尚何慕焉。
自以重居巨刹久佩恩荣。
唯恬退为高尚。
乃让师席与弟子。
自居幽僻谢绝人事括囊一室。
以明其明乐其乐。
处世而遗世者也。
元延祐四年正月二十有六日示寂。
帝赐镃五十缗赙葬。
敕有司备仪卫。
幡幢音乐津送荼毗。
获舍利数十颗建塔于城之南隅。
世寿五十有一。
腊四十有三。
德谦
宁州定平杨氏子。
幼从僧读佛书。
稍长。
用游秦洛汴汝。
咨访先德。
苾刍之道。
发于是乎落矣。
遂逾河而北。
谒见诸大法师
所闻凡六经四论一律。
皆辞宏旨奥。
穷三藏之蕴。
而诸老并以识法解义。
驰声四远。
师皆亲熏而炙之。
跻其堂而嗜其胾。
故年未逾立。
已有盛名于时。
后至京师
受华严圆顿之宗。
万安坛主拣公之门。
拣以师博学多能。
甚器重之。
初以诏居万宁寺。
迁大崇恩。
两住刹。
前后一纪。
德简于宸衷。
流声溢于海隅
未尝以宠遇显荣为之志。
而改其素。
尝语人曰。
畦衣之士抗尘世表。
苟不愧于朝闻夕死可矣。
尚何慕于外哉。
自是屏绝人事。
括囊一室。
以乐其道。
延祐四年正月
终于隐所。
世寿五十一。
僧腊四十三。
宰臣以闻。
敕有司备仪卫。
京畿诸寺幡盖鼓乐以送之。
火后获舍利。
建塔于城南。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二
释德谦号福元姓杨氏定平人也。
幼而勤敏,嗜诵佛书。
稍长,即游秦、洛、汴、汝,逾河北齐、魏、燕、赵之邦,咨访先德。
初受《般若》于邠州宁公,习《瑞应》于原州忠公,受《幽赞》于好畤仙公,学《圆觉》于乾陵一公,究《唯识》、《俱舍》等论于陕州頙公,听《楞严》、《四分律疏》于阳夏闻公,凡六经四论一律,皆辞宏旨,奥穷三藏之蕴,而数公并以识法解义,声名远闻皆亲熏炙之,而必臻其道。
后至京师,受《华严》于大司徒万安坛主。
初诏居万宁寺,迁崇恩,前后十纪,道德简于宸衷,流声扬于海外,未尝以荣显宠遇改其志,尝曰:“畦衣之士,抗于世表,茍不愧于朝闻夕死,尚何慕焉。
”自以重居巨刹,久佩恩荣,唯恬退为高,乃让席与弟子,自居幽僻,谢绝人事。
括囊一室,以明其明,乐其乐,处世而遗世者也。
元延祐四年正月二十有六日示寂,帝赐钱五十缗赙藏,敕有司备仪卫、幡幢、音乐送之。
茶毗,获舍利数十颗,建塔于城南隅,世寿五十有一,腊四十有三。
罗景庄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万安人
武举,为参军兵马使
曾元裕追敌黄梅,大捷,改招讨使,进都头行营骁骑将军
萧同善元 ? — 135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54 【介绍】: 万安人
安庆路经历
顺帝至正中,奉郡辟摄本县事。
督军拒农民军,兵败被执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