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元朝
乐均用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益都人字国宝
资厚端惠,读书务明理。
世祖中统间守臣强之仕,不就。
后令徙岭南横州
怡然抵横,卜居州东,手结竹居,题名“庐”,因号慕青余民
释英辩元 1247 — 1314年6月28日
释英辩号普觉
俗姓赵
垂髫为驱乌沙弥
弱冠受具戒。
年二十有五得传于柏林潭法师之学。
未三䆊出世于秦州景福寺
其道大震声驰四表。
摧伏异见树正法幢。
之资性真纯如玉含璞。
不加雕绘人爱重之。
至于悍卒武夫亦能敬其为无佛世之佛也。
每得衬币悉以创梵刹食僧伽施贫乏。
元世祖闻其高风降旨旌异。
至延祐元年六月庚戌无疾辞众坐寂。
焕异景于易箦之夕。
标于迹于火葬之馀。
塔于普觉寺之后。
阅世六十有八。
腊六十有一。
英辩
姓赵氏
七岁从师具戒。
二十五。
柏林潭公习教。
为慈恩宗主。
所至以传持为务。
师为性。
真纯如美玉含璞。
虽不加雕绘。
而人自爱重之。
至于悍卒。
武夫亦能敬。
其人谓。
无佛之世。
足为佛也。
每得钱弊。
悉以创佛祠。
食守道之侣。
故君子高其风。
从化者众。
年六十有八。
延祐元年六月
终于景福寺焕异景。
于易箦之夕。
标奇迹。
于火葬之馀。
塔于普觉寺之后。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二
释英辩号普觉俗姓赵
垂髫为驱乌沙弥,弱冠受具戒,年二十有五,得学于柏林潭,才三䆊,出世于秦州景福寺,其道大震,声驰四表,推伏异见,树正法幢。
英辩资性真纯,如玉含璞,不加雕绘,人爱重之。
至于悍卒武夫,亦能展敬,以为无佛世之佛也。
每得衬币,悉刱梵刹,食僧伽,施贫乏。
元世祖闻其高风,降旨旌异。
至延祐元年六月庚戌,无疾辞众坐寂,塔于普觉寺后,年六十有八,腊六十有一。
释惠汶元 1260 — 1332
惠汶
归德偃武人也。
驱乌之岁。
依耆宿釭公为童侍
二十。
从大德温公
受菩萨戒。
嗣法坛主恩公。
既而行业日隆。
道益著。
从学者益众。
佛制。
凡为苾刍
虽大节不亏。
而细行必谨。
非法不眼。
非时不食。
居处动作。
皆有轨则。
所以戒昏墯而防逸德也。
师守护严谨。
鸡鸣而兴。
坐以待旦。
乾乾终日。
惟佛是念。
虽道行旅宿。
三衣一钵。
必与身俱。
制行甚高。
而无矫饰之节。
操存虽固。
而无诡激之迹。
是以而言人莫不信。
动而人莫不敬。
两河之间。
三监旧邑。
从化者。
盖以万数。
缁素相率。
而求戒法者。
憧憧接迹于途。
承一训言。
无不欢心感戴。
说法数十馀年。
升坛授戒。
四十馀会。
臣接以师敬之礼。
至顺三年示寂。
年七十有三。
李天泽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从化人
成宗大德间进士,任新州总管府通判
操履清洁,宽而能察,有威惠。
在事六载,挂冠而归。
王初应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漳州长泰人
武宗至大末,从父樵刘岭山,虎出搏父,伤右肩,初应抽镰刀刺杀之,父得生。
刘以忠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汤阴人字恕夫
顺帝至正中,避兵居林县鹿岭山
红巾军至,请为主,不从,被杀。
杨基元末明初 1326 — 137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26—1378 【介绍】: 元明间苏州府吴县人字孟载号眉庵
原籍四川嘉州,其祖官吴中,因而定居。
少聪颖,九岁能背诵六经。
善诗文,兼工书画。
元末隐吴之赤山张士诚辟为丞相府记室,未几即辞去。
入明,被迁往临濠,又徙河南
洪武二年放归。
旋被起用,官至山西按察使
被诬夺官,罚服苦役,卒于役所。
高启张羽徐贲称吴中四杰。
有《眉庵》。
词学图录
杨基(1326-1378后) 字孟载号眉庵
苏州长洲(今吴县)人,原籍嘉州(乐山)。
高启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
精书画。
有《眉庵》,词在集中。
杨基(1326—1378后) 明代诗人。
字孟载号眉庵别号去非又号雪海
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生长吴中(今江苏苏州)
元末入起义军首领张士诚幕,明初为荥阳知县,官至山西按察使
高启徐贲张羽合称“吴中四杰”。
工诗,擅书画,有《眉庵》《眉庵词》等。
洪武六年(1373)奉使湖广十二月二十一日初到武昌,慕名登临黄鹤楼,写七古《黄鹤楼看雪》,描写黄鹤楼的雪中奇景。
后再次登临,写七古《雪中再登黄鹤楼》,抒发“平生不愿万户侯”和“但愿武昌连日雪,日日醉登黄鹤楼”的感慨;诗句“玉树参差”、“瀛洲浩荡”被后世书法家题写在高冠山上五座石牌坊中的“坊”横额上。
字孟载吴人
㓋武时官按察。
眉庵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孟载,其先嘉州人
居吴,初以饶介客安置临濠,复徙河南,放归,起知荥阳县,谪钟离,以荐为江西行省幕官,坐罪落职。
复起奉使南广右,还授兵部员外郎,出为山西按察司副使,进按察使,寻夺职供役。
眉庵集十二卷。
字孟载,其先嘉州人,家于吴,为张士诚记室
初安临濠,旋徙河南,放归。
起为荣阳知县,召至,改太常典簿,再谪钟离
被荐为江西行省幕官,以省臣得罪,落职。
复起,奉使湖南广西,授兵部员外郎,出为山西按察副使,进按察使,夺官输作,卒于工所。
有《眉庵》十二巷。
陶宗仪书史会要》:杨基正书师钟元常,行草师二王。
画史会要》:孟载善山水竹石。
麓堂诗话》:杨孟载《春草》诗最传,其曰:「六朝旧恨斜阳外,南浦新愁细雨中。
」曰:「平川十里人归晚,无数牛羊一笛风。
」诚佳。
然「绿迷歌扇,红衬舞裙」已不能脱元诗气习,至「帘为看山尽卷西」,更过纤巧,「春来帘幕怕朝东」,乃艳词耳。
南濠诗话》:世称高、杨、张、徐,孟载诗律尤精。
如云「花无桃李非春色,人有笙歌是太平」,「一官不博三竿日,万事无过两鬓星」,予爱其闲旷。
及「乱世身如危处立,异乡人似梦中来」,「千金已废床头剑,一字无存架上书」,则又叹其困穷。
如云「红雨落花来衮衮,绿波芳草去迢迢」,「六朝旧恨残阳里,南新愁细雨中」,予爱其含蓄。
及云「柳色嫩于鹅破壳,藓痕斑似鹿辞胎」,「小雨透花青见萼,轻雷催碧抽尖」,则又惊其新巧。
至「翠袖锦筝邀上客,画船银烛照归人」,「高楼锦瑟花连屋,深巷珠帘映桥」,则又见其情致之绮麓矣。
宣王石鼓青苔涩,武帝金盘玉露多」,「八阵云开屯虎豹,三江潮落见鼋鼍」,则又见其气象之突兀矣。
他如「半醉半醒花冉冉,闲愁闲闷雨沈沈」,「恨不发如春草绿,笑曾花似面颜红」,「万里归心鸥送客,片时残梦鸟惊人」,则又优柔痛快而无牵合排比,其亦诗人之豪者哉!
诗薮》:杨孟载《结客少年行》,用沈君攸体。
如「豪名独擅秋千社,侠气平欺蹴鞠场」,「白璧一双酬剑客,明珠千斛买胡娘」,「金丸挟弹章台左,宝骑闻筝太液旁」,「梅子隔墙羞掷果,桃花深院笑求浆」等语,视沈作远过之。
又《岳阳》一首,壮丽欲亚孟浩然,其末句「何入夜吹笛?
风急雨冥冥」,尤为脍炙。
《明诗别裁》:杨孟载七言短古,原本李颀常建诸公。
田按:孟载少负诗名,杨铁崖来吴下,于坐上属赋《铁笛歌》,即效铁体歌云:「铁崖道人吹铁笛,宫徵嚼含太古音。
一声吹破混沌窍,一声吹破天地心。
一声吹开虎豹闼,彤庭跪献丹扆箴。
问君何以得此曲?
妙谐律吕,可以召阳而呼阴。
都将春秋》一百四十二年笔削手谱成,透天之窍价重双南金
掉头玉署不肯入,直入弁峰绝顶俯瞰东溟深。
王纲正统著高论,唾彼传癖兼书淫。
时人不识我不厌,会有使者徽球琳。
具区下浸三万六千顷之白银浪,洞庭上立七十二朵之青瑶岑。
莫邪老铁作龙吼,丹山凤舞江蛟吟。
勖哉宗彦吾所钦,赤泉之盟犹可寻。
更吹一声振我清白祖,大鸣盛世载赓阜财解愠南风琴
铁崖得此诗大喜,挟与俱东,谓从游者曰:「吾在吴又得一铁,优于老铁矣!
」此诗虽不见工,然对客挥毫,可以想其豪宕之气矣。
眉庵》中不乏冲雅之作,特才华烂漫,时伤纤巧。
弇州摘其「判醉望愁醒,愁因醉转增」,是词中《菩萨蛮》语。
「尚短如新折后,已残花似未开时」,是《浣溪沙》调语。
诧附和之,摘至数十联。
昔人评苏子瞻词是诗,秦少游诗是词。
弇州、诧所云,固未损其声价。)
赵光国
全粤诗·卷五三
赵光国潮阳人
元惠宗至正间明经,复举茂异。
惠州总管府知事
入明,官广西横州学正
事见明黄一龙修、林大春隆庆六年刊《潮阳县志》卷一五、清周恒重修光绪十年刻本《潮阳县志》卷一五《选举》。
诗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