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元朝
陈䮄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闽县人字元甫
顺帝至正中以学行荐补勉斋书院山长。
改浔渼场司丞,调晋江县,累迁广东盐课提举兼参、惠、、梅诸州军事。
旋归田。
晚筑南湖墅,杜门谢事,黄冠野服,种莳自给。
卒年七十。
有《方山堂稿》。
王翰元末明初 1333 — 137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33—1378 【介绍】: 庐州人字用文
初名诺木罕号友石山人
袭为千户,有能名。
荐授庐州路治中,累官潮州路总管
元亡,屏居永福观猎山,黄冠野服,与樵童、田夫、渔父杂处。
明太祖闻其贤,强起之,自刎死。
字用文灵武人
先世本齐人,没于西夏
元初,赐姓唐兀氏
从下江淮,以领兵千户镇庐州,家焉。
初名那木罕,年十六,领所部有能名。
省府交荐,除庐州路治中,改福州路,寻以同知理问官,综理永福罗源二县。
江西福建行省郎中
平章陈有定据守全闽,留居幕府,敬且惮之。
表授潮州路总管,兼督、惠三州。
陈氏败,浮海抵交占界,不果。
屏居永福之观猎山,自号友石山人,箨冠卉服,葛屦绳带,与樵童、牧竖、田夫、渔父杂处,如是者十年。
辟书再至,叹曰:女岂可更适人哉。
时长子称才九岁,属其友人吴海,且赋诗见志云:「昔在潮阳我欲死,宗嗣如丝我无子。
彼时我死作忠臣,覆祀绝宗良可耻。
今年辟书亲到门,丁男屋下三人存。
寸刃在手顾不惜,一死却了君亲恩。
」遂自引决,年四十六。
时明洪武戊午之二月也。
用文将家子,有古烈士风,晚年隐忍林壑,尤以诗自娱。
庐陵陈仲述谓皆心声之应,而非苟然炫葩组华者。
此遗稿即其子称所掇拾,称永乐中为简诗,以能诗名。
臣等谨案:友石山人遗稿一卷,元王翰撰。
字用文,其先西夏人
元初从下江淮,授领兵千户,镇庐州,因家焉。
少袭职,有能名,累迁江西福建行省郎中
陈友定留居幕府,敬而惮之,表授潮州路总管,兼督、惠三州。
友定败,浮海抵交趾,不果。
屏居永福之观猎山,著黄冠服者十一年。
洪武间,辟书再至,以幼子称,托其故人吴海,遂自引决。
本将家子,志匡时难,不幸遭宗邦颠沛,其慷慨激烈之气,往往托之声诗。
故虽篇什无多,而沈郁顿挫,凛然足见其志节。
如题画:怜渠自是无情物,犹解倾心向太阳。
陈仲实还潮阳云:归去故人如有问,春山从此多。
大都憔悴行吟,不忘故国。
其绝命诗:昔在潮阳我欲死,宗嗣如丝我无子。
彼时我死作忠臣,覆祀绝宗良可耻。
今年辟书亲到门,丁男屋下三人存。
寸刃在手顾不惜,一死却了君亲恩。
则于死生之际,明决如此,亦可知其志之素定也。
顾嗣立元诗选仅载诗二十七首,此乃其子称所辑,凡诸体诗八十四首,前有陈仲述序,后附志铭、哀词等七篇,皆吴海所作。
已别载所作闻过斋集,兹不具录
诗者,声之文也,本于内而发于外者也。
仁义之发醇以正,忠愤之感激以烈,骄侈之言淫,放僻之辞诞,岂偶然之故而已哉。
粤自唐虞圣神以敬畏一心,发而为赓歌。
慎念之语成。
周君臣以中正一理,敷而为皇极敷言之教。
下逮乎三百篇之制,或沨沨乎正音,或末响之流变,皆非有出于人心之外也。
战国之间,屈平氏以其忠愤奋激之心,一寓于离骚之作。
炎汉以降,苏武诸葛亮以其忠直义勇之气,再变而为五言之体。
渊明得其冲淡自然之趣,唐少陵寓其忠君忧国之诚,又岂有出于是心之外哉!
洪武庚午,余来闽郡,庠生王称奉其父友石山人遗稿谒予,请序其首。
予观其诗,毋虑百馀篇,而咏于感慨者,极忠爱之诚;得于冲澹者,适山林之趣。
已心异之,而未知其详。
及取其自决一首读之,凛然如秋霜烈日之严,毅然如泰山岩岩之象。
出处之分明,死生之理得,然后知其尝任于胜朝,而秉义于今日。
故凡其所作,皆心声之应,而非苟然炫葩组华者比。
且徵余向之所云者,为益信也。
噫,观是篇者,固可以求其心,尤当以景其行,则可以相忘于言语之外矣,于余言何有哉。
因其请之勤,而感其辞之寓,遂书以归之。
山人名翰字用文,友石盖其自号也。
时仲春初吉前进士监察御史庐陵陈仲述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