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元朝
赵文宋末元初 1239 — 131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9—1315 【介绍】: 吉安庐陵人字仪可一字惟恭初名宋永号青山
尝三贡于乡,由国学上舍南雄府教授
宋亡,入闽依文天祥
兵下汀州,文与天祥相失,逃归故里。
后起为东湖书院山长,授南雄郡文学
有《青山》。
文字仪可一字惟恭号青山庐陵人
初名宋永,从弟宋安字功可,以文章齐名,号「二赵」。
先生尝三贡于乡,由国学上舍南雄府教授,宋亡,隐居不出。
时当路屈耆年硕学主湖山讲席,强起为东湖书院山长,寻授清江儒学教授
青山为诗文脱略涯岸,独自抒其所欲言。
晚年颇以理学自任,进进未已。
临川吴澄尝答书云:「迩来举子业废,稍能弄笔遣辞者,英华无所发泄,拈掇小诗之外,间或以此为务。
合东西数道,可偻指者不三四,而足下其一也。」
全宋诗
赵文(一二三九~一三一五)字仪可一字惟恭号青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曾冒宋姓三领乡荐,后以本名入太学
宋末,入闽依文天祥
兵陷汀州,与天祥相失,遁归故里。
入元后为东湖书院山长,南雄郡文学
元仁宗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七。
有《青山稿》三十一卷,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青山》八卷。
事见《雪楼》卷二二《赵仪可墓志铭》、《养吾斋集》卷二九《赵青山先生墓表》。
 赵文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麦文贵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雄保昌人
元末以博学荐,仕为集贤学士
与修宋辽金三史。
朱谊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临江路清江人字仁昭
译史入仕,累迁南雄路推官,终南宁路总管
唐桂芳元末明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歙县人一名仲字仲实号白云又号三峰
唐元子。
少从洪焱祖学。
元至正中,授崇安县教谕南雄路学正
以忧归。
朱元璋徽州,召出仕,辞不就。
寻摄紫阳书院山长。
卒年七十有三。
有《白云》等。
桂芳一名仲字仲实歙人
元至正中用荐授崇安县教谕,再任南雄路学正
明初摄紫阳书院山长。
有《武夷小稿》、《白云集略》四十卷。
(《四库总目》:庐陵钟晦撰桂芳行状,称其文一以气为主。
今观集中有《与陈浩书》称,尝慕苏者泉闭户探赜,古今上下,融液胸臆。
故下笔源源而无艰险窘迫态。
辄谓文不可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此苏老家传法也。
盖其平生宗旨如此,故所作容与逶迤,绝无聱牙晦涩之习,诗亦清谐婉丽,颇合雅音。
程敏政新安文献志》:朱大同云:「唐仲实诗清新流丽,格律高古。
」 田按:仲实武夷小稿》、《白云集略》四十卷,今罕见传本。
《四库》著录《白云》七卷,盖自程克勤所编《唐氏三先生集》录出。
庐陵钟晦撰仲实行状称其为诗清新流丽、出语惊人,而声调格律铿锵浏亮,读之琅然惬听。
又谓太祖下歙,访问耆儒,佥院邓愈朱升唐仲实名闻,召对称旨,有尊酒束帛之赐。
五伦书》又谓歙人姚琏唐仲实迎跸于街口。
《四库总目》录入明人集部,盖与录陶宗仪南村意也。
仲实文宗老苏,诗亦格律苍老,其《和吴生维新》诗云:「老来懒吐惊人语,水落寒天露沙渚。
蚤年枉费饾饤功,谩把红花娩青蕊。
」可以识其意趣矣!)
麦澄
简介
字元浚,字一作原浚。
南雄府人中奉大夫
集贤侍讲学士敬存先生犹子。
史馆较勘出身,改虎贲司教授,迁静江路知事
至正二十三年儒林郎同知藤州
十五年升奉训大夫知州,改调宾州
全粤诗·卷五三
麦澄南雄人
举辟荐。
元惠宗至正间藤州
事见清阮元修广东通志》卷六三。
诗六首。
,清阮元修广东通志》作“徵”。
程文表
全粤诗·卷五三
程文表保昌人
元惠宗至正二十四年(一三六四)进士
事见明胡永成谭大初嘉靖二十一年刊《南雄府志》卷上《选举表》。
诗八首。
主要活动
  • 1364年,进士
王佐元末明初 1337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广东南海人字彦举
孙蕡齐名,结诗社于南园,开抗风轩以延一时名士,时谓构辞敏捷,王不如孙;句意沉著,孙不如王。
元末为何真掌书记,劝降明。
洪武六年征为给事中,以不乐枢要,乞归。
有《听雨轩集》、《瀛洲集》。
全粤诗·卷六五
王佐(一三三七——?
),字彦举
南园五先生之一。
家世本河东(今山西永济蒲州),元末侍父宦南雄,后遂占籍南海
何真开署求士,与孙蕡首被礼聘。
洪武六年(一三七三)部使者荐于朝,征至京师,拜给事中
论思补阙,恒称上意。
宋濂学士承旨,上赐黄马为歌,令词臣和之。
佐有“臣骑黄马当赤心”之句,上极赏之。
上游幸,或遇会心处,多命之赋诗。
佐性不乐枢要,居官二载,即乞骸骨归,得其善终。
著有《听雨集》、《瀛洲集》,均已佚。
明史》卷二八五、明黄佐广州人物传》卷一二有传。
佐字彦举河东人,移居南海
洪武初用荐拜给事中
有听雨轩,瀛洲二集。
田按:彦举仲衍踪迹最密,何左丞开府广州,两人同为书记,后复同游琪琳联句。
彦举仲衍诗云:「春风草檄将军幕,夜月联诗羽客坛。
」纪其事也。
彦举绐事黄门二年即乞骸骨归。
时臣僚自陈者多被谴斥,彦举以恭慎得归,当时以为难。
彦举舟次匡卢,寄同朝诸公诗云:「天上鹓鸾还接武,江边鸥鹭已忘机。
他年行部如相问,秋水芦花是钓矶。
」以高季迪诸人视之,有幸有不幸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