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元朝
郝经元初 1223 — 127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3—1275 【介绍】: 泽州陵川人字伯常
郝天挺孙。
金亡,徙顺天,馆于守帅张柔贾辅家,博览群书。
世祖忽必烈召入王府,条上国安民之道数十事。
世祖即位,为翰林侍读学士
中统元年,使宋议和,被贾似道扣留,居真州十六年方归。
旋卒,谥文忠
为学务有用。
及被留,撰《续后汉书》、《易春秋外传》、《太极演》等书,另有《陵川文集》。
字伯常,泽之陵川人
祖天挺,遗山元好问尝受学焉。
少遭兵乱,徙家顺天
贾元帅辅张蔡公柔,先后辟为子师
有书万卷,恣其搜览。
遗山尝谓之曰:「子状类乃祖,才气非常,勉之。
」遂与论作诗作文之法。
世祖以太弟开藩。
入见。
荆鄂用兵,上书言宋未可取,不如修德布泽,相时而动。
宪宗设江、淮、荆、湖南北等处宣抚司,命为副。
宪宗晏驾。
会宋贾似道请和,世祖自鄂州引兵还,即位
翰林侍读学士,佩金虎符,充国信使,赍书入宋通好。
似道方以鄂围之解为己功,恐经之至而泄其情也,拘之真州
至元十一年伯颜南伐,乃礼而归之。
燕京病卒,年五十三。
累赠昭文馆大学士司徒冀国公谥文忠
伯常之出使也,以为南北生灵,庶几有息肩之日。
既而被留于宋者十六年,鐍锢急迫,益肆力于文章。
著《春秋外传》、《易外传》、《太极演原》、《续后汉书》及《陵川文集》若干卷。
延祐五年,诏江西行省刊行。
史称其文丰蔚豪宕,诗多奇崛,今观其集信然。
真州诸作,尤极悽惋。
北还之岁,汴中民射雁金明池,得系帛书云:「霜落风高恣所如,归期回首是春初
上林天子援弓缴,穷海孤臣有帛书。
中统十五年九月一日放雁,获者勿杀,国信大使郝经书于真州忠勇军营新馆。
」是时南北隔绝,不知中统之为至元也。
人高其节,以比苏子卿焉。
郝经(1223—1275) 宋末元初理学家、诗人。
字伯常
泽州陵川(今山西晋城)人。
金亡后,迁居河北
元世祖即位,以翰林侍讲学士使宋,被宋廷羁押,居十六年(1260—1275)后乃归。
卒谥文忠
著述颇丰,有《续后汉书》《陵川集》等数百卷。
宋末元初于武昌作五古诗《黄鹤楼》一首,在对黄鹤楼和周围山川风物、名胜古迹以及神话传说大篇描绘的同时,大发思古之幽情。
张思忠元初 1237 — 127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7—1275 【介绍】: 大都永清人字立言
嗣父职为镇抚世祖至元五年从攻宋,于襄樊武昌建康等战役中皆有功。
巩彦晖南宋 1204 — 125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04—1259 【介绍】: 元易州人
巩彦荣弟。
代兄为百夫长
从破枣阳光州等地,赐银符牌,兼镇抚事。
后从忽必烈鄂州,在武昌中伏,被执死。
丁鹤年元末明初 1335 — 142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35—1424 【介绍】: 明回回人
曾祖阿老丁与弟乌马儿元时巨商,家居武昌
元末避乱至浙江,因方国珍歧视色目人,转徙逃匿,为童子师,或寄寓寺庙,或卖浆自给。
明初还武昌
好学洽闻,精诗律,赋诗情辞悱恻,晚年学佛,结庐居父墓。
有《海巢集》、《鹤年诗集》。
鹤年,以字行,一字永庚西域人也。
曾祖阿老丁为巨商,以其赀归元世祖,世为显官。
父职马禄丁,官武昌县达鲁花赤,有惠政,留葬焉。
鹤年年十八,值兵乱,仓卒奉母走镇江
母殁,盐酪不入口者五年。
避地越江上,又徙四明行台省交辟不就。
时方氏深忌色目人,鹤年转徙逃匿,旅食海乡,为童子师,或寄居僧舍,卖药以自给。
先是生母冯阻绝东村,病死,瘗废宅中。
道既通,鹤年武昌,痛哭行求,梦其母以告,踪迹得之。
齧血沁骨,棺敛以葬。
晚年屏绝酒肉,庐父墓以终其身,明永乐间卒。
乌斯道为作《丁孝子传》,戴叔能作《高士传》,以申屠蟠儗之。
序其诗谓「注意之深,用工之至,尤在于五七言近体」。
澹居老人题《海巢集》亦云:「忠义慷慨,有《骚》《雅》之遗意。
鹤年家世仕,诸兄之登进士第者三人,遭时兵乱,不忘故国。
尝有句云:「行踪不逐枭东徙,心事惟随雁北飞。
」亦可悲也。
录其诗为元季诸人后劲,而两兄之作附焉。
人物简介
丁鹤年(1335~1424)字永庚号友鹤山人
生于元惠宗元统三年,卒于明太宗永乐二十二年,终年九十岁。
武昌籍色目人,其父职马禄丁任武达鲁花赤
鹤年以父名丁为姓丁。
元朝末,父官昌,遂为武昌人
元亡,避四明
方国珍据浙东,最忌色目人,他转徙逃匿。
明初,还昌,生母已前死,不知殡处,恸哭行求,得骨以葬。
晚学浮屠,结庐居父墓。
鹤年好学洽闻,精诗律,自以家世仕,赋诗情词悱恻。
有《丁鹤年集》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