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元朝
清浚元末明初
人物简介
清浚字天渊别号随庵1328年(元泰定五年),出生于浙江台州路黄岩县(今浙江省黄岩县),父亲李益,母应氏。
清浚“幼学乡校,颖悟特异,然不甘处俗,年十三依妙明出家”。
次年受具,从此随侍妙明“坐究行参”多年,阅《楞严》、《圆觉》、《楞伽》、《维摩》等经,皆深究义趣,了然于心。
中年以后,清浚回到四明一带,在今宁波东逗留五年后,“爱东湖青山境致清绝,往挂锡焉。
1368年,明王朝建立,朱元璋登极称帝,定都南京
是年,清浚被当地郡守邀请出世住持万寿寺
1371年,元朝残余势力基本肃清,大规模的战争结束,为慰祭无数在战争中丧生的人和在国内制造和平气息等多种原因,明太祖在首都的蒋山(今钟山)亲设普度大会,召全国有道沙门十人”,清浚即居其一。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天渊黄岩人
说法四明万寿寺归隐清雷峰洪武中召为天界僧官左觉义命住持灵谷寺
清浚
字天渊
台之黄岩人
具戒游参。
古鼎铭公有所入。
命司内记
说法于四明之万寿。
未几。
弃众归隐清雷峰中。
荐绅先生
挽留不可得。
宋公濂。
作文送之。
其略曰。
余初未能识天渊
见其所裁舆地图。
纵横仅尺有咫。
而山川州郡。
彪然在列。
余固已奇其为人。
而未知其能诗也。
已而有传之者。
味冲澹而气丰腴。
得昔人句外之趣。
余固已知其能诗。
而犹未知其能文也。
今年春。
偶与天渊会于建业
因相与论文。
其辩博而明捷。
宝藏启。
而琛贝焜煌也。
云汉成章。
而日星昭焕也。
江万里
风利水驶。
龙骧之舟。
藉之以驰也。
因徵其近制数篇读之。
皆珠圆玉洁。
而法度谨严。
余益奇其为人。
传之禁林。
禁林诸公。
多叹赏之。
余窃以为。
天渊之才。
未必下于秘演浩初。
其隐伏东海之滨。
而未能大显者。
以世无仪曹少师也。
人恒言。
文辞之美者盖鲜。
呜呼。
其果鲜乎哉。
方今四海混同
文治聿兴。
将有如二公者。
出荷斯文之任。
倘见天渊所作。
必亟称之。
浩初秘演
当不专美于前矣。
或者则曰。
天渊浮图氏也。
浮图之法。
以天地万物为幻化。
况所谓诗若文乎。
是同然矣。
一性之中。
无一物不该。
无一事不统。
其大无外。
其小无内。
诚不可离而为二。
苟如所言。
则性外有馀物矣。
人以天渊
为象为龙。
此非所以言之也。
天渊将东还。
士大夫多留之。
留之不得。
咏歌以别之。
以予与天渊相知尤深也。
请序而送之。
吴志淳元末明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庐州府无为州人字主一
元末历知靖安都昌二县。
奏除待制翰林,为权幸所阻。
以避兵移家豫章,再迁浙江鄞县东湖
入明不仕。
工草书篆隶,亦能诗。
志淳字主一,以字行,无为州人
以父荫历官靖安都昌县簿,濠泗兵起,徙家豫章,徙居鄞之东湖
奏除待制翰林,为权倖所阻,入明遂不仕。
主一工古隶,学孙叔敖碑,诗宗唐人。
如:「晚凉浴罢閒无事,水阁东头看月生。
瞿存斋极叹赏,以为主一得意之句也。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主一,以字行,无为州人
以荫历官靖安都昌县簿
徐哲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莱阳人字延徽
性旷达,才气过人。
茂才荐,授峡州路长杨县教谕,不就。
有《齐东野语集》。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延徽莱州阳县人
茂才荐授教谕不就
王艮元 1278 — 134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8—1348 【介绍】: 绍兴诸暨人字止善
为人尚气节,读书务明理致用。
起家为吏。
后历两浙都转运盐使司、海道漕运都万户府经历,核减盐引,除运船为风所败者之粮。
江浙行省检校官,迁江西行省左右司员外郎,奸人诬两省民巨额迹避田赋,皆破其诳妄。
后以淮东道宣慰副使致仕。
字止善绍兴诸暨人
少受业郡庠,笃行励学。
淮东廉访司辟为书吏,考满,调庐州录事判官
淮东宣慰司辟为令史,再调峡州路总管府知事,又辟江浙行省掾史,历建德县,除两浙都转运盐使司经历,改海道漕运都万户府经历,迁江浙行省检校官,除江西行省左右司员外郎,在任岁馀。
中宪大夫淮东道宣慰副使致仕。
至正八年卒,年七十一。
止善弱冠游钱唐,与浦城杨仲弘鄜州刘师鲁友善。
论诗务取法古人之雄浑,而脱去近世萎薾之习。
间挟其所为文登诸大老之门,最为牟隆山胡汲仲穆仲赵子昂邓善之所赏识。
拂衣归田后,家食者五年。
扁所居曰「止止斋」,仍自号鴳游子以见其志云。
吴暾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建德淳安人字朝阳
八岁能诗文、留心性理之学。
泰定帝泰定间进士,初官番阳,升镇平尹,转峡州路经历,所至皆有声。
未几,解印绶去,授徒讲学以终。
有《吴修撰集》。
主要活动
  • 泰定帝泰定间,进士
章功懋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永嘉平阳人
仕至兴山县
黄玠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庆元定海人字伯成号弁山小隐
黄震曾孙。
幼励志操,不随世俗,躬行力践,以圣贤自期。
隐居教授,孝养双亲。
晚年乐兴山水,卜居弁山
卒年八十。
有《弁山集》、《知非稿》等。
(臣)等谨案:弁山小隐吟录二卷,元黄玠撰。
字伯成慈溪人,流寓弁山,故以名集。
其诗不为近体,高者有元结遗意,次者近乎白居易,但不及二人之宏阔深厚耳。
中多劝戒之辞,盖亦刚方嫉俗者。
前有自序,称蔑有令德,不敢谓隐,独以所得于天者薄,故将退藏以终其身。
又言文中之言,称愿上之人正身修德,使时和岁丰,已受其赐。
尤粹然有德之言,胜矫语高蹈者远矣。
乾隆四十二年五月恭校上。
黄氏之先,祥符中,自温之乐清徙明之慈溪
□□先生以来,世笃儒业。
曾大父临川府君建节乡部,始来城居,宦成而家益贫。
三子先大父最长。
至元丙子,家燬于兵。
厥后子孙挈而西来,叔氏依妇家于越
其在乡里守坟墓,唯仲氏而已。
自余之西,四十有馀载,教授诸生,以资共养,发种种且白,来日其几馀哉?
又如是不止,行将焉归?
蔑有令德,不敢谓隐,独以所得于天者薄,不能显,故将退藏以终其身。
霅水之阳,弁山之下,有丘岑蔚,思构数楹,以寄朝夕。
浮游江海间,不能自还。
或靳之曰:蚕作茧,犹知缠裹其身,子漫不为计,空言何裨?
应之曰:余游者也,某水某丘,游之寓也。
苟寓矣,又何营之有。
秦望东南远欲无,依稀禹穴向姚虞。
几时把酒鄞江上,却对乡山看此图。
是余所题江山归兴图诗也。
尝求之,则隐之意可见矣。
文中子志不愿仕,唯愿上之人正身修德,使时和岁丰,已受其赐。
余虽不及古人,苟获所志,泉后林壑之娱,风云月露之赏,不必弁山也。
夫归必有资,既不能自资,资于人而归,又余之所不能。
情发于中而形于言,目之曰弁山小隐吟录。
录以畀吾儿私藏之,于以纪吾游之寓,而乡土亲戚之思亦可见也。
至正乙酉冬十二月甲子弁山隐民黄玠序。
伯成金华人少见知于赵孟頫黄溍有诗名元季客于顾玉山随父正孙移家嘉兴魏塘(后析嘉善)释雪庐有詶伯成绝句云诗成尝共野夫题新构茅堂水郭西是也平生慕郭林宗陶渊明之风不喜储蓄有辄贷人晚值兵乱益贫困后乐兴山水之胜卜筑弁山弁山小隐父死仍归魏塘葬于陆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伯成慈溪人
徙家魏塘。
有《弁山小隐吟录》、《知非旧槁》。
刘永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临江清江人字仲修号山阴道士
少随父宦游,治《春秋》学,工诗文,善书法。
日与杨伯谦彭声之辈讲论风雅,当世翕然宗之。
明洪武初征至金陵,以重听辞归。
有《山阴集》。
永之字仲修清江人
父应奇,知归州
永之少随父宦游,治春秋学,能文词,家富于赀。
至正间,四方兵起,日与郡士杨伯谦彭声之梁孟敬辈讲论风雅,当世翕然宗之。
洪武初,徵至金陵
宋学士濂称其词翰双绝,赠诗有「多少荐绅求识面,江南文价为君低」之句。
永之竟以重听辞归。
嗣子奉获罪县官,籍其家,奉既死,永之亦徙东莱,至桃源病卒。
仲修好书甚笃,篆楷行草皆有法,因自号「山阴道士」。
所著诗文曰《山阴集》。
门人新喻章哲子愚、何光彦谦编辑,得若干篇,孟敬为之序,谓其遣词发咏,追金琢璧,钜篇短章,矩度悉合。
亦元人诗之清丽古雅者也。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仲修清江人
明初被徵辞归有山阴
释印原元 1235 — 1314年一月二十三日
印原
字古先
相州氏子。
为国中贵族。
师生有异徵。
垂髫时。
辄刻木为佛陀像。
持以印空。
人异之。
十三剃发受具戒。
遍历诸师户庭。
咸无所證入。
乃嘅然叹曰。
中夏乃佛法渊薮。
盍往求之乎。
于是。
绝鲸波之险。
奋然南游。
初参无见顶公于天台华顶
公语之曰。
汝缘不在此。
中峰本公
现说法杭之天目山
炉韛正赤。
此真汝导师。
宜急行。
师即蓬累而出。
往见中峰
中峰一见。
遽命给侍左右。
屡呈见解。
辄遭呵斥。
退而涕泣。
至于饮食皆废。
中峰怜其诚恳。
乃谓之曰。
此心包罗万象。
迷则生死。
悟则涅槃。
生死之迷。
固是未易驱斥。
涅槃之悟。
犹是入眼金尘。
当知般若如大火聚。
近之则焦头烂额
唯存不退转一念。
生与同生。
死与同死。
自然与道相符脱。
使未悟之际。
释迦
万慈氏。
倾出四大海水。
入汝耳根。
总是虚妄尘劳。
皆非究竟之事也。
师闻遍身汗下。
益厉精猛积之之久。
忽有所省。
现前境界。
一白无际。
中峰印之。
复见诸大老。
皆无异词。
会清拙澄公。
将入日本建立法幢。
师送至四明
澄公曰。
子能同归。
以辅成我乎。
师曰。
云水之踪。
无住无心。
何不可之有。
即摄衣升舟。
其后澄公能化行于遐迩者。
皆师之力也。
然瓣香酬法乳。
的归之中峰
师化大行。
专以流通大法。
建立梵宫为事。
丹州之愿胜。
津州之保寿。
江州之普门。
信州之盛典。
房州之天宁。
皆郁然成大兰若。
而建长之西。
复创广德庵。
命其徒守之。
如慧林。
等持。
真如。
万寿。
净智。
皆师受请弘化之刹。
劳绩之见不与焉。
年度比丘千馀人。
非所度而受法称弟子者。
不与焉。
师临众端严。
见者若未易亲。
及闻其诲者。
温若春阳。
莫不悦服而去。
人有来求法语偈颂者
濡毫之顷。
翩翩数百言。
曾不经意。
皆契合真如。
师不自以为是也。
取语录并外集。
投火中曰。
吾祖不立文字。
留此糟粕何为。
门人欲画师像。
预索赞语。
师作一圆相
题其上曰。
妙相圆明。
如如不动。
触处逢。
是何面孔。
其方便为人皆类此。
甲寅春正月
坐化于长寿院。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八
释印原字古先姓藤氏日本国人也。
世居相州,为国贵族。
生有异徵,垂髫时,辄刻木为佛陀像,持以印空。
父奇之曰:“是儿于菩提有缘,宜使之离俗,学究竟法。
”甫八岁,归桃溪悟公,执童子役。
年十三,即剃发,受具足戒。
自时厥后,遍历诸师户庭,无所證入。
乃慨然曰:“中夏为佛法渊薮,盍往求之。
”于是浮海南游,飘然西渡,初至天台无见睹华顶峰语之曰:“尔缘不在斯。
中峰本以高峰上足,说法杭之天目山,炉火正赤,往来学徒无不受其锻鍊,此真汝导师也。
遂往谒中峰,一见遽命给侍左右。
屡呈见解,中峰呵之曰:“根尘不断,如缠缚何?
退而悲泣,饮食皆废。
中峰怜其诚恳,乃谓之曰:“人惟此身,包罗万象,迷则生死,悟则涅槃,生死之迷,固是未易驱斥。
涅槃之悟,犹是入眼金尘。
当知般若如大火聚,近之则焦首烂额,唯存不退转一念,生与同生,死与同死,自然与道相符。
若当未悟之际,千释迦,万慈氏,倾四海大水入汝耳根,总是虚妄尘劳,皆非究竟。
闻之,不觉通身汗下,无昼无夜,未尝暂舍,积之又久。
一夕忽有所省,见前境界一白无际。
急趋丈室告中峰曰:“已撞入银山铁壁去也。
中峰曰:“既入银山铁壁,来此何为?
”由是瞩机生悟,超然领解。
十二时中触物圆融,无纤豪滞碍。
未几辞去,往谒虚谷灵、古林茂、东屿海、月江印,此四公者,道誉隆隆,各据高座,展化一方。
见其證悟亲切,机锋颖利,莫不以“丛林师子儿”称之。
会清拙澄将入日本建立法幢。
送至四明,澄曰:“子能同归以辅我乎?
曰:“云水之踪,无住无心,何不可之有?
”即摄衣升舟。
其后澄之行化遐迩,皆原之力也。
已而出世甲州慧林,瓣香酬恩,卒归之中峰,黑白来依,犹万水赴壑。
古山源议革城州等持教寺为禅,物论非无以厌伏众心,竟迎主之。
俄住州之真如,又迁万寿,又迁相之净智。
及谢去,更行化于奥州。
原之族兄君新建普应寺,延为开辟住持,方起而应之,关东连帅源公建长寿院于相州,复请开山兼主圆觉,又赴之。
未几,迁建长。
其说法度人,孜孜弗懈,无异慧林时。
后退归长寿,有终焉之志。
岁在甲寅正月,忽示疾。
至二十三日夜参半,召门人曰:“吾今日逝矣,尔等恪守常训,使法轮弗替可也”。
黎朋宾明,候问起居应接如平昔,及午,呼侍者曰:“时至矣,可持觚翰来。
”及至,复曰:“吾塔已成,唯未书额尔。
”乃手书“心印”二字,入室端坐,泊然入灭。
世寿八十,僧腊六十又八。
弟子奉全身瘗焉。
以流通大法,建立梵宫为事。
丹州之胜愿,津州之保寿,江州之普门,信州之盛兴,房州之天宁,皆蔚然成大兰若。
而建长之西,复创广德庵,命其徒守之。
故先后所度比丘一千馀人。
平生端严若神,虽燕坐之时,俨若临众,目光炯炯射人
见者若未易亲炙,及聆其诲语,温若阳春,莫不心悦诚服。
有求法语偈颂者,濡毫之间,洋洋数百言,曾不经意,皆契合真如,犹不自以为是,取语录并外集投于火中曰:“吾祖不立文字,但传心,留此糟粕何为。
”门人欲为画像且索赞语,乃自作一圆相,题其上曰:“妙相圆明,如如不动。
触处相逢,是何面孔。
”其方便为人皆类此。
覃达元末明初 ? — 137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9 【介绍】: 元明间湖广石门人,移居枝江
元末为陈友谅部万户。
后归朱元璋,授荆州卫副千户
洪武中,奉调入川,镇压黄坪民变,战死。
野峻台元末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末人。
四川行省左右司郎中,累迁黄州路总管
湖广红巾军所占后,调四川行省参政,与平章咬住,破红巾于江上,进拔枝江、松滋,乘胜趋江陵,战死。
刘恩元初 ? — 128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5 【介绍】: 元洺州人,迁威州字仁甫
以材武隶军籍,自百户累迁为管军总管
从入,屡战有功,授成都路管军副万户
世祖至元九年,从攻建都,为先锋,夺山城五。
建都降,升管军万户
十五年,招降夔府守将张万,授四川西道宣慰使
十八年,西进至斡端,与海都兵战,先胜后败。
还任佥西川行枢密院事。
陈天祥元 1230 — 131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0—1316 【介绍】: 元赵州宁晋人字吉甫号缑山
陈祐弟。
中统三年,被征为千户。
旋退居偃师南山,躬耕读书,遂通经史。
至元十一年,起家从仕郎从军渡江,为复州等处招讨使经历。
十三年兴国军骚乱,天祥权知该州军事。
解除禁令,招抚流亡,平定山寨。
又止行省欲尽杀鄂州城中南人。
二十一年监察御史
次年,上疏极言右丞卢世荣奸恶,世荣遂伏诛。
吏部郎中
二十三年,除治书侍御史,忤桑哥系狱,遇赦得释。
元贞元年,任山东西道廉访使
大德间河北河南廉访使,升江南行台御史中丞,力言用兵西南之非。
官至中书右丞
卒谥文忠
傅岩起元 1234 — 130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4—1302 【介绍】: 耀州人初名良弼字正之
京兆路刑部郎中,迁四川西道宣慰副使,改荆湖道
世祖至元三十年南台侍御史,迁江东廉访使
向逊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宜都人
自宋末及元,九世同居,人无间言,称为义门
至元中旌表其门。
叶仙鼐元 ? — 130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06 【介绍】: 畏兀儿人
幼事世祖于藩府。
从攻云南鄂州常为前驱。
中统间,从攻李璮,以功授西道都元帅、土蕃宣慰使
历二十四年,迁云南行省平章政事,改江西
成宗即位,改陕西行省平章政事卒。
高克恭元 1248 — 131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8—1310 【介绍】: 大同人,居燕京,其先西域人字彦敬号房山
京师贡补工部令史,选充行台掾,擢山东西道按察司经历
河南道提刑按察司判官,锄治强梗,侪类慑服。
官至刑部尚书
善画墨竹,造诣精绝
克恭字彦敬,其先西域人,后居燕之房山
初仕为省郎,出为江浙行省左右司郎中。
大德初,为御史,官至刑部侍郎卒,追赠刑部尚书谥文简
彦敬好作墨竹,画山水,初用二米法。
写林峦烟雨,晚更出入董北苑
每不轻于著笔,遇酒酣兴发,或好友在前,杂取缣楮,研墨挥毫,乘快为之,神施鬼设,不可端倪。
雪诗有「国朝名笔谁第一?
尚书醉后妙无敌」之句。
卒后购其遗墨者,一纸率千百缗。
自号「房山老人」,因皆称曰高房山
为诗不尚钩棘,自得天趣。
柳道传尝谓高公画入能品,故其诗神韵胜,如王摩诘在辋川、李伯时泊皖口舟中,思与境会,脱口成章,自有一种奇秀之气。
其画中题句如:「木落宇空,天寒远山静。
」「峭寒留剩雪,暮影入浓云。
」「云气外无出路,水声中有人家。
」「冷光湿翠相抟处,曾向庐山月下来。
」「青山万叠云无屋,中有仙人问月台
」具有妙思,故并录之。
字房山,官尚书
也速答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蒙古珊竹人。
纽璘子。
至元十一年,至蜀中,从围嘉定,败宋昝万寿兵,授六翼达鲁花赤
十五年,从破重庆,追张珏擒之。
四川西道宣慰使,加都元帅
后镇压亦奚不薛、都掌、乌蒙等各族反抗。
武宗时,官至云南行省左丞相
在军中感瘴毒卒。
李述祖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官河东山西道廉访使佥事
释慧珍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二
释慧珍字藏山江西人,元初为荆门州僧正
至元十四年,来自江陵,寻住当阳玉泉
时当兵燹之馀,满目蓬蒿,不胜荒凉。
重辟旧基,式廓新宇,庙貌宏敞,丹雘增辉。
二十七年,修筑显烈祠,及关陵坊,表盖壮缪,生为忠臣,没封王神,庙食兹土,世所观赡,故筹及之。
妙解经说,性理双圆,升座高谭,四众环听,世祖敬异,锡号“神应慈云大师”,并袭紫衣。
晚付院事于霞璧,老于斯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