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元朝
陈祐元初 1222 — 127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2—1277 【介绍】: 一名天祐
元赵州宁晋人字庆甫号节斋
博通经史,能诗文。
初为穆王尚书世祖即位,除河南西路总管,以清慎称。
卫辉路,立孔子,修比干墓。
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使
累迁浙东道宣慰使,奉命检覆庆元台州民田,还至新昌,为起义者所杀。
谥忠定
有《节斋集》。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赵州晋宁人
至元中卫辉路总管山东东西道按察使
杨必大宋末元初 1227 — 129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7—1294 【介绍】: 宋元间台州临海人字伯起
宋末为台州知府,以城降元,授台州安抚使,谢病归。
世祖至元十九年起为浙东宣慰副使,后改宁国路同知
别的因元 1229 — 130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9—1309 【介绍】: 元乃蛮部人
抄思子。
袭父职为副万户,镇守随、颍等处。
善刀舞,精骑射,士卒畏服。
世祖即位,为寿、颍二州屯田府达鲁花赤,转信阳府,屡除虎害。
成宗大德间,官至台州路达鲁花赤
汪云龙
简介
李顿先生族曾孙,字昂甫
至元中,取台州有功,用承节郎同知徽州路休宁县事。
以廉能闻。
举为浙东道巡盐官,捕磔奸猖,盗贼屏息,论功当迁。
寻弃官归,不复仕。
治命勿修二氏道场,以污名节。
陈孚元 1240 — 130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台州临海人字刚中号勿斋
幼颖悟。
世祖时以布衣上《大一统赋》,署为上蔡书院山长,调翰林国史院编修,摄礼部郎中,随梁曾使安南,还授翰林待制
遭廷臣嫉忌,出为建德路总管府治中。
历迁衢州台州两路,所至多善政。
卒谥文惠
年六十四。
天材过人,性任侠不羁,诗文不事雕□。
有《观光稿》、《交州稿》和《玉堂稿》。
字刚中号笏斋台州临海人
幼清峻颖悟,及长,博学有气节。
至元中以布衣上《大一统赋》。
江浙行省闻于朝,署上蔡书院山长,考满,谒选京师
二十九年,世祖命梁曾吏部尚书再使安南,选南士为介,朝臣荐,调翰林国史院编修官,摄礼部郎中,为副。
陛辞,赐五品服,佩金符以行。
安南世子陈日焌以忧制不出郊迎,又不由阳明中门入。
回馆,致书诘责日焌之罪。
往复三书,宣布威德,辞直气壮,皆笔也。
使还,除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
廷臣以南人尚气,颇嫉忌之。
遂除建德路总管府治中,再迁治中衢州,秩满,特授奉直大夫台州路总管府治中。
大德七年台州旱,民饥,诏遣奉使宣抚循行诸道。
时浙东元帅脱欢察儿怙势立威,不恤民隐,遂诣宣抚使,愬其不法蠹民事一十九条,按坐其罪。
发仓赈饥,民赖以全活者甚众,而亦以此致疾,卒于家,年六十四。
刚中天材过人,性任侠不羁。
所为诗文,大抵任意即成,不事雕斲。
其于安南道途往返纪行诸诗,山川草木虫鱼人物诡异之状,靡不具载,又若图经前陈,险易远近,按之可悉数也。
钱唐皇甫暕谓其忠义之气,遇事触物,沛然发见,良非雕镌刻画有意为文者可比也。
陈孚(1240—1303) 元代诗人。
字刚中号笏斋
天台临海(今浙江临海县)人。
曾出家为僧以避世乱,至元间以布衣上《大一统赋》,获授上蔡书院山长;后入为翰林编修,代理礼部郎中并出使安南,后历任建德路衢州台州路总管府治中,卒谥文惠
有《陈刚中集》。
曾写下七律《登黄鹤楼》《鄂渚晚眺》及赋《黄鹤楼歌》等诗文。
日本学者泽田总清在《中国韵文史》中评介其诗“清趣挺健”,颇有可咏。
字刚中天台人
僧一宁宋末元初 1247 — 131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7—1317 【介绍】: 宋元间僧。
台州人
俗姓胡号一山
幼为僧,居普陀山
道行素高,为众尊仰。
,充江浙释教总统,号妙慈弘济大师
奉使日本劝降,为北条贞时所执,囚于伊豆修普寺,寻被释,尊为西京南禅寺主。
仁宗延祐间寂于居所,赠国师
僧行端元 1254 — 134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4—1341 【介绍】: 僧。
临海人字元叟一字景元自称寒拾里人俗姓何
世为儒家。
十一岁在馀杭化城院出家。
成宗大德中赐号慧文正辩禅师,主中天竺,迁灵隐
后主径山作大护持师二十年。
工诗文。
有《寒拾里人稿》。
行端字景元一字元叟临海儒家何氏子。
年十一,得度于馀杭化城院。
初参藏叟和尚径山,言下豁然顿悟,藏叟告寂,依净慈巩石林记室
与陵虚谷、海东屿、熙晦机、永东州、真竹阁为莫逆交。
寻挂锡灵隐伏虎岩,住径山
请居第一座,既而退处楞伽室。
大德间,出世湖之资福,名闻京国。
至大间,特旨赐号曰「慧文正辩」,行宣政院举主中天竺,迁灵隐
延祐间,有旨设水陆大会于金山,命升坐说法,竣事入觐,加赐「佛日普照」之号。
南归养高于良渚西庵泰定间,降玺书命主径山,作大护持者二十年。
至正辛巳,终于丈室,世寿八十八,僧腊七十八。
元叟以馀力施于篇翰,尤精绝古雅,自称「寒拾里人」。
尝拟寒山子诗百馀篇,四方衲子多传诵之。
林石田隐居吴,不与世接,独遗以诗曰:「能吟天宝句,不废岭南禅。
」其取重前辈如此。
行端
字元叟
临海何氏。
世为儒家。
年十一。
从叔父茂上人。
得度于馀杭化城院。
气识渊邃。
慨然以道自任。
藏叟老禅师径山
得旨。
次至净慈石林巩公
处以记室
大德庚子
出世湖之资福。
名闻京国。
特旨赐慧文正辩禅师
中书平章张公。
举师住中天竺。
复迁灵隐
有旨。
设水陆斋于金山
命师说法。
竣事入觐。
奏对称旨。
加赐佛日普炤之号。
南归即退。
庐于良渚西庵
至治壬戌
三宗四众。
相率白于行宣政院
请师补径山
仍阖奏请降玺书护持。
师至是凡三被金襕之赐。
人以为荣。
而师漠如也。
径山席三十年。
足不越阃。
隆德重。
方仰之
间作诗文。
清绝古雅。
林石田前辈吴山
闭门无接。
于师特敬慕之。
尝赠师以诗。
有能吟天宝句不废岭南禅之句。
石田知师。
以诗犹知见重。
况知师以道者乎。
虎岩径山时。
师为第一座。
每闻岩法座上。
举云。
度宗为北兵攻急。
道士设大醮。
奏章天廷。
问国家重事
高公章。
久不得报。
既竣事问故。
高公云。
为定径山四十八代住持。
天门不开。
故得报迟也。
岩举此谓。
住持非苟然。
至于四十八代住持。
尚预定之天庭。
师闻颇心非之。
及师继席。
适当其次。
至正辛巳
示寂。
窆全身于寂炤院。
八十八岁也。
禅师名行端
号元叟
生台之临海何姓。
何姓世以儒显。
母王氏。
博释五经章安子弟。
咸宗之如汉之曹大家
南宋宝祐乙卯岁生端。
端生不茹荤。
襁褓中见沙门遂喜。
甫六岁。
母王氏授以论孟。
咿唔成诵。
乃至经子章句悉不可难。
每遇纷华杂遝。
则庄坐如在定。
母因奇之曰。
吾家千里驹也。
然恐不为世用。
端叔父茂上人者。
早岁为僧。
馀杭化城院。
适归省故里。
竟从之剃染。
遍游丛林。
径山藏叟
临机悟旨。
藏叟悦之。
一日藏叟问端曰。
汝是台州人那。
对曰。
台州
叟便喝。
拜。
叟又喝。
起叉手。
叟曰。
放汝三十棒。
喏。
藏叟又曰。
还知我泉南无僧否。
曰。
和尚聻。
叟便棒。
按住曰。
莫道无僧好。
叟大笑而起。
既罢参。
乃徜徉西湖山水间
自称寒拾里人
育王珙作偈招曰。
夜半落霜花。
日轮正卓午。
寥寥天地间。
只有寒山子
不答。
乃典净慈书记
时净慈石林巩禅师居焉。
吴山石田林处士
久隐不与世接。
乍见篇翰。
独以诗柬
有能吟天宝句不废岭南禅之语。
又远访雪岩钦仰山
曰。
驾发何处。
曰。
两浙
曰。
因甚语音不同。
曰。
合取口。
曰。
獭径桥高。
集云峰峻。
未识阇黎在。
拍手曰。
鸭吞螺蛳。
眼睛突出。
顾侍者点好茶来。
曰。
也不消得。
于是以上礼宾之。
元成宗大德初
虎岩伏
分座于径山
庚子
出住湖州翔凤。
乃曰。
大慧祖师道。
宁以此身代大地众生。
受地狱苦。
终不将佛法作人情。
径山先师藏叟和尚
一生不肯四天下人。
纵饶释迦老子达磨祖师到来。
也须退身有分。
僧在侍者寮两年。
弄尽机关。
做尽伎俩。
直是没凑泊它处。
所以知其为大慧嫡孙。
今有炷香供养它。
也要大家證明。
甲辰
诏主中天竺。
并赐慧日正辨师号。
皇庆壬子
灵隐
仁宗设无遮大会于金
證之。
又加号佛日。
乃退居良渚西庵
英宗至治壬戌间。
起端居径山
径山
人才之盛。
不减妙喜
楚石琦辈。
时称僧杰焉
虞公文靖以文献宗时
兼游诸禅宿之门。
自称微笑居士
每方杨大年之为人。
多剥啄诸家语录。
而读提唱。
乃谓其子弟曰。
元叟生平。
谛理恢拓。
广说略说。
莫不弘伟。
然关要隐而不发。
以待其人。
大慧之流风馀韵。
犹有如此者。
不谓老夫复相识耳。
其提唱曰。
寂静中做工夫者。
以寂静为究竟。
他且不是你寂静中究竟底物。
愦闹中做主宰者。
以愦闹为得意。
它且不是你愦闹中得意底物。
经教中领览者。
以经教为根本。
它且不是你经教中领览得底物。
师友中讲磨者。
以师友为渊源。
他且不是你师友中讲磨得底物。
此无形段金刚大士。
从尘点劫来。
直至而今。
如潜泉鱼鼓波而自跃。
你拟向东边讨它。
它向西边立地。
你向南边讨它。
它向北边立地。
教它与一切人安名立字即得。
一切人与它安名立字即不得。
一切处一切时。
与你万象为主。
万法为师。
此其是也。
自非上根利智具杀人不眨眼底手段。
将第八识断一刀。
岂有成办时节。
又曰。
自家根蒂下。
积生累劫。
多诸恶习。
若也照烛不破。
剔脱不行。
日用间岂免触途成滞。
一切法中。
或有所疑地。
即碍杀了你。
一切法中。
或有所爱水。
即淹杀了你。
一切法中或有所瞋火。
即烧杀了你。
一切法中或有所喜风。
即飘杀了你。
四者既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
明暗色空。
森罗万象。
到处粘作一团。
如黐胶相似。
驱你入驴胎。
使你入马腹。
总繇它在。
千佛出世。
亦无如之何矣。
开化四十二年。
三受金襕。
密秘之。
不以披搭。
所赐金帛悉赈贫乏。
复多怒。
老益甚。
每据坐。
竟日传餐诃骂。
及入寝室。
或窃问其故。
乃左右顾视。
欲举已忘。
故道俗于怒骂中。
得旨者甚多。
顺帝至正壬午秋
示微疾。
问侍僧曰。
呼之曾已休。
吸之尚未舍。
安同诸苦源。
来者不来者。
如何是来者不来者。
僧无语
端良久曰。
后五日看。
至期更衣趺坐曰。
本无生灭。
焉有去来。
冰河发𦦨。
铁树花开。
垂一足而化。
世年八十八。
僧腊七十六。
所剪爪发。
舍利累然。
閟全身于鹏抟峰北。
谥曰普照
塔曰寂照。
退居良渚日。
忽有梵僧。
仗锡来徵般若枢要。
示以狮王奋迅三昧。
其僧稽首蹈空而去。
左右皆惊愕。
曰。
掩鼻偷香。
何足羡也。
赞曰。
大慧四传至端禅师
二百载矣。
几如劲弓之末。
其势不能穿鲁缟。
师崛出珍公之门。
而道被三朝。
德迈九洲。
源厚流长。
不亦宜乎。
或谓。
师之后大抵说法朝廷。
岂其家化以金马门为隐者耶。
曰否。
不离菩提树下。
而据吉祥座者。
斯何人哉。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七
释行端字原叟姓何氏临海人也。
年十二,从叔父得度于馀杭化城
苦求大法,至忘寝食。
而生有夙慧,文字不由师授,自能通晓。
初参藏叟珍问:“何处人?
”答云:“台州
便喝,展坐具。
又喝,乃于言下豁然有省。
既寂,复依净慈石林巩记室,与虚谷、东屿、晦机为莫逆交。
大德庚子主湖之资福,遂以瓣香归藏叟。
五载,学人奔凑,名闻京国,赐号“慧文正辩”。
复迁中竺、灵隐径山诸刹,屡承恩宠,三锡金襕。
延祐丙辰,有旨设水陆大会于金山,命主其事。
事讫入觐于便殿,从容奏对,深契圣衷,更赐“普照”之号。
拂衣南旋,止于良渚西庵,二十年足不越阃,慕其道者鳞萃,几无所容。
至正辛巳八月四日,坐书偈云:“本无生死,焉有去来。
冰河发燄,铁树花开。
”投笔垂一足而化,寿八十八,腊七十六,留龛七日,颜貌如生。
塔于径坞曰,寂照分爪发,别建塔于化城
朱霁元 1259 — 132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9—1320 【介绍】: 泰安州新泰人字景周,一作景春
朱焕子。
袭职淮东大都督。
世祖至元十四年扬州路总管,历迁平江台州信州衢州路总管,皆有惠政。
仁宗延祐三年徽州路
宋无宋末元初 1260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平江路人字子虚
世祖至元末,举茂才,以奉亲辞。
工诗。
比对精切,造诣新奇。
有《翠寒集》等。
宋逸士(亦作
)无字子虚,旧以晞颜字行名名世,家于晋陵
以兵乱迁吴,冒朱姓
至元辛巳,其父国珍领征东万户案牍,适病痿,丐以身代,许之。
入海抵竹岛,风雹交作,随惊涛上下。
高丽诸山,罹沉痾,瘦骨柴立,未尝废吟咏。
岁丁亥中丞王西溪茂才,以奉亲辞。
子虚初侍亲西江,从欧阳巽斋学。
壮岁负气,视富贵若不经目。
性畏酒,处众多漠然。
遇故人,辄抵掌剧谈,绝倒而后已。
自为《吴逸士铭》曰:「无生宋景定庚申,髫年斡流东西,时虽抢攘而学不怠。
乙亥世变,旧业俱废。
游方遐览,寸阴靡留;谷隐岩栖,暮景将迫。
淟涊随时,以微吟自怡。
得瘗骨先人冢傍,见高曾于地下,幸已。
」时子虚年八十有一,至正庚辰岁也。
赵子昂称其诗风流蕴藉,皆不经人道语。
中父云:其大篇如天孙织绡,云经雾纬,自出机轴。
小律则日光虹彩,浑然金璧
秾丽缜密而不艳,含郁静婉而不怨。
其深于唐之变也。
冯海粟与知最晚,一见其《翠寒集》,亟序而锓之。
谓如「承恩金马诏,失意玉环词」,「落月今谁吊?
长庚夜自明。
」虽使太白复生,亦当为子虚击节。
子虚诗雅秀绝伦,宜为当时名辈所推重也。
他如《啽呓集》一卷,杂咏古人轶事,于文山、叠陆君实、韩氏诸作,有馀悲焉。
中父所谓议论讽刺,探赜阐幽,又不当徒以诗论之矣。
全宋诗
宋无(一二六○~?
),原名尤字晞颜,宋亡后易名,改字子虚吴(今江苏苏州)人。
少从欧阳守道学,致力于诗。
,随欧阳至台州,识邓光荐,为邓器重。
曾举茂才,以奉亲辞。
以诗跋涉南北,世祖至元末至燕,识赵孟頫,赵为其诗作序。
晚年隐居翠寒山,自删定其诗为《翠寒集》。
卒年八十馀。
事见本集卷首赵孟頫序。
顺帝至元二年(一三三六)自序,明正德姑苏》卷五四、《宋季忠义录》卷一五有传。
 宋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毛氏汲古阁《元人十集》本(简称汲古阁本)。
字子虚商丘人
金德润元 1268 — 133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8—1333 【介绍】: 婺州路浦江人字君泽
由吏入仕,累迁台州路判官,辟浙东道宣慰司令史,擢平江路知事,转宜兴州判官,改嘉兴路推官,有能名。
绍兴路治中致仕。
白景亮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阳人字明甫
明法律,善书算。
由征东行省译史超迁南恩知州,累官衢州路总管
核田亩以均徭役,修明学政
官至台州路总管
陈柽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台州路临海人字师圣号纳斋
不求仕进。
方国珍兵起,泰不华受命治军征讨,聘居幕中,多所裨益。
泰不华败死,亦愤懑以殁。
陈聚
字敬德临海人
基兄。
常熟州教授
西湖竹枝集:诗尤工律体,多脍炙人口。
字敬德临海人
基兄。
常熟州教授
西湖竹枝集:诗尤工律体,多脍炙人口。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敬德台州临海人
侨居吴中常熟教授
程端礼元 1271 — 134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1—1345 【介绍】: 庆元路鄞县人字敬叔号畏斋
幼读五经,晓其大义。
史蒙卿游,治朱熹之学。
以荐授建平县学教谕,历建康江东书院山长铅山州儒学教授,以台州路儒学教授致仕。
有《读书分年日程》、《畏斋》。
范秋蟾
秋蟾台州人
林暾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伯升号竹雪临海人
仕至户部侍郎
陶复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台州天台人字明本号介轩老人
官至台州儒学教授
师李蓟丘父子,画墨竹山水。
杨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临海人字景熙一字景曦
博涉经史,绝世事,徜徉山水间,与陈刚中友善,并以诗名。
有《五云集》。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景熙一字景曦临海人
有五云集。
于演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台州路临海人字佩远
有《题金鳌山》诗传世。
余季女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台州儒家女,适同郡水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