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元朝
吴琳南宋至元初
全宋诗
吴琳字禹玉号存吾宣城(今安徽宣州)人,徙居金陵(今江苏南京)
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
曾通判婺州
端宗景炎间南康军清雍正江西通志》卷四六)。
事见《吴礼部诗话》、清光绪宣城县志》卷一三。
今录诗二首。
主要活动
  • 1256年,进士
  • 1276年,江南东路南康军(星子),南康军知军
方凤宋末元初 1240 — 132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0—1321 【介绍】: 宋元间婺州浦江人一名景山字韶卿(韶父),号岩南
宋末恩授容州文学,入元不仕。
善为古今诗,不缘雕琢,体裁纯密,自成一家。
有《存雅堂稿》等。
全宋诗
方凤(一二四○~一三二一)字韶卿一字景山号岩南浦江(今属浙江)人。
宋末入太学,应礼部试不第,后以恩授容州教授,因宋亡未赴。
归乡,名其斋为存雅堂,学者称存雅先生
与寓浦阳谢翱吴思齐等结为汐社,联络故老,期望恢复。
元至治元年卒,年八十二。
遗诗由门人柳贯选刊为九卷,已佚。
清初,同邑张燧掇拾群书残剩诗文,编为《存雅堂遗稿》十三卷,于顺治十一年刊刻。
事见明宋濂浦阳人物记》,清乾隆浦江县志·苑》有传。
 方凤诗,以清雍正二年补刻本为底本。
补刻本补入的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戴表元宋末元初 1244 — 131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4—1310 【介绍】: 宋元间庆元奉化人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
七岁学古诗文,多奇语。
宋咸淳七年进士,授建康府教授
元初,授徒卖文为生。
成宗大德中,年已六十余,以荐起为信州教授,调婺州,以疾辞。
为文清深雅洁,东南文章大家皆归之。
有《剡源文集》。
表元字帅初一字曾伯庆元奉化人
宋咸淳中,登进士乙科教授建康府
迁临安教授,行户部掌故国子主簿,皆以兵乱不就。
元成宗大德八年表元年六十馀矣,执政者荐之,除信州教授,再调婺州,以疾辞。
其后翰林集贤以修撰博士交荐,不起,卒年六十七,所著有《剡源集》行世。
宋季文章气萎薾而辞骫骳,帅初慨然以振起斯文为己任。
时四明王应麟天台舒岳祥并以文名海内,帅初从而受业焉。
故其学博而肆,其文清深雅洁,化陈腐为神奇,蓄而始发。
间事摹画,而隅角不露,尤自秘重,不妄许与。
至元大德间,东南之士,以文章大家名重一时者,帅初而已。
宋景濂曰:「尝学文于黄文献公,公于宋季词章之士,乐道之而弗已者,惟剡源戴先生为然。
」性好山水,每策杖游眺,远不十里,近才数百步,不求甚劳,意倦辄止。
忘怀委分,或自称质野翁充安老人云
帅初之序《雪集》曰:「古之相知,必若韩、孟、欧、,同声一迹,绸缪倾吐,而后为遇。
而后世乃欲望此于道途邂逅之间,则又过矣。
帅初之于子昂,其相引为知心者如此。
子昂以仕显,从容讽议。
帅初类多伤时闵乱、悲忧感愤之辞。
读者亦可以谅其心矣。
全宋诗
戴表元(一二四四~一三一○)字帅初又字曾伯号剡源先生又称质野翁充安老人奉化(今属浙江)人。
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太学七年进士,授建康府教授
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迁临安府教授,不就。
兵陷浙,避乱他郡,兵定返鄞,以授徒、卖文自给。
元成宗大德八年(一三○四),以荐为信州教授,秩满改婺州,以疾辞。
武宗至大三年卒,年六十七。
有《剡源文集》三十卷,其中诗四卷。
事见本集自序、《清容居士》卷二八《戴先生墓志铭》。
 戴表元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万历九年刊《戴先生文集》为底本。
校以明刻六卷本《剡源先生文集》(简称明刻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字率初奉化人有剡源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帅初一字曾伯庆元奉化人
宋咸淳中进士,乙科官教授入元以执政荐除信州教授再调婺州以疾辞其后累荐不起有剡源
主要活动
  • 1271年,进士
梁栋宋末元初 1243 — 130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3—1305 【介绍】: 宋人,世居湘州,后徙镇江字隆吉
度宗咸淳四年进士
钱塘
有诗名,好吟咏。
宋亡,入茅山,依其弟柱,从老氏学。
有《梁隆吉诗抄》。
全宋诗
梁栋(一二四三~一三○五)(按:生于理宗淳祐二年十二月十六日,公历已入新年),字隆吉,祖籍相州,侨居镇江(今属江苏)
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进士,调宝应簿。
八年,为仁和
宋亡,流徙武林建康山间。
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一二九○),以诗入建康狱,未几放还,遂定居建康,一时江东人士从学者甚众。
元成宗大德九年卒,年六十四。
遗著由金华胡乃裒集门人所记为《梁先生诗集》。
事见《宋遗民录》卷一二胡乃《梁先生诗集序》。
 梁栋诗,以《知不足斋丛书》明程敏政《宋遗民录》为底本,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字隆吉,其先湘州人,后迁居镇江
咸淳四年进士,官钱塘仁和
宋亡,弟柱入茅山从老氏学,往依焉。
乙巳,无疾卒。
梁隆吉诗钞。
主要活动
  • 1268年,进士
夏若水元 1244 — 132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4—1323后 【介绍】: 杭州路钱塘人号谨斋
世祖至元二十九年温州路总管,雪冤狱,革宿弊,颇有惠政。
成宗大德间婺州总管
英宗至治三年犹存。
吴渭宋末元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元间婺州浦江人号清翁
尝为义乌
宋亡,退居吴溪,慕陶潜自号潜斋
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结宋遗老为月泉吟社,以社中诸人所作辑为《月泉吟社》。
全宋文·卷八三二三
吴渭字清翁号潜斋婺州浦江(今浙江浦江)人。
尝为义乌县
入元后退居吴溪,立月泉吟社,延致宋遗老,相与酬唱品评。
编有《月泉吟社诗》,今存一卷。
见《宋季忠义录》卷一四,《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八七月泉吟社条。
胡之纯宋末元初 ? — 130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08 【介绍】: 宋元间婺州永康人字穆仲
胡之纲弟。
以经术文学名。
宋咸淳十年进士
践履如古独行者,文尤明洁可诵。
全宋诗
胡之纯字穆仲永康(今属浙江)人。
度宗咸淳十年(一二七四)进士
以德行、文章与兄之纲、从弟长孺合称三胡
事见清光绪永康县志》卷七《胡长孺传》附。
主要活动
  • 1274年,进士
汪庭桂宋末元初 1248 — 132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8—1321 【介绍】: 宋元间婺州人字秋芳号存耕
进士第,授紫阳书院山长,积官广德军司户参军
善骑射,熟《孙子兵法》。
宋亡不仕。
后荐授本省左司郎中,以终养父母辞。
晚构楼西山麓以自误。
主要活动
  • 进士
胡长孺宋末元初 1249 — 132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9—1323 【介绍】: 宋元间婺州永康人字汲仲号石塘
累官福宁州悴。
宋亡,隐居永康山中。
世祖至元二十五年,应召至京师,拜集贤修撰,改扬州教授,转台州路宁海县主簿
仁宗延祐初,以病辞,隐杭州虎林山。
居官廉介,门人私谥纯节先生
从兄胡之纲胡之纯,亦以经术文学名,人称为三胡
长孺初奉朱学,后致力陆九渊之说。
有《石塘稿》。
长孺字汲仲号石塘婺州永康人
咸淳中,从外舅宣抚参议官徐道隆
铨试第一,授迪功郎,监重庆酒务。
俄用制置使朱祀孙之辟,兼总领湖广军马钱粮所佥厅,与高彭、李湜梅应春等号「南中八士」。
宋亡,退栖永康山中。
至元二十五年元世祖诏下求贤,召见京师,拜集贤修撰,改教授扬州,移建昌摄录事官。
至大元年,转宁海主簿
延祐元年,转两浙都转运盐使司长山场盐司丞,阶将仕郎,未上以病辞,隐杭之虎林山,卒年七十五。
所著有《石塘文稿》五十卷。
汲仲为辞章有精魄,金舂玉撞,壹发其和平之音。
海内来求者如购拱璧,碑版焜煌,照耀四裔。
赵文敏公孟頫称其天资高爽,发言便自超诣。
常为罗司徒奉钞百锭为润笔,请作乃父墓铭,汲仲怒曰:我岂为宦官作墓铭耶!
是日正绝粮,其子以情白坐客,咸劝受之,汲仲却愈坚。
其送蔡如愚诗云:「薄糜不继袄不暖,讴吟犹是钟球鸣。
」语之曰:此余秘密藏中休粮方也。
从兄之纲、之纯,皆以经术文学名,人称之为三胡」云。
何凤宋末元初 1250 — 132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0—1327 【介绍】: 宋末元初婺州金华人字天仪号遁山
何基从子。
业医。
元成宗元贞初,北游燕赵,用荐授婺州医学教授,转江西医学提举
令三子从许谦学,时方羁孤而落落不偶,由此刻励于学,得以成名。
姜霖宋末元初
全宋诗
姜霖字仲泽金华(今属浙江)人。
元成宗元贞元年(一二九五)兰溪县学正
月泉吟社第二十六名,署名姜仲泽
事见《月泉吟社诗》、清光绪兰溪县志》卷四。
卜邻吉带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又译作卜邻吉歹、不怜吉歹。
蒙古兀良合氏,元将阿术之子。
世祖至元二十年,领兵镇压建宁路黄华起事。
二十六年,任江浙行省平章政事,镇压婺州叶万五起事。
后改任同知江淮行枢密院事。
成宗时,历任湖广河南行省平章政事。
大德十一年成宗死,拥仁宗怀州入京夺取帝位,升行省左丞相。
延祐元年,奉召至封河南王
冯子振元 1257 — 131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攸州人
号海粟
博治经史,于书无所不读。
其为文,酒酣耳热,命侍史二三人,润笔以俟,即据案疾书,随纸多寡,顷刻辄尽。
仕为承事郎集贤待制
子振字海粟攸州人
博洽经史,尝著《居庸赋》,首尾几五千言,闳衍钜丽,自号怪怪道人
仕为承事郎集贤待制
海粟于书无所不记,当其为文也,酒酣耳热,命侍史二三人润笔以俟。
海粟据案疾书,随纸数多寡,顷刻辄尽。
事料醲郁,美如簇锦。
天台陈孚刚中友善,刚中极敬畏之,自以为不可及。
金华宋景濂曰:海粟冯公以博学英词名于时,当其酒酣气豪,横厉奋发,一挥万馀言,少亦不下数千,真一世之雄哉!
惜全稿失传,仅于书画卷中搜得如干首。
又尝与中峰禅师唱和,有《梅花百咏》,并附于后云。
词学图录
冯子振(1257-1314) 字海粟号怪怪道人
攸州(今湖南攸县)人。
存词43首。
方樗宋末元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浦江(今属浙江)人,字寿父
方凤子。
精于诗。
文史
方樗婺州人字寿甫一字子践号北村
桑柘区宋末元初
全宋诗
桑柘区,姓名未详,金华(今属浙江)人。
月泉吟社第五十六名。
事见《月泉吟社诗》。
梁相宋末元初
全宋诗
梁相字必大杭州(今属浙江)人。
元成宗大德二年(一二九八)镇江路儒学教授
五年,迁教绍兴
婺州知事(《吴文正》卷九三《送梁必大知事婺州》)。
为月泉吟社第三名,署名高宇;又为第十三名,署名魏子大。
事见《月泉吟社诗》、《至顺镇江志》卷一七。
今录诗二首。
字必大杭州人
大德末绍兴路儒学教授
洪焱祖元 1267 — 132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7—1329 【介绍】: 徽州歙县人字潜夫号杏庭
平江路学录绍兴路儒学正,调衢州路儒学教授,擢处州路遂昌县主簿,以休宁县致仕。
有《杏庭摘稿》、《尔雅翼音释》等。
杏庭摘槁》一卷,元洪焱祖撰。
焱祖字潜夫歙县人
是集前有《危素序》,称为徽州路休宁县致仕。
而叙其仕履乃曰年二十六为平江路学录浮梁州长芗书院山长,绍兴路儒学正,调衢州路儒学教授,擢处州路遂昌县主簿
天历元年年六十二致其仕。
不及其尝为县尹
考《宋濂序》,称其自儒官起家,四转而为遂昌主簿,遂以休宁县致其仕。
盖是时犹沿宋例,致仕者率进一官使归,实未尝任其职也。
焱祖尝作《罗愿尔雅翼音释》,至今附书以行。
又有《续新安志》十卷,亦继新安》而作。
盖亦博洽之士。
是集为其子浦江在所编。
所居有银杏树,大百围。
焱祖尝以“杏庭”自号,因以名集。
其诗以古近体分列,然五言律下注曰“长律附”,不从高柄称排律。
七言律下注曰“拗律附”,亦宋人之旧名。
盖犹当日原本,未遭明人窜乱者也。
其诗虽纯沿宋调,而尚有石湖剑南风格,抗衡于虞、杨、范、揭诸家则不足,以视宋季江湖末派则蝉蜕于泥滓之中矣。
杏庭居士集》,故徽州路休宁县致仕洪先生所著诗文也。
先生讳焱祖字潜夫,年廿有六。
平江路学录浮梁州长芗书院山长。
绍兴路儒学正,调衢州路儒学教授,擢处州路遂昌县主簿
天历元年,年六十有二致其事去。
明年,卒于家。
先生之履历也。
其为学官,兴修学舍,其佐邑富民不敢蹐门,土豪强买民田不收税,壹为正之。
甲或驱乙濒死,反自剺其面以诬乙,冀脱其罪,先生卒坐甲。
讼由是息,囹圄为空。
浦城伪钞诬遂昌富者十有六家,尉卒持公椟至,先生立遣之。
南有大溪遇霖雨不可涉,乃捐廪禄为之倡作长桥。
夏旱祷于龙湫辄雨,此先生之为政也。
初,先生宋尚书方公逢辰于建德,方公大奇之。
其后客,师事建德。
守方公回建德,与先生同郡。
先生之生父程公,建德同舍生也。
客信从学校,授四明戴公表元游,至若高邮龚君绣、吴兴君式、南城李君淦,皆东南名士,则又与之同僚,此先生之师友也。
由是观之,先生终始可得知矣。
先生既没,其子在述其行。
先生践履纯笃为政,清慎邅回半生,位不充其才为痛。
余则解之曰:前史所载丞相御史大夫大将军,名姓相望,其穹官峻爵,焜耀一世,论其所可传则蔑如也。
先生之文,根极理要,而忧深思远,超然游意于语言文字之表。
丞相御史大夫大将军,虽尊显,宁有是哉。
然则,为在者可以无憾矣。
先生所著别有《续新安志》十卷,《尔雅翼音注》三十二卷,已刻于徽学。
其所居有银杏大百围,故以为号,因名其集云。
在以门荫为征官,今调浦江,将去京师,属余序其篇端,乃为之书。
至正九年七月己亥应奉翰林文字文林郎同知制诰国史院编修官危素
濂昔受学于河东公,获见新安洪先生诗十馀篇,心甚乐之。
窃意先生之所述篇章必富,而新安远在数百里外,常愧弗能一见先生,以窥夫大全。
河东公殁,先生之子存心来为浦江,濂始得悉。
受而伏读之,不觉叹曰:呜呼!
是岂非诗哉!
夫诗未易言也。
商周之时,三颂二雅,泊夫十五国风之作,既经孔子所删,列为一经,固将与天地相为终始。
若秦汉以来,至于近代,其间雕肝琢肾,以自驰骋于一世者,不为不多。
果能传之千万载而弗泯,几何人哉?
纵传矣,求其无愧于孔子之删定者,又几何人哉?
盖必有超绝之识,充以包罗宇宙之象,济以俊伟光明无所不通之学,然后始能与于斯。
不然,则流连光景之辞尔,尚得谓之诗矣乎?
新安江东一大郡,自旧多文学之士,及吏部朱公兄弟以诗倡于建炎绍兴间,而作者益盛。
流风遗韵,直至于今不衰。
先生之生虽后,朱公百馀年尝及接乡之。
诸老故闻见甚多,而讲索甚精,其发之于诗,和而不怨,平而不激,严而不刻,雅而不凡,庶几忠厚恻怛,有三百篇之遗意者。
呜呼!
是岂非诗哉!
濂颇观今人之所谒诗矣,其上焉者,傲睨八极,呼噏风雷,专以意气奔放自豪。
其次也,造为艰深之辞,如醉梦人乱言,使人三四读,终不能通其意。
又其次也,傅粉施朱,类燕姬越女,巧自衒鬻,于春风之前,冀长安少年为之一顾。
诗之至此,亦可哀矣。
求其如先生之作尚可多得耶?
濂方将誊置东明山中,与二三子共学焉,而存心以四方之士多愿观之,俾濂摘其古今诗若干首,锲梓以传先生之诗,诚不宜无传。
故濂特举诗之未易言,而先生绝出于今人者,序之于首简。
惜乎,河东公墓木已拱,无从质其说之然否也。
先生讳焱祖字潜夫,自儒官起家,四转而为遂昌主簿,遂以休宁县致其事。
其善政可称述,而不系于诗者不书。
至正十五年春三月十五日金华后学宋濂
释先睹
先睹
字无见
姓叶氏
世为天台仙居显族。
生于宋咸淳间
资性秀颖。
幼绝腥醲。
嗜读书。
过目成诵。
父母素期以儒业成家。
沙门东洲善公者。
过而识之。
曰。
此法器。
宜无滞乡里。
父母诺之。
古田和尚薙染。
即事遍参。
见藏室珍公于天封。
方山宝公瑞岩西庵
而往来二公间。
虽有所契。
未臻其极。
遂筑室华顶峰
精苦自励。
一日作务次。
涣然发省。
平生凝滞。
当下冰释。
乃走西庵呈所解。
山以偈印之。
辞还华顶
山不能留也。
华顶高寒幽僻。
人莫能久处。
惟师一坐四十年。
足未尝辄越户限。
于方丈中。
搆娑罗轩。
开导学者。
梦堂噩公序曰。
至元大德间
无见睹禅师
方山宝公之道唱东南。
于是天下英俊之俦。
高洁之侣。
雄豪魁杰之伦。
闻其风而神驰。
觏其迹而心服。
莫不襆肩[尸@憍]足。
忍饥渴。
冒寒暑。
形骈影属。
以趋座下。
禅师
则呴之喻之。
又从而呵怒之。
凭之凌之。
又从而抚矜之。
飞而上。
吾矰缴之。
走而下。
吾网罟之。
吾惟其得而已。
于弋椓之勤奚恤。
金之锻也器成。
木之斲也材就。
宜其弃荣华而甘淡泊。
黜聪明而返醇朴。
靡然而就。
弟子之列。
莫之牴牾也。
元元统甲戌五月望日。
遗书谢道侣。
说偈跏趺而逝。
阇维。
白乳如注。
舍利凝积成五彩。
瘗于寺之西偏。
锡号真觉。
塔曰寂光。
门人辈。
集其法语偈顿等成一卷。
金华黄溍为序。
刻而行之。
师操行卓绝。
邈在霄汉。
下视尘凡。
故及门。
皆切实生死之士。
柳贯元 1270 — 134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0—1342 【介绍】: 婺州浦江人字道传号乌蜀山人
受性理之学于金履祥,自幼至老,好学不倦。
于兵刑、律历、数术、方技、异教外书,无所不通。
大德年间,以察举为江山儒学教谕
仕至翰林待制,与黄溍虞集揭傒斯齐名,称儒林四杰
既卒,门人私谥文肃
有《柳待制文集》。
字道传浦江人
大德间,用察举为江山教谕,迁昌国州学正,历国子助教太常博士,出为江西儒学提举
至正初,起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
卒年七十有三,私谥曰文肃
道传甫弱冠,受经于仁山金履祥
既而从乡先生方凤、粤谢翱、括吴思齐前辈游,历考秦汉以来文章之变化。
是时海内为一,故国遗老,尚有存者。
师友讲究,渊源不绝。
乃复裹粮出,与紫阳方回南阳仇远淮阴龚开句章戴表元永康胡之纯长孺兄弟,益咨叩其所未至。
及至京师,为吴文正公澄所器赏。
程文宪公钜夫以墨一丸授之曰:文章正印,今属子矣。
卒为一代名宿。
自号乌蜀山人,扁其斋曰「静俭」。
门人宋濂戴良类辑其诗文为四十卷,谓如老将统百万之兵,旗帜鲜明,戈甲焜煌,而不见有喑呜叱咤之声。
临川危素谓其文雄浑严整,长于议论,而无一语袭陈道故。
元史》亦曰「沈郁舂容,涵肆演迤,人多传诵之」。
与同郡黄溍吴莱声名一时相埒。
浙东之文,争奇竞爽,涵育甄陶,人材辈出,迨于明初而极盛焉。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道传浦阳人
累迁太常博士出为江山儒学教谕至正初翰林待制国史编修官自号乌蜀山人有集四十卷
郑文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婺州浦江人字绍卿
十世同居,凡二百四十余年,一钱尺帛无敢私。
武宗至大间表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