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元朝
释智慧元 1261 — 1330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七
释智慧字涌泉姓李氏袁人也。
善缘夙具,年十六,礼长清方山足庵肃落发,受具为大比丘
随众习五大部经,告香请益禅宗奥典,杂勘公案,微有省悟。
至元二十年,侍安山月泉,执持巾瓶,依止三载。
参宝峰顺,于《信心铭》“言语道断非去来今”处,豁然颖脱,成一偈曰:“言词尽净绝机关,凡圣情忘造者难。
木马穿云消息断,依前绿水对青山。
”宝峰欣然以衣颂付之。
自是诸方名宿无不参叩,皆蒙许可,始出世于泗水安山
至大元年,主鹊里、崇孝数载,接踵灵岩
以名山事烦,退居云台
至顺元年,复主肥城
五处名蓝,皆著勤劳。
寿七十馀,僧腊五十五。
至顺二年嵩山王觉亮,为之寿塔铭云。
释先睹
先睹
字无见
姓叶氏
世为天台仙居显族。
生于宋咸淳间
资性秀颖。
幼绝腥醲。
嗜读书。
过目成诵。
父母素期以儒业成家。
沙门东洲善公者。
过而识之。
曰。
此法器。
宜无滞乡里。
父母诺之。
古田和尚薙染。
即事遍参。
见藏室珍公于天封。
方山宝公瑞岩西庵
而往来二公间。
虽有所契。
未臻其极。
遂筑室华顶峰
精苦自励。
一日作务次。
涣然发省。
平生凝滞。
当下冰释。
乃走西庵呈所解。
山以偈印之。
辞还华顶
山不能留也。
华顶高寒幽僻。
人莫能久处。
惟师一坐四十年。
足未尝辄越户限。
于方丈中。
搆娑罗轩。
开导学者。
梦堂噩公序曰。
至元大德间
无见睹禅师
方山宝公之道唱东南。
于是天下英俊之俦。
高洁之侣。
雄豪魁杰之伦。
闻其风而神驰。
觏其迹而心服。
莫不襆肩[尸@憍]足。
忍饥渴。
冒寒暑。
形骈影属。
以趋座下。
禅师
则呴之喻之。
又从而呵怒之。
凭之凌之。
又从而抚矜之。
飞而上。
吾矰缴之。
走而下。
吾网罟之。
吾惟其得而已。
于弋椓之勤奚恤。
金之锻也器成。
木之斲也材就。
宜其弃荣华而甘淡泊。
黜聪明而返醇朴。
靡然而就。
弟子之列。
莫之牴牾也。
元元统甲戌五月望日。
遗书谢道侣。
说偈跏趺而逝。
阇维。
白乳如注。
舍利凝积成五彩。
瘗于寺之西偏。
锡号真觉。
塔曰寂光。
门人辈。
集其法语偈顿等成一卷。
金华黄溍为序。
刻而行之。
师操行卓绝。
邈在霄汉。
下视尘凡。
故及门。
皆切实生死之士。
如一庵
一庵如公
永嘉人
生玄氏
先诞五日。
其父梦一异僧持梵筴至。
问何来。
曰五云。
问何姓
曰姓殷。
何名。
亦曰姓殷。
且云。
后五日当复来。
视所持梵筴曰。
用是表信。
至期而师诞。
师头骨崭耸。
目光射人
年十五。
方山长老
削发披缁。
背诵楞严。
至第五卷。
得呕血疾。
乃辍诵疾瘳。
一夕梦所未诵经。
皆金书大字。
布列空中。
厉声读之。
既觉犹存。
移时始隐。
自觉心地清凉。
尔后一诵如流。
彻后通前。
终身不忘矣。
复依竺元和尚
究问上事。
虽提纲握要。
然亦不废此经。
晚年居西涧庵。
不事匡徒。
来者亦不深拒。
翛然有政黄牛之风焉。
释本无
释本无
号我庵
台州黄岩人
幼从方山宝禅师瑞岩薙发进具戒。
次依寂照禅师于中天竺命司笺翰。
寂照每深加锥劄亦有省处。
后有舅氏。
本习天台教。
挽之更衣。
湛堂澄于演福精研教部。
寂照惜其去遂作偈寄之云。
从教入禅今古有。
从禅入教古今
一心三观门虽别。
水满千江月自孤。
师后出世既为澄公法嗣。
仍爇一香以报寂照
盖不以迹异二其心也。
寂照将入灭时师方主延庆
照乃遗书嘱其力弘大苏少林二宗。
他说。
师因奠寂照乃拈香云。
妙喜五传最光焰。
寂照一代甘露门。
等閒触著肝胆裂。
冰雪忽作阳春温。
我思打失鼻孔日是何气息今犹存。
天风北来岁云暮。
掣电讨甚空中痕。
师后晚年迁杭之上天竺最久。
一日疾端坐而蜕于白云堂。
谥曰佛护宣觉宪慈匡道大师
本无
字我庵
台之黄岩人
从净慈方山落发。
依寂照于中天竺。
掌纲维。
有舅氏老教庠也。
挽使更宗。
师欣然。
就见澄公于演福。
力研教部。
曰。
苟弘道利生。
在彼犹在此。
庸何伤寂照。
惜其去。
作偈寄之云。
从教入禅今古有。
从禅入教古今
一心三观门虽别。
水满千江月自孤。
出世为澄公嗣
仍爇一香报寂炤
不以迹异而二其心。
寂炤示寂。
时师在四明延庆。
遗书嘱其力弘大苏宗趣。
无他言也。
师接书。
为设祭拈香云。
妙喜五传最光𦦨。
寂炤一代甘露门。
等闲触著肝脑裂。
冰霜忽作阳春温。
我思打失鼻孔日。
患何气息今犹存。
天风北来岁云暮。
掣电讨甚空中痕。
继住集庆寺
无住上天竺刹竿相望。
皆自澄公。
一灯分云。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二
释本无号我庵,黄严人。
幼从方山宝禅师瑞岩薙发,进具戒。
次依寂照禅师于中天竺,命司笺翰。
寂照每深加锥剳,亦有省处。
后有舅氏本习天台教,挽之更衣,见湛堂澄于演福,精研教部。
寂照惜其去,遂作偈寄之,云:“从教入禅今古有,从禅入教古今
一心三观门虽别,水满千江月自孤。
本无后出世,既嗣法,仍爇香以报寂照,尽不以迹异二其心也。
寂照将入灭时,本无方主延庆,照乃遗书嘱其力宏大苏、少林二宗,馀他说。
因奠寂照,乃拈香云:“妙喜五传最光燄,寂照一代甘露门。
等閒触著肝胆裂,冰雪忽作阳春温。
我思打失鼻孔日,是何气息今犹存。
天风北来岁云暮,掣电讨甚空中痕。
”晚岁迁上天竺,一日疾,端坐而蜕于白云堂,谥曰“佛护宣觉宪慈匡道大师”。
释元湛
元湛
号秋江
不知何许人。
操守端靖。
久从禅者游。
有所发明。
行息无定。
一日杖锡至松岩
爱其山水深秀。
不忍去。
乃趺坐石上。
荆棘围绕。
风露凄苦。
是夜有二虎。
环其左右。
若相卫护者。
命之伏。
虎皆伏。
以手枕虎背熟睡。
迟明虎去。
如是者屡夕。
山民闻之以为神。
即其处创阿兰若奉之。
不交世事。
不应檀斋。
虽皈依者踵继。
开道之外。
不杂尘俗一语。
漠如也。
将化别众。
就龛说偈曰。
洗浴著衣生祭了。
跏趺宴坐入龛藏。
花开铁树泥牛吼。
一月长辉天地光。
又谓其众曰。
后十五年寺当火。
启吾龛则火可止。
至期果然。
众匍匐开龛。
见其神色如生。
爪发皆长。
复封固瘗之。
或云。
得法宝方山
断桥伦禅师之法孙也。
释智度元末明初 1303 — 1369
禅师
名智度
号白云
处州丽水吴氏子也。
初住普慈
终于福林。
居福林时。
无见睹公藤杖手卷嘱累古拙俊。
是为断桥一脉。
有克肖之者也。
睹公
法继方山宝。
宝嗣断桥伦
断桥
为四叶之祖焉。
为人沉默而旷达。
初受业于郡之白云空中假禅师
假。
阴察根器。
使行卑劣行以挫之。
每呼名。
每应诺。
假曰。
将谓将谓。
不领。
乃使南询曰。
善财。
是菩萨中行脚样子也。
赵州
是祖师中行脚样子也。
庞蕴
居士中行脚样子也。
今人行脚。
不效此三老。
则枉费芒鞋。
徒自困耳。
即遍参南北禅席。
已而归省。
假公喜曰。
你来也。
吾事毕矣。
一日说偈曰。
地水火风先佛记。
掘地深埋第一义。
一免檀那几片柴。
二免人言无舍利。
乃端坐蜕去。
掩面哭曰。
苍天苍天。
或曰。
君哭迟矣。
乃大笑。
遂庐于塔。
日取楞严圆觉研究。
悉能贯之。
然于日用之际。
又不能得大自在。
叹曰。
参禅不求大彻痴禅也。
吾师岂虚语哉。
但恨游方时。
未抵天台无见睹
当是时。
睹公称为宗门绣虎。
华顶
禅流惮之。
即趋华顶
以西来密意扣之。
掀眉视曰。
得娑罗峰点头。
向汝道。
以手摇曳。
便喝。
悟旨曰。
娑罗峰顶。
白浪滔天。
花开芒种后。
叶落立秋前。
曰。
我家无残羹馊饭。
曰即今亦不少。
欣而肯之曰。
我四十年住此山。
一老道者耳。
别无甚奇特。
惟先师未了公案。
今以责汝。
汝善保任。
便趋寂。
住后。
以为先师遗嘱在躬。
因时接物。
随机开导。
重湖江。
梦堂愚庵诸老齐名。
明洪武二年
有诏赴京。
即疏辞还。
门下有以不耐事谏者。
怒责曰。
汝不闻古德有言乎。
纵饶弄到帝王家。
也是一场乾打閧。
将来法门。
滥竿窃符之弊。
必汝辈也。
未几。
迁化于福林。
有遗偈曰。
无世可辞。
有众可别。
太虚空中。
何必钉橛。
火浴收五色舍利。
大如菽。
塔于寺西。
随所说法偈颂。
弗许记录。
禅者窃书其语。
乃瞋逐。
曰。
奴流敢裨贩吾语。
作口头人事以衒丛林耶。
复有老宿。
以未见语句为恨。
潜探众中。
入室。
徵判险要。
如揭贯花。
老宿大喜曰。
不意断桥犹在。
赞曰。
睹公居山四十载
耽耽坐视。
白云解其项下之铃。
几钝置耳。
白云行道。
垂手低眉。
盖亦苍颉造书契。
而代结绳者耶。
及暮年。
仍袭睹公之风。
翛然高枕。
瞋责子弟有窃符滥竽之弊。
又何异延恩安之笑法云秀也。
语云。
百花丛里过。
一叶不沾身。
白云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