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元朝
释达益巴元 1246 — 1318年8月16日
释达益巴未知何国人
少为苾刍帝师
十有三年侍听言论。
陶熏滋久郁成美器。
凡大小乘律论及秘密部皆得乎理之所归。
帝师西还。
送至临洮命依绰思吉大士
十有九年闻所未闻。
道益精萃。
秦人请居古佛寺
其六波罗蜜靡所不修。
兼通贤首之教。
于是名誉四表道重三朝
元武宗践祚召问法要称旨所赐虽厚辞不受。
未久乞归许之。
将谋以终自许。
俄而复召还京。
大宣法化。
帝亲临听特赐弘法普济三藏之号。
命铸金印及紫方袍以旌异之。
敕王公大臣皆咨决心要。
延祐五年八月十有六日无疾端坐而化。
寿七十有三。
帝命两宫赐币助葬。
皇太子宰辅致奠敕有司卫送全身建塔。
谥曰祐圣国师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二
释达益巴,未知何国人
少为苾刍,事帝师十有三年,侍听言论,陶熏滋久,郁成美器。
凡大小乘律论及秘密部,皆得乎理之所归。
帝师西还,送至临洮,命依绰思吉大士十有九年,闻所未闻,道益精萃。
秦人请居古佛寺,其六波罗蜜靡所不脩,兼通贤首之教,于是名誉四表,道重三朝
元武宗践祚,召问法要称旨,所赐虽厚,辞不受。
未久乞归,许之。
将谋以终自许,俄而,复召还京,大宣法化,帝亲临听,特赐“宏法普济三藏”之号,命铸金印及紫方袍以旌异之,敕王公大臣皆咨决心要。
延祐五年八月十有六日,无疾端坐而化,寿七十有三,帝命两宫赐币助葬,皇太子宰辅致奠,敕有司卫送,全身建塔,谥曰“祐圣国师”。
李质元末明初 1316 — 1380
全粤诗·卷五六
李质(一三一六 — 一三八○)字文彬号樵云
德庆人
通经,有大志,以儒发身,才兼文武。
元至正间,往省,左辖东莞何真见元运将尽,为守备计,辟质为参军,时德庆何国宾、张宗达为乱,归募乡兵二万馀,为防御,平乱。
上连苍梧象郡,下接三山、九江,皆藉其保障。
洪武元年(一三六八)二月明朱元璋征南将军廖永忠岭南四月德庆封府库,诣辕门纳款,与何真同入觐。
诏授奉训大夫中书省断事
五年二月,迁中顺大夫刑部侍郎
三月,进嘉议大夫刑部尚书
遣赈山东饥,赐诗。
九月,进中奉大夫浙江行中书省参知政事
八年,致仕,居京师
是年十一月,复授资政大夫靖江府右相
王罪废,竟坐死。
有《樵云集》。
明史》卷一三八,明崇祯肇庆府志》卷二二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