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明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88
【介绍】:
元明间广东东莞人,字邦佐。元顺帝至正间为小官,后弃官归里。元末大乱,聚众保乡里,破海盗,守广州。擢广东行省右丞。明洪武元年廖永忠取广东,真诣军门上印章,籍所部郡县户口兵粮,奉表以降。擢江西行省参知政事,累官湖广布政使,封东莞伯。
全粤诗·卷五六
何真(一三一九——一三八八),字邦佐。东莞人。元至正年间为河源县务副使,转淡水场管勾,弃官归。元末盗起,真先后率众平之,粤赖以安,以功累进资德大夫、行省左丞。明太祖洪武初,征南将军廖永忠率舟师取广东,以书谕真。真即遣使奉表降。后奉诏入朝,先后授江西、山东行省参政。洪武四年(一三七一),命还广东收集旧部。事竣,仍莅山东。九年致仕。大军征云南,复命偕其子贵往,规画军饷。迁山西右布政使,寻命为浙江布政使,改湖广。二十年复致仕。封东莞伯。卒于京师。《明史》卷一三〇有传。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33—1390
【介绍】:
元明间江西安福人,字伯贞。少时从父刘闬读书。洪武十五年应贤良举,对策称旨,授广东按察司佥事,分司琼州。以轻徭理枉,大得民和。后朝议省佥事官,例降东莞河泊使,渡河遇风溺死。
全粤诗·卷五七
翟德方,号正轩。东莞人。明太祖洪武三年(一三七〇)举人,官归善知县。事见民国张其淦编《东莞诗录》卷四。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四川夔州人,字勖之。洪武五年知东莞县,驭吏严,待民宽,均力役。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东东莞人,字仲辉。洪武五年举人。授御史。巡苏州,请赈水灾,全活甚众。巡凤阳,上封事,悉切时弊。九年,擢刑部侍郎,执法不阿,为御史大夫陈宁所忌,坐事死贬所。
全粤诗·卷六五
全粤诗·卷八二
袁友信(一三五二——一四〇七),初名友仁,号云萝。东莞人。明太祖洪武三十年(一三九七)诏求贤才,以荐赴阙,被命往董七闽经界。事竣乞归。明成祖永乐十八年(一四二〇)被徵,卒于京师。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三有传。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人。洪武初知广东东莞县。值元末兵灾后,田地荒芜,瑄抚安百姓,招集流民,有廉能声。
全粤诗·卷七○
范震,号户侯。东莞人。明太祖洪武时任南海卫百户。事见民国张其淦编《东莞诗录》卷四。
全粤诗·卷五六
袁德裕,号南滨。东莞人。玧曾孙。生当元季,韬晦隐居。与东莞伯何真善。真常欲延置幕下,与孙蕡、王佐等并赞戎务。事见民国张其淦编《东莞诗录》卷四。
全粤诗·卷七○
张志逊,原名世祖。东莞人。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一三八四)举人,入国子上舍。二十三年选刑部观政,逾年授户部司务。未几左迁柳城少宰。三十一年罢官归。事见民国张其淦编《东莞诗录》卷六。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0—1454
【介绍】: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全粤诗·卷七一
陈琏(一三七〇 — 一四五四),字廷器,号琴轩。东莞人。明太祖洪武二十三年(一三九〇)举人,选授广西桂林府学教授。惠帝建文三年(一四〇一),秩满迁国子监助教。成祖永乐元年(一四〇三),廷臣荐琏有治才,召试列优等,擢知许州。三年,改知滁州。七年,擢扬州知府,仍掌滁州事。复擢四川按察使。宣宗宣德元年(一四二六),召还,改任南京通政使,掌国子监事。英宗正统元年(一四三六),调升南京礼部左侍郎。六年,致仕。历仕五朝,卒年八十五。琏官滁州时,均徭役,时征敛,禁奸戢暴,滁人感其德,并欧阳修、王禹偁而祀之,称三贤祠。有《琴轩集》三十卷、《归田稿》若干卷等。事见明罗亨信撰行状,明戴璟修嘉靖十四年刻本《广东通志初稿》卷一二、明黄佐《广州人物传》卷一四有传。陈琏诗,《归田稿》已佚,《琴轩集》明刻本二种(正统六年初刊本、万历四十五年重刊本)亦已佚;今以香港学海书楼所藏(孤本)清康熙六十年万卷堂陈氏后人重刊本为底本(简称康熙本),该刊本前十二卷为诗。参校民国十八年东莞陈伯陶聚德堂刊本《琴轩集》十卷本(简称民国本,为康熙本之简编本,前三卷为诗)、清温汝能嘉庆十八年刊本《粤东诗海》、民国张其淦民国十三年刊本《东莞诗录》等选本。所辑佚诗,参考《莞水丛书·琴轩集》附杨宝霖辑佚部分,校以原版,并他本辑得者,另作一卷附后。
琏字廷器,东莞人。洪武丁卯举人,除桂林教授,迁国子助教。永乐初,知许州,改滁州。寻以扬州知府摄州事,擢四川按察使,入为南通政使,掌国子监事,终礼部侍郎。有琴轩稿》三十卷。
《抑庵集》:陈公文词典重,人爱之如拱璧。
梁崇善《广东诗粹》:黄才伯云:「琴轩当永乐初,铺张朝廷盛德,为《平安南》、《巡狩》、《平羌》三颂,及《铙歌鼓吹曲》十二首以献,文皇览之,大加称异,以滁州守超擢西蜀宪使。文人遇主之隆,论者以比相如奏赋,殆有过之云。」
屈大均《广东新语》:明兴,东莞有凤台、南园二诗社,其诗颇得源流之正。琴轩陈公尝录自宋、元以至国初,为《保安诗录》。
田按:侍郎诗,词格俱精,天然秀拔。)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7—1457
【介绍】:
明广东东莞人,字用实,号乐素。永乐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正统五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大同,擢右副都御史。土木之变时,誓诸将死守宣府,人心始定。也先挟英宗至,不纳。据要冲孤城,外御强敌,内屏京师。景帝即位,进左副都御史,寻致仕归,卒于家。有《觉非集》。
全粤诗·卷八八
罗亨信(一三七七——一四五七年),字用实,号乐素。东莞人。明成祖永乐二年(一四〇四)进士。改庶吉士,授工科给事中,进吏科右给事中,坐累谪交阯为吏九年。仁宗嗣位,始召入为为监察御史。先后任右佥都御史、通议大夫、右副都御史、左副都御史。任间兴利除弊,颇有政声。正统十四年(一四四九)土木堡之变突发,英宗为瓦剌所俘。亨信时正巡抚宣府,乃坐镇该城,设策捍卫,据力死守。外御强寇,内为京师屏障,有安社稷功。著《觉非集》十二卷。《明史》卷一七二有传。
亨信字用宾,东莞人。永乐甲申进士,改庶吉士。历工科、吏科给事中,谪交趾。洪熙初,召还为御史。正统初,擢佥都御史,巡抚宣大,进右副都御史。景泰初,转左副都御史。有《觉非集》。
维基
罗亨信(1377年—1457年),字用实,号乐素,广东东莞人。进士出身。永乐二年(1404年)二甲第八十四名进士。后选为翰林院庶吉士,编撰永乐大典。明英宗时,升右都御史,巡抚宣府。土木堡之变时,人们纷纷议论放弃宣府(宣府是明朝抵御蒙古进军的重地,亦系北京城屏障),罗亨信在城下举剑说,“谁敢出城者,斩”,方定人心。也先挟持明英宗到城下,罗亨信不开城,以孤城抵抗蒙古,作为京师的内屏,功劳甚大。明景帝时,进为左副都御史,后致仕归乡。存有《觉非集》。
全粤诗·卷九一
李文渊,号晚节。明成祖永乐间人。事见民国张其淦编《东莞诗录》卷六。
全粤诗·卷九一
梁永旭,号曜峰。东莞人。明成祖永乐间诸生。事见民国张其淦编《东莞诗录》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