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来源
汉语大词典 驺虞 (騶虞) 拼音zōu yú
  • (1).传说中的义兽名。《诗·召南·驺虞》:“彼茁者葭,壹发五豝,于嗟乎驺虞。” 毛 传:“驺虞,义兽也。白虎,黑文,不食生物,有至信之德则应之。”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囿驺虞之珍群,激麋鹿之怪兽。” 唐 皮日休 《相解》:“夫以凤为禽耶?凤则仁义之禽也。以驺虞为兽邪?则驺虞仁义之兽也。” 清 钱谦益 《太保曹公神道碑》:“驺虞之不杀,凤凰之不搏,仁也。”
  • (2).天子囿中掌鸟兽的官。周礼·春官·钟师:“凡射,王奏驺虞,诸侯奏狸首。” 贾公彦 疏:“今 韩 鲁 说:驺虞,天子掌鸟兽官。”一说,为“驺人”与“虞人”的并称。参阅 宋 戴埴 鼠璞·驺虞
  • (3).古乐曲名。仪礼·乡射礼:“乐正东面命大师曰:‘奏《驺虞》间若一。’大师不兴。许诺,乐正退,反位,乃奏《驺虞》以射。”墨子·三辩:“ 周成王 因先王之乐,又自作乐命曰《驺虞》。” 汉 张衡 《东京赋》:“礼事展,乐物具,《王夏》阕,《驺虞》奏。” 五代 谭用之 《寄孟进士》诗:“书回科斗江帆暮,曲罢《驺虞》海树苍。” 宋 郑樵 《〈通志〉总序》:“至 后汉 之末,三百仅能传《鹿鸣》《驺虞》《伐檀》《文王》四篇之声而已。”
国语辞典 驺虞 拼音zōu yú
  • 1.传说中的瑞兽名。白虎黑纹,尾比躯长,不食生物。见《诗经。召南。驺虞》。也称为「驺牙」、「驺吾」。
  • 2.古代掌鸟兽的官。《周礼。春官。钟师》:「凡射王奏驺虞,诸侯奏狸首。」唐。贾公彦。疏:「驺虞,天子掌鸟兽官。」
  • 3.古代行射礼时所用的乐章。见《周礼。春官。大司乐》。
  • 4.《诗经。召南》的篇名。根据〈诗序〉:「驺虞,鹊巢之应也。」或亦指美田猎之诗。首章二句为:「彼茁者葭,壹发五豝。」